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梧桐、桐地,与有虞氏南京博物院王少华梧桐,即桐树。“五沃之土,其木宜桐”,树种有白桐、青桐、赤桐等,清明报叶,一年拔三四尺,或七八尺。“实如乳尖,长而成。”《诗》称,“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则其富厚之貌。又“羽畎夏翟,峰阳孤桐”,表明它多生长于东南地...  相似文献   

2.
泡桐轻软、易加工、不劈裂、油漆色泽好、耐腐耐酸蚀、不蛀、不易燃烧、防潮隔热、导音性能良好,叶片含氮量高,可作猪羊饲料。北宋陈翥所著《桐普》一书,称泡桐为群树之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视泡桐浑身都是宝。根、皮、叶、花均能人药,“味苦寒”,有“消肿毒、生发、治气管炎、肺炎”等功效。由于泡桐所具有的速生、用途多,分布广等特点,因而深受群众喜爱。1980年以来,仅曲靖地区  相似文献   

3.
泡桐在植物分类上属玄参科泡桐属,约有9个种,其中7个种是我国特产的用材树种,在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各省都有栽培。泡桐系落叶大乔木,适应性强,繁殖栽培容易;生长迅速,树干通直圆满,出材率高,材质性能独特,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我国是泡桐的故乡,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00多年前就开始进行人工栽培。在远古时期还流传瞢“神农黄帝削桐为琴”的说法,《帝王世纪》中记载:“禹农衾三领,桐棺三尺”。其意是,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的部落酋长夏禹,就以桐树做棺木  相似文献   

4.
漫话泡桐     
泡桐为泡桐科、泡桐属乔木,种名,泡桐,别名:日本泡桐、桐。泡桐又称“皇后树”(也有称“皇室泡桐”),是按俄国沙皇保罗的女儿——安娜·保罗尼亚命名的,并因它难以置信的生长速度和它的帝王之美而闻名。泡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我国广泛分布。目前发现的泡桐主要有11个种和2个变种,  相似文献   

5.
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原产我国,经过劳动人民长期栽培选育、繁育,培育出许多优良农家品种,是桐农们对世界栽培作物宝库所作的重大贡献。 我国油桐之利用及栽培历史起于何时,实属难考。如果按用漆与用桐油有关考,在我国尧舜时代在食具、祭具上涂漆汁,则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在当时可单用生漆不一定混配用桐油。据现已查寻到的资料,最早是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记有:“罂子桐生山中,树似梧桐。”该著作成于公元739年,距今有1250年之久。北宋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中记有“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花开成实,子可作桐油。”该著作成于公  相似文献   

6.
农谚说:“桐大不如桐二,桐二不如桐三,桐老三,撑破天。”它肯定了泡桐平茬后能长出高大主干。但平茬后泡桐的当年高、径生长量能否赶上同一条件下未平茬泡桐的总生长量,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1983年我们在杨陵区五泉公社毕公大队进行了泡桐平茬与未平茬的对比试验。一、试验方法试验区设在毕公大队三队毛泡桐×白花泡桐无性系一年生留床苗圃地,面积4460米~2,肥力中等,有灌溉条件。试验苗木共615株,株行距为2×2米。采用平茬与不平茬两种处理,完全随机区组排列,6个小区,3次重复,每小区有苗98~106株。试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万物纳翠,百花争艳,一向“俏也不争春”的泡桐,在河南商丘的睢阳区,因举办首届桐花节而有了“名份”,你看,满枝摇曳的紫色泡桐花,在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的映衬下格外惹人喜爱,构成一幅繁花似锦的田园风景。谁能想到,耕地面积6.07万公顷的睢阳,有泡桐1000多万株;谁又能想到,20年前大搞平原绿化达标县活动的睢阳,今天能依靠泡桐树增值。农桐间作,睢阳粮食稳产高收;桐木成林,农民靠泡桐发家致富,桐木加土,如今在睢阳成为了支柱产业,走向世界的桥梁。泡桐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可以防风固沙、净化空气、…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泡桐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序言泡桐,材质轻软,耐火抗磨,纹理优雅,光泽独特,日本人常以能做一套桐材家具引为自豪。而桐材又以会津桐和南部桐为最佳、二、日本的泡桐种类日本栽植的泡桐种类有日本人自己培育的泡桐,叫日本泡桐。大正初年, 国富民昌,桐材需求量急剧增加,国产材供不应求,从中国引种了长势较好的楸叶泡桐;昭和初期,经济萧条,为复兴农村,从台湾引种了海岛泡桐。除上述三种外,  相似文献   

9.
<正> 泡桐为我省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由于泡桐苗木叶大柄长,不适宜密植,单位面积产苗量少,影响了泡桐的迅速发展。为了解决泡桐育苗与粮棉争地,实现苗粮双丰收,我们根据桐苗前期生长缓慢,速生期比较集中等特点,进行了桐苗与小麦套种的试验研究。桐苗与农作物套种,开封地区开始于1979年,首先是用油菜与泡桐套种,1980-1982年  相似文献   

10.
广西火桐采种与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火桐,别名:美丽梧桐,靖西土“卖吨边”。梧桐科梧桐属。该树种是我国广西的特有种,仅分布于靖西等地狭小的特殊地理气候区域,对研究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及亲缘关系等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植物红皮书定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树种。其木材质轻、韧,易加工不开裂,可供制作家具、建筑装修、细木工艺等用材。  相似文献   

11.
<正> 泡桐丛枝病,又名鸟巢病,扫帚病、桐疯病。近年来,泡桐的栽培在全国迅速发展,而泡桐丛枝病也随之蔓延扩展,使泡桐的生长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在日本采用抗菌素治疗林木病害的启示下,我们研究了“药物学”“内科学”等资资料后,于一九八○、一九八一两年,用土霉素、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盐酸四环素输液法,把药液输入木质部内,使之进入  相似文献   

12.
泡桐是我国重要速生丰产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病虫害少等优点。泡桐木材在工业、国防及民用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同时还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因此,泡桐的发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重视。我省陇东是泡桐的主要产区之一。著名的“甘肃桐”,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声誉。我省陇  相似文献   

13.
淮阴市的泡桐资源丰富,有成片林2万余亩,四旁树2096万株,桐木蓄积量达93万立方米,年伐桐材5万多立方米,桐材已成为该市出口创汇的主产品之一.为了进一步发展泡桐生产,振兴淮阴经济,作者针对该市目前在泡桐木材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桐材出口创汇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焦桐     
河南省兰考县城东5华里处城关乡朱庄村有一棵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的兰考泡桐,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裕禄)桐”。 泡桐在兰考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王守毅过考城酬袁玉亭刺史诗:“壁水芹香新释菜,戟门月郎静挥桐”。可见兰考植桐到少在明代已经开始了。 解放初期,兰考县有沙荒24万亩,沙丘261个,沙岗17条,风口1286处,林木覆盖率仅为3.4%,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肆虐,年人均粮食产  相似文献   

15.
泡桐“目伤”接干及接干后修枝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进行四旁植树,营造小片丰产林、桐粮间作和建立农田林网的理想树种。但在沛县部分定植的泡桐中,因苗木高度较低,“假二杈分枝”特性明显,使主干不能直立向上生长,造成主干低矮弯曲,达不到培育高干、良材的目的。为此,我们于1983—1986年进行了泡桐“目伤”接干和接干后不同修枝方法的试验,现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泡桐原产我国。有川泡桐、毛泡桐、兰栲桐、楸叶桐、山明桐和白花桐等品种。在我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有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我省绝大多数县如兴义、紫云、长顺、平塘、荔波、黎平、罗甸、德江、仁怀等均有分布,贵定、龙里、贵阳等地还进行了人工栽培。泡桐质优用广,我国古时早有定论,可是近代反而有人将其贬为杂木,影响了泡桐的发  相似文献   

17.
在1月17日省科委召开的陕西省科技转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1996年度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省林科所的“油松三水平遗传变异、配合选择及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营建技术研究”获一等奖,“陕桐3号、陕桐4号泡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桐栗、桐竹、桐杉 3种不同泡桐混交模式中泡桐的生长量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桐栗混交模式优于桐竹混交模式 ,桐竹混交模式又优于桐杉混交模式的结论 ,文中在分析其混交效果的基础上 ,总结了 3种混交模式的关键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年石家庄地区赵县从河南省引进“桐杂1号”十万株根穗。试种证明,它比当地生长的“兰考泡桐”有很多优越性,是一个生长快、干形好、适应性强、抗丛枝病和虫害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生物种群共生的竞争作用,通过3种密度的桐竹混交试验,研究在复层混交条件下培育泡桐单板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桐竹混交在沿海地区有较强的抗风倒能力,能显著地提高泡桐的枝下高和主干高,使树干形数和圆满度显著增大,泡桐的单板材出材量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