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种条培育: 三倍体毛白杨很难尘根,近儿年各地均采用嫁接的办法进行繁殖种条,其砧木主要选择群众杨,因为群众杨的培育是以小叶杨为母本,人工授予钻天杨和旱柳的混合花粉杂交获得的杂种,其特点是嫁接时树皮容易分离,接芽易取,成活率高,苗木速生。 嫁接的方法以“T”字形芽接(也称插皮接)为主,时间8月中旬至10月  相似文献   

2.
我县旌介大队,自七○年以来,开始试验毛白杨扦插育苗,成活率极低,两次均告失败。后来看到在加杨根部芽接的一株毛白杨,生长茁壮,受到启发:能不能利用芽接扦插法繁殖毛白杨。根据这种想法,七二年早秋,在一年生的北京杨苗杆上,进行毛白杨芽接试验,共嫁接了两干个毛白杨芽,秋后扦插,今春发芽率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目前,毛白杨小树已高达一米五,长势喜人。具体做法是:一、砧木的选择: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北京杨苗作砧木。  相似文献   

3.
毛白杨带木质芽接育苗,是加速毛白杨良种繁育、解决毛白杨苗木不足的实用技术。同目前生产上常用的“炮捻嫁接”、“鞭条生产”育苗相比,具有劳动强度小(嫁接在室内进行),节省繁殖材料(每次嫁接只用一个芽),成活率高(达95%以上)等优点,当年嫁接成活后平均地径达1.3cm),平均高达2.09m。其具体技术要点是:1 接穗砧木的采集与处理1-1 接穗的采集与处理(1)秋后落叶结合修枝、平茬,选择生长健壮,发育充实,侧芽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毛白杨枝条,每50根一捆,采集后进行层积沙藏,一层湿沙,一层接穗,…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对山新杨芽接药剂选择及嫁接砧木品种选择进行试验 ,选出较合适的药剂组合及芽接砧木品种。同时在芽接试验的基础上 ,对山新杨劈接砧木品种的选择进行常规嫁接试验 ,拟选出五种以上成活率较高的优良砧木品种 ,为山新杨的大量繁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胡杨为砧木,采用芽接和枝接方式就嫁接繁殖胡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2年生、地径0.7~1.2cm的胡杨是胡杨嫁接繁殖的优良砧木;而"T"型芽接是最佳的嫁接方式,其平均成活率可达90%以上;5月下旬、6月初为胡杨芽接的适宜时期,适时嫁接成活率高达95%,一般可保证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6.
核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干果树种,经济和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其繁殖可采用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种子繁殖要做好选种、种子贮藏、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工作。嫁接繁殖要做好选择砧木、采集接穗、嫁接苗管理等工作。嫁接方法多采用方块芽接和环状芽接。  相似文献   

7.
月季繁殖常用野蔷薇嫁接育苗,嫁接繁殖比扦插成苗快,枝接又比芽接成苗快。“利用砧木效应”花开的早、开的大,是商品苗的主要繁殖方法。为加快育苗速度,通过嫁接生产,革新传统的嫁接操作方法和季节时间,并充分利用冬闲季节,将砧木掘起,在室内进行裸根硬枝嫁接,进行窖藏春?..  相似文献   

8.
核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干果树种,经济和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其繁殖可采用种子繁殖和嫁接繁殖.种子繁殖要做好选种、种子贮藏、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工作.嫁接繁殖要做好选择砧木、采集接穗、嫁接苗管理等工作.嫁接方法多采用方块芽接和环状芽接.  相似文献   

9.
核桃芽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芽接具有繁殖速度快 ,省工、省料成本低等优点 ,是目前主要的繁殖方法。但影响芽接成活的因子很多。通过对比试验 ,就方块芽接中砧木培养、嫁接部位、嫁接时间、接芽的选择、接穗保鲜、松绑及剪砧时间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方块芽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107杨为砧木的三倍体毛白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毛白杨(Populous tomentosaCarr.)扦插育苗不易生根,生产中主要采用“接炮捻”、“一条鞭”等方法嫁接繁殖。长期以来,八里庄杨(Populus×xiaozhuanica W.Y.Hsuet Liang cv.‘Balizhuangyang’)以其适应性强、扦插成活率高、与毛白杨嫁接亲和力强等特点,成为嫁接繁殖毛白杨苗木的优良砧木。但它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只有I—214杨的70%;分杈多,影响芽接质量;抹杈费工,提高了育苗成本,这在一定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嫁接毛白杨成活率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对以大官杨作砧木,采用不同嫁接方法培育毛白杨苗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一条鞭”嵌芽接培育毛白杨苗木,嫁接成活率和扦插后出苗率最高,适合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核桃秋季芽接是核桃嫁接繁殖方法之一,是春季枝接、夏季芽接的补充。该文系统总结了核桃秋季芽接技术:砧木的粗度、嫁接时间、嫁接的环境条件,及接后管理。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养花最难的季节,因此,安排好管理环节十分关键。1.繁殖。夏季气温高,植物生长快,有利于嫁接与压条繁殖。植物的嫁接可分为芽接和靠接。芽接是繁殖优良花卉品种常见的繁殖方法之一。接芽应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饱满的芽,砧木一般选取同属植物易繁殖、生长快、粗生的品种。如芽接月季,一般选刺玫作砧木,芽接的时间在夏、秋季,6-9月均可进行。芽接后,半个月左右若芽开始萌动,表示芽接成功,当年仅能成活,第二年才能剪砧。靠接法主要用于扦插繁殖困难,其它嫁接又不易成活的花木,如白兰、含笑等,此法繁殖一般在生…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培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无性繁殖。主要的方法是嫁接育苗。选择合作杨、群众杨、沙兰杨、大关杨等容易生根的杨树作砧木,尤其以合作杨作母本最好,用三倍体毛白杨的枝条或芽作接穗,进行嫁接育苗。最常用的方法是炮捻接和芽接两种。1.炮捻接炮捻接就是选用三倍体毛白杨接穗有2~5个饱满芽,进行劈接。它的好处是:嫁接容易,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好。具体操作方法:一是采条:砧木及接穗的用条,都采用苗圃内培养的当年生苗干为最好,也可以从生长良好、没有病虫害的大树上采取当年生枝条。采条的时间:要在秋季树叶大部脱落时进行,这时条子上的养分充足,嫁接容易成活。嫁接时间:从秋季落叶到第二年春季发芽前都可嫁接。嫁接方法:选择直径1.5~2.5cm砧木条子,截成8~15cm长,将带有2~5个芽子的接穗,用锋利的小刀,在最下边芽的两侧削成两个削面,靠芽的一侧削厚一些,背芽的一侧削薄一些,削面长2cm左右.接穗削好后,根据接穗的粗细选择相应的砧木。在砧木的上切面斜削一刀,再用刀在砧术切面的中心垂直下劈。劈口长3cm为好,劈口短了接穗捅不进去,过长了会减少收缩力。接穗捅进砧木劈口慢慢撬开,把接穗厚的一面向外。自上而下捅入砧木。接穗和砧本形成层必须对  相似文献   

15.
三倍体毛白杨嫁接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倍体毛白杨是北京林业大学朱之悌教授等人采用人工杂交方法培育出来的杨树新品系。三倍体毛白杨栽培周期短 ,前期速生 ,材质好 ,生长快 ,易繁殖。因其经济效益高 ,深受农民喜爱 ,在河北省出现了群众性的育苗热。在目前种源较少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繁殖系数 ,加快繁殖 ,三倍体毛白杨通常采用的“一条鞭”、“接炮捻”等嫁接方法。现将其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 “一条鞭”芽接技术1.1 嫁接时间华北地区 ,“一条鞭”嫁接通常在立秋至处暑两个节气间进行 ,即 8月中旬至 7月中旬。处暑以后 ,只要砧木与接穗能离皮 ,就可以嫁接。嫁接早了 ,当年萌…  相似文献   

16.
难生根杨树休眠期带木质部芽嫁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白银市的自然条件及对毛白杨良种引种,河北杨休眠期带木质部芽接繁育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的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难生根杨树(毛白杨,河北杨,休眠期带木质部芽接繁育技术,包括砧木,接穗的培育与采集,休眠期带木质部芽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以及扦插育苗,田间管理等内容。为毛白杨,河北杨大面积繁育提出了一套简单,快速,易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毛白杨材质好,生长快,寿命长,用途广,是我地区的主要乡土速生树种,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几年来,我们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指示,积极发展毛白杨,并在生产实践中改变了过去那种于加杨基部嫁接一个毛白杨芽、翌春剪砧的做法,采用了分段芽接扦插育苗法,现已培养出毛白杨苗一百多万株。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容易学、速度快、成活率高、生长好,能充分利用砧木,是一种多快好省发展毛白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三倍体毛白杨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插穗(经过芽接、枝接后的小美旱、大官杨插条)的成苗率与嫁接方式、砧木种类相关性不显著;三倍体毛白杨苗期生长量与对照(普通毛白杨)相比差异显著,90%以上可当年育成一级壮苗;造林后三倍体毛白杨幼树初期生长显著快于二倍体毛白杨。  相似文献   

19.
楸树嫁接繁殖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楸树的繁殖方法有多种,如埋根、嫁接、扦插等。埋根受材料限制,扦插受设备条件限制(常规扦插难以成活),通过生产实践认为春季带木质部芽接效果好。但应注意以下问题。1嫁接季节地点不分南北,物侯期以砧木芽子发绿时嫁接最为合  相似文献   

20.
柿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现将其嫁接繁殖与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嫁接方法柿树常以嫁接方法繁殖,其嫁接所用砧木有3种,即君迁子、野柿、油柿。由于君迁子砧木根系发达,生长力强,且耐瘠薄土壤,苗圃地一般采用君迁子籽播苗为砧木培育柿苗。嫁接的方法主要采取劈接、切腹接、芽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