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谈果桑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是收椹为主要目的的桑树,椹是绿色食品的上乘原料.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据《港台信息报》报道,桑椹食品将作为十类走俏食品之一畅销市场.开发、利用桑椹时,首先应选择果大、果多、味甜、籽少的多倍体品种建园.建园时,需高干稀植,配植(?)株,以保证透风、光照和授粉.成林后,可利用减N增C、留枝保芽、拉网收果、防病治虫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桑椹的品质和产量.开发中,需改进生产工艺、增加花式品种,研制成饮料、果酱、果酒、果罐、椹膏等滋补保健品投放市场.桑椹的开发、利用有望成为蚕桑行业的新型经济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千阳县气候特点和果桑栽培技术要求,进行了果桑品种及修剪技术试验。结果显示,红果2号为适宜栽培品种;“春重剪-第2年夏伐-第3年春重剪”桑树生长芽多,条长长,冻梢率低,桑椹产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4.
《四川蚕业》2017,(3):29-32
通过引进台湾果桑等16个果桑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认为台湾果桑可作为深加工用桑品种;嘉陵40号、无核大十、广东果桑、伦教、云桑2号可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白玉、四季长果桑可作休闲观光和鲜果采摘品种适量推广。  相似文献   

5.
2015年天台山5A景区的升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由此带动了桑椹采摘游的日益兴起,致使天台本地的果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现就天台果桑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果桑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串叶松香草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串叶松香草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及营养价值等项目的观察和测定,对其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串叶松香草是一种有前途的优质多年生牧草。  相似文献   

7.
陕北生态桑改作果桑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生态桑经济利用价值低,改作果桑可以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介绍了榆林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气候、土壤及桑树生长特点,总结了嫁接果桑技术和果桑管护技术。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果桑繁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桑是优质浆果资源。黑龙江省选育的耐寒果桑品种,以抗寒性强的省内实生桑为砧木,袋接法嫁接繁育,通过合理密植、树型养成、培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栽培技术实现果桑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9.
胡大武 《四川蚕业》2013,41(3):36-36,41
<正>近几年果桑产业的发展,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县已有果桑4万株,33.33hm2,集中成片分布于三个地方,果桑管护工作日显重要。本文就如何搞好果桑的管护提出一些浅见。1定植后幼树管理果桑苗从定植当年以培养树型和健壮挂果枝到第二年果桑萌芽前这一段时间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菊苣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及营养价值等项目的观察和测定,对其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定,并指出该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营养丰富的优质牧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引进9个果桑品种,以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粤桑大10为对照进行试验,从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粤桑大10、四季果桑、台果72C002适宜在桂林作为特色果桑品种适当发展,金墙63不适宜在桂林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桑椹红色素在蚕丝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余志成 《蚕业科学》2004,30(1):59-63
对桑椹红色素的提取方法、稳定性及其在蚕丝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染色牢度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对染色后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 :桑椹红色素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 ;经桑椹红色素染色的蚕丝织物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 ,在 2 0 0~ 4 0 0nm紫外波段中 ,紫外线透过率为 2 3%~ 5 1% ,选用合适的媒染剂可以使紫外线透过率下降到 1 9%~ 3 2 %。  相似文献   

13.
桑椹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桑椹成分的研究方法有了许多改进,对桑椹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桑椹主要成分和从桑椹中提取多酚、白藜芦醇、多糖和挥发性物质等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光和热等物理因素、常用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氧化剂及还原剂对桑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pH值对桑椹色素的影响显著 ,在酸性条件下色素稳定 ;长时间高温和光照对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金属离子Na+ 、Ca2 + 、Cu2 + 、Fe2 + 、Mg2 + 、Zn2 + 和Mn2 + 对桑椹色素色泽有一定的增色效果 ,但Fe3 + 则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食品中常用的葡萄糖、蔗糖、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对桑椹色素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VC对桑椹色素有双重作用 ,而H2 O2 和Na2 SO3 对色素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果胶酶澄清桑椹果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果胶酶对桑椹果汁进行了澄清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果胶酶的最小用量为 0 15mL/L、温度 4 0~6 0℃、pH 3~ 4的工艺条件下澄清的桑椹果汁 ,透光率达 95 %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生产上提供高品质的果桑品种资源,以二倍体果桑品种红果1号为对照,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新育成的四倍体果桑品种嘉陵30号及其亲本二倍体果桑品种中桑5801桑椹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进行检测与比较。嘉陵30号和中桑5801的桑椹中均含有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2种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外,嘉陵30号桑椹中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中桑5801,其中鲜味类型氨基酸、具有药用功效的氨基酸、参与骨骼肌代谢的支链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比中桑5801提高了约8倍、1.6倍、0.5倍;嘉陵30号桑椹中的丝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的含量比红果1号高,甘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与红果1号相当,但总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支链氨基酸3种类型氨基酸的含量低于对照红果1号。检测结果表明,四倍体果桑新品种嘉陵30号桑椹中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丰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果桑染色体的加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桑椹中的活性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殷浩  佟万红  王振江  李勇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蚕业科学》2011,37(6):1106-1110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 1%和0.072 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8.
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色素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桑椹成熟过程中的主要色素类物质组成与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改善桑椹鲜果产品色泽和合理开发利用桑椹色素提供理论依据。采用80%丙酮提取法和pH示差法分别测定桑树品种大10、97-68、选26不同成熟期桑椹中的叶绿素及总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桑椹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桑椹成熟后期大10的总花色苷含量是97-68的2.2倍,分析认为总花色苷积累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桑树品种桑椹色泽差异的原因之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桑椹成熟过程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C3R)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Pg3G)3种花色苷组分,3种组分的变化为:C3G和C3R存在于桑椹整个成熟期,是桑椹中的2种主要花色苷组分,且C3G呈逐渐增加趋势,C3R呈先增加后微量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而Pg3G在桑椹成熟生长的初期检测不到,然后呈先增加后减少,至后期迅速、大量增加的趋势。在生产上可将桑椹中主要色素物质含量变化特点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积累特点,作为确定桑椹采摘适期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分离到的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进行病原对抑菌药剂敏感性的室内试验,为有效防控该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在对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已知近缘菌株核糖体大亚基rRNA序列的比对,明确该病原菌在分类上属于核盘菌科(Sclrotiniaceae)核地杖菌属(Scleromitrula S.Imai)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该病原菌的主要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为:子实体单个子囊内的8个子囊孢子在未成熟期排列为2列,随着子囊孢子的生长发育,排列方式逐渐由2列变为不规则的线性排列;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菌丝及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0℃;病原菌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5~8,最适宜生长的pH为7。80%百菌清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0.012 0 mg/mL,可选择百菌清对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进行化学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