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水蜜桃主要病虫害发生量气象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 ~2012年古田水蜜桃桑白蚧、炭疽病发生量及旬雨量、旬平均气温等气象资料为依据,通过T检验法筛选与两种病虫害发生量存在显著关系的旬雨量距平为预报因子,应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建立两种病虫害发生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分别分析启东市2011—2014年的土壤表墒、底墒与同时期的气象因子(降水量、温度、湿度、日照、风)的相关性,筛选出影响土壤墒情的关键气象因子,并结合经验公式法建立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启东市土壤墒情的气象因子主要是降水量、日照和气温,由此建立的预报模型预报未来30 d内土壤墒情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以内,检验效果理想,说明利用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未来30 d内土壤墒情,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麦蚜最大虫株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病虫害严重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准确的病虫害测报是科学防治害虫的前提,因此建立准确且稳定的预测模型,对于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农作物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建立更加准确和稳定的病虫害测报模型,本实验以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1980—2006年麦蚜最大虫株率和气象因子数据为基础,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1980—2006年数据进行网络训练,预测2007—2011年麦蚜最大虫株率,并与逐步回归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预测准确率超过96%,从预测准确率和模型稳性定上都远好于逐步回归法预测结果。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性、良好的推广能力,其可作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菜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1996~2002年历时7年在广州市郊5个代表性的地点监测,以田间虫口基数、性诱蛾量和气象因素为预报因子,组建广州地区小菜蛾发生量预测预报回归模型,应用模型进行发生量预测.经2003、2004年试用检验.预报结果达到准确范围.  相似文献   

5.
1997~2004年在广州市郊5个代表性的地点监测,以十字花科蔬菜田间斜纹夜蛾虫口基数、灯诱虫量和气象因素为预报因子,组建广州地区夏、秋季十字花科菜田斜纹夜蛾发生量预测预报回归模型,应用模型进行发生量预测.经2003、2004年试用检验,预报结果达到准确范围.  相似文献   

6.
杨毒蛾(Leucoma candida S.)、柳毒蛾(Leuccma salicis)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我们从1984—1987年对该虫的发生期、发生量预测预报进行了初步研究。杨、柳毒蛾幼虫的发生期是在寄主杨树,展叶后的第10 d或日平均温度达到13℃以上时,开始上树取食。该虫的发生量预报可采用越冬基数调查和回归预报式两种方法,其种群数量动态预报模型所筛选出的预报因子与虫情的复相关系数都很高,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也很高。经过检验及初步预报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2014~2018年婺源茶叶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方法,并引入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对婺源常规的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以2019年为例,对改进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和常规的预报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和1月雨日数是影响婺源春茶开采期的关键气象因子;1月平均气温越高、1月雨日数越多,则春茶的开采期越早。与常规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对2019年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值更加接近,预报效果更好。本文建立的婺源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时效性,能够满足春茶开采期预报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应用2014~2018年婺源茶叶观测资料和同期的气象资料,采用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方法,并引入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对婺源常规的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以2019年为例,对改进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和常规的预报模型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和1月雨日数是影响婺源春茶开采期的关键气象因子;1月平均气温越高、1月雨日数越多,则春茶的开采期越早。与常规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对2019年婺源春茶开采期的预报结果与实际值更加接近,预报效果更好。本文建立的婺源春茶开采期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时效性,能够满足春茶开采期预报业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适时有效防治金纹细蛾,2008—2012连续5年,在泰安肥城苹果园使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了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动态。金纹细蛾一年发生5代,越冬代成虫发生量较低,果园第1、2代成虫发生量均远远低于防治指标,一般选择第3代作为防治的关键时期。据检测金纹细蛾成虫的发生量动态数据,以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作为气象因子,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的预测预报模型:Y=-26.07719441+0.03172086213X1+0.26477681472X3;采用简单逐步回归和多因子互作回归建立了金纹细蛾世代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模型:YI = 76. 7670083+1.7896678278X1+ 3.189238346X4 ; YII =- 518. 557711 - 3.220994915X1 + 0.22643837696X1X2 +0.14479769093X2X4 +0.023406769049X3X5。经检验,简单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准确预测出金纹细蛾第3代发生高峰期,多因子互作回归模型和简单回归模型均能准确预测金纹细蛾的世代发生量,其中以多因子交互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据郑州地区1984—1991年4月份麦田虫情及气象资料分析,七星瓢虫有效虫态的高峰日与平均气温、麦蚜高峰日呈负相关,发生量与平均气温、百株蚜量呈正相关,而与降雨量、相对湿度、日照、小麦生育期等关系不显著。选择七星瓢虫发生高峰日、发生量与其关键影响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七星瓢虫高峰日和有效虫态发生量的经验预测式,其历史符合率分别为75%和100%。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咖啡因灌胃对BALB/c小鼠尾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显著地延长了小鼠的体内和体外凝血时间,但对APTT、PT、TT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T活性和PT国际标准化比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92-2393
以杜梨嫁接新梨7号作对照对引进的25个梨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作了预选研究,从枝皮率、电阻值、气孔密度和节间长4项指标来看:矮化梨的矮化性较可靠,琥珀、茯梨具有矮化性的可靠性是75%,其他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油菜素内酯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期浸种试验和幼苗期喷施试验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 (BR)不同处理对黄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 0 1mg/kg浓度浸种的效果最为显著。相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不同品种影响也有差异。 0 0 1mg/kg浓度喷施的效果最为显著 ,可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和壮苗指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王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0-5001
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动力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针对水动力对藻类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泰乐菌素对菲在蒙脱石上吸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施用养殖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药物往往与其他有机污染物共存,使各自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变得更为复杂。采用批量振荡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在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蒙脱石对泰乐菌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250mg·g-1,泰乐菌素能进入蒙脱石层间,使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17nm增大到1.28nm;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当泰乐菌素的初始浓度从0增加到100mg·L-1时,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系数lgKf值从-4.047增加到0.591,lgKf值与矿物上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已吸附的泰乐菌素可发挥类似"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促进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的非线性程度随泰乐菌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推测,泰乐菌素与菲之间的疏水性作用是菲在矿物上吸附的主要作用方式。在评估抗生素药物和疏水性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环境风险时,需要考虑到共存污染物的协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异麦芽低聚糖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 ( 35± 2 )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 4 0头 ,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 0 1 %、0 2 %、0 4 %和0 8%异麦芽低聚糖浆 (含异麦芽低聚糖 77 0 7% ) ,进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异麦芽低聚糖能够提高仔猪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 ,增加采食量 ,降低腹泻指数 ,促进生长 ,降低料重比。异麦芽低聚糖浆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0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