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血型因子频率和蛋白(酶)多态遗传监测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培育工业化蛋鸡品系的效果.结果表明,培育育种过程中,各品系遗传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ONBS可以缓冲育种中突出的遗传抽样所导致的抽样偏差问题,因此引进鸡优秀的遗传背景仍被培育后的群体所维系.C系的基因频率与A,B,D系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说明该鸡祖代四系中C系有其遗传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对引进的祖代X褐壳蛋鸡的B系以及复制B‘系自1991年到1995年有关数量性状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并通过MIVQUE法估计了方差组分。结果表明,开放各育种体系复制模板群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开放的基因流入获取模板群体的育种进展,单位遗传进展的费用最低,因此,在中国目前国情下是培育和维持具有国际水准工业化家禽品系的一个理想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配子抽样导致群体遗传特性的随机波动是小群体育种的一个技术难点.ONBS中连续迁移的效应往往导致亚群和总体间基因频率、群体均值、群体方差更加接近,群体间同质性增加.与CNBS相比,ONBS以其特有的迁移同质化效应,可以缓冲小群体复制育种中突出的源于配子抽样的群体遗传特性随机波动和抽样偏差,从而以渐进方式与总体保持遗传同质性.迁移和选择的联合遗传效应往往使得ONBS的遗传进展远大于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引进的祖代X褐壳蛋鸡的B系以及复制B′系自1991到1995年有关数量性状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并通过MIVQUE法估计了方差组分.结果表明,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复制模板群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开放的基因流入获取模板群体的育种进展,单位遗传进展的费用最低,因此,在中国目前国情下是培育和维持具国际水准工业化家禽品系的一个理想的育种方法.连续世代的群体方差表现出多样化的变化趋势.遗传方差并非都随选择而减少,上向选择在最初世代可能有利于群体变异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配子抽样导致群体遗传特性的随机波动是小群体育种的一个技术难点。ONBS中连续迁移的效应往往导致亚群和总体间基因频率,群体均值,群体方差更加接近,群体间同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全员育种干劲足,品系培育奠基础”。8月16日,育种公司总结表彰会在原种场隆重召开。大会围绕“使命提升”的主题,详细总结育种“四好”进展。原种场在“饲养好、记录好、净化好、选育好”的指引下,  相似文献   

7.
常规辣椒育种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辣椒种植和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近年来种质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增加,越来越需要挖掘全新的育种手段培育新品种,以满足创造辣椒新品种的需求。辣椒分子遗传育种的研究和应用均获得良好的成效,同时也取得巨大的进展。本文介绍分子标记的种类和应用,介绍遗传转化技术和实际应用,分析当前辣椒分子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麦分子育种主要包括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核心仍然是常规育种手段和方法。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及其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育种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分子育种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小麦常规遗传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分子育种将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整合到常规遗传育种方法中,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筛选,设计培育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畜禽遗传育种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作了历史回顾,阐明遗传学是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研究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育种学研究的是怎样从遗传上来改良畜种并使其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动物遗传育种与新品种(品系)选育的基础理论构成了畜牧基础科学的重要内容。文中还介绍了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分子遗传学等应用于我国畜禽育种实践所取得的一部分成绩,并展望了畜禽遗传育种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对果树遗传转化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为遗传转化在果树育种中的应用,包括抗病虫害新品种的培育、果实性状的改良、矮化品种的培育、提高果树抗逆性以及其他方面的育种方向,为利用基因工程进行果树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状态,得到了一系列参数,应用在育种方案最优化模型计算中.这些参数是:经济学及数量遗传学参数、育种过程中的生物学和育种技术参数、群体结构参效、育种成本与投资参数以及育种值估计时所使用的信息来源.借助一个特定模型计算出了预期可实现的多性状综合育种进展与各性状的遗传进展,同时计算出了预期的育种产出、育种投入以及育种效益.计算结果表明.A,B 和 C 品系有着相近的育种进展和遗传进展以及育种效益.新疆军垦型的选择标准应当统一。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AFLP在动物品种(品系)的鉴定与保护、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新基因的发现和DNA甲基化等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系与广亲和、特异性亲和、籼粳型杂交稻、籼粳型常规稻、粳型亲籼系、掺粳籼稻、籼粳架桥等的关系。粳型亲籼系不能作为常规稻品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的培育效率低下,难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培育效率低下和较小的育种规模,但在籼粳交育种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粳型亲籼系在常规稻育种中显现出重要的利用价值,阐明了如何发挥其价值的育种策略,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稻品种的育种效率高,初步开展了粳型亲籼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杨树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调查总结了黑龙江省杨树引种工作的基础上,从遗传变异、种源试验、杂交育种和倍性育种等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近10年来杨树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归纳出适应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30多个杨树新品种(品系),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杨树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20,(3)
正沈阳农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团队"成立于2019年,团队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省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围绕东北主栽树种的抗旱、耐盐分子机制及抗旱、耐盐林木新种质创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加强辽宁省的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基础,培育优质、高抗林木新品种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配套系育种的最大特点是选育各具特色的专门化品系,实现各专门化品系的最大、最快遗传进展;选择配合力最优的专门化品系进行多系杂交,生产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杂交肉猪。为支撑养猪业的快速发展,温氏集团针对国内生猪市场需求,以产仔数高、生产效率高、上市体重大等为育种目标,开展五元杂交配套系选育。为做好新配套系选育工作,制订温氏WS501猪配套系育种目标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航天育种产品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为林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植物遗传的深入分析,可以对育种工作的具体内容加以优化,保证植物的质量及产量。从目前林木育种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单倍体育种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所具备的优点是能够针对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情况进行稳定控制,在逐步缩短培育周期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林业结构。因此,本文首先对单倍体育种的产生途径及影响林木育种的主要因素加以明确;其次,对目前林木育种中存在的应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最后,提出林木育种中植物单倍体育种的具体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19.
稻直立穗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籼稻直立穗型育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立穗型基因是水稻中与株型相关的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基因。通过对直立穗型的性状遗传、籼稻直立穗型与弯穗型品系的性状比较、基因的分子标记开发和杂交后代的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立穗无论在粳稻还是在籼稻遗传背景中均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遗传,显性度达到73.3%-93.7%。直立穗型基因与第9染色体上的SSR标记RM566、RM24423和RM7048紧密连锁,图距分别为5.8、0.43和0.85cM,用这3个标记对杂交后代辅助育种选择的准确率在66.7%-100%之间,其中RM24423辅助选择的准确率为100%。与弯穗型杂交后代育种品系比较,籼稻直立穗型品系株高和穗长略短、穗数略少,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均增加且达显著水平,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均降低,但只有结实率达显著水平。因此,育种上可依据这些性状效应来探索直立穗型籼稻的株型设计和品种培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林木生长周期长,受环境影响大,遗传杂合性高,增加了常规育种的盲目性。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林木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