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引进的祖代X褐壳蛋鸡的B系以及复制B′系自1991到1995年有关数量性状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并通过MIVQUE法估计了方差组分.结果表明,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复制模板群体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开放的基因流入获取模板群体的育种进展,单位遗传进展的费用最低,因此,在中国目前国情下是培育和维持具国际水准工业化家禽品系的一个理想的育种方法.连续世代的群体方差表现出多样化的变化趋势.遗传方差并非都随选择而减少,上向选择在最初世代可能有利于群体变异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配子抽样导致群体遗传特性的随机波动是小群体育种的一个技术难点.ONBS中连续迁移的效应往往导致亚群和总体间基因频率、群体均值、群体方差更加接近,群体间同质性增加.与CNBS相比,ONBS以其特有的迁移同质化效应,可以缓冲小群体复制育种中突出的源于配子抽样的群体遗传特性随机波动和抽样偏差,从而以渐进方式与总体保持遗传同质性.迁移和选择的联合遗传效应往往使得ONBS的遗传进展远大于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群体遗传学特征、结果表明;配子抽样导致群体遗传特性的随机波动是小群体育种的一个技术难点。ONBS中连续迁移的效应往往导致亚群和总体间基因频率,群体均值,群体方差更加接近,群体间同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4.
从血型因子频率和蛋白(酶)多态遗传监测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培育工业化蛋鸡品系的效果.结果表明,培育育种过程中,各品系遗传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ONBS可以缓冲育种中突出的遗传抽样所导致的抽样偏差问题,因此引进鸡优秀的遗传背景仍被培育后的群体所维系.C系的基因频率与A,B,D系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说明该鸡祖代四系中C系有其遗传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从血型因子频率和蛋白多态遗传监测了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培育工业化蛋鸡品系的效果。结果表明,培育育种过程中,各品系遗传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ONBS可以缓冲育种中突出的遗传抽样所导致的抽样偏关一个因此引进鸡优秀的遗传背景仍被培育后的群体所维系。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适用于开放育种群体的个体混合模型及其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介绍了通过亲本配子贡献矩阵剖析系统中选择和迁移遗传学效应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适用于开放育种群体的个体混合模型(动物模型)及其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介绍了通过亲本配子贡献矩阵剖析系统中选择和迁移遗传学效应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杂交方案中,选择和迁移遗传学效应是影响杂交参数估计的两个主要的动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群体均值模型基础上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可以有效地估计有关的杂交参数.体系中群体直接遗传效应往往随选择和迁移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定向变异,但母本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变异较小.中等迁移率具有相对最高的非等位基因座位间互作效应.实际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杂交方案中,群体直接遗传效应估值的定向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育种体系中选择和迁移的遗传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的杂交方案中,选择和迁移遗传学效应是影响杂交系数估计的两个主要的动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群体均值模型基础上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可以有产地估计有关的杂交参数。体系中群体直接遗传效应生往随选择和迁移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定向变异,但母本效应和杂种优势的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鲁西黄牛青年公牛体系和二阶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确定性模型评估现行方案的育种效果,分析了影响现行方案育种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现行育种方案中,单一增加主动育种群比例、群体规模,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随之增加;增加种子母牛的比例,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达到峰值后缓慢减少;增加测验公牛数,遗传进展和育种效益缓慢增加;扩大开放程度,育种效益和育种进展缓慢,增加到一定值后随之减少。以上结果说明,通过对现行育种方案的优化,可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动物育种规划原理和方法,对优质细毛羊现行育种方案育种效果进行优化分析,提出最优化育种方案。研究认为,当育种群基础母羊数量达到900只左右,育种群规模比例达到30%,测验群比例为25%时,每年选留15只测验公羊,其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最高;育种群公羊使用1年,母羊使用4年,可获得理想的育种效益。通过优化分析,群体达到最佳状态时综合育种进展可达到10.168元,育种效益为102.857元,育种投入产出比为1:7.0435。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通过二环系育种技术、群体改良技术等两种技术详细介绍了玉米育种技术方法。并且根据SSR分子标记技术原理,进一步总结出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核不育油菜821AB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菜核不育材料821AB的不育性遗传特点及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由此明确和采取了相应的育种利用方式。821A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好,配制的组合杂种优势强。通过杂交将821A不育性、优良农艺性状与“双低”品质重组以选育“双低”核不育系的研究已经取得良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农业》1994,(12):15-16
以色列家禽育种联合体1.概况PBU公司是家禽育种者联盟(PoultryBreedingUnion)的英文简称,据介绍该公司始建于1937年,己有50余年历史主要从事家禽的育种和种禽的饲养生产。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很快,到了60年代,开始向欧洲,南美、非...  相似文献   

15.
黑穗醋栗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忠 《世界农业》1994,(10):37-38
黑穗醋栗育种进展东北农业大学赵国忠黑穗醋栗育种在前苏联具有7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1)19世纪初、中期开始,是野生黑穗醋栗家植及初次引种阶段。(2)本世纪20一30年代开始的,一直到1970年左右,这是前苏联有计划进行育种阶段,主要是杂交育...  相似文献   

16.
细胞融合及性状转换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在作物育种领域已得到应用。果树细胞育种中最重要的是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特别是在建立原生质培养系方面,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状态,得到了一系列参数,应用在育种方案最优化模型计算中.这些参数是:经济学及数量遗传学参数、育种过程中的生物学和育种技术参数、群体结构参效、育种成本与投资参数以及育种值估计时所使用的信息来源.借助一个特定模型计算出了预期可实现的多性状综合育种进展与各性状的遗传进展,同时计算出了预期的育种产出、育种投入以及育种效益.计算结果表明.A,B 和 C 品系有着相近的育种进展和遗传进展以及育种效益.新疆军垦型的选择标准应当统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秦川牛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分析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预期效果,为秦川牛育种方案的优化奠定基础。【方法】设定和分析了秦川牛群体育种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基本参数,采用基因流动法和ZPLAN专用程序对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秦川牛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呈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型结构,其顶部为核心群,中部是育种群,基部是改良群。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平均世代间隔为5.26年,投入与产出比为1∶6.64。【结论】秦川牛开放核心群育种方案有很大改进余地,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阐述了云南省小麦育种进展,并通过分析云南省小麦品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云南省小麦育种策略与思考,以期为云南省小麦品种改良和选育高产稳产、多抗、耐逆等方面具有突破性的小麦品种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