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柑桔贮运前的防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贮运中的腐烂损失,主要是由绿霉、青霉、蒂腐、黑腐和褐腐、炭疽、酸腐等病菌侵害造成,其中以蒂腐(甜橙为主),黑腐(桔类为主)和绿霉、青霉腐烂损失最大。为减少柑桔贮运中的腐烂损失,经科研和生产部门共同开展科学实验,证明2,4—D 可以防止贮藏中果蒂干枯,控制甜橙蒂腐和桔类黑腐;多菌灵和托布津是防治绿、青霉病的有效杀菌剂,处理后,可以显著减少柑桔贮运中绿、青霉病腐烂。  相似文献   

2.
柑桔是我国南方主要果品。在贮藏期间,由于受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蒂腐病、疫菌褐腐病、炭疽病的为害,腐烂率达15—30%。近年来,在比较精细的采收,及时进行2,4-D处理,剔除干蒂果的情况下,基本控制了蒂腐病和黑腐病为害,但青、绿霉病仍是目前引起腐烂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降低贮藏腐烂,我们于1972年3月起,进行了新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研  相似文献   

3.
柑桔果品在贮藏期间,由于受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蒂腐病、疫菌褐腐病、炭疽病的为害,腐烂率达15—30%。近年来,在比较精细的采收,及时进行2,4—D 处理,剔除干蒂果的情况下,基本控制了蒂腐病和黑腐病为害,但青、绿霉仍是目前引起腐烂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降低贮藏腐烂,我们从1972年3月—1973年6月进行了新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研究。据试验结果,70%甲基托布津、50%甲基托布津、50%托布津 B(陕西化工设计院产品)和50%托布津(日本),对柑桔贮藏病害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以防治柑桔青、绿霉病的效果最为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下,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4.
柑桔在贮藏过程中,引起腐烂的主要病害是青、绿霉病。过去多用多菌灵、托布津防治,效果较好。但由于长期使用,柑桔青、绿霉病菌对这两种杀菌剂已逐渐产生抗性,防腐效果降低。据日本报道,别腐烂对青、绿霉病,尤其是其抗药菌株的防治效果良好。朱伟生等(参见《中国柑桔》1986年第4期)的抑菌、接种试验亦有相似报道。为此.我  相似文献   

5.
柑桔的果实在生长、贮运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多种侵染性病害,造成果实腐烂变质,失去食用价值,腐烂率一般达10%—3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最常见的为青霉病和绿霉病,重视这些病害的防治可减少腐烂,提高柑桔贮运后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采后咪鲜胺浸果处理防控柑桔果实贮藏病害的保鲜效果,以成熟时期不同、八成左右成熟度的兴津温州蜜柑、北碚447锦橙、塔罗科血橙、伏令夏橙果实为试材,以清水浸果为对照,利用自然通风贮藏库进行了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常规浓度(333.33mg/kg)浸果对柑桔青(绿)霉病、炭疽病和总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各贮藏期咪鲜胺对各品种柑桔青(绿)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贮藏15d起对各品种柑桔总病害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差异,贮藏45d起对各品种柑桔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对锦橙的保鲜效果最好,血橙次之,温州蜜柑第三,夏橙最差。保鲜时间,锦橙和血橙长达120d,温州蜜柑为60d,夏橙为30d。咪鲜胺浸果处理,可使果蒂持续保持绿色,对果实失重率、其他外观和口感等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有效的柑桔保鲜剂──25%施保克乳油25%施保克乳油是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的新型咪唑类广谱杀菌剂,适用于柑桔、香蕉、芒果采后防腐保鲜。浙江省1994年施保克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试验,500~1000倍的25%施保克乳油稀释液对柑桔青、绿霉病的防效分别...  相似文献   

8.
坚持无伤采收、做好柑桔贮藏有人说:把好柑桔采取关,柑桔贮藏就成功了一半。因为柑桔的主要贮藏病害:青霉、绿霉、蒂腐、炭疽等病菌的侵染都是从果皮防口引起的。果皮不受伤,病菌就很难侵入,腐烂率必然大为减少。这已为无数实践所证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曾用蕉柑作过对比试验,其结果是,普遍采收的柑桔果实贮藏后的腐烂率比注意防机械伤采收果实高出1倍至几倍。说明把好采收关,做到无伤采运,对提高贮藏柑桔的好果率有十分重要作用。要实现无伤采收,除对采收人员做好思想工作外,还应采取一系列组织措施加以保  相似文献   

9.
柑桔绿霉病、青霉病是柑桔果实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七十年代初开始应用托布律、多菌灵进行防治,收到显著效果。近年来,由于柑桔青、绿霉病菌对托布津,多菌灵产生抗药性,使药效出现下降趋势。据日本报道,新杀菌剂“别腐烂”(Befran)对青、绿霉病抗药菌株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别腐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柑桔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柑桔内外销和贮藏数量亦相应地增加。但是,柑桔在贮运中各类病害引起的果实腐烂率常达10~30%,严重时达50~60%,影响果品质量和市场供应,造成很大损失。我省柑桔果实贮藏期病害常见的有青霉病、绿霉病、褐色蒂腐病、黑色蒂腐病、黑腐病、酸腐病、炭疽病等,而以前三种病害为主。噻克多是北京化工研究院新近研制的防腐保鲜用的杀菌剂。1989~1990年作者使用噻克多在杭州进行了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试验,取  相似文献   

11.
在1985/86贮藏年度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农用抗生素新品种“新农抗BO-10”进行锦橙贮藏保鲜试验。结果看出,该生物农药对柑桔贮藏病害(主要是青绿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高脂膜和国外农药特克多,贮藏5个月相对防效达91.8%,好果率达95.5%。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不同矿物油乳油对柑桔红蜡蚧和柑桔全爪螨有理想防效,97%矿物油乳油50倍液药后5天对红蜡蚧防效达85.30%,99%矿物油乳油150倍液对柑桔全爪螨药后3天、10天的防效分剐达97.32%、94.44%;安全性高,对柑桔和天敌生物无不良影响;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3.
柑桔果实贮藏中的腐烂种类和数量,因果实种类、品种,贮运包装条件、季节而有显著差异。主要致腐病害有广泛为害各种柑桔果实的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主要为害甜橙的蒂腐病(Phomopsis citri 和(?)iplodianatalensis)、甜橙和柠檬的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以及桔类的黑腐病(Alternaria citri)。采用2,4—(?)处理使果实较长期保持鲜蒂,可以有效地控制甜橙蒂腐病和桔类黑腐病,减少贮藏腐烂损失;但对由伤口侵入,在贮运中普遍致腐的绿、青霉  相似文献   

14.
以食用菌毛霉病为试材,采用在室内进行抑菌毒力试验和菇棚化学防治试验的方法,研究高效绿霉净、黄斑消、克霉先锋、99.5%水杨酸晶体和菌宝等药剂对食用菌毛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WP 1 500倍液高效绿霉净防效最优,其次是WP 1 000倍液克霉先锋.建议在生产上优先使用WP 1 500倍液高效绿霉净和WP 1 000倍液克霉先锋.  相似文献   

15.
柑桔青、绿霉病一直是柑桔贮藏果实的主要病害。从70年代初起应用托布津、多菌灵防治,曾取得显著效果。但随着柑桔青、绿霉病菌对托布津、多菌灵抗药性的产生,使长期使用该药的地区表现出药效下降的趋势。因此,进一步筛选防治柑桔青、绿霉病的新型杀菌剂,仍然是柑桔贮藏所必须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对新杀菌剂FT-1在1985/86年度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于1986/87年度全面进行了抑菌测定、接种试验和贮藏效果观察,均取得明显结果。现将试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施保克加多效唑用于甜橙贮藏保鲜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我场甜橙贮藏保鲜一直沿用50%多菌灵800倍液加2,4D250×10-6液浸果处理。处理晾干水后采用薄膜单果包装,包装时剔除病虫果和较严重的机械伤果,贮藏两个半月至3个月,青、绿霉病果率一般达2%~4%,腐果率达5%~7%,采果时机械损伤果较多的,损失更严重。  1997年我场试用25%施保克1200倍液加2,4D250×10-6液处理,共处理甜橙15万多kg。药液浸湿果面即将盛果竹筐提起,堆放于阴凉通风处,凉干水后单果包装,每筐装果25kg左右,堆码9~10层高,贮藏3个月后果面色泽鲜…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醴陵市食杂果品公司连续两年用通风库贮藏浏阳金柑。1985年采用一般柑桔常用的贮藏方法,即用多菌灵加2,4-D浸果后即入库贮藏,结果不到两个月。腐烂损耗达60%以上。1986年则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本站于1971年开始,在甜橙贮藏中应用塑料薄膜垫架罩果贮藏以来,水损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密闭困难,没有充分发挥其效果。从1972年开始,应用托布津浸果防治青、绿霉病,腐烂率大大降低。水分损耗问题相对突出。近年来甜橙贮藏3—4个月,总损耗一般在5%左右,水分损耗大于瘸烂。果实略萎蔫,风味较淡,说明采收的果实呼吸作用的消耗量大。因此,加强密闭,抑制呼吸作用,是提高效果的重要技术关键。对此,我们于1972~1979年进行了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19.
螨死净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效柑桔红蜘蛛为害猖狂,易产生抗药性,故须常更换药剂。螨死净系杭州农药厂新产之杀螨剂,经试验表明:螨死净2000倍液药后8天防效为49.51%,药后16天防效为98.26%,药后32天仍保持92.09%的防效。螨死净具有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20.
柑桔青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采后贮藏病害中,以青霉菌引起的青绿霉病最为严重。至今,国内外对柑桔青霉菌的生物学特性有过一些描述,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主要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与指状青霉(P.digitatum Sacc.)两种,但也有报道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除上述两种病原菌外,还有扩展青霉(P.expansum(link)Thom)、桔青霉(P.citrium Thom)等~[3]。对它们的研究大多数人仅仅局限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