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日,笔者在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的黄楼村看到,五六位花农正围坐在“农家书屋”里聚精会神地学习。村党支部书记刘大可告诉笔者:“以往空闲时候,花农们就凑到一起打扑克、聊天来消磨时间。现在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配备了5000多册科普书刊、100多张影碟,花卉种植户有空就来学习,空闲也不‘闲’了!”  相似文献   

2.
连日来,陕西渭南市的临渭和富平两个区县不断有农民投诉:他们村几十户村民在玉米田里使用了由浙江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制造、河北兴园农药有限公司技术推广生产的玉米除草剂“玉灵”产品后,导致今年玉米减产,部分几近绝收。村民们强烈呼吁:工商、农业执法以及质检部门应尽快查处兜售假药事件,为农民挽回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春节刚过,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的农民就开始忙着备耕了,"农家书屋"里读书"补脑"、网络备耕面对面"会诊"、农技人员走村入户"把脉"农情,科技备耕成为望奎农民春季的关键词. 科技书籍成了"抢手货" 2月16日,笔者来到望奎县卫星镇厢兰头村的"农家书屋",屋里格外热闹,前来借书、还书、看书的农民络绎不绝,他们或站在书架前精心挑选,或坐在书桌前捧书阅读,《实用玉米种植新技术》《种子科技》等一本本散发着墨香味的科技书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宝典",显得很抢手.  相似文献   

4.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旨在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农家书屋”工程无疑将成为推动农业科技图书发展一个重要契机,各出版单位应及时调整策略,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这个大平台推动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5.
说到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的鄢陵,就免不了谈到其中被誉为“中原花木第一村”的姚家村,而说到姚家村,又不得不提到鄢陵花木界的代表人物姚树新。日前,这位多年来靠自己种植花木和做花木经纪人闯出一片天的农民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河南泽域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实现了从花农到职业经理人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盛夏时节,在河北省邱县梁二庄镇东梁二庄村的千卣文冠果种植基地内,一株株文冠果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村党支部书记王春秀看着长势良好的文冠果树格外高兴。王春秀介绍,种植基地是北京文冠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设而成。“用不了多久,文冠果就能进行深加工了,按照现在的行情,效益十分看好。”记者了解到,邱县采取“示范园区+合作社+种植大户+服务平台+优惠政策”的模式,激发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吸引业主投资,力促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最主要的领导力量,村域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凝聚和协调作用。针对很多地区产业不断发展而农民依然贫困、集体经济实力依然薄弱、基层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能力不够等问题,本文基于我国基层党支部的发展历史,结合各地区党组织的经济发展实践,提出了打造“支部+”平台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设想,并以江苏省句容市唐陵村“支部+”为例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唐陵村通过构建“支部+”平台利益联结机制,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村民对党组织和经济发展效果具有很高满意度。以“支部+”平台为核心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我国村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支部+”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激发各经营主体积极参与产业发展,而且通过党组织把握村级产业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达到乡村振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 《科学种养》2008,(10):14-15
冬闲稻田免耕利用稻草实行全生育期覆盖栽培马铃薯,改“埋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捡薯”,省去了翻耕整地、挖穴下种、中耕除草和翻土挖薯诸多工序,每亩鲜薯产量在1500千克以上。这项新技术充分利用稻草,减少稻草焚烧,不需使用农药治虫防病,是无污染开发冬闲田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我市资阳区香铺仑乡黄家仑村是远近闻名的马铃薯专业村,每年稻田免耕覆盖栽培马铃薯150公顷,平均亩产量达到2000千克左右,每亩年收入达1500~2000元。下面介绍这项新技术,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保 《科学种养》2010,(10):64-64
<正>我是陕西省兴平市西城街道办事处花王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2006年我放弃在外打工,回家乡发展,没想到我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可看到村民经济落后和知识贫乏的现状后,我犯愁了。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决定先创办一个书屋,让村民们学知识、学  相似文献   

10.
林文熙 《茶业通报》2000,22(4):17-17
妙高镇枫树突村 ,地处浙西南山区 ,是“遂昌银猴”茶的处女地。近年来 ,该村充分发挥资源与城郊优势 ,依靠科技 ,念好“茶经” ,以盛产银猴茶和扦插良种茶苗闻名 ,成为遂昌县效益型农业开发的典范村。 1 999年创茶业产值 41 0万元 ,人均收入 6 890元。其主要经验是 :1 规模开发建基地七十年代初 ,该村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开发集体茶园 8hm2 。在业务主管部门的帮助下 ,引进“福云系”良种试种成功 ,村民开始少量种植。八十年代个体茶园有了一定发展 ,广大村民从名茶生产中口尝到了甜头。尤其在八十年代初期 ,经过科技人员的攻关 ,辛勤…  相似文献   

11.
群星村在村委会带领下,依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花木产业,通过10多年不懈努力,扭转了“穷星村”面貌。现已成立花木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良性循环的村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科学种养》2011,(3):1-1
近日,2011年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会上提出,力争到2012年基本实现“农家书屋村村有”的目标。 柳斌杰指出,今明两年,对胜利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具有“决胜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伯、边院是肥城市的两个有机蔬菜种植大镇,为适有机农业高标准的需要.孙伯镇的孙东、北栾和边院镇的于老3个村探索成立了有机蔬菜“股份制”合作社,这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地保障了有机蔬菜的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业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吕港村有一位靠种植草莓致富的农村女青年,名叫王小华。多年来,她潜心学习草莓种植技术,成为当地的草莓种植能手,目前,她种植有草莓4.5亩,每年收入均在7万元以上。王小华的创业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艰辛且不平坦。2002年她高中毕业后,便萌生了创业致富的想法。有一次,她听人说种植仙人掌能快速致富,便来到南京与一家公司洽谈种植仙人掌事宜,正当她准备引种时,看到《农家致富》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仙人掌刺痛农民心”,她恍然大悟,连忙止步。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们对粗粮认识的提高,传统的高粱粑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高粱的种植规模也从多年前的低谷逐渐呈上升趋势。黄石市近几年种植的红缨子高粱既可做高粱粑,又可酿酒,且近几年推广的高粱一播两收高产栽培技术已成为长江流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一、红缨子高粱的特征特性红缨子高粱是源自贵州的糯性中秆中熟常规品种,株高1.9~2.1米,地上部伸长节8~9节,叶宽7.1~7.3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哈密瓜种植模式是采用机械开沟,人工点种、铺滴灌管、铺膜、施肥,劳动强度大,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哈密瓜的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哈密瓜的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分别出现了哈密瓜开沟施肥机,哈密瓜铺管、铺膜播种机等,基本实现了哈密瓜的机械化种植,但其作业是分开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镇岭南头村村民颜士全积极探索“链条式”科学种养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利用“秸秆养牛——牛粪养蚯蚓——蚯蚓喂黄鳝——蚯蚓粪种蔬菜”的“一种三养”高效农业开发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循环再利用,走出了一条效益倍增和生态环保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8.
岳坛村村民路永泉种了几亩桃树,解新民农家书屋几乎成了他的技术专家库。隔几天就要来一趟,寻找相关的资料和案例。有时候借的书时间长了,在解新民催还书的时候,他就说再宽限几天,他还有几个问题没有弄明白。看着科技书种田栽果树,路永泉找  相似文献   

19.
王俊芳 《种子科技》2023,(2):120-122
在绿色农业建设背景下,相关部门更新了传统种植技术,构建了完善的种植技术体系,优化了不同的种植环节,重视控制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量,在保证农作物产量以及品质的同时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了扩大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重点推广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农民对于农业种植技术的了解程度。“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推广工作提供了新技术手段,提高了推广效率,能够及时将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信息传达给农民。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推广工作策略,以期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风景如画、空气清新的安宁市八街镇,虽然属昆明1小时经济圈范围,但在2010年以前,这里的农民依旧以种植玉米和烤烟为主,户均年收入不超过3000元,而昆明市人均收入已过万元. 近两年,昆明郊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猛增,很多农民盖起了洋房,买了汽车,而山清水秀的八街镇相连村委会小陡山村,似乎还是一片隐于闹市的秘境,无商进驻,民风淳朴,经济相对滞后.这种状况一直让村主任李正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村28户村民的百余亩土地,均以种玉米为主,人均年收入1000~ 3000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调整种植结构,用最少的土地创造最大的财富,快速追上其他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