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既是世界水产品生产大国,又是水产品出口贸易大国。2006年水产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出口额93.6亿美元,出口额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出口贸易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水产品出口已连续六年居大宗出口农产品首位。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兴衰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就业问题,而且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意义重大,同时,水产品出口能否持续、稳定发展,已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水产品总量约5290万吨,连续16年居世界第一,占世界1.3亿万吨产量的40%。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36.6亿美元,其中水产品出口量为301.5万吨,出口额为93.6亿美元,占世界水产品出口的10%,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继续居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2006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了3597万吨,占我国渔业总产量的68%,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70%,是目前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全国从事水产养殖的劳动力达1000万人。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水产品养殖与加工的地位 1、我国水产品在世界的地位 2005年全世界水产品总量约为12000万吨,中国432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6%;2005年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4500万吨,中国3209万吨,占全世界的70%;200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为257万吨,居全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发展成果显著,水产品出口额突破200亿美元,连续1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11年保持在97%以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23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渔业执法工作座谈会暨全国渔业执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上说,我国水产品总产连续30年居世界第一,占到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养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瑞章 《科学养鱼》2000,(11):11-12
一、前言   199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 4100万吨,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位,水产品的进出口增幅在我国副产品中居于前列。据统计, 1999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达到 265.32万吨,贸易总额 44.3亿美元,进出口的贸易顺差 18.5亿美元。在进口的水产品中,鳗苗进口量为 154吨,金额达 1.845亿美元,进口鱼粉 (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配制鳗鱼饲料 )63.1万吨, 3.6亿美元。在出口的水产品中,烤鳗仍居水产品出口创汇第一位,出口 5.8万吨,换汇 6.33亿美元,活鳗 8153.2吨,其中出口日本的烤鳗达 5.4万吨,活鳗 4742吨。由此可见,鳗鲡在我国水产品进…  相似文献   

6.
美国1989年水产品产量达到600万吨。然而,多年来美国水产品的人均年消费量却一直徘徊在15一16磅之间,其中冻鱼和鲜鱼的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10磅,大部分水产品供出口。1989年,美国的水产品出口额达24.4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正> 1 我国渔业生产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4年中央5号文件发布以来,我国的水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水产品产量以平均每年150万t左右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全国水产总产量已经达到了2800多万t,提前三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到199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又上升到3800多万t,已连续十年居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第一、水产养殖产量世界第一大国之位,也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水产业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近十年快速发展,已使我国成为世界的渔业大国。2001年我国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达4200万吨,并且已经连续十二年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占全国肉类食品(肉、禽、水产品)总量的1/3以上。水产业已经成为农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也是农业部门中出口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方面。但是,渔业在大农业中属于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渔业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海洋和内陆水域游动性的生物资源,这就决定了它的生产活动环境较陆地有更大的自然风险。特别是海洋捕捞…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但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出口常因微生物超标及使用禁用的抗生素、过量使用添加剂等问题引起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渔业取得的辉煌业绩及传统水产养殖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各方面取得了空前发展.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四年居世界水产品产量第一位,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70%.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水产生产大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1978年的4.8公斤,提高到2003年的37.16公斤,连续九年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产业在改革和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现已成为水产品出口大国。1988年我国外销日本水产品超过10万吨,在日本水产品进口市场上,名列前茅,在美国虾类市场上,我国对虾出口由1982年的1271吨增加到1986年的9398吨,呈直线增长趋势。1988年1—7月份,我国生产的冷冻虾已在日本市场上居第一位,鳗鱼外销量亦达2300余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中发[1985]5号)下发后的十多年来,我国渔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水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达13.6%,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1.5%的水平,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199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2517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1/4。人均占有量从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当前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和水产品贸易大国,养殖的水产品产量已约占世界的70%。水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天津是我国淡水鱼出口品种及产量较多的城市,出口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主要有:鲫鱼、罗非鱼、黄颡鱼等。天津滨海新区出口淡水鱼基地有着多年的出口淡水鱼养殖经验。该基地主要以出口鲫鱼、黄颡鱼为主。出口目的地主要为韩国。本文作者将此出口淡水鱼养殖基地健康养殖质量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三。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中心技术壁垒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制约凸显出来,尤其是绿色壁垒,极大地限制了我国水产品出口量。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健康生态养殖成为我国发展渔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十大贸易伙伴中,我国对美国出口水产品3.53亿美元,居日本17.52亿美元、韩国3.86亿美元后的第三位。 自1997年12月18日美国政府实施水产品HACCP法规以来,我国水产加工厂出口美国得通过美国FDA进行HACCP评审考核,申请注册。美国对水产品食品卫生要求十分严格,有必要熟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仅次于日本.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淡水水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87年渔业统计年鉴资料作如下比较: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加拿大的水产品出口量为68.5万t.同比增加8%,出口金额为37亿美元,与上年度持平。加拿大的水产品向全球120个国家出口,出口金额居世界的第5位,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包括香港)是为加拿大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国。在加拿大37亿美元的出口水产品金额之中向美国出口的金额为23亿美元(占62%)居首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2010年的产量约为5400万吨左右,近20年来水产品产量长期保持世界第一,在我国农业中的贡献率很大;水产品出口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2011年水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9.3%,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国。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水产品贮藏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程纯明 《内陆水产》2014,(11):45-45
从11月6日在青岛举办的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本刊记者获悉,2013年,中国水产品总量达6.172万吨;水产品产量已经持续24年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水产品出口的大国,1980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量仅为10.57万吨,出口额3.56亿美元,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至2013年,我国水产品总出口量已增至6172万吨,出口额192.29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水产品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比重也在逐年增加[1]。美国是我国水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但近年来输美水产品出现各种问题遭到美国的扣留,最终拒绝进口,这给我国水产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我国水产品出口企业的信誉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在统计了美国FDA拒绝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数据,从我国对美水产品出口的现状、存在的质量与安全问题、相应的控制对策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