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影响犊牛成活率的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严格执行选种选配制度、抓好妊娠期饲养管理、产后适时检查犊牛、产犊期对母牛的护理和对犊牛的精心护理等方面予以阐述,提出了防制犊牛死亡及提高犊牛成活率的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犊牛是指出生0~6月龄的小牛,犊牛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牛群健康、生长速度和生产成本,同时对育种效果、利用年限和生产奶量均有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犊牛成活率、改善犊牛护理管理和犊牛健康度,成为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提高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新生犊牛成活率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1 新生犊牛护理新生犊牛生理器官发育不完善、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低,极易患病,如果护理不当,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促使养牛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养牛业中,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对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简述了导致犊牛养殖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先天发育不良,母牛分娩难产,犊牛护理不当,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提出了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加强妊娠母牛后期的饲养管理,加强初生犊牛的护理,加强牛舍管理,加强犊牛饲养管理,做好犊牛的疾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犊牛作为牛群基础,处在牛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对养牛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而如何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基于此,笔者简要阐述了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母牛妊娠后期饲养管理、初生犊牛护理、犊牛哺乳期饲养管理和犊牛疾病的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提高犊牛成活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犊牛成活率较低严重制约着养牛业的发展,本文从犊牛分娩护理、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犊牛的成活率关系到整个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于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养殖场普通存在着犊牛成活率低的问题,这对于肉牛养殖业十分不利。导致犊牛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日常的饲养管理不当、对初生犊牛的护理不到位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不强等方面,提高犊牛的成活率,也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魏春景 《兽医导刊》2020,(8):237-237
犊牛养殖成活率关系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和养牛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分析了犊牛死亡的原因,包括母牛选择不当或产前饲养管理失败、分娩因素、护理不到位以及喂养不当等。并从做好母牛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做好犊牛护理工作、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犊牛的健康养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引进安格斯牛进行舍饲的规模化肉牛场犊牛成活率不高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在规模化舍饲条件下,安格斯犊牛成活率不高的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及犊牛护理饲喂的操作流程,为提高安格斯犊牛成活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哺乳犊牛的饲养管理在牛生产中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使犊牛生长发育受到限制,以致犊牛养殖成活率不高。为此,本文介绍了犊牛养殖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接生护理不完善,日常饲养不仔细,预防疾病能力不足;从接生护理、出生管理、初乳饲喂、常乳饲喂、乳量控制、饲喂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牧场饲养犊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犊牛养殖过程中,由于受先天性疾病、孕牛健康问题、分娩问题、护理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犊牛成活率严重下降,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要想提高犊牛养殖成活率,必须做好犊牛的选种培育工作、接生护理工作、饲养管理工作、疾病防控工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