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 6个玉米良种进行了春、秋两季播种试验 ,结果表明 :春、秋玉米生态环境对各品种的产量、性状具有不同的影响 ,“农大 1 0 8”和“豫玉 2 2号”更适宜作春玉米种植 ,“掖单 2 0号”更适宜秋播 ,而“成单 1 8号”、“掖单 1 3号”和“成单 1 9号”作春、秋玉米种植均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引黄灌区间套种条件下 ,以中单 940 9为材料 ,以掖单 1 3号主栽品种为对照 ,通过肥密二因子均匀设计 ,研究中单 940 9的产量潜力 ,获取高产的肥密措施以及在高产条件下的群体调控质量指标。结果表明 :中单 940 9最高产量潜力为 75 1 3 kg/ hm2 ;相同肥密条件下 ,较对照掖单 1 3号减产 3 .66% ,产量与对照相近 ;适宜的高产肥密方案为 :播种密度 6.0~ 6.6万株 / hm2 ,全生育期追施尿素量 478.4~ 60 0 kg/ hm2 ,相应的产量为 71 0 7~ 72 63 kg/ hm2 。同时还对生育过程中根系伤流量、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等生理、光合指标进行了观察分析 ,并与对照品种掖单 1 3号作了比较 ,提出了中单 940 9高产栽培的调控指标 ,可作为优质蛋白玉米中单 940 9在本区生产上推广 ,获得优质高产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8个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的研究表明。登海1号和豫玉22号对砂姜黑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茎秆较粗;叶面积和根系胡后期衰减辐度较小;干物质积累较多,且向雌穗转运效率高。比当地推广品种掖单12号分别增产17.5%和17.3%。  相似文献   

4.
豫玉 33号 (郑单 95 8)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1996年育成 ,2 0 0 0年通过国家和冀、鲁、豫三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密植、适应性广等特点。1 高产1997和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 5 8.0kg和 5 12 .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1%和2 2 .4% ,均居第 1位 ;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增产 18.5 %。1998年和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市 ) ,平均亩产 5 77.3kg和 5 83.9kg ,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2 8.0 %和 15 .3% ,均居第 1位 ;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增产 2 1.8%。1999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6 30 .2…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生育期短,生长发育快,一般出苗18-21天即可拔节.从外部形态上看,早熟品种,如掖单4号、鲁玉10号和掖单20号等玉米,展开叶为4-5片,可见叶7-10片;中熟品种,掖单2号、鲁玉7号和掖单12号等,展开叶6-7片,可见叶9-12片;晚熟品种,掖单9号、掖单11号和掖单13号等,展开叶8-9片,可见叶10-13片,此时即为玉米进入拔节期,也是追施拔节肥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新单22及其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单 2 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中低秆、竖叶大穗、多抗优质超高产玉米新品种。 2 0 0 0~ 2 0 0 1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试 ,两年 1 7点试验比对照豫玉 1 8号增产 1 4.64% ;2 0 0 2年参加河南省生产示范试验 ,9点平均比对照豫玉 1 8号增产 1 3.1 % ,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攻关田最高产量 1 485 4 .5kg/hm2 。该品种产量超群 ,品质特优 ,产量三要素协调 ,群体自身调节能力强 ,适应性强 ,抗病抗倒 ,活棵成熟。高产栽培要力争早播 ,合理密植 ,稳施拔节肥 ,重施攻穗肥 ,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糯质玉米苏玉糯 1号和非糯质玉米掖单 1 3颖果的发育规律和贮藏物质积累动态的对比研究 ,得出如下结果 :1前期苏玉糯 1号颖果的生长比掖单 1 3快 ,但后期较慢 ;2苏玉糯 1号颖果中淀粉几乎全为支链淀粉 ,遇碘呈棕红色反应 ,而掖单 1 3颖果中支链淀粉约为直链淀粉的 3倍 ,遇碘呈蓝黑色反应 ,且淀粉的积累动态呈“S”曲线变化规律 ;3苏玉糯 1号和掖单 1 3颖果中蛋白质的积累动态都呈“S”曲线 ,且前者最终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比后者高 5 %左右 ;4苏玉糯 1号最终籽粒的脂类含量比掖单 1 3高  相似文献   

8.
普通粒用型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个普通粒用型玉米品种的生理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现行推广玉米品种的产量基本上处在同一个水平,均比掖单13号高;在生育进程、植株性状、光合能力以及干物质积累分配上现行推广玉米品种各有特点,也与掖单13号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建议结合当地的物候条件选育和推广品种,并且依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更加科学的栽培技术,服务于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9.
当前各地推广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如“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号”等品种有早白皮、晚成熟的“假熟”现象,过早收获会造成减产,减产率达9.25% ̄13.64%。因此,在果穗白皮后的7 ̄9天收获,为其最佳适期;试验证明,一般比对照增产10.58% ̄13.27%。据测定,“掖单12”和“掖单13号”等紧凑型玉米,进入完熟期时,籽粒仍处于半乳线期,即蜡熟期,其籽粒干重只有完熟期的90%,籽粒仍继续灌浆,约7 ̄9天后,乳线才消失,籽粒干重才达到最大值。此时收获,亩产量亦最高。各地种植的麦套夏玉米或夏直播玉米,由于后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  相似文献   

10.
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10个玉米杂交种 6个试点 1a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 ,其中豫玉 2 2 ,天禾 3号 ,93-1和掖单 19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 1 选用优质杂交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选用良种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麦垄套种玉米,应选用生育期较长、穗子较大的杂交种,如豫玉22、豫玉15等;铁茬播种的可选用生育期较短的杂交种,如豫玉21、安王6号、豫玉15等。水肥充足的高产田块,应选用耐肥水,抗倒伏平展叶型玉米杂交种,如豫玉22和耐密植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豫玉11、掖单19、豫玉21;肥水条件较差的中低产田块,可选用抗逆性好,稳产性强的郑单18、掖单4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产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 10个玉米杂交种 6个试点 1a结果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 ,其中豫玉 2 2 ,天禾 3号 ,93 -1和掖单 19号高产稳产 ,是较理想的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一、选用抗旱力强的玉米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旱害的抵抗力有差异,可供选用的有较好抗旱力的玉米品种有:中玉5号、丹玉20号、农大60、晋单35号、鲁玉6号、豫玉14号、掖单12号、成单15号、苏玉9号、毕玉3号、浙单9号、新玉8号等.  相似文献   

14.
在车排子试验站枯萎病菌车排子菌系生理小种 7号病圃对引进的 2 8个棉花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 ,结果表明抗棉花枯萎病生理小种 7号的高抗品种为豫早 95 40 8;抗病品种 10个为低酚 34、豫早 5 16、锦棉 812、中 12、辽 12、鲁 H2 8、鲁 H12 3、中 19、衡 8930、邯无 2 3;耐病品种 5个为豫早 95 439、8815 46、880 1、鲁 OH6、中 2 3;感病品种 12个为 841、甘棉 4号、辽 2 0 48、中 9 61793、锦棉 5号、130 4、锦 92 90 4、82 2、鲁 OH15、鲁 2 H3、880 32 7、鲁 742。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在 1997年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下 ,中晚熟品种霜前花率达 90 %以上 ,甚至 10 0 %。邯无2 3、豫早 5 16、中 2 3、中 12、中 19、锦 92 5 0 4、鲁 H12 3、鲁 OH6、低酚 34、衡 8930、锦棉 5号 11个晚熟品种皮棉单产均在 30 0 0 kg/hm2以上。其中豫早 5 16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及高衣分等特点 ,前期发育快 ,生长势强 ,中期结铃率高 ,后期含絮力强 ,生育期比新陆早 1号偏晚 12天 ,比新陆早 4号、5号分别偏晚 4天和 11天。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公顷产量13.7t~16.1t春玉米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指标.揭示了紧凑型掖单13与平展型中单2号在单株叶面积、群体叶面积消长,光合势及在各生育期分配等方面的特点.初步明确了掖单13增产的光合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聊玉19号是聊城市农科所选育的最新品种,2000~2001年参加山东省玉米区域试验;2002年参加全省玉米生产试验及“三O”工程示范试验,同时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聊玉19是一个高产、优质,抗性强,丰产潜力大,植株保绿性好,粮饲兼用型的玉米杂交种。2003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2000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全省12个点次平均666 7m2产617 4kg,比对照种掖单4号增产7 3%;2001年参加山东省区域试验,全省12个点次平均666 7m2产629 3kg,比对照种掖单4号增产9 6%,两年平均666 7m2产623 4kg,比对照种平均增产8 5%…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地推广种植的紧凑型玉米,如“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号”等品种有早白皮、晚成熟的“假熟”现象,过早收获会造成减产,减产率达9.25%~13.64%。因此,在果穗白皮后的7-9天收获,为其最佳适期;试验证明,一般比对照增产10.58%~13.27%。  相似文献   

18.
郑单 17号 (郑试 2 2 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2 0 0 1年 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单 17号在 1998年省区试直播组试验中 ,平均亩产4 91.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7.4 % ,差异极显著 ;在 1999年试验中平均亩产 5 87.5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7%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 5 39.7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6 .5 % ,居第 2位 ,2 0 0 0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4 89.4kg ,比对照种豫玉 2 3号增产 10 .8%。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 ,蛋白质…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通过研究提出实现公顷产皮棉 30 0 0kg的栽培生理指标是 :总干物质积累 194 80kg/ha ,积累速率最大值Vmax出现在盛铃初期 (8月 1日左右 ) ,为 315 .2kg1·ha-1·d-1,籽棉收获指数 36 .70 % ,皮棉收获指数 15 .5 6 % ;LAI在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分别为 0 .2、0 .72、2 .35和 3.94 ,在盛铃期达最大 ,为 4 .2 8;总光合势 3.6 5×10 6m2 /d ,其中见絮至盛絮期占 17.0 % ;群体光合速率变化在一生中呈单峰曲线 ,盛铃期达最大 ,CAPmax为 5 .4 0gCO2 ·m-2 ·h-1,盛絮期仍保持在 2 .0 5gCO2 ·m-2 ·h-1;单位叶面积负载的果节量控制在 84~ 97果节 /m2 叶 ,叶铃数目比 3.93~ 4 .5 9∶1,单位叶面积载铃量 30 .3个铃 /m2 叶 ,单位叶面积负载的皮棉重 0 .0 6 9~ 0 .0 78kg/m2 叶 ;产量结构冀棉 2 0为收获株数 12 .4万~ 13.6万株 /ha,单株成铃 8.9~ 10 .0个 ,公顷有效铃数大于 12 0万个 ,铃重 6 g ,衣分 4 2 % ;中棉所 2 3和石远 32 1为收获株数 13.1万~ 14 .7万株 /ha,单株成铃 9.4~ 9.8个 ,公顷有效铃数大于130万个 ,铃重 5 .6 g ,衣分 4 1.2 %。  相似文献   

20.
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叶片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功能期、光合势等进行了研究,掖单12号比紧凑型玉米Sc704单株总叶面积大,但上部叶片比Sc704小。因此,冠层采光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