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保护南海砗磲贝类资源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砗磲资源现状砗磲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贝壳可制作成精美的贝雕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药用价值。砗磲分布在南海诸岛和海南岛等海域,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海中。其种类有:库氏砗磲(Tridacna gigas)、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长砗磲(Tridacna maxima)、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等,其  相似文献   

2.
<正>鳞砗磲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及南太平洋等地区,喜欢生长在潮间带珊瑚礁间。近年来我国三沙海域由于海洋环境变化和过度非法捕捞等导致鳞砗磲野生资源几近枯竭,因此开展鳞砗磲人工养殖迫在眉睫。在三沙海域开展鳞砗磲底播增养殖活动,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珊瑚礁保护的环境生态上,还是在碳汇渔业及商业开发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南海开展鳞砗磲底播养殖技术研究,有利于恢复鳞砗磲在珊瑚礁海  相似文献   

3.
砗磲资源保护、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杨  李向民 《水产科学》2015,(3):195-200
<正>我国南海海域珊瑚礁中分布有一类大型海洋双壳贝类——砗磲,它的闭壳肌是珍贵的食材,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贝壳可做饰品。近年来随着砗磲贝雕工艺品收藏热的兴起和珊瑚礁生态危机的爆发,砗磲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日益凸显。笔者从砗磲的生物学特性、资源保护和开发情况、产业化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概述,为我国砗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1砗磲的生物学特性1.1分类地位砗磲是砗磲科所有贝类的统称,属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海域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为实验对象,通过CSE-1成像色度检测分析系统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其外套膜颜色多态性,同时,比较外套膜颜色与形态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分布在蓝原色和红原色区域,少部分个体分布在绿原色区域,且偏亮绿色;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共聚为6个颜色类群,各类群间颜色色差均>15,其中,第4类深蓝色和第6类黄色色差最大,为74.68;第3类浅蓝色和第4类深蓝色色差最小,为18.98;番红砗磲外套膜颜色L、a、b值与壳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080、0.2210和0.2375。本研究结果可为砗磲资源保护和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 mm(S组)、(75.87±1.50) mm (M组)和(92.75±3.02) mm (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释放率亦越高.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软体部单位干重代谢率与其个体规格呈负相关,个体越大,单位干重的产氧率、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吸收率越小.实验首次量化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对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吸收和排泄状况,结果可为研究番红砗磲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对砗磲人工养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番红砗磲的19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利用新开发微卫星标记对西沙群岛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七连屿海域野生群体和永兴岛海域野生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1.105、11.895,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6.274、6.173,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76、0.788,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分别为0.730、0.744,发现2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处于高度多态水平,说明其有效群体大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Bonferroni校正后,在2个群体中各有4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另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中的通用性情况,发现鳞砗磲中有7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6对具有多态性;无鳞砗磲中有3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1对具有多态性;诺瓦砗磲中有5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5对具有多态性;长砗磲中有9对微卫星引物具有通用性,8对具有多态性;砗蚝中有2对引物具有通用性,2对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mm(S组)、(75.87±1.50)mm(M组)和(92.75±3.02)mm(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释放率亦越高。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软体部单位干重代谢率与其个体规格呈负相关,个体越大,单位干重的产氧率、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吸收率越小。实验首次量化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对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吸收和排泄状况,结果可为研究番红砗磲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对砗磲人工养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4月6日,国内首届"砗磲人工繁育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与会专家及从事砗磲相关行业的业内人士就砗磲的人工繁育和养殖展开探讨,海南有望试点人工养殖砗磲。研讨会由来自澳大利亚的砗磲养殖专家菲利普多尔主讲。菲利普多尔从1988年到1991年担任澳大利亚第一大砗磲农场的经理,2010年加入埃克斯茅斯砗磲养殖项目(澳大利亚西部)研究海洋农场养殖,2012年又作为志愿者到波纳佩砗磲养殖(中东研究与情报计划)协助解决水污染问题,并在密  相似文献   

9.
渔业生物学     
970387 人工繁殖大砗磲遗传变异的局限性=Limitations in the genetic variation ofhatchery produced batches of the giantclam,Tridacna gigas[刊,英]/Benzie J A H,Williams S T//Aquac..-1996,139(3/4).-225~241从3个不同的孵化物采集到8群大砗磲稚贝,在这几个孵化物的大砗磲中,有一些是一对亲贝所产生的子代,另一些则是不同亲贝所产而混合在一起的。采用等位基因酶电泳技术来确定各群体的家系及遗传多样性。与野生群体相比较,所有人工培育的种群遗  相似文献   

10.
<正>为突破砗磲的人工繁育技术,作者在2013年~2014年分别在西沙永乐群岛和琼海市开展了砗磲人工繁育试验,均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国内多次培育出不同规格的砗磲稚贝,掌握了砗磲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现将有关技术做出总结。砗磲是一类热带大型海洋珊瑚礁底栖贝类,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我国南海的珊瑚礁澙湖、礁盘是砗磲的传统自然分布区。砗磲主要物  相似文献   

11.
鳞砗磲的人工繁育和早期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跃环  肖述  李军  马海涛  向志明  张扬  喻子牛 《水产学报》2016,40(11):1713-1723
基于2015年的预备性试验,于2016年3—6月在三亚开展了鳞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五羟色胺催产剂可以有效促使鳞砗磲排放配子,精卵比例为50∶1~100∶1时受精率、孵化率较高,孵化密度控制在15~20个/m L较适宜,经过36 h孵化,获得初孵D形幼虫;优选的D形幼虫经过5 d的微充气培养,即发育至足面盘幼虫,进入附着变态期。利用净水采苗法促使幼虫完成变态,经过7~10 d,幼虫出现鳃、次生壳,并建立完善的虫黄藻系统,即完成变态、形成稚贝。利用一定浓度虫黄藻浸泡足面盘幼虫2 h以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变态率。采用微流水+微充气模式和2000~3000 lx光照(白天)进行稚贝培养,稚贝利用体内虫黄藻提供的营养就可以继续完成贝壳生长、器官发育。经过48 d和65 d的培育,分别成功获得壳长×壳高=(1174.0±146.5)μm×(1208.0±135.3)μm的稚贝约3万个,壳长×壳高=(1750.2±224.1)μm×(1816.5±226.5)μm的幼贝约0.5万个。本研究首次在国内人工繁育成功,获得了鳞砗磲苗种,为鳞砗磲人工大规模繁育、增殖放流、移植保育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广东省汕头市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开馆仪式暨科普讲座体验活动日前在汕头绍河珍珠科技园举行。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汇集的砗磲及其所产珍珠主要来自南中国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涵  相似文献   

13.
正砗磲,俗称五爪贝,是一类热带大型海洋珊瑚礁底栖贝类,是热带珊瑚岛礁重要的造礁、护礁生物,在维护热带珊瑚岛礁生物多样性、岛礁稳固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海洋与渔业》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带领的团队,经过两年技术研发,在国内首次获得了一批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稚贝。6月22日,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国内的贝类专家,在海南省三亚市对南海海洋所实施的"砗磲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成  相似文献   

14.
鳞鱼又称细鳞鲑(Brachymysfax lenok),属鲑形目(Salmoniormes),鲑科(Salmoniclae),细鳞鲑属(Brachymysfax),是一种名贵鲑科陆封型冷水鱼,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将其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中国仅1属1种,无亚种的分化[2]。我国细鳞鱼主要分布于西北、东北和华北某些河流中[3]。细鳞鱼味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高,具防血栓、加快伤口愈合的功能,被称为脑黄金,具较高的营养价值,清朝时就是朝廷贡鱼[4],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具较高的经济食用价值。目前关于细鳞鱼种群保护的报道较少,研究大多集中于细鳞鱼的生物学、人工驯养以及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等。  相似文献   

15.
大鳞副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1]。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体中,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鱼类。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大鳞副泥鳅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从人工养殖、苗种繁育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后续大鳞副泥鳅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沙塘鳢属鱼类的生物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沙塘鳢(Odontobutis)(俗称蒲鱼、虎头鲨、瞎胖子鱼)属鲈形目虎鱼亚目塘鳢科的中、小型溪流经济鱼类。这类鱼的肉质鲜美,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一般鱼类,经济价值高,自然资源急剧衰减,人工养殖与增殖势在必行。1生物学1.1形态与分类沙塘鳢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大,平扁。体被栉鳞,头部被小圆鳞。颌齿细小,多行。背鳍2个,腹鳍分离,不成吸盘状,尾鳍圆形。据伍汉霖等(2002)[1,2]记载,我国至少有4种沙塘鳢(表1)。表1我国沙塘鳢属鱼类种的检索表1(2)眼后方无感觉管孔;纵列鳞39-42;眼前下方横行感觉乳突线的端部乳突成团排列;眼…  相似文献   

17.
松藻是松藻属(Codium)藻类的总称,属绿藻门、绿藻纲、管藻目、松藻科[1],是一种世界性泛暖温带绿藻[2],其藻体呈黑绿色,呈叉状分支[3]。松藻属藻类共计50余种,我国沿海则有刺松藻(C.fragile)、长松藻(C.cylinricum)、杰氏松藻(C.geppii)、平卧松藻(C.repens)等11种,主要分布于南海沿岸[4-5]。据《中国海藻志》记载,松藻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驱虫、清肠胃等功效[6]。  相似文献   

18.
白鲟和匙吻鲟同属白鲟科(Polydontidae——美国叫匙吻鲟科)鱼类。但由于形态性状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属。白鲟属口能伸缩,尾上有硬鳞6—7枚,吻呈剑状突出,仅我国长江产1种,即(扬子江)白鲟;匙吻属口不能伸缩,吻呈桨状,尾上硬鳞13—20枚,仅1种,即匙吻鲟,产于北美。白鲟在长江干流和河口咸淡水中均有分布,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成熟个体长2—  相似文献   

19.
<正>商代扬帆启航的海洋文化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共经历了600年历史。商代海外航海贸易已崭露头角。从殷墟遗址中出土的鲸鱼骨、海贝、海龟、玳瑁、象牙、蚌壳等,可以看出这在商代已是一个商贾云集、市肆繁茂的都城。那这些原产于南中国海、东海、南洋一带的物产是如何到达这里的呢?依此,只能有一种可能,就是商代东南沿海的船民已深入海洋捕捞,与海外建立起一定规模的航海贸易。《尚书大传》这样记载,商代末年,周文王曾被商纣王囚禁在今河南汤阴北,散宜生为救文王向商纣王献上了大周的宝物大贝、砗磲。砗磲是贝类中最大的一种,产于热带遥远的海域,由此可想象当时的远洋贸易的规模之大。  相似文献   

20.
牡蛎镀膜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9,23(2):213-215
牡蛎(Oyster),亦称蚝、蚵等,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牡蛎科(Ostreidae),广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我国自黄海、渤海至南海均产,以福建、广东、台湾为多。牡蛎是优良的海产养殖贝类,种类甚多,共约百余种。在我国牡蛎主要养殖品种有褶牡蛎(O.plicatul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eragigasThumberg)、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及密鳞牡蛎(OstreadenselamosaLischke)等[刘家福等1995]。牡蛎肉称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