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不仅严重为害中国西北地区杨树等树木,而且它也威胁美国城市树木、森林及木材等相关工业。该虫为害的主  相似文献   

2.
绿盲蝽(Lygus lucorum)是我国长江流域历年来棉花、果树等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应用,该虫在华北棉区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并造成为害.该虫严重为害红花槭等引种槭树,引起破头疯,破坏叶形,影响生长以及秋季观景,国内未见报道.据上海地区3年来的初步观察,结合国内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折翅菌蚊Allactoneura sp.是为害食用茵的害虫之一,国内未见报道。1983年7—8月在栽培草菇的料堆上发现该虫为害,幼虫吃  相似文献   

4.
2018年,在山西省朔州市发现甜菜龟叶甲(Cassida nebulosa Linnaeus)严重为害藜麦。该虫在2007年于丹麦首次发现为害藜麦,此为国内为害藜麦的首次报道。本文描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与发生情况等,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报道该虫各虫态的形态特征,雌雄成虫的主要特征区别;地理分布;寄主,成虫和幼虫的发生及为害特点等。并在此的基础上,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荔枝蒂蛀虫的发生为害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旧名爻纹细蛾,是荔枝、龙眼常发性的重要害虫。在常年情况下,荔枝果被蛀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以上;龙眼果的蛀害率一般在5%~7%,较严重时达15%~20%;对荔枝、龙眼生产影响较大。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国内已有较详细的研究报道。该虫在广西目前发生为害普遍严重,主要原因是果农对此虫每年发生为害期尚未掌握,且有效对口药剂品种少,没有做到适期防治,防效差。为了更好地控制此虫为害,1997~1999年我们在开展“龙眼、荔枝梢果主要害虫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中,把该虫列…  相似文献   

7.
稻象虫(Echinocnemus squameusBillberg),又名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该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成虫害叶,幼虫害根,以幼虫为害较重.历年来,我区水稻秧苗受该虫为害较轻,只零星发生,但1989年以来,发生区域在扩大,为害亦在加重.据查阅病虫情报等有关资料,1990年稻象虫已在我区的兴安、  相似文献   

8.
蔗扁蛾犤Opogonasacchair(Bojer)犦又名香蕉蛾,是1种突发性检疫害虫。2001年传入枣庄市,主要为害巴西木、发财树、一品红等观赏植物,已成为当地花卉产业的重大威胁。蔗扁蛾寄主广泛,据资料报道,目前已发现的寄主植物28科87种8变种,其中国外报道为24科6种4变种,国内已查到14科55种2变种。枣庄市查明可被其为害的寄主植物5科23种,在当地尚未发现该虫向大田转移,但在道旁构树上查到有该虫为害,在国内相关刊物上尚未见报道,说明该虫传入本市后,生活习性发生了一些变化,增加了防治的难度。1在构树上的为害特点构树犤Broussonetiapapyrifera(L.)…  相似文献   

9.
长腿水叶甲(DonaciaprovostiFairmaire)又名食根金花虫(下称),属鞘翅目,叶甲科。为害莲藕的也称莲藕食根金花虫或莲食根叶甲;为害水稻也称稻食根叶甲或稻根金花虫。其幼虫又叫地蛆、水蛆、藕蛆等。食根金花虫为害水稻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就有报道,为害莲藕在湖北省只有仙桃市2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山西省静乐县首次发现根蛆(Tetanops sintenisi)为害藜麦。该虫属于双翅目斑蝇科直斑蝇属,最早记载发现于荷兰,国内外均未见其为害藜麦的报道。该虫在静乐县发生量大,造成藜麦大量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藜麦的产量。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鉴定确认其分类地位,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为害特点及发生情况等,并提出了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毛苕豆象     
毛苕豆象(Bruchus brachialis)为饲料作物及绿肥作物的重要害虫。起源于欧洲,30年代初传入美国。由于该虫严重为害野豌豆而引起重视。1936年,美国曾就该虫作出检疫规定:毛苕豆象“仅在美国有限区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巴斯夫(中国)驻金华工作人员在金东区塘雅镇的葡萄枯枝上发现1种新害虫--葡萄双棘长蠹(Sinoxylon anale Lasne).该虫又名黑壳虫、戴帽虫,在浙江省系首次发现,目前国内也仅分布于贵州、四川、甘肃等地[2].该虫主要是钻蛀为害,蛀孔小.初期为害症状不明显,从幼虫到成虫都在枝条内部蛀食为害,为害期长.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重大损失,轻者减产10%,重则减产30%.因此,各农业部门要加强领导和宣传,让葡萄种植户引起重视,及时做好该虫的防治工作,严防该虫的扩散及蔓延.  相似文献   

13.
花椒吉丁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花椒是重要调味品和药材,价格较贵,市场紧缺。近几年在陕西和甘肃花椒产区,花椒吉丁虫Agrilus sp.发生普遍,造成大量枯枝死树,成为花椒生产上最主要害虫。该虫过去没有报道。现将对该虫的初步研究报道如下。 一、分布与为害 目前初步查明,花椒吉丁虫在陕西的秦巴山区、关中和渭北,甘肃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都有分布。其中以陕西的韩城市、凤县,甘肃的天水市、武都县、文县和成县为害最重。 花椒吉丁虫以幼虫蛀食花椒枝干皮层,  相似文献   

14.
韭菜迟眼蕈蚊是为害韭菜的重要害虫,在国内鲜见有为害大蒜的报道。我们1995年发现该虫在河南省中牟蒜区发生为害,1997~1998年严重发生。据1998年春季调查,蒜田受害面积占65%左右,一般地块虫株率20%~30%,严重地块高达100%。大蒜田因该...  相似文献   

15.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在兰溪市主要为害柑橘、葡萄、茶、梨、樟树等,尤以柑橘为甚.黑刺粉虱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引起叶片发黄而提早脱落.该虫的排泄物能诱发煤烟病,使枝、叶、果严重发黑,导致枝枯叶落,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其残留在叶背的蛹壳成为各种螨类的安全越冬场所.鉴于国内报道该虫生物学特性的有关资料记载不详,为了全面了解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搞好预测预报,有效控制其为害,笔者连续几年在柑橘上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16.
近期,在广东省广州市局部地区的扶桑上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此前,没有该虫在我国发现的记载.据报道,该虫在北美、南美、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或地区有发生,主要为害棉花、扶桑、向日葵、南瓜、番茄、人参果、曼陀罗、茄子、羽扇豆等植物.  相似文献   

17.
2018年5月在新疆阜康发现弓形钳叶甲 Labidostomis arcuata Pic成虫高密度发生, 严重为害棉花、向日葵幼苗。本文介绍了此次弓形钳叶甲的发生为害情况, 并分析了其可能成因。这是该虫在我国为害农作物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白星花金龟生活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不仅严重为害各种水果.近年来在鲜食玉米田中的为害也愈来愈重.该虫在把玉米的籽粒吃光的同时,还传播植物病害,如腐烂病等.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可是关于白星花金龟的生物学特性等的研究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9.
水稻潜叶蝇(Hydrellia griseola Fallén)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可造成10%~20%的减产,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而在海南之前未有该虫发生为害的相关记录或报道。2018年8月笔者在海南三亚发现了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为水稻潜叶蝇,补充了水稻潜叶蝇新的分布记录。评述了该虫对水稻种植及水稻南繁育种制种的的潜在为害,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地区以悬铃木为食的林业害虫.该虫为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2006年该虫入侵我国后,已在多个城市发生为害.Tavella & Arzone[1]研究表明,许多天敌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捕食潜能,但有关蜘蛛对该虫的捕食作用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