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入川猪在农户家中育肥。试验组3户,共36头,采用配合料等科学养猪技术饲养,对照组3户,共29头,采用农户传统方法饲养。试验结果:试验组每头猪比对照组缩短饲养期43天,体重平均达95kg,日增重比对照组高86.75g,每公斤增重少耗料0.45kg,每元投资效益比对照组高0.05元。可见,应用科学养猪技术,使用营养合理的配合料等能提高川猪的增重速度,缩短饲养期,提高猪圈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有效的牲猪疫病防疫方法,笔者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和多年实践.现就专业户养猪的防疫现状和对策略作论述.1养猪专业户疫病防疫的现状我市养猪专业户已达到10884户,但在牲猪疫病防疫上仍存在着以下严重的问题.1.l防疫技术*平低根据调查,养猪专业户中,懂得全面防疫技术的约占10%,他们只是通过初级培训,仅懂得各种疫苗的用法和注射方法;而对于免疫机制、生理病理、药理知识尚未入门.大部分养猪专业户,不懂得当前养猪业生产承受着疫病多,危害深,经济损失大的道理.1.2栏舍简陋,设施不全多数养猪专业户,都是在房倒、屋后…  相似文献   

3.
猪场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猪场最重要的技术,是体现一个猪场的养殖水平的技术,也最能体现养猪管理细节与养猪责任的.例如每天的猪场的检查,观察猪群的技术,母猪喂料技术,养猪关键期、疾病易发期的猪病控制管理技术等,其中养猪最重要的疾病预防技术是生物安全、免疫、药物保健、营养等技术,一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可以左右一个猪场的前途。现将猪场的一般管理技术及疾病防控措施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农民朋友形象地称它为自然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懒汉快乐养猪法等等。其基本做法是:在猪舍内设置深度为80~100厘米的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玉米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利用菌种制作发酵垫料床。每头育肥猪1.2~1.5平方米,50头-60头生猪可以在一个圈舍饲养。  相似文献   

5.
1.1缺乏规范化饲养管理 当前中国的养猪业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市场价格高峰,但真正的效益取决于规范化饲养管理。众所周知,猪价如此高是因为目前猪病复杂使养猪出栏率低而致供不应求,加上养殖户观念的落后,做不到科学化、人性化的饲养管理,由此导致猪体抗病力降低。因此,在众多猪病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感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猪舍环境温、湿度及采光是重要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生产中只有使猪快出栏,才能降低养猪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增加养猪效益.使猪快出栏的主要措施有:1选用杂交种饲养我国地方良种母猪与国外引进的良种公猪杂交的二元和三元杂交猪.日增重比地方猪种高20%左右,饲料利用率高10%左右.2饲养健壮仔猪仔猪初生重越大,生活力越强,体质越健壮,生长速度也越快.除要抓好母猪、妊娠期饲养多产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外,还要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获得尽可能大的断奶重仔猪.3月龄仔猪白天需饲喂4~6次,夜间加喂1次.4月龄以后每天喂3次,同时要作好仔猪白痢的防治.3配合饲料营养水平直…  相似文献   

7.
1 饲养密度要适宜。集约化养猪要求每头猪需占有1m2的使用面积。密度过小,不利于充分利用圈舍面积;密度过大,容易引起饲养应激,发生互咬症。夏季天气炎热,为防暑降温,可适当减少饲养密度。2 饲养方法要得当。科学养猪要求采用前高后低或一贯式快速育肥方式。必须采用充足的饲喂方法,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要有充足的饮水供应,避免出现口渴应激,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每1d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供猪叼食,这样既补充了维生素,又能克服饲养环境单调,防止猪互咬。3 饲料营养要全面。集约化养猪,猪不能自由觅…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猪专业户,一般为小规模经营,为家庭式饲养管理,母猪存栏数常在50头以下,自繁自养,或直接引进商品猪苗饲养至大猪出栏.因受猪价回升影响,许多专业户养猪热情升温,扩大饲养规模,增加饲养密度,与此同时,由于猪舍环境卫生较差,管理不够完善,兽医技术缺乏,给猪群带来一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上高县近几年来养猪业发展较快,1986年被列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1987年全县人均出栏0.94头,名列全省第一。但其间,养猪业也出现过波折,一是盲目鼓励发展养猪大户,结果,由干资金、饲料、栏舍、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一遇市场变化,养猪大户便纷纷倒闭;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农民按传统方法饲养,一年仅出栏3—4头猪,经济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了探索适合本地农民养猪的适度规模,充分发挥内在的生产潜力,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我们于1988年6月对79户不同规模  相似文献   

10.
1注意喂料方式方法提倡早晚喂料,因早、晚温度低,猪感觉凉爽舒适,食欲较旺盛,并宜凉水拌料等。夏季养猪要根据不同类别的猪和不同的生理阶段,给予不同的饲养管理。1.1育肥猪:高温季节要降低饲养密度,中午可加喂青饲料或稀料,料中加入1.5%小苏打,此外含盐不可少,一般料中含量为0.3%。  相似文献   

11.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4):60-60
丹麦农民连养猪也不忘环保,当地一名“养猪专业户”不惜重金推广一套“绿色养殖技术”,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吃到他饲养的“绿色环保猪”。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规模化猪场的迅速发展.猪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成为养猪场增产、降低成本获得更大利润的热点之一。经过多年的养猪实践证明.使我们认识到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提高繁殖效率,净化猪场——猪人工授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猪人工授精又在建立遗传联系、加快遗传进展、降低世代间隔中扮演重要的脚色。猪种是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只有性能优良的种公猪通过猪人工授精才能充分发挥其种用性能,才能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效益,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3.
1转变旧观念。适应新形势当前.还有不少养猪户的养猪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有的采用传统的老一套,将简陋猪舍、粗生粗长饲养本地猪的经验应用于饲养瘦肉型猪:有的过分强求自繁自养,搞小而全,由于技术、管理、人力等跟不上,生产效益低下;有的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更有甚者为了生猪防疫检疫费与防疫部门关系紧张。为此,建议养猪户应多学习、多交流.吸收消化别人先进的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发现有的养猪场(户)认为养猪简单,猪场和育肥猪的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对饲养技术及饲料质量也不太重视,结果导致养猪效益差,甚至严重亏损,笔者根据多年养猪场(户)的养猪实践,总结归纳出当前农村养猪场(户)饲养应避免的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是农民的“存钱罐”,是农业的“肥料厂”。六畜猪为首,养猪在我国历史悠久,是大多数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也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好路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养猪业正朝着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养猪要赚钱,必须要有一套系统严密的节本增效、数质并举措施.科学的饲养方法既省工,又省料,且经济效益高;而传统的养猪方式由于饲养粗放,  相似文献   

16.
郑延平 《中国猪业》2009,4(7):58-59
1猪饲料配制的原则 1.1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要与猪机体的需要相一致 我们养猪,首先要了解和明确一个道理,猪的生活、生长、育肥和繁殖后代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各种不同的营养物质,只有满足其实际需要.猪体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营养物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饲养目的。饲料营养水平过高,会造成饲料的浪费.且对猪的吸收利用未必有利.对母猪和公猪而言,还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繁殖机能;饲料营养水平过低,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我们对全市各县区推广低成本、高效益养猪技术情况作了1次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现状目前全市养猪形式多种多样,归纳有如下几种:从饲养规模来讲:(l)全市饲养三元杂交肥猪的大、中型养猪专业户几乎都是以搭配玉米为主的全价饲料喂猪;(2)少部分饲养二元杂交肥猪的中、小型养猪专业户则大多数是以糙米加玉米粉为主料自配混合料干喂方式饲养;(3)一般农户养猪有2种情况:一是在市场毛猪价较好的情况下,大约有40%的养猪户以稻谷为主加“871”浓缩料等自配混合料实行干喂,在毛猪价过低的情况下则只有20%以下的养猪户…  相似文献   

18.
笼养区肉猪是将断奶后的瘦肉型猪在笼中养至屠宰.经王批次108头生长育肥猪单层笼、双层箱箱养与牛养正交设计饲养试险表明,笼养猪比一般猪舍养猪提高日增重11.3—15.1%,饲料报酬和瘦肉率也有提高.而且笼养猪的猪笼放置灵活.是既适于农户分散养猪又适于规模养猪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养猪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肖雨 《中国猪业》2006,(4):8-11
2006年6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猪业》杂志社和陕西省长治县科技局共同主办的“走进山西长治”《中国猪业》养猪技术大课堂第一期培训班在山西省长治县成功举办,《中国猪业》专家组成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润藩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张汀教授、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李纪平教授亲临现场,针对长治县养猪生产中存在的种猪质量差、饲养管理粗放、发病率高等问题,以及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使农民养猪受挫等具体情况进行了专题讲座,并耐心、热情地解答了养猪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到会的规模养殖场生产管理者和个体养猪户代表共计300余人。现经本刊记者整理刊发.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近1年来猪价居高不下,多数地区生猪出栏价在每千克8元左右,给农民养猪创造了极好的市场环境条件。然而,过去的这1年中农民的养猪量非但没有增加.许多地区农村的空圈率却高达30%以上,有的村庄高达50%以上。这么好的市场环境,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养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害严重的猪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使农民对养猪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