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和Bt毒蛋白基因的分类;概述了Bt毒蛋白基因在杨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当前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杨树抗虫基因工程在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林间喷洒Bt油悬浮剂后的非靶标生物种的种群数量,研究松林内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变幅,并评价该生物农药的生态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Bt油悬浮剂有很强的专一性,主要作用于鳞翅目幼虫,对其他昆虫种无毒杀作用。在降低马尾松毛虫种群数量的同时,又保持了林间昆虫群落多样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研究树木分子生物学的模式树种,营养生长是人们在木材利用时的重点关注对象,转基因是杨树遗传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综述了杨树营养生长方面的转基因研究进展,包括初生生长、形成层、木质素、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5个方面,还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杨树转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因工程的重要模式植物。杨树转基因研究可以打破种属限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是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进行该方面的工作,本文介绍了杨树转基因涉及到的抗虫、抗除草剂、木材材性改良、抗逆、抗病、激素调控、开花调控和植物修复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了影响杨树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杨树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后期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杨树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8 6年 ,华盛顿大学GordonM教授首次成功得到转基因的木本植物———杂交的白杨 (Populustrichocarpa与P .del toides杂交子代 ) ,这引起了人们对转基因树研究的极大兴趣 ,也使人们对树木育种研究的认识有了重大的改变 ,即从传统的杂交育种转移到利用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逐渐成为树木育种研究的焦点。杨属植物通常作为转基因树木研究的实验材料 ,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1)分布广泛 ,并且有较高经济价值 ;(2 )很容易进行离体实验和培养 ,微繁和再生体系已经十分成熟 ;(3)很容易受土壤农杆菌的…  相似文献   

6.
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白杨、陕林4号杨、北京杨不同年龄枝条、树体空间层次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季节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组成不同,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毛壳属(Chaetomium)等为毛白杨上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陕林4号杨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盾壳霉属(Coniothyrium)、青霉属等为北京杨的优势菌种群。真菌种类及数量在树体空间层次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增多;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趋势为夏、秋季种类和数量稍高,春、冬季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湖区杨树食叶害虫14年的发生情况,分析了杨树林冠层的主要食叶害虫的群落及其一般特征,还总结了主要食叶害虫群落的月演替及年演替状况。杨树林冠层的主要食叶害虫群落是杨树——鳞翅目昆虫群落和杨树——鞘翅目昆虫群落两个类群。林冠层昆虫群落的演替方向是由小虫口密度向大虫口密度演替,即向杨树——舟蛾群落阶段演替。因此,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关键是控制3种杨树舟蛾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沙滩杨树纯林和混交林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林分昆虫群落的科数、物种数及个体数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杨树纯林物种数为43种,科数为26科,个体总数为3 134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142 8;杨树、樟子松混交林物种数为58种,科数为31科,个体总数为3 680种,多样性指数次低,为1.349 7;杨树、樟子松、沙棘混交林物种数为73种,科数为41科,个体总数为3 917种,多样性指数次高,为1.356 8;杨树、樟子松、沙棘、柠条混交林物种数为88种,科数为46科,个体总数为4 671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556 5.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杨树的组培快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植物名称转基因毛白杨 ( Pop ulus Tomentosa Carr)。2 材料类别已转入硅酸甘露醇脱氧酶基因的杨树愈伤组织。3 培养条件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 :1Ms+KT 2 mg.L - 1(单位下同 ) +BA 1.0 +NAA 0 .5+IAA 0 .5  2 MS+KT1.0 +BA2 .0 +NAA0 .5+IAA0 .5  3MS+KT2 .0 +NAA0 .5  4 MS+KT2 .0 +IAA0 .5 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 :5MS+KT2 .0 +NAA0 .1  6MS+KT1.0 +NAA0 .1  7MS+KT2 .0 +NAA0 .0 1  8MS生根生长培养基 :9MS+IBA0 .5  10 1/ 2 MS+IBA1.0 以上培养基均附加 0 .6%琼脂粉和 3%蔗糖 ,高压灭菌 ,p H5…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杨树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杨树基因工程中抗虫基因、抗除草剂基因、抗病基因和抗胁迫基因类型及研究进展,并对杨树转基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桉树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桉树人工林系统昆虫种类进行调查和鉴定,记录了桉树人工林昆虫种类共有16目63科106种.从群落物种数来看.鞘翅目的物种丰富度最高(20.56%);从物种的个体数量看,鳞翅目昆虫的数量最多(30.71%);桉树林昆虫总的群落多样性指数为1.3933,均匀性指数为0.9301,鞘翅目的群落多样性指数(0.2937)和均匀性指数(0.2108)都最大.文中就昆虫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以及如何抑制害虫发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取食不同杨树对光肩星天牛幼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食不同杨树的光肩星天牛幼虫,其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具有明显差异,其变化趋势基本与6种杨树的抗虫性程度呈负相关.动力学研究表明:羧酸酯酶的活力随杨树的抗虫性而异,高抗的毛白杨随着取食时间增长,羧酸酯酶活力逐渐下降.取食后的前10 d,羧酸酯酶活力的变化主要由酶分子变构引起;10 d以后,则是由酶分子数量变化引起,感虫的加杨,随着取食时间的增长,羧酸酯酶的活力逐渐上升,其变化主要是由于羧酸酯酶的数量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以杨树优良新品种欧美杨107(Populus×euramericanacl."74/76")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107杨的叶片及茎段外植体,经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了转基因再生植株。提取转基因植株的总DNA,经PCR扩增,部分植株呈阳性反应,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以转基因杨树叶片饲喂天幕毛虫幼虫的杀虫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树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取食转蜘蛛杀虫肽与B t毒蛋白C肽融合蛋白基因小黑杨叶片后的分月扇舟蛾幼虫的中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幼虫中肠组织受到严重破坏,柱状细胞、杯状细胞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随着取食时间和取食量的增加,其病变和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剧。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995年,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鸦科鸟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区的鸦科鸟类按其生境类型可划分为5个群落:Ⅰ居民农耕带——大嘴乌鸦+喜鹊+红嘴山鸦;Ⅱ疏林灌丛带——大嘴乌鸦+红嘴蓝鹊;Ⅲ针阔混交林带——红嘴蓝鹊+喜鹊+星鸦;Ⅳ针叶林带——星鸦+松鸦+红嘴山鸦;Ⅴ亚高山草甸带——喜鹊+红嘴山鸦+大嘴乌鸦。在这5个群落中,喜鹊、红嘴山鸦、大嘴乌鸦为广泛分布种。Ⅰ与Ⅳ群落间的相似性指数(0.2859)最小,Ⅱ与Ⅲ群落间相似性指数(0.8354)最大;Ⅱ与Ⅲ群落间多样性指数(1.9895,1.8280)较大,Ⅰ群落的多样性指数(1.3382)最小;各群落间均匀性指数(0.7986~0.9567)较大且相近;Ⅰ群落现存生物量(6462.40g)最大,V群落的现存生物量(2923.56g)最小。  相似文献   

16.
象头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种类已知356种。对昆虫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经济种类进行分析,并对保护区昆虫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鳞翅目种类最多,共117种,占32.87%,沟谷及水库周边的植被上昆虫种类数量和密度均大于山顶。林业害虫有31种,天敌昆虫有57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舞毒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数降低了82%~92%,表明转基因杨可以减少靶标害虫的自然种群数量.经存活曲线分析得知舞毒蛾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龄幼虫期,特别是对1,2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更为明显.经过对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死亡因子的致死力比较分析可知:由毒蛋白直接引起的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病菌致死以及间接引起的化蛹死亡率升高的最为明显,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较之未转基因林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取以线路调查为主,踏查与详查、人工采集与灯诱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中不同林层的昆虫分别进行了采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中植食性昆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根据林分的垂直结构和昆虫寄生、取食树木组织部位可划分为6个群落,其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928种),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约780种),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117种),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66种)、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38种)、花与种实昆虫群落(14种).危害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嫩梢与针叶昆虫群落、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昆虫群落、花与种实昆虫群落、枝梢与嫩皮昆虫群落、灌木和草本层昆虫群落、土壤与根部昆虫群落.在青海云杉寄生或取食的昆虫多数种类为单食性或寡食性,少数种类为多食性,取食或寄生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昆虫大多数为多食性,少数种类为寡食性,较少为单食性.多数种类的取食部位较为固定,但也有许多种类可以在几个部位取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海南霸王岭林区的热带天然次生林抚育技术试验,了解抚育对次生林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对30个热带天然次生中龄林(60年)固定样地(50 m×50 m)进行抚育前后的森林调查数据,利用配对t检验、非维度多尺度标定(NMS)和指示种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物种组成、指示种、优势种和群落径级结构在抚育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抚育后群落上层物种(胸径≥5 cm)和下层(1 cm≤胸径5 cm)个体密度显著减少了24.9%和59.9%,胸高断面积显著减少了13.1%和54.9%。抚育前后上层和下层树木径级分布结构均没发生显著变化,但呈随径级增加抚育比例减小的趋势。与抚育前的群落物种相比,抚育后的次生林上层和下层的物种组成无显著变化,上层树木物种密度减少了15.1%,但物种丰富度(排除密度效应后的物种密度)和香农指数无显著变化。抚育对下层树木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物种密度、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显著减少了40.3%、15.1%和11.1%。经过抚育后,上层指示种多度平均减少了85.6%,优势种多度平均减少了6.4%;下层指示种多度平均减少了85.9%,而优势种多度平均减少了35.1%。[结论]通过中幼林综合抚育措施,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中短寿命先锋种数量显著减少,降低了抚育后先锋种对保留目的种的竞争强度,从而为加快热带次生林的生态功能恢复和实施森林经营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