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而"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其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通过了解"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剖析构成因素,探索"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培育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青年力量,担当精神的培育直接关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重视培育担当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通过思政理论课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将担当精神内化在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中,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其身心是否健康关乎民族未来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造成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占休学、退学人数的一半,大学生因精神问题自杀比例也逐年上升,所以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本思想,是一种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理论,它特别注重人的正面特质和价值,注重人的成长和发展,在实践方面成果显著。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探讨基于人本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5):292-293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精神生活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自身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精神生活空虚、精神消费非理性、休闲活动单调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人的需要理论可以为解决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问题提供有益的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健康的精神消费理念、丰富闲暇生活是大学生摆脱精神生活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行动之中的内在精神特质。大学生作为传播志愿精神的主体,在志愿精神培育上既迎接机遇又面临挑战,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面临挑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弘扬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就业不但关乎其本人的未来,更关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受到很大影响,处于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变化特点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将会影响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在社会情况千变万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学业压力、观念偏差、经济和就业等问题,很多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大学生心理迷茫现象及排解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留下的精神教育遗产是相当丰富的,对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有2部分。理论层面:北京奥运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奥林匹克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实践层面: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奥运会涌现出的感人事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资源;奥林匹克文化与民族文化整合活动课,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三大理念"是未来高校文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贫困主体精神贫困是阻碍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扶贫必先扶志,治贫必先治愚。大学 生参与精神扶贫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促进农民精神脱贫的催化剂,补齐贫困主体精神短板 的好方法,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的助推力;也是培养大学生责任与担当的具体举措,实现大学生价 值与理想的重要途径,链接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深入解读贫困内涵,透彻了解农村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到精神扶贫的实战中,为精神 脱贫贡献青春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大学生契约精神与法治意识的培育,是推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阐述了依法治校背景下,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内涵,从营造依法治校的校园氛围、依法治国战略实施和大学生健康成长三个方面分析了培育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必要性,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契约概念认识不清和对契约意识的淡漠,从高校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引导、诚信校园营造、舆论信息引导和诚信档案建立五个方面探索了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创业品质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从徽商精神出发,深入探讨古代徽商商业精神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将徽商的“爱国、进取、诚信、开拓、和谐”的精神融入到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中,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育为基础、学生活动为载体、创业实践园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中坚力量,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安阳地区高校应依托红旗渠精神等地域文化优势,构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平台,从而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音乐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有着无法替代的意义与价值。根据对100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音乐素养普遍比较缺失,在“精神成人”方面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而少数有着相对较高音乐素养的大学生,往往有着去功利化的人文情怀和宽容精神,显示了音乐艺术素养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同步一致性。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以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萍 《中国农业教育》2009,(4):44-46,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矛盾、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矛盾、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的矛盾时。大学生表现出表里不一、知行分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隐藏着功利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却出现了匮乏现象。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学生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处于家庭和社会环境、就业竞争,学习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造成了抗压性不强,频繁地出现心理问题。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很重视,但是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并没有全方位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56-258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主要集中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共同理想模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丧失、社会荣辱观教育缺失等,这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未来道路的选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来帮助当代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是承担建设祖国,提高社会文明的重要群体,大学生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对学生个人有巨大影响,还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败。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问题,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39-241
作为新时代的当家人,当代大学生担当着未来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任,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承接人,关注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问题显得尤为必要。主要从道德境界与观念、道德理想与责任感、道德准则及行为三大方面来阐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并对其道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正确合理的引导对策,对未来国家、社会的建设发展,及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责任感是公民应当具备的核心素质之一。高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更关乎到整个社会的未来。本文为以高校为依托,调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高校在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性地提出了高校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文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文学欣赏对于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感,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魅力乃至延长有限生命的无限价值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