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9月份,对33头适龄母牦牛用娟珊牛冻精人工授精杂交,在2012年4月份9头母牛出现胎水过多,其中6头死亡,对其它发病的牛通过补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母牛怀孕后7个月左右,部分牛出现两侧肚腹向下方对称性胀大,腹壁紧张部分牛出现胎水过多,病牛  相似文献   

2.
杭州奶牛良种示范场1996年奶牛流行热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流行热曾在杭州奶牛良种示范场发生过多次。1996年8月16日-11月7日又一次遭受侵袭,历时80余天。存栏奶牛438头中发病153头,发病率为349%,其中成母牛为252%,培育牛及公牛为97%。在成母牛中有胎牛71头,占发病牛的464%...  相似文献   

3.
奶牛酮病又称牛酮血症,酮尿症。是因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功能失调的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尿、乳中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神经症状。本病常见于产犊后3-6周饲养管理较好的奶牛,产3-6胎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临产母牛酮病发病率占母牛酮病发病率的2%-30%,且有逐年升高趋势。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1病因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其产后瘫痪、卧地不起。从临床发病率来看,晚秋至初春发生较多,怀孕第1胎及第3胎以上的奶牛多见,只有第2胎少见。大多数在产后3天内发病,5~10岁、产犊3~6胎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产后母牛发生瘫痪的原因,目前一致认为有以下3点:(1)钙随初乳丢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分析新疆地区荷斯坦牛的发病情况,明确新疆地区荷斯坦牛的健康现状及主要的发病类型。通过对新疆地区某规模化牛场2015~2019年的荷斯坦牛兽医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各个疾病类型在不同年份、季节、胎次和年龄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乳房类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患病牛的35%,其次是繁殖类疾病、消化类疾病、肢蹄类疾病、呼吸类疾病和其他类疾病,分别占所有患病牛的27%、23%、6%、5%和4%;随着年份的增加,总发病头次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乳房类和繁殖类高发于其他各类疾病;根据季节的不同,乳房类疾病发病占比在四季中为各类疾病之首,繁殖类疾病秋、冬季发病占比高;各胎次中,1胎、6胎发病头次数较高,乳房类疾病为各胎次发病占比数之首;随着母牛年龄的增加,乳房类疾病在3~7岁均高发其他各类疾病。本研究为掌握牧场奶牛疾病发生类型和发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为控制牧场奶牛患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是成年乳牛最常见的代谢病,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以体内血钙含量急剧下降,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与年龄、胎次、产奶量及品种有关。青年母牛很少发病,95%以上的病牛是5-9岁或3—7胎的高产奶牛。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特别是产奶量最高的胎次(通常是在第3-6胎)最容易发生,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病,也有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的。  相似文献   

7.
1987年,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易理辉带领胚胎移植组与临潼县畜牧中心秦川牛奶用改良课题组合作,在县奶牛繁育场配合下进行试验.去年11月用黑白花奶牛胚胎移植秦川母牛8头,怀孕3头.于今年7月22日和23日相继分娩,系两头纯种黑白花母牛犊.目前县奶牛场福利6号供体牛怀孕待产.  相似文献   

8.
我市奶牛专业户张三、张四分别饲养有黑白花(荷斯坦)奶牛14头和18头。俩人的牛群经常混在一起放牧,回来后栓在同一栋牛舍的两边或放在同一运动场。1999年1月6日至13日,张三家的牛死亡5头,其中成年公牛一头,成年母牛4头。当时诊治的兽医怀疑是牛出败,于2月8日即对张三家余下的9头牛和张四家的18头牛全部注射牛出败B型灭活苗。但在1999年2月25日至27日,张四家又死牛7头,其中成年母牛5头,犊牛2头。据畜主反映,这些牛死前的症状相似。经笔者确诊为氟乙酰胺中毒,迁移牛舍,改变放牧地点,再未见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发生。1 临床症状病牛发病很急。…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2010年2月18日,接诊我县李某饲养的1头4岁奶牛。这头奶牛产犊2胎后,经连续2个发情期人工输精均未受孕。该牛最近的1次分娩后,曾因难产请当地兽医进行助产,结果10天后牛体温升高,从阴道不断流出灰白色脓性分泌物,当地兽医曾用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患牛。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0月,本乡奶牛养殖户李某前来问诊,反映其饲养的奶牛产后两天发病,体温39.6℃,精神沉郁,病初只采食少量青草,后期拒绝采食,反刍停止。畜主按产后感染进行治疗,两天未见效果,并且病牛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笔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详细问诊初步诊断为母牛脂肪肝症。母牛脂肪肝症称母牛脂肪综合症、牛妊娠毒血症。是母牛的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多发于营养良好3~6胎的高产牛。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2010年2月18日,接诊我县李某饲养的1头4岁奶牛。这头奶牛产犊2胎后,经连续2个发情期人工输精均未受孕。该牛最近的1次分娩后,曾因难产请当地兽医进行助产,结果10天后牛体温升高,从阴道不断流出灰白色脓性分泌物,当地兽医曾用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患牛。  相似文献   

12.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为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在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见于第3~6胎,在顺产后3 d之内发病(多数在产后12~48 h)。初产母牛几乎不发此病。也有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发病的。本病散发,但复发率高,并有遗传倾向,如娟姗牛较多发。我国高产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风在中兽医上又称为"胎风",西医称为奶牛产后瘫痪、产乳热症。因母牛产前营养不良、分娩时间过长或者失血过多导致气血两亏所致。该病主要发生在膘情好、产3~6胎的高产奶牛,初产奶牛一般不发病。其主要特征是产后3d内多发,发病突然,病牛吞咽困难,四肢强直,肌肉或关节出现游  相似文献   

14.
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低血钙、知觉丧失、肌肉无力及四肢瘫痪,亦称乳热症或低血钙症,为奶牛产后常见病之一.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在产奶量最高的胎次,多数见于第3~6胎,在顺产后3d之内发病(多数在产后12~48 h).初产母牛几乎不发此病.也有在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发病的.该病散发,但复发率高,并有遗传倾向,如娟姗牛较多发.我国高产的犏牛,也常发此病.  相似文献   

15.
3月份南昌一奶牛场先后诞生4头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的良种奶牛,还有约20头胚胎奶牛将陆续诞生。这标志着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项目之一的牛胚胎移植技术顺利进入了产业化实施阶段。 牛属单胎动物,一年只产一头犊牛。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后,一头好的母牛每年可提供几十枚良种牛胚胎。牛胚胎移植技术是指从良种母牛体内提取与良种公牛相结合的受精卵,移植到健康的普通母牛体内。它可以迅速提高优秀种牛的繁殖效率,使低产牛育出高产牛的后代。 首批接受胚胎移植的母牛目前都已经或将要进入预产期。已经出生的4头胚胎牛均为母牛,体重在35kg左…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月份,林甸县宏伟乡黄河村奶牛养殖户饲养的3头奶牛发病,经诊断为骨软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病牛是3头产奶盛期的奶牛,经过当地兽医诊  相似文献   

17.
<正>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病,主要发生在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通常在3~6胎最易发生,初产牛几乎不发病,多发生在分娩后数天内,个别牛在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发病。  相似文献   

18.
奶牛铅中毒病例,在国内兽医资料上报道很少。现将有关诊疗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经过、症状及治疗我市一奶牛场有奶牛24头(其中种公牛1头,成年母牛10头,18月龄青年牛9头,2月龄以下犊牛4头)。1997年7月14日,由库房保管员将无标签的工业用硫酸铅(P...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0月,本乡奶牛养殖户李某前来问诊,反映其饲养的奶牛产后两天发病,体温39.6℃,精神沉郁,病初只采食少量青草,后期拒绝采食,反刍停止。畜主按产后感染进行治疗,两天未见效果,并且病牛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笔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详细问诊初步诊断为母牛脂肪肝症。母牛脂肪肝症称母牛脂肪综合症、牛妊娠毒血症。是母牛的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多发于营养良好3~6胎的高产牛。  相似文献   

20.
我市奶牛场 2000年6~7月份突然死亡成年奶牛8头,后将病料送省畜牧兽医站化验室诊断,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饲养管理等确诊为奶牛猝死症,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成年母牛356头,猝死症死亡8头,其中分娩后4天内死亡7头,临产前2天死亡 1头。其特点均为成年怀孕奶牛分娩前后发病,犊牛、育成牛不发病;发病牛与胎次无关,最小的为第2胎,最大的为第7胎;呈散发式,病年零星出现,集中在6~7月份。产后发病的7头,有5头发生产后瘫痪,经补钙后站立,2头体温稍高,用抗生素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