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3.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代料栽培香菇近年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 ,已成了菇农致富的一条好途径。目前 ,代料栽培香菇大多为畦床式栽培。这种栽培方法存在着占地面积大 (80 0 0袋需要 6 6 7m2 土地 )、搭棚用材多、费工等缺点 ;而且畦床上用拱型塑料薄膜覆盖菌筒 ,通风换气、采菇喷水等掀膜、覆膜操作工序 相似文献
5.
香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香菇是我国创汇率很高的传统出口商品,占我国食用菌出口的60%以上。过去国内主要产区在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省。近年来在我国北方试种成功,由于北方温差大等气候特点,香菇品质明显高于南方。因此,日本、新加坡等外商争相购买北方香菇,仅...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通过在安泽县的研究和推广 ,创立和完善了黄土高原代料栽培香菇的新技术模式 ,探讨了在我省乃至黄土高原发展香菇产业的新路子 ,摸索出食用菌技术推广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的有效措施 ,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安泽县建成了我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多次试验改变培养基的配方及比例,对每个操作环节的关键技术严格控制、降低污染率。结果表明用木屑或棉籽皮、米糠代用料栽培香菇,明显缩短了香菇的生产周期,从接种到出菇只需3个月左右,至采收结束约为11个月,并且优质菇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利用青海产不同农作物秸秆设计8种培养料配方进行金针菇栽培试验。[结果]与CK比较,以小麦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发菌最快,以油菜秸秆为主料的培养料获得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结论]采用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产金针菇具有可行性。这不仅可以扩大食用菌栽培原料的范围,而且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变废为宝,降低食用菌生产栽培料成本,增加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13.
五节芒栽培灰树花的初步试验张绪璋,吴为人(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福州350002)APreliminaryExperimentofCultivatingCrifalafrondosaWithMiscanthusflordulus(Labiu)Warb¥... 相似文献
14.
高云超肖更生方少钦龙镜池池建伟 《农学学报》2018,8(5):41-47
为解决食用菌生产中出菇季节集中和出菇后培养料中存余剩余营养的问题,以平菇和秀珍菇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贮存和二次出菇的方法对食用菌的调控出菇和二次间断出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菇正常出菇的生物学效率为41.923%~129.1%,相差3 倍之多。秀珍菇正常出菇的生物学效率为64.31%~78.77%,相差不大。从出菇调控结果看,‘平菇831’的生物学效率从50.312%降低至46.591%,调控出菇方法比正常出菇方法生物学效率降低了3.721 个百分点,生物学效率降低7.4%。‘秀珍菇195’的生物学效率从69.4%降低至28.99%,生物学效率降低一半以上。使用‘平菇803’进行二次出菇试验,以薄层箱栽和直接全拨皮出菇效果最好,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2.42%和16.08%,而其他出菇方法的生物学效率仅为1%左右。可见平菇和秀珍菇是良好的调控出菇食用菌种类,在生产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而二次出菇技术由于产量低下和用工量较大,在生产上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农业科学与技术》)编辑部》2015,(8)
分别以玉米秸、牛粪和稻草、牛粪为主要原料,设计两种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堆肥配方并进行堆肥发酵,研究二者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在建堆、一次发酵结束和二次发酵结束3个时期分别采集堆肥样品,提取总DNA,以大肠杆菌16S r 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进行PCR-DGGE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获得56条特异条带16S r DNA基因信息(Gen Bank登录号为KF630598-KF630653),分属于细菌的7个门、42个属。两种配方堆肥过程中主要类群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主要的优势种属包括Bacillus属、Paenibacillus属、Thermomonospora属、Thermasporomyces属、Pseudomonas属和Cellvibrio属。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在堆肥过程中,稻草配方微生物多样性变化呈连续上升趋势,而玉米秸配方堆肥微生物多样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主成分分析(PCA)显示,玉米秸配方一次发酵结束的样品与二次发酵结束的样品聚为一类,说明玉米秸配方堆肥比预期提前腐熟。本研究表明,稻草配方微生物多样性高,所需腐熟时间长;玉米秸配方微生物多样性略低,但所需腐熟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