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石早生和黑琥珀李为试材,探讨了果实中苹果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前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逐渐增加,果肉中苹果酸含量逐渐下降,而果皮内苹果酸含量不断提高.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酶(PEPC)活性测定显示,果皮中的酶活性比果肉高,MDH 和PEPC酶活性变化与苹果酸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外源有机酸促进了果实着色,使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增加,这说明果皮内酸含量可能与花色素苷合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ALA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的果实品质效果。【方法】以露地克瑞森无核葡萄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ALA对克瑞森葡萄果实糖酸含量、果实纵横径、花青素含量及PAL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ALA处理能明显增加果实的纵、横径;叶片内叶绿素相对含量提高12.03%;果实糖酸比平均值与对照相比增幅可达106.21%;果皮花青素的积累量及其合成相关PAL的活性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幅分别达到194.71%、82.35%;克瑞森果皮中花青素与其合成相关的PAL酶活性、果肉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果肉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以100 mg/L 的ALA的促进效果最好,外源ALA处理可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大小及糖酸比,促进果实风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着色。  相似文献   

3.
通过不同套袋处理研究对苹果梨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并对果皮色素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后除果实硬度有所增加外,可溶性固形物、果实单果重、果实Vc、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略有下降。套袋后苹果梨果实着色指数显著提高,果面颜色鲜艳,盛花后40 d套袋果实着色指数最大。果实坐果后,叶绿素酶呈急剧下降趋势,套袋后30 d活性明显上升,变化规律同其他处理相一致,套袋后期活性略有降低,采收前叶绿素酶活性仍呈上升趋势。对照果实的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酶活性最高,盛花后40 d套袋处理次之,其差异不显著。套袋果果皮查尔酮异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果。  相似文献   

4.
套袋是芒果栽培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对贵妃芒果摘袋前后果皮中的叶绿素、花色素苷、类胡萝卜素、多糖等生理指标的分析,明确套袋在芒果果实外观品质及色泽中的作用,特别是光照在芒果果实着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摘袋前后,芒果果皮中的多酚、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等物质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可溶性糖、总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套袋处理可使芒果果皮色素物质含量增加,使果实更加容易着色,有效地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套袋金冠苹果不同除袋期对果实着色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套袋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7个不同时期除袋处理对金冠果面光洁度、着色指数、果皮花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内外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金冠采前10 d除袋,待统一采收时果实着红色,果皮嫩,果点小,果实着色指数最大;果皮叶绿素含量最低,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花色素含量最高;果实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最高,果实的内、外在品质与果皮花色素含量均达到最理想状态,为宁夏金冠产区的最佳除袋期。  相似文献   

6.
以套袋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7个不同时期除袋处理对金冠果面光洁度、着色指数、果皮花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等内外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金冠采前10 d除袋,待统一采收时果实着红色,果皮嫩,果点小,果实着色指数最大;果皮叶绿素含量最低,对人体有保健功能的花色素含量最高;果实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达到最高,果实的内、外在品质与果皮花色素含量均达到最理想状态,为宁夏金冠产区的最佳除袋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红富士苹果套袋后果皮色素含量和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果皮叶绿素含量一直低于对照果实,其中chla的含量降低最多,并且与总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动态相似,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不大,这可能有利于果实着色;成熟期果实果皮花青苷含量迅速上升,摘袋5d后其含量超过对照,采收时超过对照1倍以上,使果实着色更鲜艳;套袋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总糖、还原糖及各种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套袋果实各种糖、酸等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  相似文献   

8.
套袋对金陵黄露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套袋对鲜食黄肉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白色单层袋和黄色单层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对照)相比,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山梨醇和苹果酸含量,显著提高了色饱和度、果皮类黄酮、总酚含量,而单果质量、糖酸比、去皮硬度、果皮叶绿素含量、总糖、蔗糖、奎尼酸、柠檬酸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套白色单层袋的果实红色饱和度、葡萄糖、果糖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而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调角、a/b、带皮硬度、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酸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黄色单层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调角显著高于对照,而a/b、带皮硬度、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总酸含量则相反,红色饱和度、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白色单层袋可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积累,改善果实红色色泽,黄色单层袋使果实红色色泽减少,黄色色泽呈现,光洁度增加;此外,套袋还可改变果实糖酸组分,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蓝莓果实着色期,分别喷施0、100、200、400、600 mg/L乙烯利和0、50、100、250 mg/L脱落酸(ABA),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蓝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浓度为200 mg/L的乙烯利可显著提高蓝莓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色素苷、总酚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导致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P0.05);喷施浓度为50 mg/L ABA可显著提高蓝莓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色素苷的含量(P0.05),而维生素C含量、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喷施浓度为100 mg/L ABA可显著提高蓝莓果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  相似文献   

10.
以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采前10 d用10 mg/L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果皮花青素合成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7个种植户之间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外源AL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着色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与清水对照相比,ALA处理果实花青素平均值提高163.22%,固酸比、糖酸比平均值均提高1/3左右;但是,ALA处理对果实大小及硬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4年生紫金红1号为对象,研究不同透光率果袋对油桃果皮色素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套袋处理降低油桃果皮花青苷及叶绿素含量,随着透光率的减少,果皮呈现深红、鲜红、黄红相间、黄色4种颜色,其中透光率为0处理的果实花色素苷和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下降926%和917%。套袋处理可增加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但对可溶性糖、还原糖、Vc含量影响不一致。小林单层袋(Columbia和1 LP)处理显著提高果实外观品质,但同时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生产上应加强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果袋对宁夏风沙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及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套袋可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维生素C质量浓度,对果实含酸量无显著影响,对单穗质量影响显著;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这3个指标在果实解袋后快速降解,但其综合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均可降低果实花色苷的质量分数,PAL与花色苷呈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有显著影响,PP果袋(无纺布果袋)有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白色无纺布果袋(D处理)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促进寒富苹果果实着色的最佳喷施浓度和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苹果采收前一个月和两个月时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S3307)喷施寒富苹果果实,研究S3307对苹果果皮花色素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目的是找到有效促进苹果果皮着色并提高果品品质的最佳S3307浓度,并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50mg·L-1S3307喷果后,苹果着色效果明显,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减少,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升高。这说明50mg·L-1的S3307有良好的着色作用并能改善苹果的品质,因此这种试剂在生产上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另外研究发现,花色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正相关,花色素含量与有机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红皮砂梨果实的着色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红皮砂梨品种在其着色过程中色素的变化与相关酶活性及糖积累的关系,旨在了解砂梨果实着色的一般规律。【方法】选择两个云南地区主栽的红皮砂梨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系统研究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果皮中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等色素含量和花青苷积累相关的酶活性,以及果肉中糖含量的变化。花青苷含量采用pH示差检测法测定,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类黄酮半乳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在果实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两个品种呈现了相似的生理变化趋势。果实生长前期,果皮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不断上升,几乎没有花青苷的积累;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3周)开始,叶绿素急剧降解,花青苷不断积聚并在成熟时达到最高值。在果实着色始期,PAL和UFGT活性相继达到最高值;之后随着花青苷的快速合成,PAL活性急剧下降,但UFGT活性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持续上升,其中蔗糖开始有明显积累的时期与花青苷开始大量积累的时期相吻合。【结论】红皮砂梨花青苷的合成积累主要是在果实生长发育后期,伴随着果实的成熟,花青苷含量达最大值。PAL与花青苷合成的启动有关,UFGT与花青苷的积聚密切相关。花青苷的积累伴随着果肉中可溶性总糖的上升。  相似文献   

15.
覆盖透湿性反光膜对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和油桃品种‘紫金红1号’为材料,研究覆盖透湿性反光膜后对不同时期桃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总酚,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DPPH法,FRAP法二种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比较处理与对照果实抗氧化能力差别。结果表明,覆盖透湿性反光膜提高了成熟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TA)含量,提高了桃果实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奎宁酸和异柠檬酸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反光膜处理下桃果实TSS升高主要是蔗糖含量增加所致,果实TA含量下降主要是降低了奎宁酸和异柠檬酸含量所致。结果还表明,总酚含量与果糖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断覆膜提高了果实果糖含量且促进酚类物质的合成,提高了果实抗氧化活性。覆膜还提高了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促进了果实着色,提高了果实光亮度,表现为覆膜后果实L*值,a*值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5-氨基乙酰丙酸(ALA)、芸薹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3种外源物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在转色初期,整株分别喷施ALA(50、75、100、125、150 mg/L)、BR(0.10、0.25、0.50、0.75、1.00 mg/L)和ABA(10、20、30、40、50 mg/L),直至有水滴滴下,分析不同处理对葡萄色泽指数及花色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穗质量、单粒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ALA、BR和ABA处理后的果实颜色指数(CIRG)及果皮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相比对照显著提高且随着各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基本在ALA 100 mg/L、BR 0.75 mg/L和ABA 40 mg/L处达到峰值,而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果实内可滴定酸含量相比对照显著降低,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各处理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提升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4>A3>C4>C3>A4>B3...  相似文献   

17.
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研究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中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酶活性变化,同时研究套袋和生长调节剂对花青苷合成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酶中只有UFGT活性与荔枝果皮花青苷合成关系密切。UFGT活性的变化与花青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随着‘妃子笑’果皮中UFGT活性的增加,花青苷含量上升;套袋处理抑制UFGT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的合成,除袋后UFGT活性和花青苷含量都迅速增加;6-BA处理抑制UFGT酶活性的同时也抑制花青苷合成,ABA和茉莉酸处理提高了UFGT酶活性的同时也促进了花青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S3307)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京亚和夕阳红葡萄为试材,用不同浓度S3307喷施果穗,研究S3307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3307显著促进葡萄果皮花色素含量增加,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提高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升高。这说明S3307有促进葡萄果实着色作用,并能改善果实品质,因此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花色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果实口感和抗氧化性是越橘果实成熟以及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北高丛越橘斯巴坦和瑞卡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糖酸构成及含量、花色素苷含量、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越橘成熟果实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占总糖含量的99.75%,二者比例接近1∶1,蔗糖为0.25%,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86.32%,奎宁酸和苹果酸占比9.65%和3.68%,酒石酸含量0.35%。随着果实发育成熟,花色素苷含量增加,瑞卡成熟果实的花色素苷含量在5.94mg·100g~(-1),总酚含量为2.14mg·100g~(-1)。相关性分析发现,斯巴坦果实中花色素苷的含量变化与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瑞卡果实中花色素苷的含量与果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292,与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相关系数在0.6以上。相反的,两个品种果实中蔗糖的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的积累呈相反趋势,随着果实不断发育,蔗糖含量减少,斯巴坦中花色素苷含量与蔗糖的相关系数为0.6747,瑞卡中为0.4999,均为负相关。两个品种的抗氧化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而与总酚含量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pH值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克瑞森无核葡萄着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日光温室内克瑞森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膨大期和转色期对果穗和叶片进行清水(pH=7.0)和不同pH值(5.5、6.0、6.5、7.0)的ALA溶液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ALA溶液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葡萄颜色组分(a~*)、色泽饱和度(C~*)、颜色指数(CIRG)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以及花青素含量,降低葡萄色泽明亮度(L~*)、颜色组分(b~*)、色度角(h°)以及可滴定酸含量,不同pH值的ALA处理作用效果排序为pH=5.5pH=6.0pH=6.5pH=7.0清水。其中,pH值为5.5的ALA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说明pH值越低,ALA越稳定,作用效果越显著,越能提前促进果实着色和成熟。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pH值为5.5的ALA处理中花青素含量与各颜色指标、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