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不同白腐真菌侧耳Z17、921、1024菌株对稻草秸秆的降解过程中培养物的胞外蛋白含量、木质纤维素结构及其有关酶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间培养物的胞外蛋白含量、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逐渐升高;酶活性变化较明显;木质纤维素结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2.
3.
土壤中纤维素降解真菌的筛选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利用刚果红纤维素培养基筛选得到产纤维素酶的真菌XJ-25, 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18S-ITS-5.8S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格孢腔菌属(Phaeosphaeria),定名为Phaeosphaeria sp.XJ-25。在研究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培养时间、起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量对菌株XJ-25的羧甲基纤维素酶(CMC)的酶活及滤纸酶(FPA)的酶活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CMC酶活达到最大的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 (麸皮0.16 g·L-1)、尿素 10.06 g·L-1、培养基初始pH 3.25、接种量 4.13%,CMC酶活达到23.871 U·mL-1。FPA酶活最大的发酵最佳条件为玉米秸秆粉1.34 g·L-1(麸皮0.16 g·L-1)、尿素 10.12 g·L-1、培养基初始pH 3.41、接种量 4.22%,FPA酶活为8.653 U·mL-1。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酶液的热稳定较差,当温度超过40℃,该酶活力显著下降。最适反应pH为5,在pH 4~6的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纤维素降解真菌SJL-2的最佳产酶条件,本试验通过不同碳源、氮源、pH和培养温度对菌株进行培养,采用刚果红染色法测定菌株在不同处理下的相对酶活,结果表明:外源添加碳源糊精可增强菌株SJL-2的产酶能力,外源添加葡萄糖、果糖和微晶纤维素会使菌株产酶能力下降;添加氮源氯化铵可提高菌株SJL-2的产酶能力,但添加硝酸铵...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降解小麦秸秆纤维素的真菌并分析C/N比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刚果红鉴定培养基和滤纸条降解度分析法筛选菌株,通过比对真菌rDNA的ITS区域序列鉴定菌株类型,通过调节培养基葡萄糖和(NH4)2SO4的比例研究了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结果]从土壤中筛选出有2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NY01和NY02;真菌ITS保守序列比对结果显示,NY01与木霉的相似性最高达99%,NY02与毛霉的相似性高达99%;培养基中C/N比值在8∶1时2个菌株的CMC和FPA酶活性均达到最高。[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秸秆纤维素降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降解真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涂布平板法和刚果红平板透明圈法,从常年堆积腐烂落叶下的腐殖土壤中分离获得11株有一定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菌株.采用滤纸失重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进一步测定了11株真菌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编号为LY4-2,LY4-4,LY4-5和LY5-1的4株菌株对纤维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解活性,其中LY4-5菌株表现出较好的降解活性,滤纸失重率为44.96%,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为41.25IU,滤纸酶活为27.63IU.  相似文献   

7.
胡长庆  鲍玉婷  徐伟  郑春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64-1666,1742
[目的]筛选丝状石油降解真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宁波象山港及镇海炼化厂卸油区域受原油污染的海水和土壤中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降解原油的速度、耐油性、接种量、氮磷营养需求等进行探讨。[结果]得到3种目标菌株,分别为丝壶菌属(Hy-phochytrium Zopf),网囊霉属(Dictyuchus Leitgeb)和腐霉属(Pythium Pringsheim),并命名为S-3、T-1和T-2。3种菌株均具有降解原油快速高效的特点,接种量在0.5%~1.0%(V/V)时,处理5d对原油的平均降解率达到57.00%~65.00%。S-3菌株耐油性强,适应寡氮磷营养环境;T-1和T-2菌株耐高氮磷营养环境,但高原油浓度不利于其对原油的生物转化。[结论]丝状石油降解真菌作为一种生物治理石油污染的新型微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的玉米秸秆纤维素降解菌株作为玉米秸秆腐熟菌剂菌株资源储备,通过采用腐殖玉米秸秆土壤微生物培养筛选、刚果红水解圈测试及酶活测定等多种方法的应用,筛选得到2株具有纤维降解能力的真菌1#菌株和2#菌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1#菌株为长枝木霉,2#菌株为聚多曲霉。真菌1#菌株和2#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均呈现比生长圈大2倍的水解圈。2个菌株在液体、固体2种酶液发酵情况下均表现内切酶活较强(65.202~217.614 U/mL),均高于外切酶活(55.398~85.322 U/mL)和滤纸酶活(46.074~141.366U/mL),认为这2个菌株可作为玉米秸秆专用腐熟菌剂研发的储备菌株。  相似文献   

9.
曲丽娜  汪洋  梁彦涛  张丽霞  李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49-16051
[目的]筛选土著原油降解真菌,研究其与植物联合修复原油污染的效果。[方法]从大庆长期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原油降解真菌,通过菌落、菌丝形态及rDNA-ITS序列比对,确定种属,并且研究目标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单独接种于油污土壤和与玉米混合接种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分离出的4种真菌分别为以木霉菌、尖孢镰刀菌、禾生小从壳和玉米赤霉,分别命名为x3、x5、x7和x9,4种真菌在3种接种条件下均表现出高效的石油烃降解率。但是,4种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降解率高于土壤中的,其中x9号真菌在与玉米混合接种后达到最大降解率78.01%,并在玉米根系发现明显的根瘤。[结论]真菌与植物联合修复土壤污染物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有利于土壤生境恢复的治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木质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木质纤维素降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挖掘栽培草菇代用料资源,采用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新鲜菌渣及玉米芯为栽培基质,对草菇品种9715进行代料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产量及生物转化率均比其他处理高,说明金针菇菌渣可作为草菇栽培替代培养料。  相似文献   

12.
单季稻施用食用菌废菌棒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废菌棒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是改良土壤的良好有机肥。本试验表明,稻田基施废菌棒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继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稻草秸秆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稻草秸秆资源,在万能试验机上对干稻草秸秆的压缩、剪切、弯曲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得出了稻草秸秆力学指标与湿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菌群发酵稻秸制备有机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稻草秸秆作为饲料应用价值低及资源化利用中单一菌种发酵降解低等问题,研究复合微生物菌群降解稻草秸秆快速还田的最优腐解发酵条件并评价其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粉碎的稻草秸秆固体培养基中加入0.2%的MgSO_4`7H_2O、0.8%的KH_2PO_4及2.0%的尿素;加水量为1:1.5;腐解初始温度为30℃;初始pH为7.0;接种复合微生物菌液为10:3(kg·L~(-1)),复合菌液为枯草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白腐真菌、黑曲霉以菌液3:1:1:1组合;好氧发酵周期为25 d。发酵结束后的固态基质中C/N比值降低83%,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下降53.56%、50.86%和49.33%;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加1.68 g·kg~(-1)、0.24 g·kg~(-1)和25.25 g·kg~(-1)。此复合菌群降解稻草秸秆迅速,腐解产物可作为有机肥应用于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木霉种类及棉籽皮菌糠上木霉产孢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栽培的食用菌上分离到了57株木霉,按Rifai和Bissett的分类系统共鉴定出6种木霉:康氏木霉、拟康木霉、哈茨木霉、桔绿木霉、长枝木霉和非钩木霉.其中康氏木霉和拟康木霉是河北省食用菌木霉菌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50.87%和26.32%,经过筛选向棉籽皮菌糠中添加黄腐酸可以增加木霉菌产孢量,可达6.5×108个/g.  相似文献   

16.
稻秆着火及燃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对稻秆着火、燃烧燃烬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稻秆的挥发分着火、燃烧燃烬特性的特性参数,并测算了反映燃烧性能的燃烧特性指数和挥发分特性指数。结果表明,稻秆的着火温度随升温速度、样品粒度、和样品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燃烧特性指数随升温速度的增大、样品质量的增加和样品粒度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对稻草降解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纤维素酶活、半纤维素酶活、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浓度以及底物残渣重、残渣结晶度、傅立叶红外光谱和表面结构的变化来研究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稻草的降解作用.研究发现,在发酵过程中地衣芽孢杆菌菌体产酶过程也就是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糖化过程.上清液中的纤维素酶活和半纤维素酶活分别在发酵进行到第12 h和48 h时达到最高峰.总糖含量于第4 h达到最高值,然后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保持恒定还原糖含量随发酵进行不断下降,达到一定值后保持恒定.该菌株对稻草长达5 d的降解过程中结晶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底物残渣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此菌株对稻草中各组分都有一定降解.稻草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4.91%、6.61%和1.42%.利用扫描电镜对底物残渣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可看到该菌株主要降解稻草的薄壁细胞,使其发生严重皱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该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野生珍稀食用菌花脸香蘑菌丝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脸香蘑菌丝能较好利用葡萄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玉米粉等多种碳源和蛋白胨、麸皮、酵母粉等多种氮源。菌丝体在供试的20-25℃和pH6.0~8.0的范围内生长良好,经发酵的培养料优于未发酵的培养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