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桑皱鞘叶甲是桑树春叶期的重要害虫,在江西修水县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中等大小的幼虫在桑园土下15-60cm深处的土室内越冬,越冬成虫于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量出土并繁殖为害,为害高峰期为4月底到6月中旬。幼虫分布范围为土下10-65cm,其中以30-50cm最多。当年孵化的幼虫至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继续取食和生长,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化蛹,9月下旬至11月底羽化并静伏于土室内过冬。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9-10d,幼虫期15-16个月,蛹期16-19d。成虫寿命8-9个月,其中土下蛰伏6-7个月,出土生活2-3个月。可用昆虫病原线虫压低土中幼虫密度及成虫高峰期施用杀虫剂,并辅以人工防治的方法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桑皱鞘叶甲Abirus fortunei (Baly)取食行为机制,探索安全有效的行为调控技术,通过观察其在寄主和非寄主植物上取食行为的差异,应用“Y”型嗅觉仪测试其对寄主和非寄主植物叶片气味的嗅觉行为反应,分析了寄主植物主要养分与其取食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皱鞘叶甲雌雄成虫在24 h内的取食选择率分别为70%和35%,其中70%以上叶甲偏向寄主植物桑树取食,对桑树嫩叶和老叶的平均取食量分别为0.21 g和0.19 g,二者无显著差异。桑皱鞘叶甲对寄主和非寄主植物叶片气味的嗅觉行为反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其取食量与寄主植物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表明桑皱鞘叶甲的取食行为不受植物气味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小卷蛾线虫防治樱桃实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小卷蛾线虫防治樱桃实蜂①殷坤(陕西省商南县植保植检站,商南726300CONTROLFENUSASP.WITHSTEINERNEMACARPOCAPSAEYINKun(ShangnanStationofPlantProtectionandQuar... 相似文献
4.
古巴斯氏线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热带地区的古巴斯氏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线虫侵染大蜡螟幼虫的温度范围为15~35℃;在25℃下,线虫在大蜡螟幼虫体内完成一个侵染周期需200~212小时;对大蜡螟幼虫的侵入率为42.8% 。在常温(20~33℃)下贮存6个月后其存活率为93.5% ;侵入率为31.3% 。古巴斯氏线虫的耐高温能力和运动能力均优于小卷蛾线虫A24品系,但耐干燥能力较差。古巴斯氏线虫的耐高温及常温下耐贮存的特性显示了其在防治害虫上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6.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栗雪片象幼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板栗雪片象NiphadesCastanesChao是我国板栗的主要蛀果害虫,在秦巴山区危害尤为严重,一般受害率为40%左右,严重的高达50%~80%。栗实落地十栗九虫,严重制约着板栗生产。过去,曾推广越冬期拾净地面栗苞深埋或烧毁、成虫上树期树冠喷药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 carpocapsae)All品系对小菜蛾的感染力。结果表明:加入辅助剂的线虫液喷施于蔬菜叶面后,线虫的侵染率显著提高,证明黄原胶是一种很好的抗干燥物质;同时表明线虫的最适宜喷洒浓度为感染期幼虫3 000条/mL;线虫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侵染率最高;线虫的侵染率不会随着蔬菜上小菜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
9.
在广州,深圳等多个地点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Agriotis 品系的侵染期线虫悬浮液来控制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幼虫的种群数量,当线虫剂量为100万条/m~2时,线虫的寄生率为40%—70%,有效虫口密度下降38%~84%;以50万条/m~2剂量的线虫与低浓度(1∶1000)的敌百虫混合施用,对跳甲的作用效果和前一种处理所取得的效果相接近。线虫施进土壤后15—20天内对跳甲幼虫尤其是三龄幼虫种群数量控制作用较好,超过这段时间其作用明显下降。因此,在蔬菜移栽至收割期间,施用二至三次100万条/m~2剂量的线虫悬液或50万条/m~2剂量的线虫与1000倍的敌百虫混合液,对黄曲条跳甲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侵染能力以及对田间辣椒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室温(28±2)℃,空气湿度(60±5)%,辣椒叶背面湿润的条件下,线虫约在4 h侵入烟粉虱若虫体内,2~3 d内致其死亡.不同浓度线虫对烟粉虱若虫的控制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1.
局部施用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由于其田间使用量较大,成本高,生产上无法推广应用,利用斯氏线虫在潮湿土壤生境中具有的主动搜索能力,提出条带式施用方法,不仅显著了降低虫用量,而且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条带施用(条带宽约10cm,带间距22.5cm),可将线虫用量降低到17.5亿条/hm^2,对黄曲条跳甲幼虫的感染率在71.28%左右,防效为72.2%,且与全施无显著差异。并使黄曲条跳甲幼虫的感染率在71.28%左右,防效为72.2%,且与全施无显著差异。并使黄曲条跳甲种群趋势指数I值降为2.416,干扰控制指数为0.252。 相似文献
12.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斯氏线虫作为一个生物控制因子引入黄曲条跳甲种群系统中,把斯氏线虫对该跳甲各虫期的感染率作为量化指标,应用种群发展趋势指数(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析方法,评价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每hm~2施用7×10~9条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有明显控制作用,对照区的种群趋势指数为12.9,处理区的种群趋势指数下降为2.39。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2,即线虫处理区的下代跳甲种群密度将是对照区的0.2倍。 相似文献
13.
应用芜菁夜蛾线虫防治小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石家庄和天津两城市,施用芜菁夜蛾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agriotos Filitjev防治小木蠹蛾 Holcocerus insularis Staudinger。经防治的树计1.4万棵,用塑料洗涤瓶将线虫悬液(1000条/ml)从最上端虫孔注入,每树约注200ml。线虫注入虫道后,有大量木蠹蛾幼虫感病爬出树干外死亡。死亡率达96.8%,活幼虫孔减退率为94.2%。大面积用线虫防治小木蠹蛾的显著效果说明,芜菁夜蛾线虫防治小木蠹蛾可应用于生产上。 相似文献
14.
15.
16.
应用苹果蠹蛾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荔枝、龙眼等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的常见害虫,其幼虫蛀茎或枝条成坑道,夜出啃食树的韧皮部为害。1988—1989年,作者应用苹果蠹蛾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24)1—8×10~3条/ml水悬浮液,注射进荔枝拟木蠹蛾的坑道或喷雾至隧道,防治面积1500亩(100ha),防效达89%—100%,有效地压低了荔枝拟木蠹蛾在这地区的为害,是一种经济的、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喷雾法施用线虫大面积防治荔枝拟木蠹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南方荔枝、木麻黄等主要的钻蛀害虫,作者利用拟木蠹蛾昼伏夜出的习性,用大蜡螟幼虫诱测和回收喷雾荔枝拟木蠹蛾粪道上的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不同温度、不同粪道大小对线虫存活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应用1×10~3/ml线虫剂量喷雾拟木蠢蛾挂在树上的粪道,粪道上便有足够数量的线虫和时间使寄主感染。1995年喷雾法施用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260hm~2,防治效果在85%~100%,平均为94.28%,有效地压低了田间的虫口密度。解决了树冠嫩枝受害后人工难以注射及倒置斜垂坑道的虫口防治效果差的矛盾,也使利用病原线虫防治害虫这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更容易为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