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吉林农业》2015,(2):19
中国人民银行1月16日宣布,增加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5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继续扩大"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央行了解到,这500亿元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中,支农再贷款200亿元、支小再贷款300亿元。央行同时改进了发放条件,明确金融机构借用央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发放"三农"、小微企业贷款的数量和利率量化标准,加强对再贷款使用效果的监  相似文献   

2.
眼下是春耕备耕大忙季节,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投入春耕备耕贷款资金比去年增加20亿元,为支农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7,(16):148-149
为更好地发挥支农再贷款促进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基于日照市支农再贷款的实践,阐述了支农再贷款使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座谈会上表示,2006年中央财政全部支农资金达到了3397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加422亿元,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在“强支农、夯‘两基’、塑文化”的大旗引领下,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扣发展主题,坚持大题大做,大事大为,实现了业务的跨越发展。7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55亿元,比年初增加23亿元,比年初增加23亿元占全省当年净投放的38%。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2005年,云南省财政支农支出完成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全省完成扶贫支出15.5亿元,比上年增长7.7%,35万农村人口实现脱贫。为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步伐,今年,云南省级财政增加安排预算2.1亿元,将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增加至32个,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  相似文献   

7.
天山南北     
我区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今年,自治区财政加大了支农力度。自治区财政计划共安排财政支农资金5.39亿元,较上年增加1.29亿元。同时还初步考虑向中央争取申报各类支农资金5亿元。支农资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林果业发展、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粮食生产、畜牧业生产、农业科技以及对农民的各项补贴。129亿元开发伊犁河谷伊犁河谷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将投资129.26亿元对这里的土  相似文献   

8.
今年,江苏省制订多项财政支农政策,财政支农资金由去年的180亿元增加到210亿元,强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曲阜市农村信用联社牢记支农宗旨,为农村经济发展不遗余力,取得显著成效。到今年8月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86亿元,比年初增加6852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各项贷款余额达2.4亿元,比年初增加1646万元,名列全市各金融机构之首。 金融业的竞争主要取决于一流的服务。今年以来,该社牢固树立起存款立行的思想,大抓储蓄存款。联社制定  相似文献   

10.
支农再贷款作为央行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弥补支农资金缺口,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抑制民间借贷,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化解农信社会金融风险、增强盈利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运作实践中,仍存在与支农再贷款政策目标和管理要求相矛盾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效应的顺畅实现。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农委、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发布:2005年北京市支农资金增加至10亿元,用于支持郊区生产性投入以及村镇建设、涵养生态补偿。平均每个农民受惠超过200元,比2004年人均132元增长近50%。  相似文献   

12.
资讯点击     
发改委:今年中央支农投资将有大幅增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月3日宣布:按照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2007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的要求,今年初步安排的支农投资约620亿元,比去年年初计划增加9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支农再贷款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在农村信用社处于特定阶段出台,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支农再贷款这一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必须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4.
陈爱玉 《甘肃农业》2002,(12):39-40
自1999年以来,国家为了支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推动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采取了人民银行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的低利率优惠政策,历时四年,效果如何,我们对定西地区支农再贷款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一、农村金融保险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成为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在这辉煌的成就背后,农村金融的支持功不可没。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农田水利、县域经济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全省金融系统提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明确了金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导向,引导和撬动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和信贷投放。截至2013年11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4472.2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部贷款增幅5.4个百分点,占贷款总额38.9%,高于全国12.5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支农再贷款额度114.5亿元,较上年增加37.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     
《湖南农业》2006,(5):4-4
湖南财政2006年安排47亿元支农资金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湖南省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2006年,湖南省财政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达47.76亿元,比2005年增长29.21%。湖南省开展农资打假活动前不久,湖南省农业厅组织全省各地开展农资打假活动。省市县农资打假联合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安徽省今年将大力增加支农支出预算安排,积极整合和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114.2亿元,实施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与推广运用项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陕西农业科学》2006,(5):73-73
国务院副秘书长张勇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座谈会上表示,2006年中央财政全部支农资金达到了3397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加422亿元,农民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加。近年来,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数额逐年增加。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的投入提出了“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  相似文献   

19.
支农再贷款自1999年开始投放以来,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信用社减亏、扭亏,提高信用社经营效益、加强同农民的联系、提高信用社在广大农村的信誉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支农再贷款还存在一些问  相似文献   

20.
《农家科技》2008,(5):45
在近年来的信贷支农服务工作中,石柱联社加大信贷投入,社会效益和自身业务得到长足发展。到2007年末,信用社各项存款13.6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1.51倍;各项贷款8.6亿元,比2003年末增长1.2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