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烟酸又名尼克酸,包括烟酸(吡啶-3-羧酸)和烟酰胺(动物体内烟酸的主要存在形式)两种物质,均具有烟酸活性。烟酸易变成烟酸酰胺(小肠粘膜上),在组织中与蛋白质结合,变成辅酶NAD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NADP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态辅酶。烟酸  相似文献   

2.
烟酸和烟酰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华  蔡辉益 《饲料工业》1999,20(10):32-34
烟酰胺是烟酸在动物体内的活性形式,在动物能量利用、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报道认为,提高日粮烟酸水平能相应提高肉仔鸡增重(Waldroup,1984;吴妙宗,1999),而对于烟酰胺的试验报道尚不多见。现代营养理论认为,饲料烟酸必须在动物体内转化为烟酰胺才能用于NAD(辅酶I)和NADP(辅酶Ⅱ)的合成,而且烟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大于烟酸,因而烟酰胺的生物学利用率也就有可能高于烟酸。本试验的目的就在于比较烟酸和烟酰胺在肉仔鸡日粮中的营养作用,探讨肉仔鸡饲料中烟酰胺和烟酸的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烟酸的作用与需要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烟酸的结构和理化特性烟酸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吡啶 - 3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烟酰胺是它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烟酸的化学结构简单 ,理化性质稳定 ,不易被酸、碱、热破坏 ,预混料中的烟酸在 5℃、2 5℃和 3 5℃下贮存 2 4个月后 ,保存率均达 99% ,因而被认为是最稳定的维生素。2 饲料中的烟酸动物需要的烟酸有 4个基本来源 :天然饲料、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合成、体内色氨酸转化及额外添加化学合成的烟酸。烟酸广泛分布于谷物籽实等天然饲料原料中 ,但不同植物品种中烟酸含量有很大差异 ,同一饲料由于受收获季节及加工…  相似文献   

4.
Friedrich(1988)曾就烟酸(niacin)的研究进行过综述,但由于涉及面广,而未尽其详。本文以鸡实验研究文献为主,探讨有关问题。饲料中的烟酸烟酸广泛分布于谷类籽实及其副产品和蛋白质饲料中。在植物组织中主要以烟酸形式存在,在动物组织中则主要以烟酰胺形式  相似文献   

5.
鸭和鸡同属于家禽,在比较维生素营养需要时发现,多数维生素的需要量是相当接近的,但是,鸭对烟酸的需要量要比鸡高得多。本文就烟酸在鸭营养中的应用加以论述。1烟酸的理化特性烟酸又名尼克酸。因最初被认为是癞皮病防治因子,故又称为维生素PP,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全部吡啶-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有两种活性化合物,即烟酸和烟酰胺,烟酰胺是烟酸在鸭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烟酸是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种维生素,不易被酸、碱、水分、重金属离子、热、光、氧化剂及加工等因素所破坏。烟酸较难溶于水(1g/100mL,20℃),而烟酰胺易溶于水(1g/mL)…  相似文献   

6.
《当代畜牧》2013,(17):22
烟酸和烟酰胺总称为维生素PP或抗癞皮病维生素,是较稳定的维生素之一,不易被热、氧、光、碱、酸破坏。烟酸和烟酰胺有同样的生理功能。烟酸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烟酰胺,烟酰胺是辅酶Ⅰ、辅酶Ⅱ的组成部分。而辅酶Ⅰ、辅酶Ⅱ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在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着传递氢的作  相似文献   

7.
烟酸(NA)是动物必需维生素之一,在动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前体,可以在供能代谢反应中传递氢和电子.烟酸具有调节脂肪的作用,能够影响机体的脂肪代谢.烟酸通过脂联素、瘦素和胰岛素等激素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109A)、二酰基甘油...  相似文献   

8.
根据比较,在维生素营养需要方面,我们会发现同属于家禽的鸭和鸡对多数维生素的需要量是相当接近的。但是,鸭对烟酸的需要量要比鸡高得多。现就烟酸在鸭营养中的需要与应用加以论述,供生产者参考。1烟酸的理化特性烟酸又名尼克酸。因最初被认为是癞皮病防治因子,故又称为维生素PP,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全部吡啶-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总称。主要有两种活性化合物,即烟酸和烟酰胺,烟酰胺是烟酸在鸭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烟酸是理化性质最稳定的一种维生素,不易被酸、碱、水分、重金属离子、热、光、氧化剂及加工等因素所破坏。烟酸较难溶于水,而烟…  相似文献   

9.
烟酸是一种鱼类必需的维生素,它作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辅酶在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中作用重要。文章从烟酸对鱼类的生理功能、饲料中烟酸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和烟酸对鱼类生理状态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鱼类烟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以期为烟酸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1烟酰胺与烟酸烟酰胺与烟酸统称为维生素PP,在酵母、米糠、麦麸和肉类中含量丰富。在家畜体内能由色氨酸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从饲料中获取补充。烟酰胺与烟酸均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及酒精,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破坏,应密封保存。烟酰胺在体内与核糖、磷酸、腺嘌呤构成辅酶Ⅰ和辅酶Ⅱ,他们是许多脱氢酶的辅酶,在体内生物氧化中起脱氢和加氢作用,与很多代谢过程包括葡萄糖酵解、脂肪代谢、丙酮酸代谢和高能磷酸键的生成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烟酸又名尼克酸 ,属B族维生素 ,是两个重要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甘酸 (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的成分 ,在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理论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足量的烟酸来满足其代谢和生产需要 ,而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在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烟酸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 ( 2 3 %~ 1 1 7%)和乳脂率 ( 2 0 %~ 1 3 7%) ,且对奶牛酮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奶牛妊娠后期和泌乳早期阶段 ,此后继续添喂烟酸是否能取得同样效果 ,还未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烟酸作为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的直接前体,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组织氧化呼吸及糖酵解等过程,能有效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生的乙酸转化。烟酸作为降脂药物,具有全面而独特的调脂作用。烟酸通过脂肪细胞的烟酸受体(GPR109A)抑制甘油三酯(TG)分解并降低血液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而在肝脏中通过抑制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2(DGAT2)活性来抑制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并进一步加速载脂蛋白B(APOB)降解等。鉴于此,烟酸可能在反刍动物的脂肪沉积等脂类代谢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可有效改善肉质,提高产奶性能等生产指标。本文对烟酸在反刍动物脂类代谢和肉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肉牛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烟酸与奶牛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酸,1867年在实验室内由氧化菸碱而制成。但直到1937年才由Elvehjen等人将其归类为维生素。烟酸是吡啶的衍生物。熔点为235.5~236.5℃。可溶于水和乙醇中,性质极其稳定,不易受酸、碱和热的破坏。在体内烟酸能转变为烟酰胺。烟酰胺与核糖、磷酸及腺嘌呤组成脱氢酶的辅酶,主要有辅酶Ⅰ(CoⅠ或NAD)和辅酶Ⅱ(CoⅡ或NADP),均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但NADP比NAD多一个磷酸基团。在生物体内,上述两种辅酶分子中的烟酰胺部分具有可逆的加氢和脱氢特性,所以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作为脱氢酶的辅酶,起着传递氢原子的作用。NAD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禽集约化生产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畜禽肉品质及营养价值,如剪切力、滴水损失、蒸煮损失、pH、肌内脂肪含量。烟酸(NA)是动物机体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必需维生素,具有抗氧化、调节脂质代谢、促进肌纤维类型转换、提高动物生长性能等多种生物功能。本文从烟酸调节畜禽肉品质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重点探讨烟酸改善肉品质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烟酸在畜禽生产上改善肉品质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3—甲基吡啶是生产B族维生素烟酸和烟酰胺的重要中间体,由于国内不能解决其生产问题,使烟酸和烟酰胺的生产也受到制约,而烟酸和烟酰胺的国内外需求均呈逐年增长之势。有关专家指出,开发生产3—甲基吡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6个方面综述了鸡的烟酸营养研究进展。(1)饲料中的烟酸;(2)日粮烟酸水平对组织烟酰胺、辅酶I(NAD)的影响;(3)烟酸与脂肪代谢的关系;(4)烟酸与其他营养素的关系;(5)鸡的烟酸缺乏症;(6)鸡的烟酸需要量。  相似文献   

17.
烟酸,又称尼克酸,属 B 族维生素。它是两个重要的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的维生素成分。这两种辅酶与畜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包括烟酸在内的各种 B 族维生素。传统认为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足够量的烟酸来满足其自身代谢与生产需要。但近来大量研究证明,情况并非如此.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烟酸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烟酸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烟酸又称尼克酸,属B族维生素,它是重要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NADP)的直接前体.这两种辅酶与畜禽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传统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烟酸可以满足自身代谢和生产的需要.但随着奶牛产奶量提高、日粮中精料比例增加及饲料加工过程对饲料中烟酸和体内可以合成烟酸的色氨酸的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奶牛缺乏烟酸.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烟酸、烟酰胺合成的影响。以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荷斯坦阉公牛作为瘤胃液供体,选用淀粉、微晶纤维素、酪蛋白3种成分配制成相同粗蛋白质水平(13.5%,DM)和不同精粗比(30:70、50:50、70:30,DM)的3种纯合日粮作为发酵底物。应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量法进行培养发酵并测定产气量、挥发酸及发酵液中烟酸、烟酰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提高日粮精粗比可极显著降低发酵液pH、乙酸/丙酸摩尔比、乙酸摩尔比(L,P<0.01),显著降低氨态氮浓度(L,P<0.05),但却极显著增加72 h产气量、总挥发酸浓度、丙酸和丁酸摩尔比(L,P<0.01)。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瘤胃发酵液中总烟酸(烟酸+烟酰胺)、烟酰胺浓度在24和48 h均呈线性增加(L,0.050.10)。由此得出,日粮精粗比可改变活体外瘤胃发酵模式和影响瘤胃微生物合成总烟酸和烟酰胺,且随日粮精粗比的上升,瘤胃合成总烟酸、烟酰胺的数量呈线性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0.
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色氨酸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代谢进行了讨论和综述,重点讨论了色氨酸在体内的转运以及如何调节肝脏蛋白质、5-羟色胺、烟酸、烟酰胺核苷酸和褪黑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