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枇杷胡麻叶枯病(Entomosporium eriobotryae Takimoto)及枇杷角斑病[Cerco-spora eriobotryae(Enjoji) Sawada]是福建枇杷苗木上的两种重要病害。当前病害有日益蔓延发展趋势,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杷枇灰斑病     
枇杷灰斑病(Pestalozzia funerea Desm.)是上海郊区枇杷的主要叶部病害。此病常导致枇杷叶片早期脱落,削弱树势,影响新梢抽生。为此,我们对枇杷灰斑病菌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测定作了初步研究,现简报如下: 一、枇杷灰斑病菌培养性状: 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性状: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先为白色,渐转为黄白色,最后为土黄色。气生菌丝为白色,较疏松。培养基底色为黄褐色。在24℃恒温培养下,一般经15天左右长出分生孢子盘,并产生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3.
钱开胜 《广西植保》2003,16(2):20-20
桃、李、杏等落叶果树常出现非侵染性的流胶病 ,而常绿果树中的流胶病 (有的也称树脂病 )则多具有侵染性 ,如柑、橙、沙田柚、杨梅、枇杷等。常绿果树的流胶病多因病虫危害 ,冷冻害或机械伤引起树干损伤 ,导致真菌侵染。一般 3月中旬开始侵染 ,4~ 5月发病 ,6~ 7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易引起果树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果实产量与品质下降 ,严重时引起枝条或树体枯死。其中 ,甜橙发病后树体死亡率极高。  常绿果树流胶病重在预防 ,在果园中要经常观察 ,采取综合防治技术 ,及时对症用药 ,效果较为理想。1 加强果园管理 ,增强树体抗性  南…  相似文献   

4.
枇杷瘤蛾(Melanographia flexilineata Hampson)又名枇杷黄毛虫,属灯蛾科,是枇杷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啃食幼芽、嫩叶、老叶、嫩茎表皮和果实,严重时食光全部叶片或大部分叶芽,导致果小、青果多、成熟迟,被害果成腐果或僵果,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薛有锋 《植物医生》2007,20(6):46-48
1枇杷1.1保花保果在枇杷花蕾期(2/3花开放)和幼果期,各叶面喷洒2次天达2116、维果高钾型混合液,每7~10d喷洒一次,均匀喷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2016年开展了250g/L嘧菌酯悬浮剂在枇杷上的残留田间试验,以期为嘧菌酯在枇杷上的合理使用和制定最终残留限量提供参考。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枇杷中嘧菌酯的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当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添加浓度为0.05、1.0、2.O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112.4%~117.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6%~6.4%,符合农药残留试验要求。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嘧菌酯在枇杷中的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7.9~12.2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表明250g/L嘧菌酯悬浮剂按有效成分416.7和625.05 mg/kg,施药3次和4次,,末次施药后7、14、21d,枇杷中嘧菌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147~2.051mg/kg、0.145~1.379mg/kg、0.015~1.004mg/kg。建议在枇杷上使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时,有效成分用药量321.5~416.7mg/kg,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21d。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苹果枝条内源激素动态特征与发芽成枝对不同刻芽处理的差异性反应,探明不同刻芽处理条件下苹果内源激素调控枝条芽眼萌发的机制,以3 a生‘中秋王’苹果的1 a生枝条为材料,设全刻芽(T1)、基部刻芽(T2)、中部刻芽(T3)、上部刻芽(T4)4个处理,以不做刻芽处理的枝条为对照(CK),研究其内源激素含量与枝条萌发成枝的关系。结果表明,刻芽处理可显著提高中秋王苹果枝条刻芽部位的萌芽率、成枝力(P<0.05),萌芽率和成枝率整体分别较CK提高了9.3%和171.7%。枝条萌芽率与成枝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43,与长枝率、短枝率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和-0.613。刻芽后,枝条被刻部分芽中IAA和GA3含量最高,分别较CK提高26.5%和40.3%,而ABA含量较CK降低了66.1%。刻芽后7 d枝条芽中ZT/IAA比值和刻芽后14 d ZR/GA3比值与萌芽率负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19,说明这两个指标对枝条萌芽的调控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由目前还无法分离培养的候选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引起的。早期研究表明CLas在染病柑橘植株内的分布并不均匀。为进一步探究CLas在染病枝条及果实内的空间分布规律,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的贡柑(带果实)枝条为材料,利用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 qPCR)分析同一枝条不同部位及果实橘络中的CLas浓度。结果表明,带果贡柑枝条不同部位的CLas分布不均匀且以果实橘络部位的CLas浓度最高(15 487.6 CLas cells/ng总DNA)。通过对同一橘络不同片段长度(每1.5 cm)中的CLas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同一橘络中的CLas同样呈不均匀分布(CLas个数范围:12 407~10 271 089)。此外,定量分析发现黄龙病引起的畸形果大小两侧橘络中的CLas浓度差异不显著。该结果可为探究CLas在柑橘枝条及果实中的转运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滇朴Celtis kunmingensis Cheng et Hong是云南的乡土树种,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极具观赏价值,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绿化首选树种—绿化行道树,云南部分地区滇朴近年常表现丛芽的症状.本研究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染病的幼嫩枝条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利用16S rDNA植原体通用...  相似文献   

10.
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由目前还无法分离培养的候选韧皮部杆菌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引起的。早期研究表明CLas在染病柑橘植株内的分布并不均匀。为进一步探究CLas在染病枝条及果实内的空间分布规律,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的贡柑(带果实)枝条为材料,利用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 qPCR)分析同一枝条不同部位及果实橘络中的CLas浓度。结果表明,带果贡柑枝条不同部位的CLas分布不均匀且以果实橘络部位的CLas浓度最高(15 487.6 CLas cells/ng总DNA)。通过对同一橘络不同片段长度(每1.5 cm)中的CLas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同一橘络中的CLas同样呈不均匀分布(CLas个数范围:12 407~10 271 089)。此外,定量分析发现黄龙病引起的畸形果大小两侧橘络中的CLas浓度差异不显著。该结果可为探究CLas在柑橘枝条及果实中的转运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