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蜱俗称壁虱、扁虱,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季节,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蜱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游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形状如同蓖麻籽。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蝉传斑疹伤寒、野兔  相似文献   

2.
正硬蜱,俗称"草爬子",是一种寄生在羊体表的寄生虫。硬蜱寄生在羊只体表,叮咬羊体,损伤皮肤,造成伤口痛痒,患羊骚初不安,摩擦或嘴咬,引起皮肤炎、毛囊炎和皮脂腺炎等,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贫血、消瘦、发育不良、皮毛质量下降和产乳量下降等,也是传播寄生虫病、传染病、病毒病的媒介之一,危害严重。一、虫体形态和生活史硬蜱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背腹扁平,红棕色、黄褐色或灰褐色,体前端有突出的假头,腹面有4对足,虫体由芝麻大到蓖麻籽大,成熟的雌硬蜱比雄  相似文献   

3.
蜱又称壁虱、扁虱,寄生于猫的体表,是猫的一种外寄生虫病。1病原寄生于毛体表的蜱主要有血红扁头蜱、变异革蜱、安氏革蜱等。虫体多为褐色或深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头胸腹融为一体,雄虫背面为盾板覆盖,而雌虫、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篇研究贵州省牛血孢子虫疫源地媒介动物及其与宿主动物和外界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而进行的微小方头蜱Boophilus microplus (Canestrini,1887)发育史的研究及其部分生活习性的观察报告。研究证明,该蜱是属于一宿主蜱类,其一生的发育均在同一个动物体上进行,完成一个发育周期共需的时间,在兔体为106—175天,平均140.5天,在牛体为101—150天,平均127.4天. 文内对各虫期发育所需时间列有详表,并对其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观察所知,各虫期的寿命各不一致,幼虫能活90天以上,若虫可活110天,雄蜱可活40天,雌蜱可活132天。各虫期的寿命之长短与吸血有关,一般以吸过血的寿命较未吸血的要长,但幼虫的情况恰是相反的。根据在实验室内的研究及野外观察,证明各虫期均能在冬季生活并越冬,通常幼虫是在牧场上越冬的,若虫及成虫则在牛体上越冬,但成虫在吸饱血落地后亦能在牧场上越冬。在牧场上,该蜱通常栖息在草根、石块底下以及松土中。幼虫在天气暖和、无雨的日子里即出来活动,并寻找宿主。研究证明,幼虫对水的抵抗力较强,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幼虫能生存7天不死,因此说明,虽然贵州省的雨水较多,牧场上经常处在潮湿之中,但幼虫仍能保持其生命力,但雨水能限制它们的活动力,在下雨的日子里则不出现活动。根据调查所知,幼虫在17°—20℃时,而又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其活动力非常强盛,但温度在24°—28℃,并有烈日当头时,幼虫则很少出现活动的。调查所知,在一天内,以上午10时以前,及下午4时以后这一阶段幼虫活动较多。本种蜱的寄生范围较广,黄牛、奶牛、水牛、绵羊、山羊、狗、猫、青羊和野兔等体上均有寄生,但主要寄生是黄牛和奶牛。蜱在动物体上的主要寄生部位是颈部、垂肉部和乳房部,其次是肩胛部,但有大量的蜱侵袭时,则周身均可寄生。  相似文献   

5.
应用杀虫油剂对牛羊体表喷洒 ,杀灭体外寄生虫 (主要是蜱、虱 )效果的观察。试验表明 :对牛体表蜱、虱在 4 8小时内可完全杀死 ;而羊只体表的喷洒 ,对血虱在 4 8小时内可完全杀灭 ,但对蜱 (软、硬蜱 )仅有少量的杀灭 ,凡寄生于毛根深部或头刺入皮内吸血的虫体 ,不能够完全杀灭  相似文献   

6.
寄生于牛、羊及其他家畜的体外寄生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蜱、蠕形蚤、羊虱蝇、虱、毛虱和羽虱及虻等。 病体特征 现分别将各种虫体的形态列举如下: 一、蜱(硬蜱)。蜱的种类很多,形态大致相似,都是一种吸血的外寄生虫。蜱的头、胸、腹融合在一起,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7.
1流行病学牛环形泰勒焦虫病传播者主要是残缘玻眼蜱。残缘玻眼蜱是一种二宿主蜱,主要寄生于牛。幼虫和若虫期在带虫牛或痊愈牛体上吸入病原体,成虫期将病原传给易感牛,使其发病。病原不能在蜱内经卵传递。残缘玻眼蜱幼虫11月上旬出现于牛体,饱血后,在11月下旬至12末全部蜕皮变为若蜱,在牛体上过冬。  相似文献   

8.
蜱是一种叮咬在牛羊体表吸食血液及传播多种重要传染病的体外寄生虫,俗称草爬子。牛羊的体表寄生有蜱虫,可引起牛羊烦躁不安、骚痒,甚至引起蜱瘫。蜱吸血后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引起牛羊消瘦、贫血,威胁牛羊健康,严重时会致病畜死亡。现从三个不同方面介绍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消灭、控制传播媒介蜱是防治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关键.在蜱活动的季节中,畜体灭蜱更是直接保护牛只避免或减轻蜱危害的重要措施.以往畜体灭蜱的方法很多,如药浴、喷洒、浇泼、局部涂擦和手捉等,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灭蜱麻烦、劳动强度大、药效期短,又常受到牧地条件所限制...  相似文献   

10.
正蜱分为软蜱和硬蜱两种,牛、羊蜱病是由寄生于牛、羊皮肤上引起的,在山区或牧区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流行严重的地区,可见牛、羊局部皮肤订满了蜱,对牛、羊危害:一是吸取牛羊的血液;二是吸血时引起牛羊瘙痒、使牛羊不能正常采食和休息,造成牛羊体况消瘦,重者出现死亡现象;三是传播其它疾病。本病大都在每年的2~3月或者5月之间容易发病,蜱的寿命较长,尤其是软蜱的寿命可达15~25年左右,如不能按时驱虫,感染面积大,对羊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早  相似文献   

11.
草蜱(血蜱)为节肢动物门,蜘蛛纲,蜱螨目,蜱亚目,硬蜱科,血蜱属。虫体无头、胸和腹之分,外型呈椭园形,背腰扁平,假头在身体的前部,成虫有四对足。草蜱寄生在山羊体表吸血,是很多孢子虫的传播者。发育成熟的雌虫在草地或石缝中产卵。在温度、湿度适宜条件下孵化出幼虫、蜕变成若虫,在野草或灌木上爬行,山羊在放牧时被侵害。  相似文献   

12.
新疆山区草原牦牛革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新疆牦牛放牧区常发生由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牦牛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查清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感染情况,能有效的对蜱传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为新疆媒介蜱虫及蜱媒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跟从当地兽医人员及畜主从牦牛体表采集蜱虫800只,带回学校实验室,借助组织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采集于牦牛体表寄生的蜱虫进行鉴定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种为高山革蜱(20;)、巴氏革蜱(20;)、银盾革蜱(21;)、草原革蜱(20;)和森林革蜱(19;).在观察分析其蜱种基本形态性状的同时,对其蜱种之间的气门板的形状,背突的大小,足第Ⅱ~Ⅳ胫节到前跗节是否有腹距等的“鉴别性”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新疆革蜱类优势分布种的检索表.[结论]经此次调查及鉴定发现其中高山革蜱、巴氏革蜱是首次发现寄生于牦牛体表的优势革蜱种,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类蜱虫的公害及其蜱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7,(11)
<正>利用空闲地域和林地资源放养家禽,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发生疾病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体外寄生虫病。家禽体外寄生虫病可使患禽失去营养,破坏组织细胞,降低抗病力,传播多种疾病。1.家禽蜱病家禽蜱病是由蜱虫寄生于家禽体外引起的一种常见吸血性寄生虫病。蜱有硬蜱和软蜱之分。软蜱没有角质板,外皮有弹性,饱食后膨胀,饥饿时缩瘪。侵害家  相似文献   

14.
<正> 牛双芽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寄生在牛红血球内而引起的一种呈急性经过的季节性原虫病,由于临床上患牛具有明显的红色尿液特征,因此该病又称血尿或红尿症。牛双芽焦虫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为突尾方头蜱和有距方头蝉,根据方头蜱的活动特点,本病常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始发于5月,8~9月为发病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冬季则很少发生。本病对养牛业的危害甚大,如牛发病后不及时采取特效的治疗措施即会导致大批牛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15.
福州地区的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在牛体表终年均有寄生,以7、8、9、3个月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每年发生4代。第一代需要63—88天,第二代42—56天,第三代44—62天,第四代90—152天。以第四代未吸血幼蜱或第三代未吸血幼蜱越冬。未吸血幼蜱最长能存活227天。雌蜱一生共产卵1589~4138粒(平均2986.3粒),产完卵后约0~14天死亡。饱血雄蜱一般存活不超过1个月。饱血雌蜱的体重与产卵量和产卵期呈相关[Y(产卵量)=00.945,P<0.01;r(产卵期)=0.490,p<0.05]。  相似文献   

16.
<正>寄生虫疾病是毛皮动物常见的消耗性疫病,严重时可引起毛皮动物死亡。毛皮动物的寄生虫比较多,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鞭虫、球虫等,寄生于肺的肺丝虫及寄生于眼的眼线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为癣虫、螨虫、体虱、跳蚤和蜱等;血液寄生虫有焦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体内寄生虫是寄生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7,(11)
<正>牛焦虫病是一种由牛蜱经吸血传播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由牛巴贝斯焦虫或牛双芽巴贝斯焦虫引起,可感染水牛、黄牛、奶牛,主要寄生于牛红细胞中。由于牛蜱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媒介,所以有蜱生存的环境和季节,主要是7~9月份是本病的高发期。病牛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反刍迟缓甚至停止,体温升高到40~41.5℃,常高热稽留难退,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相似文献   

18.
<正>寄生虫疾病是毛皮动物常见的消耗性疫病,可引起死亡。毛皮动物寄生虫比较多,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体外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鞭虫、球虫等,寄生于肺的肺丝虫病及寄生于眼的眼线虫等,体外寄生虫主要为癣虫、螨虫、体虱、跳蚤和蜱等,血液寄生虫有焦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等。体内寄  相似文献   

19.
硬蜱病是由蛛形纲、蜱螨目、硬蜱科的多种硬蜱寄生于动物体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硬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它以吸食血液为生,引起宿主贫血、消瘦、叮咬伤口处炎症和感染,其唾液腺分泌毒素,大量寄生时导致中毒性瘫痪,同时硬蜱还是牛羊焦虫病的传播媒介,并能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牛焦虫病是牛所患的一种原虫寄生虫病,其通常以蜱为媒介,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临床症状主要是高热贫血、黄疸、反刍停止、泌乳停止、食欲减退、消瘦或拉稀,拉血痢,严重甚至会造成牛的死亡。该病是由焦虫在蜱体内繁殖,牧民在进行放牧时,蜱叮咬牛就会造成焦虫感染,其发病率通常较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