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谈善论恶乃是佛教的永恒主题。在中国佛教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善恶“因果”观,一是注重“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二是注重“因”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有着“决定论”意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以及民间习俗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在佛教中的反映,属于中国化的善恶“因果”观;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基于印度佛教的“缘起论”,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善恶“因果”观。依据印度佛教的这种善恶“因果”观,东晋竺道生进一步提出了“善不受报”的思想。依据“善不受报”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佛教“缘起论”,一个人只管行善而不要去追求行善的回报,然而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行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铁观茶”故乡──西坪观“斗茶”邢湘臣“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成语“斗茶”,对茶品质的评论的一种方式,用现代话说,通过对茶色、香、味、形的评选,定出最优点,选出级别,推而广之,这就是“斗茶”的内涵。养在闺中人不知在“铁观音”的故乡──西坪,观“斗茶...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垦》2006,(5):52-52
“小金库”与“账外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财经违纪违规行为,应该说,先有“账外账”后有“小金库”。“账外账”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设立的账册。而“小金库”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唐山市迂西县新集镇孙家峪村,自称“土八路”的村委主任孙志东向记者说起他们村的“1+2”干部组合时,笑着把这个由老干部、大学生村官、医疗志愿者“混搭”成的组合称为“铁三角”。  相似文献   

5.
《羊城晚报》9月6B刊登何龙的文章说.继“假洋鬼子”之后.“嫁洋鬼子”现在也开始时髦了。在产品商品方面,“嫁洋鬼子”就是能够“嫁”到境外的东西,这些产品中的一种,叫“供港蔬菜”。  相似文献   

6.
赣北张庄出产的白菊久负盛名,村民们提着篮子在街头巷尾叫卖,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但张庄祖祖辈辈总是在“种菊为过年”的圈子里跳不出来。近年,他们在县、乡干部的引导和帮助下,白菊种植面积由过去的几十亩扩展到千百亩,由“提篮小卖”变为“车运远销”,户平年增收万余元。从“物以稀为贵”到“物以多为贵”,这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理念和效应。常言说的“物以稀为贵”是相对“少与多”、“贵与贱”而言的。“稀”即“少”,“少”即“贵”,“多”即“贱”,这就狭义上的某个产品而论,不无道理,有时也是站得住脚的,如黄金。然而在…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提子葡萄”越炒越热。从“黑提”、“红提”到“青提”、“黄提”,一切进口的硬肉型葡萄都被叫成“提子葡萄”。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的“提子热”已呈现走入误区的迹象。山东省葡萄研究所程国利先生提醒果农,如不引起警觉,会栽跟头,吃苦头。  目前“提子热”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提子”的概念糊涂,条、苗真假难分;二是不讲地域差异,抢着发展;三是对品种优缺点讲不明白;四是偏爱国外品种,轻视国内良种。  “提子”,是香港、广州、上海等地对葡萄的别称,就是说把葡萄统叫“提子”。红色葡萄,如红地球、圣诞玫瑰、红…  相似文献   

8.
商周时代人们信仰上帝鬼神,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至子思,则提出以“中”和“诚”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子思认为,“中”和“诚”虽无形影,却具有与上帝、鬼神一样的至上性和神妙性,它已经不仅是一般学者所理解的“时中”之“中”和诚信之“诚”,它同时是“天下之大本”和“天之道”。后世儒者因而称子思善于“体道”。大凡“本体”问题,皆很难证实或证伪,但将“中”和“诚”视作“本体”,便使之进入了信仰的层面。子思在孔子创立仁学的哲学思想体系之后,又建立了“中”和“诚”的哲学思想体系,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以文化人的内在生成逻辑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文”“化”“人”。以文化人的逻辑基础是“文”,要用先进的文化“化”人;以文化人的逻辑机制是“化”,“化”是隐性的、从属性的、动态的;以文化人的逻辑指向是“人”,“人”是现实的、全面的、发展的、自由的人,当下表征为时代新人。对“文”“化”“人”所处地位的主要依据与前提设定的科学认知,有助于在学理上充分理解以文化人,在实践中有效推进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11,(7):32-32
我省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党总支充分发挥“12316”三农服务热线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诚信为本,群众满意”为宗旨,深入开展“释疑解难、准确无误、快捷及时、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主题实践活动,以“热情、文明、优质、高效”的服务,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三农”中创先争优,切实架起了一座农民与专家、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市场的“惠农金桥”。  相似文献   

11.
葛玲燕 《新农村》2023,(10):17-18
<正>雨后的白牛村隐现在云雾涌动的群山下。2020年,“云上白牛”示范型村落景区在这里落成,名字中带“云”,不仅因为村中独特的自然“云景”,更是因为该村有一片驰骋网上的“数字云”。早在2013年,白牛村就成为全国首批14个“淘宝村”之一。从2007年初尝电商,到如今“电商+文旅”多个赛道齐头并进,电商发展让原本“云深不知处”的农产品走出大山,也让白牛村逐渐走上“产业在山上、生活在村庄、致富在网上、治理在云上”的共富之路。  相似文献   

12.
“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玉米疯”……在农产品轮番上涨之后,无奈的老百姓,只能用类似的冷幽默面对现实生活。为遏制农产品价格的非理性上涨,国务院早在5月26日,就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一旦确认游资炒作农产品,国家发改委将根据相关价格管理办法进行严厉处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日刊“本月农业”(1996年12月号)的报导,将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培育的柑桔新品种“朱见”和“天香”简介于下。1“朱见”“朱见”是“清见”(宫川早生/曲洛维它甜橙)与“赛米诺尔”(邓肯葡萄抽/丹西红桔)杂交而成的新品种。“清见”汁多,品质优,花药退化,无核。但果皮黄橙色,剥皮难。“赛米诺尔”果皮红橙色,美丽,剥皮容易。但酸度高,极晚熟,核多。M者在1975年杂交,1976年4月播种育苗,1980年以个体号“E—286”在静冈县大谷长谷定植,定植个体数68个,1985年春结实,1988年选择,同年4月以“柑桔兴津43号”供…  相似文献   

14.
﹃区别﹄与﹃不是﹄●颜玉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减轻农民负担确实为农村着想,为农民撑腰。然而,农民最担心和害怕的是一些部门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软抵抗手段。近来,笔者在农村调查就发现不少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在“区别”与“不是”上动脑筋、找依据。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在不少茶文章中“工夫茶”、“功夫茶”的说法不尽一致:有的说“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好茶;有的说“工夫茶”、“功夫茶”都是指泡饮的技巧;有的说“功夫”是指茶,“工夫”是指冲泡技巧等等。但《辞海》缩印本503、509页“工”与“功”条目虽云两字相通,但又云:工夫:指所费精力和时间;功夫:指技巧。笔者拜访请教了当代乌龙茶泰斗张天福及武夷山的茶农、茶师,并结合当地方言说法,得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6.
转化差生“二”、“三”、“四”冯鲜宋晓玲余元雯一、贯彻两个字:严与导怎么“严”?其一: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教师“其身正,不令则行”;从接任之始至学生毕业,教师以“严”字律己,以模范的言行影响、感召每一名学生。其二:民主监督,自我教育。召开班级民主会,...  相似文献   

17.
对于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不少学者寄厚望于实现另一个“三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有的文章还深入地探讨了这“三化”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读后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让人得到许多启迪。笔者认为,只有在注重上述“三化”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做到充分认识、切实正视并全力实现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才能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比较完整的答案”。因为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和农民知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样,在破解“三农”问题中也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丽丽在学习了纯碱——碳酸钠的性质之后,知道纯碱就是厨房中煮粥、蒸馒头笔使用的“碱面”的主要成分;而小苏打——碳酸氢钠在组成上和碳酸钠相近,也在厨房中经常使用,“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河南农业》2023,(27):21-22
“四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是当前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二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一致性,在育人内容上有耦合性,且在实践上具有很强的契合性。为了保障二者融合的科学性,要坚持适应性原则、协同原则,还要保持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职业院校要切实推进“四史”教育与“大思政课”的融合,实现“四史”教育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价值转化。让“四史”教育不但要融入校内思政课堂,还要融入社会大课堂和网络课堂,形成“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20.
云南”“过桥米线”罗玉山“过桥米线”,是云南风味小吃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滋味鲜美,吃法独特,不负盛名,颇为群众喜爱。说起来,“过桥米线”里面还有个美妙的故事哩!相传很久以前,一座小桥旁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男的是个穷秀才,每天躲在桥的另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