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切实维护作为大多数人的农民利益。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客观认识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新形势,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全方位地来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蕾 《科学种养》2008,(2):32-32
一些母猪产后发情迟,可用挠痒按摩法为母猪催情。其具体方法是:①用四指在母猪的腹部轻挠数下,待母猪情绪稳定并躺倒后,轻拉其四肢,使之伸直。②用左手轻按母猪的颈部,右手中指和食指轻夹其乳头基部,拇指按住乳头顺时针方向按揉20圈,逆时针方向按揉20圈,直至将母猪的乳房全部按揉一遍。③用左手轻轻抬起母猪的前腿,  相似文献   

3.
对母猪不发情的原因调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不发情导致的不孕是困扰养猪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深刻认识母猪不发情的原因,在豫北三市进行了专项调查,先天性、饲养性、繁殖技术性、气候与水土性、衰老性和疾病性等原因均可造成母猪不发情。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分类统计,调查结果表明:饲养因素占54.95%,先天因素占6.5%,气候与水土因素占6.59%,繁殖技术因素占4.3%,疾病因素占27.47%。通过对母猪不发情原因的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的办法,实践证明,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改善母猪不发情状况。  相似文献   

4.
张良 《科学种养》2014,(2):38-38
<正>诱导母羊发情的药物很多,使用效果差别也很大,近几年广泛采用氯前列烯醇。本文将影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羊发情效果的因素总结如下:1.个体因素①品种。对东北细毛羊、萨福克羊和萨能奶山羊注射氯前列烯醇,发情率以东北细毛羊最高,达到  相似文献   

5.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集中劳力、节省时间,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实行集中配种、集中产仔,这也是养猪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集中配种首先必须随时观察和掌握母猪群的发情规律,然后适时进行配种。现将笔者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对玉米诱导系进行改良,对改良诱导系进行诱导率鉴定,以期在单倍体育种中更好利用。研究引进的2个常规诱导系及用其改良选育的5个诱导系对杂交种‘浚单509’的单倍体诱导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7个诱导系中单倍体诱导率最高的是QYG1,为3.36%;最低的是ZYG1,仅为0.4%;改良后诱导系QYG1、ZYG2诱导率稍有提高。7个诱导系在玉米穗部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诱导的准单倍体诱导率不同,5个中部居多,下部次之,上部最少。QYG1田间植株表现植株高大、雄穗花粉量大且散粉期长、抗逆性强,可以考虑作为新的诱导系利用。研究结果为开展玉米诱导系选育及单倍体技术进行种质改良提供了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国产阴道硅胶栓CIDR(Controlled Internal Device Release)与海绵栓和氯前列希醇(PDF2a)的同期发情率、发情整齐度、排卵情况和受胎率以及国产CIDR的折损率和掉栓率等。国产化CIDR同期发情4组数据显示,在掉栓率、发情率、折断率和受胎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同时还比较了国产化CIDR、PMSG和PGF2a三种同期发情处理方式,结果显示:国产化CIDR处理组在掉栓率和同期发情率方面优于PMSG和PGF2a组,差异显著(P 0.05);在栓折断率和受胎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通过比较发现,绵羊同期发情处理使用国产化CIDR可以取得满足生产需要的各项指标,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GlyCAM-1在人工诱导发情绵羊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在绵羊发情后第10、12、14、16、18天子宫组织中GlyCAM-1的表达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GlyCAM-1 mRNA表达量在第10~18天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中绵羊发情后第10天Gly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4个时间点(P<0.05),第12天显著降低 (P<0.05),之后相对保持恒定,到第18天又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GlyCAM-1蛋白约34 kD,子宫组织中GlyCAM-1蛋白表达量在第10~18天亦呈现先逐渐减少然后又逐渐增加的波动趋势,其中发情第10天蛋白表达量最多,显著高于其他4个时间点(P<0.05),第12、14、16天GlyCAM-1的表达量降低但变化不明显(P>0.05),第18天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绵羊发情后第10~18天,GlyCAM-1在子宫的转录、表达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应用产后1h和24h的初乳及三合激素诱导产后高产奶牛提早发情。结果表明,应用产后1h的初乳、产后24h的初乳及三合激素处理后,奶牛的发情率分别为90.00%、35%和100%;奶牛的配种受胎率分别为38.75%、41.67%和35.00%。应用产后1h的初乳处理产后高产奶牛的发情率较高,与三合激素处理的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三种方法处理后奶牛的受胎率差异不明显,结果相似(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β-catenin在人工诱导发情绵羊子宫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半定量PCR检测绵羊发情后第10、12、14、16、18天子宫组织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半定量PCR结果显示:2种检测方法均能检测出不同时期的绵羊子宫中β-catenin mRNA表达,其中绵羊发情后第10天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最大,显著高于其他4个时间点(P0.05),第12天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之后相对保持恒定,到第18天又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半定量PCR均可用于检测绵羊子宫组织中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绵羊发情后第10~18天,β-catenin在子宫中的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一种更有利于提高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饲喂方式,为临床生产提供参考信息。于2015年4月在临沂帛乘原种猪繁育有限公司进行试验,将56头3~6胎次配种期接近的妊娠母猪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妊娠期114天,哺乳期21天。A组采用妊娠期每天1次、哺乳期每天4次和断奶后7天内每天2次的饲喂方式,B组进行传统的妊娠期每天2次、哺乳期每天4次和断奶后7天内每天2次的饲喂方式。结果表明,A组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出生重、21天断奶仔猪重和断奶后7天发情率等方面均优于B组,且优势明显。规模化猪场母猪在妊娠期内每天采用1次饲喂,其繁殖性能优于2次饲喂。  相似文献   

12.
引进时间和营养状况对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IDR加氯前列烯醇对受体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研究引进时间和不同的营养状况对受体牛同期发情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三个半月前引进的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同期发情率93.75%,发情可用率90.69%;一个半月前引进的受体牛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后,同期发情率77.21%,发情可用率77.05%。同期发情率和发情可用率介于两组受体牛之间差异为极显著(p<0.01=;大部分受体牛在48h 内表现发情,第一组发情牛所占比例为77.3%,第二组为77.2%;按饲养管理方法补充精料的受体牛平均发情率为80.37%,受体牛的平均发情可用率为79.23%,按当地饲养管理方法没有补充精料的受体牛的平均发情率为60.83%,平均可用率为60.30%,介于两个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受体牛群平均发情率和平均发情可用率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可用受体牛中左侧黄体平均占31.36%,右侧黄体平均占68.64%,左侧黄体所占比例同右侧所占比例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营养水平高的更能提高受体牛右侧黄体所占比例。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实受体牛在引进3.5个月后和处理前1.5个月进行补饲是获得较好同期发情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母猪繁殖障碍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繁殖障碍是导致母猪淘汰的最主要因素,直接造成母猪非生产天数延长,繁殖猪群生产效率降低,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对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多方面因素,包括营养因素(如饲养水平、饲料品质、断奶日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疫病因素、生产技术及管理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最优的栓壳红山茶(Camellia phellocapsa)诱导愈伤组织体系,分别以其嫩叶及嫩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不同的6-BA与NAA激素浓度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正面向上放置时的出愈率高于正面向下放置,且褐化率较低;6-BA浓度对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最佳激素配比为6-BA 0.2 mg/L、NAA 2.0 mg/L,此时出愈率高达97.5%;嫩茎段的愈伤组织诱导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化,出愈率极低。  相似文献   

15.
基因编辑动物是研究动物生产性状及基因功能的良好载体,目前关于各类基因编辑动物的研究广泛开展。然而,基因编辑动物繁殖性能方面是否与野生型个体具有明显差异则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比较野生型绒山羊与MSTN、FGF5基因编辑绒山羊对同期发情处理的响应差异,确定其与野生型绒山羊同期发情效率的差异。以野生型和MSTN、FGF5基因编辑陕北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在繁殖季节采用同种处理方式(CIDR + PG)对试验羊只进行处理,研究两类羊只在繁殖季节同期发情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生型绒处理后同期发情率为100%,基因编辑绒山羊处理后同期发情率也为100%,两组无差异;比较MSTN和FGF5基因编辑的羊只在处理后同期发情效率的差异,发现两组无差异,与野生型绒山羊相比同样无差异。本研究结果证实了MSTN及FGF5基因编辑后不影响母羊的繁殖性能,为基因编辑动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3种不同的草地早熟禾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浓度的2,4-D、BA及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试验表明:(1)MN6培育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2)种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宜采用MN6 +2,4-D 3mg/L+BA0.2mg/L的培养基;(3)水解酪蛋白对草地早熟禾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大;(4)3种草地早熟禾种子中,新哥莱德(Nuglade)出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及琼脂浓度对小麦花药出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小麦品种(系)的抗旱性,通过在N6和C17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琼脂,选用抗旱性不同的5个冬小麦品种进行花药培养,调查花药出愈率。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冬小麦品种在N6和C17培养基(6 g/L)下出愈率相当,随琼脂浓度的升高(6~18 g/L),小麦花药出愈率有降低的趋势,可以用C17培养基来间接判断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甘啤4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甘啤4号的幼胚为外植体材料,以模式品种Golden promise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甘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培养基上,甘啤4号出愈率低于Golden promise,但都达到50%以上;在诱导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甘啤4号在IM2培养基上的出愈率较高,达71%,IM1与IM2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质量较IM3好,说明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出愈率起决定作用;且研究发现dicamba较2,4-D能提高大麦幼胚的出愈率。在相同的培养基上,Golden promise的诱导率明显高于甘啤4号,可见基因型对大麦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起决定作用。且不同的培养基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不同,分化培养基DM1的分化率高于DM2,这说明除基因型外,激素也对植株再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证明甘啤4号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9.
胎次和膘情对外源激素调控乏情母猪繁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优质进口催情激素药物处理 112头乏情母猪 ,研究结果表明 ,母猪的胎次和膘情对于外源激素的繁殖调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 1)在母猪胎次分组中 ,后备猪与经产猪的促发情率分别为 80 %和 92 3% ,配种分娩率分别为 2 5%和 58 33%。 ( 2 )在膘情分组中 ,各组的促发情率除了膘情过肥母猪最低 ( 2 0 % ) ,其他组为 10 0 % ;配种分娩率中膘情过肥和过瘦母猪最低( 0 ) ,而膘情适中、偏肥和偏瘦组的分别为 4 6 15% ,31 2 5%和 68 75%。  相似文献   

20.
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摘 要:以普通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了外植体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由小麦幼胚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实验,研究了酶浓度及配比、酶解时间、蔗糖浓度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穗离体培养时,以1.0-1.5cm长度的幼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小麦幼穗和幼胚外植体采后低温储藏时不易超过3d,时间太长会影响愈伤组织诱导;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6M甘露醇分离原生质体较好,最佳酶解时间为4-6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