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华美牛肝菌的组织分离及其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庆元县是山地辽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境内马尾松林资源丰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菌根菌。其中有一种味道极鲜美的华美牛肝菌(Boletus spcio-sus Frost),每年发生于秋季,是一项大宗林特产品,在海拔800m以上的马尾松林中都有分布。该菌主要与马尾松幼根形成共生关系,以6~50年的树龄为适宜,且多生长在马尾松与栎树、杜鹃等乔木组成郁闭度在0.8左右的混交林、砂粒偏酸性(pH5.5左右)壤土的缓坡地面上,菌丝每年以15~20cm的范围向外扩展,当年生长的菌丝要到第二年才能出菇。土温为20~23℃,子实体生长的温度最高在19~20℃,土壤湿度以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以采自云南的2株田头菇属野生菌株JZ061和JZ527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菌株分离,按照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2株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并对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田头菇属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菌株JZ061为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最适碳源为麦芽糖、乳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和黄豆粉,最适pH为6.0,适宜温度为25~30℃;菌株JZ527为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和黄豆粉,最适pH为8.0~9.0,适宜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9.
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从野生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子实体上分离得到菌株ts,以其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该菌株的ITS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Laetiporus sulphureus var.sulphureus的3个日本分离株聚为一簇,ITS核苷酸一致率为98.31%~99.25%,而与其它22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硫磺菌属菌株的ITS核苷酸一致率为91.93%~98.12%,依此结果,ts菌株应为L.sulphureus var.sulphureus。 相似文献
10.
11.
两株西藏白肉灵芝菌株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林芝地区的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G-122和G-241进行鉴别分析,并对其栽培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和提取物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基于形态学特性和ITS分析,2个菌株均鉴定为白肉灵芝。二者菌丝对峙培养产生明显拮抗线,菌丝体生物量差异显著(G-241高于G-122),子实体颜色不同(G-241和G-122分别为红褐色和黄褐色),G-241子实体单菇重高于G-122;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也较大,G-122粗多糖含量高而G-241总三萜含量高;菌株G-122、G-241醇提物对乳腺癌MT-1细胞IC_(50)值分别为265.2和225.6μg/mL。实验结果表明菌株G-122和G-241为不同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两种鹅膏菌纯培养菌丝的分离培养和生长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并组织分离到假褐云斑鹅膏(Amanita pseudoporphyria)和块鳞鹅膏(Amanita spissa)的纯培养菌丝.对2株鹅膏菌的培养发现虽然分离成功率很低,但是菌丝培养相对容易,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种鹅膏菌菌丝的生长形态和方式存在较大差别,对氨基酸的利用也存在差别,但是气生菌丝的延伸速率却非常相似.液体培养条件下,假褐云斑鹅膏菌丝体干重达到0.726mg·mL-1,块鳞鹅膏干重达到0.424mg·mL-1.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省临沧市蚁巢伞中分离获得的菌株0820-003为供试材料,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子鉴定分析,确定其分类学地位,并设计3种不同液体培养基,筛选其最佳液体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0820-003为小果蚁巢伞Termitomyces microcarpus (Berk.&Broome) R. Heim,在3种配方中,适合菌株0820-003生长的液体条件为配方C,即土豆200 g、葡萄糖20 g、酵母菌2 g、蛋白胨1 g、KH2PO41.0 g、MgSO41.0 g、维生素B110 mg,加水至1 000 mL,pH自然。 相似文献
14.
以8个不同采集地来源的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株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了菌丝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初筛和出菇复筛试验。结果表明:8个供试菌株在M1琼脂培养基(200g马铃薯、20g葡萄糖、2g酵母膏、1g MgSO_4、1g KH_2PO_4、20g琼脂、1000mL水)上菌丝长势均粗壮浓密,在M1液体培养基(M1琼脂培养基不加琼脂)中,除菌株Cy3和Cy6(因菌丝生长缓慢或几乎不继续生长而被淘汰)外其它6个菌株均生长良好;出菇试验中,菌株Cy4表现优良栽培性状:菌丝在培养料中长势强,子实体产量高[单菇重(101.0±5.2)g,成熟率95%],商品性状好(菌盖黑褐色、菌柄黄色粗壮和基部稍膨大)。 相似文献
15.
17.
为筛选出高效的解磷微生物,提高磷的有效利用,采集向日葵、小麦、豆科等不同种植区单株的根际土壤,采用平板溶菌圈法从土壤中进行分离筛选,初步筛选出3株解磷菌JLX-1、JLX-2、JLX-3,研究不同条件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LX-3的解磷能力较高,溶磷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D/d为2.09。菌株JLX-3在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时,溶磷量分别为5.572、5.520mg·g~(-1),在氯化钠浓度为0.3g·L~(-1)、pH 7时解磷效果较好。根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将菌株JLX-3鉴定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8.
柑桔青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采后贮藏病害中,以青霉菌引起的青绿霉病最为严重。至今,国内外对柑桔青霉菌的生物学特性有过一些描述,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主要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与指状青霉(P.digitatum Sacc.)两种,但也有报道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除上述两种病原菌外,还有扩展青霉(P.expansum(link)Thom)、桔青霉(P.citrium Thom)等~[3]。对它们的研究大多数人仅仅局限于温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