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适期采收红富士苹果果实发育期为185~195天,当果实发育到150天左右,不再使用化学农药;当发育到170~175天,去袋,且停止灌溉;去袋后2周,红富士苹果单果质量达300 g以上,硬度达9.2~9.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达15%,果实进入最佳采收期。苹果采收应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或下午气温凉爽时采收,避免雨天、烈日暴晒时采收,如遇降雨应推迟采收。采收的苹果应就  相似文献   

2.
张超 《河北果树》2012,(6):31-32
<正>1适期采收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在果实成熟而果肉仍然脆硬,表皮由青转为淡黄时选晴天采收(久雨后不可立即采收)。为延缓柿果脱涩后的软化速度,最好于采收前3d树冠喷布200mg/kg赤霉素溶液。采回的柿果要合理堆放。选择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空房或窑洞,清扫干净,铺15~20cm厚的软草堆放柿子,并  相似文献   

3.
1采收 1.1适时采收当栗蓬由绿转黄并自动开裂成“十字形”,栗果呈棕褐色、有光泽,全树有1/3球果开裂时采收。采收应避开雨天、雨后初晴或晨露未干时,否则易造成严重腐烂。最好在连续几个晴天后采收。  相似文献   

4.
1柑橘1.1适期采收采收要贯彻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的原则。鲜食用的果实,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即要求达到该品种成熟时的固有指标充分体现,在浙江台州主要品种的适期采收时间是,早熟温州蜜柑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普通  相似文献   

5.
1适期采收 核桃应在坚果充分成熟且产量和品质最佳时采收。通常是“白露”至“秋分”期间。核桃成熟的标志是青皮由深绿色、绿色,逐渐变为黄绿色或浅黄色,容易剥离.80%果实的青皮顶端出现裂缝.且有部分青皮开裂,此时即为采收适期。从坚果内部来看,当内隔膜刚刚变为棕色时为核仁成熟期,此时采摘种仁的质量最好。若采收过早,果皮不易剥离,种仁不饱满,出仁率低,影响坚  相似文献   

6.
苹果采收时期适当与否,对产量、品质和耐贮性有极大的影响。采收过早不仅果个小,而且颜色风味均差;采收过晚果肉容易发绵不耐贮藏。目前生产上早采是普遍现象,原因除了果农对何谓适期采收还不明白外,主要有三方面心态:①早采收、早获利。②减少丢失和采前落果的损失;③减少害烂果的损失、孰不知如果管理好苹果园,根据品种特性适期采收,不仅消费者能享受到优质果品,而且果品卖价高,果农实际获利要大得多。 不同苹果品种究竟什么时候采收,才算适期采收呢?因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样,最简便而可靠的判断方法是根据果实生长的天数(即盛花后天数)来确…  相似文献   

7.
1 适期采收 根据试验观察 ,红地球葡萄的耐贮性随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熟的葡萄 ,贮藏效果反而下降。因此 ,贮藏葡萄含糖量应在 14 %以上 ,要求充分成熟 ,适期采收。在涿鹿县 ,红地球葡萄的适采期应在 10月 10日前后。2 贮前处理 因机械损伤会降低贮藏效果 ,所以 ,在采收、运输、包装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避免或减少磕碰、挤压、摩擦、震动造成损伤 ,并保护果面的果粉和蜡质层。要尽量缩短从采收到入库的时间 ,并迅速在 0℃条件下预冷 ,包装物 (吸水纸和 0 .0 4 mm的聚乙烯薄膜袋等 )要严格消毒灭菌 ,避免再次污染造成腐烂。3 贮藏温…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苹果果实的品质和耐贮运性,需要适期采收。苹果采收过早,果实尚未充分发育,产量和品质降低,外观色泽和风味较差,采后容易失水萎蔫,耐贮性明显下降;采收过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食用品质,但采后易发生果肉发绵、裂果、衰老褐变等生理病害,品质下降快,极不耐贮藏。确定苹果采收适期主要从以下七方面指标考虑:①果实颜色。  相似文献   

9.
苹果果实适期采收的标准判定果实的适期采收标准,除必须把握果实的成熟度和熟悉各品种果实特点外,还要根据采后果实的走向来综合考虑,因此,采收的适期并非单指果实的完全成熟期。果实的成熟程度,主要从外观和内质两个方面来制定。外观包括底色和着色,内质包括糖、酸...  相似文献   

10.
施书星 《浙江柑橘》2007,24(3):44-46
1柑橘 1.1适期采收 采收要贯彻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的原则。鲜食用的果实,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即要求达到该品种成熟时的固有指标充分体现,在浙江台州主要品种的适期采收时间是,早熟温州蜜柑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普通温州蜜柑为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本地早为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加工用的果实可适当地提早。  相似文献   

11.
1 柑橘 1.1 适期采收 柑橘的采收适期依品种特性、果实用途、栽培措施、产地以及当年的气候变化情况而确定.鲜销柑橘应掌握在果实充分成熟并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果汁达到一定的糖酸比时采收,宽皮柑橘类的糖酸比达(11~16):1,柚类,甜橙类(10~12):1时,以达到最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白菜薹秋冬栽培,可填补市场空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秋冬栽培时,应根据采收时间选择适宜的品种;严格掌握播种期,培育壮苗;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根据品种特性决定种植行株距;田间主要做好肥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并及时采收。  相似文献   

13.
枇杷的采收与贮运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无伤采收,保证采收质量 枇杷果实在成熟前的15~20天膨大最快,糖分迅速提高,酸度下降并逐步着色,采后基本上没有后熟作用。采收适期应以果面和种子充分着色为准,需贮藏或外销的果实可在八九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着色后晚采则果肉变软,风味下降,落  相似文献   

14.
桃、李、杨梅采后的后熟作用都很快,几天内即容易腐烂、变质。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 桃子贮藏 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刮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  相似文献   

15.
桃、李、杨梅果实采后的后熟作用都很快,几天内即开始腐烂、变质。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及时做好贮藏保鲜工作。1.桃贮藏较耐贮藏的品种有:白凤、京玉、肥城佛桃、大久保、中华寿桃、冬桃黄露等。桃的采收成熟度对耐贮性影响很大。需要贮藏的桃应在果实充分肥大,现出固有色泽,略具香气,肉质紧密,八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风味差,采收过晚,果肉软化,易受机械损伤且不耐贮藏。采收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清晨或傍晚。果实成熟度不一致的应分批采收。要注意带果柄采摘,且要轻采轻放,防止果子落地和碰伤。采后要尽快将桃预冷到…  相似文献   

16.
秋季是果园的收获季节,也是果园后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果树的营养生长已基本结束,果实正处于后期成长阶段,大多数果树的花芽继续形态分化,此时又是贮备营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采收前后,应加强护养,防治好病虫,充分发挥叶片功能。 一、苹果、梨适期采收 采收时期是否适宜,对苹果和梨的产量、品质以及贮藏性等都有直接影响,采收过早,着色不良、酸味重、风味淡、品质差、不耐贮运,但采收过晚,也会造成落果或果肉松软,降低贮藏性。 (一)采前准备工作 采收前1个月内,一般应禁止喷布农药;要选择运输方便、地势平坦而宽敞、容易看管的存果场地,同…  相似文献   

17.
早采和晚采均会给苹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生产中.果农常不能做到适期采收。这一方面是由于果农不能确定某一品种的最佳采收期.另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早采或晚采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现将该问题介绍如下,以指导果农适期采收。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建核桃园7年来,现面积已近667hm2。我们 在管理中逐年积累经验,摸索出一套成形的核桃采收 及处理技术,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1 采收适期及方法核桃果实成熟的标志是:总苞的 皮色由深色变蛋黄,部分总苞裂口,个别果实脱落,此 期为采收适期。采收时期掌握不当,直接影响其出仁 率、出油率、果品质量及商品价值。因此,适时采收是保 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7年的实践,在适期的时间段 内适当晚采,可提高产量、出仁率、含油率,并提高果品 洁净度。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过早采收的现象。所以 在核桃近熟期,应该注意观察核桃的发育状况,真正做 到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9.
王军  李萍 《长江蔬菜》2013,(17):22-23
在江苏滩涂盐碱地种植菊芋,应选择肥大、芽多的块茎播种,适度密植,适时播种,秋播整块播种,春播切块播种,下足基肥,合理追肥,适期摘花摘蕾,科学管理,正确防虫防病,茎叶开始枯死时适时采收,后入窖或田间越冬贮藏,可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加快围垦滩涂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龙 《河北果树》2013,(6):46-47
<正>1采收适期核桃成熟期多在9月上旬至中旬,核桃果实成熟标志是青果皮由深绿变为淡黄,部分顶部开裂,果皮易剥离,个别果实脱落,此时为采收适期。2采收方法核桃采收方法分人工采收和机械振动两种。人工采收是在果实成熟时,人工采摘或用长木杆顺枝敲击,敲打时应从上而下,从内向外顺枝进行,以免损伤枝芽,影响翌年产量。国外,近年来多使用机械振动采收,是在采收前1020 d,在树上喷布50020 d,在树上喷布50020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