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收集文献、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安徽省杨树主栽区淮北平原、沿江平原主要的复合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选取11种典型的经营模式(包括纯杨树林)进行了总结,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1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都高于杨树纯林,其中杨树—姬松茸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最高,杨树—小麦(全周期)模式经济效益虽然不高,但综合效益排名第二。建议在沿江平原采取杨树—小麦(全周期)的复合经营模式;在淮北平原采取林粮(经)+林菌或林药的全周期复合经营模式:林分郁闭前,以小麦、油菜及黄豆等农作物为主;待林分郁闭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展食用菌或中草药的复合经营,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收集文献、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安徽省杨树主栽区淮北平原、沿江平原主要的复合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选取11种典型的经营模式(包括纯杨树林)进行了总结,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1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都高于杨树纯林,其中杨树—姬松茸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最高,杨树—小麦(全周期)模式经济效益虽然不高,但综合效益排名第二。建议在沿江平原采取杨树—小麦(全周期)的复合经营模式;在淮北平原采取林粮(经)+林菌或林药的全周期复合经营模式:林分郁闭前,以小麦、油菜及黄豆等农作物为主;待林分郁闭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展食用菌或中草药的复合经营,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地传统的农作物关联度最小,可见这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差;连翘+银花+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为试材,应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下养分、持水量、径流量、土壤侵蚀量、经济效益5大指标.结果表明,当地传统的农作物关联度最小,可见这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最差;连翘+银花+紫花苜蓿模式的关联度最大,说明该种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好,是三峡库区种植业发展的最佳模式.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三峡库区农林复合种植模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统筹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山东省临清市积极推广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介绍了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建议。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2(大豆∶玉米)种植模式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以后可作为重点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彩霞 《现代农业科技》2015,(4):114-115,118
樱桃是近年来天水地区大力发展的果树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相对于传统栽培模式,"樱桃—药材"复合种植不仅能够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还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主要从园址选择、品种选择、药材种植时期及方法、樱桃的栽培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樱桃—药材"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技术方案,并对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茶叶+黄金梨+三叶草”复合生态模式的基本要求,着重介绍建园技术和管理技术,分析了这一复合生态模式的经济效益,为合理的茶园复合生态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定位试验,从生态经济角度对不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寻求经济高效、生态安全的替代型种植模式,结果表明:(1)间作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因而间作复合种植模式间作季节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单作季节产量明显增加.(2)禾豆间作不仅通过直接影响当季作物的产量形成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通过对后作作物产量的积极影响来提高后作作物的土地利用率,从而提高复合种植模式整体的土地利用率.研究得出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土地利用率全年提高了4.0%~7.0%.(3)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在间作季及全年的农枳械、农药、化肥的经济投入量减少,农机械、农药等措施的减少,降低了对农田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外来干扰,这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来说意义重大.(4)间作复合种植模式提高了各季及全年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产投比.全年经济效益最高可达25067.7元/hm2,比对照提高了18.97%.综合以上结果,从改善农田生态、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与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整体评价,禾豆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可以作为传统麦玉连作的替代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油茶林下复合经营药材模式应用情况的调查,该文介绍了复合经营模式下综合整地、油茶栽培、丹参种植、白芷种植的关键技术,分析了丹参、白芷在油茶林下种植的经济效益,为开展油茶林与中药材种植复合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简述林农复合经营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高效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体系建立的设计原理;总结了现有主要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三维空间配置、潜在生产力、资源利用率、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对人工林复合经营中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构建和推广优化的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岩  苏君伟  王慧新  颜景波  何跃  赵立仁  姜涛  蔡立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57-14058,14171
[目的]研究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系统中的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产量、效益,构建适合风沙半干旱区的最优模式。[方法]选择科尔沁沙地南缘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模式A1:大扁杏//花生/玉米/花生//大扁杏,模式A2:大扁杏//谷子/玉米/谷子//大扁杏,模式A3:大扁杏//大豆/玉米/大豆//大扁杏,模式B:大扁杏//玉米//大扁杏),运用土钻法对4种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地进行水分动态监测,评价不同模式区的经济效益。[结果]在整个生长季果粮立体复合模式区玉米地0~6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2(模式A3(模式B。不同立体复合模式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大小顺序为:模式A1〉模式A3〉模式A2〉模式B。从不同果粮立体复合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式A1经济效益较高。[结论]模式A1在风沙半干旱区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情况的调查,归纳出沭阳县农林复合经营的6种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实行农林复合经营是平原农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战略措施,也是促进平原农区林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扬州市江都区林业复合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林业生产中林牧、林农、林渔、林苗、林业花木、林业旅游、林间种菌菇的复合经营体系的模式和经济效益,并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林木提出拟应发展的林业复合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湖南紫色土山丘区农业复合模式的优化与生态经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有紫色土山丘146.7万hm2,区内人口达800多万人。紫色土山丘地形以丘岗地为主,土壤含磷、钾、钙等矿质养分较多,质地偏壤,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紫色土山丘易旱,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较少,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单一,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本文通过对湖南省紫色山丘区现有的农业复合模式进行全面调查和总结,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总产值、纯收入、内部收益率三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8个一级复合模式下的30个二级复合模式中,对其中16个应用面积较大的林农间种复合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生态效益,遴选了一批经济效应、生态效应显著的模式。完善优化了4个农牧渔复合模式,经过实施和应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对湖北恩施紫油厚朴多种立体复合种植模式进行了观测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各立体复合模式均优于厚朴单作模式。4种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土地生产率明显高于厚朴单作,其中以厚朴+玄参/春马铃薯→烤烟模式最高,产值达172 467.0元/hm2,两项指标分别为厚朴单作模式的1.3倍和3.4倍;上述复合模式尤其是较优模式适宜在本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咖啡-龙眼高效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咖啡-龙眼高效复合栽培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论证了该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小麦、花生、玉米复合群体"三八"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品种更新、技术进步,农技人员在传统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出沟播小麦套种地膜花生复种夏玉米复合群体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小麦花生玉米三作单产均可达到400kg以上水平,群众俗称"三八"模式。该模式集中体现了旱作农业单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塑造了理想的复合群体,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土资源,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独种植水稻与稻蟹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模式对比试验,研究两者经济效益、收获后土壤理化性状及有益菌群状况、稻米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稻蟹立体复合生态种养模式比单独种植水稻经济效益高;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稻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9.
皖东丘陵地区马尾松采用挖掘机全垦整地以及农林复合经营的营林模式与传统营林模式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机械整地及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培育马尾松,其生长量上及经济效益均较传统营林模式有较大的优势,为探索皖东丘陵营造马尾松2代林新的营林模式,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耕播方式对稻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市稻茬小麦的生产现状,研究了翻耕+旋耕复合耕作(FRT)、旋耕(RT)、免耕+覆稻草(NT)对小麦播种条件、苗情、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模式通过前期的翻耕晒田使土壤水分达到适耕水平,可以实现肥料深施,提高小麦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明显提高小麦产量。经济效益比较: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模式较免耕+覆稻草模式净利润增加152元/667m~2,较旋耕耕模式净利润增加81元/667m~2,增收效果明显。试验证明,成都平原稻茬小麦翻耕+旋耕复合耕作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