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三峡区土壤坡面流失及重力侵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
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流失方程是定量评价水土资源发展动态、指导综合治理规划和评价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重要技术工具。利用北京近1000个坡面径流试验小区的年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以及人工降雨试验资料,并考虑北京石质山区存在大量砾石覆盖地表的特点,将砾石覆盖因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考虑在土壤流失方程中。得到北京山区坡面土壤侵蚀方程,并确定了方程中各个因子的计算方法或数值。该方程的建立,可为北京山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于 1 992年研究提出的适合本省采用的土壤流失方程式 ,除用于预报坡耕地土壤流失外 ,还可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流失量预测。该方程式表达直观、计算简便、准确度高 ,应用于其他省区则应根据具体省区的资料确定各参数因子。介绍了该方程式及其各参数因子的确定方法 ,并以实例说明了方程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土壤流失预测方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艳生 《土壤学报》1990,27(1):73-79
应用我国南方花岗岩侵蚀红壤区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推导出适合花岗岩侵蚀红壤区,计算各次降雨吋土壤流失量和年土壤流失量方程:A1=4·ys·K·LS;并利用野外调查量测资料,推导出适合长江三峡低中山区的土壤流失方程:A2=(152.5D-1016)·R·LS·C-2.3利用上述方程可以预测特定区域的土壤流失量。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区紫色土坡耕地的土壤流失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花岗岩区不同地类土壤流失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泥沙来源,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保障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定的典型小流域内,采用土壤剖面法及土壤侵蚀调查、坡面径流小区等方法,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现状下的土壤物理特性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不同土地利用坡面及沟道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土体内,土壤颗粒特性与土壤流失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土壤流失程度的增大,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的A层土壤颗粒粒径分选系数降低。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颗粒粒径组的对称性均较低;长江三峡花岗岩区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面土壤侵蚀;坡面侵蚀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坡耕地,25°以上陡坡耕地侵蚀的泥沙量,约占坡面产沙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7.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对水土流失的不断关注,土壤流失方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致的肯定与应用.国外学者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土壤流失计算公式的确定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通用土壤流失预报方程最终确定下来,基本形式为:A=R·K·LS·C·P.我国引入土壤流失方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大量试验数据和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对区域土壤流失量的估算,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进行土壤流失估算过程中,根据地域特点对土壤流失预报方程中的各因子进行了修订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区土壤退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97,自引:24,他引:97  
通过对7年大量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黑龙江省土壤流失方程(简称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及黑龙江省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数据;还进行了方程的验证,其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准确率在90%以上,证明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可靠性。该方程的建立,为监测预报水土流失及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一整套的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梁音  史德明  杨艳生  吕喜玺 《土壤》1993,25(4):201-204,518
本文对长江三峡区不同侵蚀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主要侵蚀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最优方程,即W=aP-b,W=a-b log P和W=(a-bP0.5)2。研究表明:石灰岩黄棕壤的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花岗岩母质土壤,在无明显流失区土壤表层中,花岗岩母质土壤的有效水含量高于石灰岩黄棕壤。  相似文献   

11.
杨艳生  吕喜玺 《土壤》1992,24(5):228-233
长江三峡区发生重力侵蚀,除地质因素以外,雨量丰沛、降雨集中、山地丘陵区同时降雨、暴雨迭加和雨、旱相间等降雨特征以及渐发性土壤侵蚀的发展,也是导致重力侵蚀的发生和加剧的原因。重力侵蚀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陷穴和地裂缝等。各侵蚀类型规模分: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侵蚀劣度分为轻度、中度、强度和恶度;侵蚀发生的可能程度分;平年可能发生,丰水年可能发生,特殊年可能发生;侵蚀物质分巨石,泥、沙和石质。本文还对重力侵蚀的野外调查制图的记述方法和重力侵蚀的预防措施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花岗岩出露区不同林地的土壤保持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长江三峡花岗岩出露区林地土壤流失特性,结果表明由鳞片状导致的土壤流失量分布与月降雨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二者呈出现为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植被盖度≥0.70的林地土壤流失多集中发生在6~9月份,土壤流失量在500t/(km^2.a)以下,盖度〈0.7的林地土壤流失年内分布时间多在3~10月份,土壤流失量为500~6000t/(km^2.a)。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区的坡面土壤流失量和入江泥沙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支撑。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被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中水蚀区的土壤侵蚀模数计算,但其中各因子计算方法和参数取值因地而异。采用文献法对重庆市CSLE模型各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检索,系统梳理和归纳了各因子的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为重庆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及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建设土壤流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公路建设项目土壤流失进行预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土壤流失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实地测试法和类比法。由于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数据缺乏,因此推荐使用类比法。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类比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山地不同垂直带土壤入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山地土壤入渗性能研究是评价植被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的基础。利用盘式张力入渗仪,通过设置3种负压(-0.49kPa,-0.69kPa和-0.98kPa),分析不同负压条件下三峡山地各垂直带土壤的入渗过程,比较不同类型山地土壤的入渗性能和常用入渗模型的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垂直带间土壤腐殖质层与淋溶淀积层入渗性能的差异呈现不同规律。腐殖质层的入渗率表现为,亚高山温性阔叶林棕壤中山针阔混交林黄棕壤低山暖性针叶林黄壤,针叶林黄壤饱和导水率仅为3.84mm/min,不足阔叶林棕壤的8%。腐殖质层入渗主要受土壤结构的影响,疏松多孔的棕壤表层的入渗能力比风化率低、质地粗的黄壤表层更强。淋溶淀积层的入渗率相比较,中山黄棕壤饱和导水率最小,为1.21mm/min,亚高山棕壤和低山黄壤较大。同一类型土壤的不同发生层相比较,亚高山棕壤、中山黄棕壤和低山弃耕地的腐殖质层入渗率均大于淋溶淀积层,而低山黄壤则相反,淋溶淀积层饱和导水率是腐殖质层的5.82倍。林地腐殖质层和弃耕地耕作层的入渗率随时间下降明显,林地淋溶淀积层和弃耕地犁底层降低幅度较小,趋于稳定入渗的时间较短。入渗曲线拟合显示,方正三通用经验公式对4种山地土壤入渗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是描述三峡库区山地土壤入渗过程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及生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总被引:70,自引:11,他引:70  
滇东北山区是云南省“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治理计划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水土流失的主体是坡耕地。该项研究通过对32个试验小区连续3a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A=R·K·LS·C·P;并确定了方程中诸因子的求算方法和数值,以及滇东北山区土壤允许流失量,为方程的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数据。并进行了方程的验证,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在6%以下,表明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我随同湖北省科协组织的长江三峡资源开发、三峡水利枢纽生态效应多学科综合考察组,着重对长江三峡以上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概况长江是我国的第一条大河,也是世界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西南侧,干流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河源至宜昌为上游,长约4,500公里;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长约1,000公里;湖口至上海崇明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区土壤侵蚀规律及泥沙来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