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北射阳县大麦秋播前茬作物田蛴螬混合种群发生特点是 :前茬不同作物田蛴螬混合种群发生量差异明显 ,花生田 >大豆田 >玉米田 >山芋田 >棉花田 ;混合种群演替规律是 1973~ 1982年为高频重发生阶段 ,1983年以后进入轻发生时期。以棉花和花生的影响显著 ,其次是山芋和玉米 ,而大豆的影响较小。基于此 ,文末提出了蛴螬测报和防治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指标的探讨/朱若是…(江苏省淮阴市农业局)∥植物保护学报.-1990,17(3).-241~245 根据1980~1983年8块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的资料,进行了相关回归测定,使用八号菌〔苏芸金杆菌库斯塔变种(Bacillusthuringiensis var.kurstaki)〕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在单中型种蛴螬发生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为花生收获期每亩虫量1672头;在中型种和小型种蛴螬混合发生田,其中型种蛴螬占三分之一左右的田块,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可定为花生收获期每亩虫量6498头。根据蛴螬自然孵化率和  相似文献   

3.
不同茬口对小麦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茬口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在测定玉米、大豆、花生、甘薯4种不同作物收获后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对不同茬口下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玉米茬相比,大豆茬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花生茬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甘薯茬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下降;大豆、花生和甘薯茬有利于小麦植株养分的积累,并能显著提高千粒重,但甘薯茬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玉米茬。因此,大豆和花生可作为冬小麦种植区两熟复种模式的适宜前茬作物。  相似文献   

4.
两熟种植模式一直是华北平原的主要种植模式,冬季作物以小麦为主,夏季则以玉米、大豆、棉花和薯类等作物为主。为研究不同夏播前茬作物对后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玉米(T1)、大豆(T2)、花生(T3)和甘薯(T4)四种夏播作物,在播种前和收获后检测田间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后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大豆收获后,15~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29.75%和43.93%,远高于其他前茬处理;花生收获后,15~3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与播前相比基本保持平衡;四种前茬处理下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玉米前茬和花生前茬处理下,小麦产量和籽粒中氮、磷、钾的积累量显著高于大豆前茬和甘薯前茬处理,小麦产量比甘薯前茬处理分别提高38.15%和31.13%。花生前茬能够有效提高后茬小麦籽粒干基蛋白、湿面筋含量和籽粒容重,大豆前茬能够提高后茬小麦籽粒的干基淀粉含量,甘薯前茬能够提高后茬小麦的出粉率。总的来看,选择花生做前茬,在保持后茬小麦产量较高的同时,能够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5.
蛴螬是我区大豆的主要地下害虫,近几年发生日趋严重,威胁我区大豆的生产。为了控制蛴螬危害,我们自1977年以来,对豆田蛴螬的优势种的发生规律,防治指标和夏季防治,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效果良好,基本上控制了蛴螬危害。  相似文献   

6.
蛴螬危害花生产量损失调查及发生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不同虫口密度下蛴螬对花生产量造成的危害和减产情况,在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六地进行了蛴螬危害花生致使产量损失的田间试验,并进一步分析了耕作方式、施肥、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区花生田蛴螬虫口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在3.50~56.67头/m^2间,因蛴螬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在1.47%~48.29%;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除蛴螬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山东潍坊寒亭区和安徽合肥肥西县两个试验点外,其他各试验点蛴螬防治区与未防治区的花生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在玉米一小麦一花生轮作区,免耕田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达9.86头/m^2,翻耕田虫口密度其次,为6.96头/m^2,休耕田虫口密度最低,为4.76头/m^2。施肥种类对蛴螬虫口密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施用鸡粪和草木灰田花生蛴螬虫口密度最高,而牛粪、羊粪相对较低。作物布局对蛴螬虫口密度影响较大,其中杨树一花生间作、梨树一花生间作田蛴螬虫口密度分别为29.75头/m^2、28.00头/m^2,显著高于纯花生种植区(16.50头/m^2)。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覆膜、裸露、秸秆还田、麦套等不同种植模式对春、夏花生蛴螬发生和播期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本文对春花生和夏花生上发生的蛴螬进行了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春花生上蛴螬发生量明显高于夏花生,花生覆膜种植较露地种植的蛴螬发生减轻,秸秆还田的较不还田的花生田蛴螬发生量增多。夏播花生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按有效成分用量36g/667m2拌种,对蛴螬防效达94.23%;但对早播春花生和晚播春花生蛴螬的防效分别为55.36%和69.23%,防效显著降低。早播春花生采用噻虫嗪拌种+噻虫嗪灌根对蛴螬的防效最高,防效达92.04%;采用噻虫嗪灌根对蛴螬的防效为87.18%,也可有效控制其危害;但仅用噻虫嗪拌种处理的防效仅为55.36%,不能有效控制其危害。相同处理方式下噻虫嗪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毒死蜱。建议在春花生田防治蛴螬应采用拌种+灌根的施药方法,在夏花生播种时采用药剂拌种可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潜蝇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东及山西等地,其中以黑龙江省等地尤为普遍。主要在大豆苗期进行危害,幼虫在大豆苗根部皮层和木质部钻蛀危害,造成根皮层腐烂,形成条状伤痕,导致大豆根系受损伤而不能正常生长和吸收土壤中的各种营养成分。2015年黑龙江省克山县大豆根潜蝇普遍发生,为了探求该虫害发生程度与前茬作物关系,同时初步统计该虫害发生程度。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克山县大豆育种示范田进行,前茬作物分别为大豆、马铃薯、小麦,采用棋盘式取样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前茬为大豆的地块大豆根潜蝇发生程度最重,其次是前茬为马铃薯茬的田块,侵入率最低的是前茬为小麦茬地块。在调查所有的大豆株系中平均根潜蝇侵染率为66%,调查地块每平方米蛹的数量为21头,基本属于大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将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应用于油菜、三麦等作物。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83年下半年我们又将亚硫酸氢钠在水稻、山芋、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上进行试验和示范,亦收到良好的增产效果,本文将花生喷施亚硫酸氢钠试验进行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10.
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前茬小麦免耕和耕作2种方式对夏大豆田土壤含水量变化、夏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小麦免耕的全生育期0~2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比耕作低1.06%,差异不显著;而前茬小麦免耕的20~40 cm、40~60 cm和60~8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比耕作的分别高0.36%、0.96%、0.97%,差异均不显著.前茬小麦免耕的和耕作的夏大豆平均产量分别为4253.6和4313.2 kg·hm-2,前茬小麦免耕比耕作的减产59.6 kg·hm-2,但差异不显著;前茬小麦免耕的和耕作对夏大豆生育期、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夏大豆前茬小麦免耕不但取得与前茬小麦耕作同样的产量效果,而且还能节省劳动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消除犁地层对作物根系生长与吸收的影响,是值得推广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夏花生重施前茬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花生重施前茬肥比重施后茬肥增产十分显著。即在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两年四茬作物,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常规施肥的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比重施后茬花肥的分别增产8.00%、6.49%和10.48%;重施前茬粮食肥的比重施后茬花生肥的依次增产19.47%,25.04%和18.76%。粮食和花生混合总产,常规施肥和重施前茬肥,分别比重施后茬肥增产8.18%和18.63%,纯增效益分别增加8.62%和  相似文献   

12.
间作,就是把两种作物在同一块地上,同时相间种植,或者基本上同时相间种植的一种栽培方法。如花生间玉米、玉米间大豆等。 套种,就是在前茬作物生长后期,将后茬作物播种在前作物的行间或株间的一种种植方法。如麦田套玉米、花生等。 复种,就是在一年之内,在同一块地上,种收一季以上的作物。如一年两作两收、三作三收等,有的叫多作多收。 间、套、复种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  相似文献   

13.
引言 暗黑金龟甲是花生田蛴螬中危害猖獗的一个优势虫种,全国主要花生产区都有发生,其中山东省发生面积200余万亩,损失惨重。1977—1984年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最初,将粮田蛴螬的防治方法移植来防治花生田蛴螬,经过试验未获成功。为了进一步的探索新的防治办法,根据暗黑金龟甲飞翔力强、田外嗜食高树寄主叶片,最后飞回花生田产卵的习性,对暗黑金龟甲在花生田的产卵位置、临产期卵巢的形态特征及田间的活动规律,采用预测卵临产期的方法,对用药适期、有效药剂的种类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所得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玉米、大豆、小麦、甜菜、亚麻5作物的4种不同轮作体系、1个轮作周期的试验,分析了不同前茬对甜菜根产量及效益、甜菜茬对后作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是甜菜的最好前茬,比其它茬口增产块根10.8%~14.4%,纯效益可增收26.5%~37.1%;甜菜茬种玉米、大豆比种其它作物产量高、效益好;从产量和效益综合分析,较好的轮作体系应为:大豆一甜菜(亚麻)一玉米,或大豆一甜菜一玉米一小麦。  相似文献   

15.
重迎茬大豆对其产量的影响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管理局二道河农场孟敬泽,高波二道河农场自1984年垦荒以来,生产上主要的种植作物是小麦大豆,种植业结构非常单一。在两大作物中尤以大豆面积为大,每年都占粮豆作物的50%以上。由于大豆比例过大,重迎茬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在黑龙江垦区852农场研究了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机械阻力等土壤物理特性及对玉米、大豆产量的影响,为中长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09年进行,轮作顺序为大豆-玉米-玉米;大豆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和玉米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处理为免耕、灭茬还田、旋耕还田和传统耕作;玉米试验圃(前茬为大豆)处理包括免耕、直播还田、旋耕还田和传统耕作.结果表明:大豆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免耕和灭茬还田处理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分别比传统耕作低3.38℃和2.6℃,玉米圃(前茬为大豆)免耕和直播处理同期的土壤温度分别比传统耕作低1.93℃和1.39℃;春季播种期大豆试验圃(前茬为玉米)免耕和灭茬还田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高于传统耕作9.3 %和4.8%,玉米试验圃(前作为大豆)免耕和直播还田处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高于传统耕作16.0 %和12.6 %;此外,免耕模式的5~20 cm深度的土壤容重和0~25 cm的土壤机械阻力均显著高于传统耕作模式,但是均未达到对作物根系生长产生抑制的阀值;免耕和灭茬/直播还田模式前期的耕层低温并未对产量构成不利影响,与传统耕作相比并未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7.
引言 过去,在花生生产中,一般把蛴螬作为防治的重点对象,结果是年年防治,年年受害。分析其原因,蛴螬生活于土内,看不见,只能盲目用药待杀。亦常因天旱或下大雨,蛴螬暂时下移,而发挥不了作用,加之土粒的吸附,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防治效果往往欠佳。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于1974—1983年对蛴螬的成虫(金龟甲)进行了防治研究,探索成虫防治对减轻花生田蛴螬危害效果,为花生蛴螬防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蛴螬是金龟(虫甲)幼虫的总称,是杂食性害虫,除为害花生外,尚能为害其他作物、苗木及蔬菜等。因蛴螬对花生为害尤为严重,故得花生蛴螬之名。蛴螬为害花生较严重的原因:①种花生的土壤有些很  相似文献   

19.
花生蛴螬种群分布和季节动态研究/喻幸香(四川省农科院种苗中心),李建荣,石万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2).—171~174四川省乐至县花生蛴螬有5种,暗黑点爪鳃金龟为优势种群;在花生生长期,蛴螬主要分布于表土下10cm以内,平均入...  相似文献   

20.
引言 大黑金龟甲是花生蛴螬中发生面广、为害重的一个主要虫种。据初步调查,仅山东省每年发生面积约200万亩,减产花生l亿余斤,是影响花生生产持续增产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我所在过去研究基础上,根据大黑金龟甲发生早、历时长、夜间分散活动,范围较小,白天就近潜伏等生活习性,采取在花生播种时,用高效、高毒、低残留、强内吸持效期长的药剂来防治花生田的大黑金龟甲代治其蛴螬,达到控制危害的目的,自1981年开始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1982年进行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