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毒疗法纵横谈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南京市黄埔路3号:210016)丁志贤人类利用蜜蜂螫刺官为针具,经经络取穴施行不同的方法针刺以防疾病,被称为蜂针疗法。现代科学迅速发展,以科学方法提纯蜂毒,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古今中外话蜂毒在古医书《黄...  相似文献   

2.
正蜂针疗法历史悠久,是利用工蜂末端蜂刺中释放出的蜂毒液的药理作用配合蜇针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也称蜂毒疗法[1]。它是由民间蜂蜇治疗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是中国医术的一种,经国内外蜂针研究者继承和发扬,已在医疗保健事业中显示出独特的效用[2],其对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痛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因其临床效果好,费用较低,属于  相似文献   

3.
正利用阴陵泉穴位治疗,在蜂针疗法的作用下,对不同病种进行探讨,有利于更好地应用膝关节附近的穴位进行辨证配穴处方治疗。蜂针疗法作用于经络穴位,具有蜂毒和针灸的双重作用。直接刺激浅表经络系统的皮部,改善血管和神经营养状态,有调和气血、疏通经脉等功能。蜂针刺入穴位后所释放的蜂毒含有多种肽类、酸类、酶类、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抗炎镇痛、恢复活动功能的作用。蜂针治疗取穴原则为:(1)全身治疗,根据病因病机取  相似文献   

4.
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神经衰弱、偏头痛、支气管哮喘,一般常规的治疗效果不佳.蜂毒疗法对上述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 蜂毒疗法是一种利用蜜蜂毒素防治疾病的方法,蜜蜂尾部的螫针代替中医的毫针,针对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穴位进行蜇刺,蜂针中具有药理作用的蜂毒液,通过螫针注入皮肤,对相关疾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发挥蜂毒穴位疗法优势南京军区司令部门诊部丁志贤人类利用蜜蜂的蜂毒医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蜂螫疗法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自然疗法,疗效好深受病人欢迎,但蜂螫受到天气季节变化和蜂针疗法对病人疼痛等因素的限制。近年来国内生产精制蜂毒注射剂,应用蜂毒穴位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6.
蜂针疗法及其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蜂针疗法及方法蜂针疗法是利用工蜂末端蜂刺中释放出的蜂毒液的药理作用和配合螫针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也称蜂毒疗法 ,简称蜂针。它既给人体经络以机械刺激 ,同时自动注入皮内的适量蜂毒液还具有药理作用 ,蜂针继发局部潮红充血兼具温灸效应。它是针、药、灸三结合的复合型刺灸法 ,具有廉、便、验三大特点。它是由民间蜂螫治疗的经验与针灸医术相结合发展而成 ,是中国医术的一种 ,它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绝 ,经国内外蜂针研究者继承和发扬 ,已在医疗保健事业中显示出独特的效用。蜂针疗法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7.
王东 《蜜蜂杂志》2019,(1):47-47
蜂毒疗法是中华医药中宝贵的财产,古代中医文献《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利用蜂针治疗疾病的实例,从而奠定了蜂毒疗法的历史地位。在几千万年前,早期古人类在生产劳动或猎取蜂巢蜜、蜂蛹虫中,被蜜蜂和野蜂蜇刺后治好了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疾病,从而开始有意识的利用蜂针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8.
王东 《蜜蜂杂志》2019,(5):41-41
蜂毒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用蜂毒疗法治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期古人类,在猎取野生蜂蜜和蜂蛹时,难免遭到野蜂蜇刺,从而出现局部和全身反应。被蜇后意外治愈了关节炎和神经痛等疾病,就逐渐有意识地用蜜蜂蜇刺相应疼痛的部位,从而治疗相应的疾病。古人类在认识自然、学习自然中成长,在长时间经验积累及治疗过程中总结出利用蜜蜂蜇针中的蜂毒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蜂针疗法过敏反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蜂针疗法过敏反应观察李万瑶,邓金峰,赖先娥,林国华(广州中医学院针灸系蜂疗室)蜂针疗法,又称蜂毒经络疗法,是用家养蜜蜂的尾针螫于患者的穴位或痛点,通过蜂毒和针刺的综合作用而起到调整机体,治疗疾病的疗法。近年来因其对多种疾病有独特疗效,故此临床上逐渐被...  相似文献   

10.
蜂针,是针炙医术与蜂毒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应用蜂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6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24岁;病程最长者30余年,  相似文献   

11.
丁志贤 《蜜蜂杂志》2012,32(3):37-38
蜂毒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各类神经痛等病的治疗。蜂针疗法虽然已经得到很多患者的认可,但是对蜂疗过程中的过敏反应还认识不足,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蜂疗实践,对蜂毒  相似文献   

12.
蜂针配合毫针治疗乳腺增生1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针是近年来医学界积极倡导的一种治疗方法.因蜂针液中含有多种肽、酶、生物胺以及胆碱、蚁酸等有机物.研究表明,蜂毒有亲神经特性和镇痛效果,并可改变血管张力,适量的蜂针液注入皮内,还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蜂针继发局部潮红,兼具有温炙效应,蜂针疗法是针、药、炙三结合的复合型刺炙法.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配合毫针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7,(8):42-43
蜂针疗法是常用特色疗法之一,治疗风湿病等多种疾病有良好效果。用蜂针刺激百会穴能通过百会穴的刺激,起到活血提气、安神醒脑,升清降浊,通经活络的作用。可治疗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面瘫、脑部肿瘤等疾病。临床多采用直刺、散刺、点刺等方法治疗,以便更好地发挥蜂针的针刺、温通、蜂毒的药理作用。但蜂针治疗必须注意防止过量用蜂,循序渐进,从散刺到直刺,辨证辨体质,防止与避免蜂针的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4.
决定蜂毒疗法疗效的因素包括蜂毒的剂量、病程、施治部位、疗程、个人体质等 ,其中蜂毒的剂量是最主要的因素。综观近年的有关蜂毒疗法的报道 ,对此论述力度不够。本文试图就蜂毒疗法的剂量问题从4个方面加以探讨 ,以就正于同道。1有效剂量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以使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治疗疾病方能有效 ,这一剂量就是有效剂量。由于病程不同 ,病人的个体素质差异 ,因而蜂毒的有效剂量不可能是一个相同的数值。为达到治疗效果及便于掌握 ,又要求有一个相对恒定而准确的数值。有效剂量如何确定 ?必须从实践中寻求答案。蜂针因其蜂毒的组…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前就有蜂针螫刺治病的记载.由于蜂毒螫刺的疼痛和各种不同程度的反应症状,延缓了这种神奇独特蜂毒疗法的应用,其发展受到阻碍.近几年,采用蜂毒疗法医治多种疾病,而且效果神奇.由于媒体的宣传,各种蜂疗书籍的出版发行,还有默默无闻的蜂疗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蜂毒疗法已经普及.众多的蜂疗医院和蜂疗诊所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6.
魏明珠 《蜜蜂杂志》2005,25(6):35-36
将蜂疗应用在医学上,主要在补充传统医疗的不足。西医的治疗是属于急性的治疗,中医的治疗则属于慢性的疾病治疗,这两种治疗不外乎药物治疗。药物的应用虽然可使疾病程度降低,但也造成身体的负担,个人的体质不同,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及滞留,因此近代西方医学提倡预防养生的自然疗法,蜂疗中的蜂针疗法利用中医的针灸法,循经取穴,依照不同的病情,选择穴位点进行螫刺,使蜂毒通过螫针从穴位进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蜂毒可增加免疫系统的能力,降低过敏因子的活动力,活化细胞,增加循环系统的代谢能力、改善体质,并有抗癌效果。因此蜂疗…  相似文献   

17.
蜂针与蜂毒注射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针与蜂毒注射液之比较李荣农蜂毒疗法是从蜂针开始的,没有蜂针便没有蜂毒疗法。但它们代表的是不同的时代———蜂针时代与蜂毒注射液时代。是时代变化了,就有了蜂毒注射液呢,还是时代的发展必须由蜂毒注射液取代蜂针以及能否取代呢?我们不妨作个比较,然后再下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活蜂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蛰刺,从而实现治疗某些疾患的目的,即为蜂针疗法。蜂针疗法作为一种医学临床手段,属祖国医学针刺的范畴,同时也兼具西医肌肉注射的特点。临床实践中,术时取用活蜂由于是从自然状态下的蜂群中随机择取,其体表可能携带各种病菌、病毒及灰尘,不能达到医学临床常规操作的无菌要求,很容易使患者受术部位遭受某些感染,缺乏科学性。为避免这一问题,本文(-)中介绍的“中空蜂疗针刺针”,能解决临床施术过程中器械方面的不足,本文介绍的则是一套以采用常规消毒剂对待用蜂群的环境、活蜂的体表进行彻底的无菌消洗机具。为下一步采集蜂毒,制取蜂毒制剂作好准备,以使蜂毒制剂从生产源至采集、制剂和使用全过程中达到无菌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9.
前言 由于蜂针疗法是通过针刺刺激和蜂毒作用机体两种途径而实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传统选用蜂针疗法所针对的疾病,多为风湿、类风湿疾病、神经痛、神经炎等慢性、顽固性疾病。而对用于外科感染的治疗,报道中较为少见。笔者引用针刺能够消散外科(皮肤)感染炎症的机理,以蜂针代替针刺,曾多次对皮肤痈肿(未化脓)进行施治,均证实蜂针对皮肤急性外科感染有一定的消散炎症作用。本文即利用蜂针散刺用于外阴皮肤痈肿的术后辅助治疗,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续2005年第5期) 前言 普遍被人们认识和接受的蜂针疗法,其实现治疗目的的主要作用是针刺反应与蜂毒的药理作用。采用传统蜂针疗法进行临床医疗操作时,有以下两点不足之处丞待解决:一是蜂针蜇刺操作时,在捕捉蜜蜂过程中,大多数蜜蜂在遭受捕捉刺激时,腹部常伸出螫针自卫,会损失掉一部分毒液,因此于注人患者体内的蜂毒数量难以精确确定;二是由于蜂毒中蚁酸类一些物质作用,常使患者受术局部有轻微的过敏一炎性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使很多患者对蜂针治疗想而生畏、望之却步,因而阻碍了蜂针、蜂产品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