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6,(10):14-15
油茶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确保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油茶产量偏低,极大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花粉限制机制是导致油茶产量较低的重要诱因,解决油茶花期花粉限制机制是大幅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纹地蜂是油茶的一种重要传粉昆虫,利用纹地蜂授粉对提高油茶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纹地蜂采访油茶花的行为,以期为解决油茶花期花粉限制机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油茶为异花授粉植物,其产量与传粉昆虫关系密切,但油茶昆虫授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熊蜂在温室大棚作物授粉方面具有效益高、品质好等优点.本文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引进熊蜂对其进行授粉试验,分析熊蜂对油茶授粉结实的影响,以期为油茶的引蜂授粉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熊蜂的不同投放方式对油茶的座果结实有很大影响,熊蜂的自由式授粉、限制性授粉和自然昆虫授粉的座果率分别为36.78%、0.22%和18.23%,自由式授粉能显著提高油茶产量,而高饱和密度的限制性熊蜂释放方式反而会有减产作用;另外通过熊蜂授粉试验发现油茶不同亲本间的组配授粉结实率差异很大.因此在合理控制的情况下熊蜂能有效提升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蜜多粉足,堪称我国南方冬季蜜库;但是,蜜蜂(多指人工饲养蜜蜂)尚不能安全有效利用大面积的油茶蜜粉资源,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是开发利用油茶蜜源的关键,利用蜜蜂授粉提高油茶产量才能打破油茶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概述了油茶生产中常见传粉昆虫及其授粉情况,重点阐述了油茶蜜蜂授粉效果研究进展,总结提出了蜜蜂采集油茶蜜粉资源时蜂群管理建议,以期为油茶花期放养蜜蜂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5,(8):40-43
黄瓜是我国北方冬季温室栽培的主要瓜类之一,然而目前其瓜果品质较差、产量和优果率较低,且其生产过程不能满足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发展要求。关键原因在于温室内授粉昆虫不足,人们大量使用植物生长激素。尽管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产量,但目前人工授粉成本不断增加;而利用昆虫为黄瓜授粉对大幅提高产量,尤其在提高瓜果品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蜜蜂和熊蜂是黄瓜理想的授粉昆虫,所以大力推广蜜蜂、熊蜂授粉技术,将人工辅助授粉和蜂类授粉相结合是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黄瓜花部特征、传粉方式、利用蜂类为黄瓜传粉的优势及蜂类在温室黄瓜花朵上的采集习性,并为今后提高黄瓜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刺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昆虫的工作效率与其生物学特性及周围环境有关,由于无刺蜂具有对人无害、采集作物范围广、耐高温等优点,成为具有很大潜力的温室授粉昆虫。介绍无刺蜂的生物学特性,以利更好地为温室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9,(12):23-25
通过实地考察、用户填表和座谈会3种方式,对甘肃紫花苜蓿栽培与授粉现状、授粉存在问题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利用昆虫授粉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引入昆虫授粉效果好于自然授粉,甘肃紫花苜蓿授粉应以人工饲养的蜂为主,同时保护野生传粉昆虫的生存环境,人工饲养与野生传粉相互补充,有效的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6,(7):23-27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从境外引入外来蜜蜂、熊蜂或胡蜂用于养殖或为设施农业授粉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但引入外来蜂种应慎重,外来蜂种逃逸为野生种群后,因缺乏自然天敌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与本地传粉蜂形成食物竞争或捕食关系,还有可能传播病虫害、干扰本地传粉蜂的生殖,甚至破坏植物-传粉者之间的互利关系,对本地传粉蜂类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产生较大危害。在大量外来蜂种进入我国的现状下,为保护本地传粉蜂的物种多样性,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引种单位应充分评估引种风险并严格管理外来蜂种;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开发本地熊蜂资源为设施农业授粉服务;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保护我国本土蜂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类授粉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世界上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作物有三分之一以上属虫媒植物,传粉昆虫因为其授粉作用而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蜂类是在生产中应用最广的  相似文献   

9.
李继莲 《中国蜂业》2005,56(6):44-45
无刺蜂被认为是热带非常重要的授粉昆虫,它们对至少9种作物的授粉有效.然而,它们很少被用于商业授粉.据研究报道,无刺蜂种Nannotrigona testaceicornis在日本成功用于草莓授粉.  相似文献   

10.
油茶花期放蜂授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花期放蜂授粉,不但能收到油茶蜜、花粉,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油茶座果率几倍。经过蜜蜂授粉的油茶,不但果大籽多,出油率高,而且在梅雨月份没有或少有落果、裂果现象。总的经济效益可以提高5~7倍。要搞好油茶花期的放蜂授粉,除了油茶种植区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外,还必须做好蜂群入场前后的一系列工作。一、充分做好蜂群入场前的准备(一)选种。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为油茶授粉用中蜂或黑色的西蜂较适宜。如东北黑蜂、灰色高加索蜂、喀尼阿兰蜂等。还  相似文献   

11.
茶籽多糖及茶皂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旨在研究2种主要水溶性茶籽提取物茶籽多糖和茶皂素对良凤花肉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良凤花肉鸡80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抗生素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5mg/kg恩拉霉素,试验组Ⅰ、Ⅱ、Ⅲ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茶籽多糖300mg/kg、茶皂素500mg/kg和茶籽多糖300mg/kg+茶皂素500mg/kg。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水溶性茶籽提取物,在试验第3阶段试验Ⅰ、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试验Ⅱ组(P0.05);日粮添加茶籽多糖和茶皂素均有利于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的增殖(P0.05),添加茶皂素能够降低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腾冲红花油茶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人工授粉、东方蜜蜂自由式授粉、东方蜜蜂强制性授粉处理,以期为提高腾冲红花油茶的产量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东方蜜蜂自由式授粉油茶座果率为30.3%,与人工授粉和强制性授粉差异不显著;结实率达24.6%,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强制性授粉,分别提高了10.6%和15.2%;自由式授粉油茶平均每株鲜果重为4.16kg,极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中蜂强制性授粉;平均每株鲜籽重为1087.7g,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和中蜂强制性授粉。因此,中蜂自由式授粉是提高油茶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为大戟科油桐属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与油茶、核桃、乌桖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介绍了油桐资源与分布,探讨了其作为天然油料资源的市场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熊蜂和蜜蜂为塑料大棚西瓜授粉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蜂和蜜蜂为塑料大棚西瓜授粉试验得出,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的平均单瓜重较重,差异不显著(P>0.05);单位面积产量较多,差异不显著(P>0.05);瓜型更周正,差异显著(P<0.05);VC含量较高,增加0.14%;总糖较高,增加2.22%;糖酸比较高,增加2.23%;可溶性固形物较低,降低2.04%;硝酸盐相同;说明熊蜂授粉比蜜蜂授粉产量略高,瓜较重,外观较好,VC含量较高,糖含量较高,口感相差不大,均可达到有机食品标准。证实了熊蜂授粉技术可以代替蜜蜂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15.
蜜蜂与生态平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蜜蜂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其传粉作用是其他生物无法替代的.众多研究证明蜜蜂对生物多样性的促进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生态系统的恢复、珍稀植物的保护以及高原荒漠地区的开发利用等工作中也越来越多地关注蜜蜂的作用.从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蜜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两个方面阐述了蜜蜂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31.03±2.13)kg]的长×大健康阉公猪20头,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采用FIRE全自动生长性能测定系统对试验猪生长性能进行精确化测定,用茶籽提取物和抗生素进行饲养对比试验,试验期48d。其中抗生素组为基础日粮添加120mg/kg的吉他霉素(50%),试验组为基础日粮添加600mg/kg的茶籽提取物。结果表明:与抗生素组相比,茶籽提取物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7%,平均日采食量提高了4.5%,料重比降低了4.2%;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了9.9%,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13.1%,丙二醛含量降低了4.8%。试验提示,生长猪日粮中用600mg/kg的茶籽提取物取代抗生素,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得到改善,抗氧化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广丰县主栽柑橘品种广丰马家柚在生产中授粉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实验选用了5个柑橘品种为授粉品种,以生长势健壮,结果盛期的树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粉。测定了不同授粉品种组合座果率、果实外在品质、内在品质和种子数等几个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明显影响到座果率、可溶性固形物、在可滴定酸、维生素C,而果实纵径,横径,果型指数,种子数表现不明显。四倍体授粉可以减少果实中种子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春兰  张露  雷蕾  吴南生  胡冬南  郭晓燕 《草业科学》2012,29(11):1647-1654
基于对江西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下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测定,探讨了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养分、酶活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层逐渐加深,油茶林土壤养分含量逐渐下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呈规律性变化,0~20cm土层,6种林龄的油茶林和无林地对照中,夏季有机质含量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为3.89%;秋季有机质含量10(年)龄油茶林(D-10yr)最高,为2.25%;夏、秋季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分别为2.12和1.61mL·g-1。夏季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以6(年)龄油茶林(C-6yr)最高,分别为2.45U·g-1和3.43mL·g-1。20~40cm土层,6种林龄的油茶林和对照林分中,夏、秋季有机质含量均以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分别为1.97%和1.31%,夏、秋季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以50(年)龄油茶林(G-50yr)最高,分别为1.50和0.95mL·g-1,秋季过氧化物酶活和蔗糖酶活性均以C-6yr最高,分别为2.22U·g-1和1.33mL·g-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林龄油茶林各土层上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可作为评价土壤质量及肥力较好的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熊蜂是相当有效率的授粉昆虫,经常在温带地区设施栽培西红柿、草莓园内被用来当成授粉的媒介,唯在热带地区应用的例子并不多。精选熊蜂(Bombus eximius Smith)广泛分布于东亚至东南亚的副热带气候区域,其生物特性与族群数量有潜力成为热带区域设施栽培作物的授粉昆虫。研究以西红柿与草莓为对象,评估精选熊蜂在热带地区网室栽培园的授粉效果。比较熊蜂授粉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牛西红柿,熊蜂授粉处理组的果实种子数发育佳,且畸形果、空洞果或瘢瘤果少,每颗果实平均重量167.2g,较对照组120.6g重。比较熊蜂授粉处理与无授粉处理的草莓,熊蜂授粉处理组的瘦果发育较完整,畸形果少,果实平均重量4.9g,较无授粉处理的草莓2.3g为重,熊蜂授粉处理的草莓平均瘦果数100.4个,较对照组32.4个多。本研究评估在热带地区的设施栽培西红柿园内利用精选熊蜂授粉,具有节省劳力及促进西红柿品质的效果;而精选熊蜂对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亦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