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秸秆覆盖还田能养地增产、保墒、调地温,是增加农业生产后劲的一种新举措。介绍了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主要作用和覆盖还田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小麦秸秆的覆盖量(无秸秆覆盖为对照,覆盖量为250,500,750kg/667m2为3个处理)对不同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烟覆盖量为750,500kg/667m2的处理在各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20.97%,36.63%,11.25%,18.07%及4.35%,9.15%,4.56%,15.46%(P<0.05),田烟仅在覆盖量为750kg/667m2时在各个生育期分别显著高于对照4.88%,16.60%,9.01%,11.48%(P<0.05)。采收后,覆盖量为750kg/667m2时,地烟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对照5.72%(P<0.05);田烟的土壤pH值显著低于对照11.39%(P<0.05)。采收后秸秆覆盖处理的地烟土壤pH分别显著低于对照3.08%,5.64%,7.86%(P<0.05);田烟的土壤容重分别显著低于对照2.84%,4.43%,6.19%(P<0.05)。覆盖量为750kg/667m2时,地烟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田烟的速效钾含量在多数生育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覆盖量为500/667m2时,地烟的速效磷,田烟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在多数生育期显著高于对照(P<0.05)。总体来看,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对地烟和田烟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均存在相同点和差异,覆盖量为500kg/667m2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协调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保护生态环境,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蒙城县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对土壤养分、节肥效果及农民增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旱地小麦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总结多年来在旱地小麦秸秆全程覆盖的研究成果与示范推广经验,阐述了从增产、保水、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在北方旱区推广应用该技术的前景,指出了该技术在少耕覆盖、品种配套、机具选择、病虫草害有效防治及施肥播种等重要环节的具体要求,分析了目前在推广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适宜的覆盖量为500~800kg/亩;在亩产300~500kg的地块,其秸秆量就是适宜的覆盖量。 相似文献
12.
13.
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每株结角烽和每角粒数,明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索旱地有效的蓄水保墒途经,在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试验农场进行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在夏闲期和生长期进行留茬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尤其可使土壤上层长期保持湿润状态,同时留茬覆盖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休闲期蓄水量由391.9 mm提高到468.7 mm;土壤表层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1.3%、104.5%、13.0%;免耕播种产量7 351.5 kg/hm2,传统耕作产量6 739.5 kg/hm2,增产9.1%。该技术能有效保蓄农田土壤水分,增产较明显,可在关中西部及同类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6.
17.
科展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9,(5)
小麦秸秆高茬覆盖还田旋耕机覆盖播种采用多用途旋耕施肥播种机1次完成覆盖、播种、施肥、镇压。通过镇压,秸秆与土壤及地表结合更紧密,能减少蒸发量,保证出 相似文献
18.
对小麦秸秆覆盖的技术措施、投资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生产中运用这一技术,可增加产量,具有省工、省时、省投资、保水、保土、保肥等优点,是农民乐于接受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庄浪县研究了冬小麦不同覆盖方式对产量以及土壤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黑膜微垄产量最高,秸秆覆土覆盖模式较好,可以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为绿色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结合田间试验与文献资料,分析了旱地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收获指数降低的原因。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资料显示秸秆覆盖能够增加小麦产量,但是覆盖较常规耕作小麦收获指数下降最高达20%,这个现象不容忽视。其原因可能是:(1)小麦生育前期旺长消耗大量土壤水分,造成小麦后期严重的水分胁迫,影响籽粒灌浆。(2)小麦后期水分
胁迫可能引起冠层温度升高,导致热胁迫对籽粒灌浆不利;(3)旱地小麦氮肥播前一次施用方式有可能引起小麦后期氮营养不足,加速叶片衰老,影响花后光合产物形成,也不利于籽粒灌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