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把绿茶揉捻叶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内的干燥过程视作一个多薄层的干燥过程,并依据薄层叠代计算的原理,建立了茶叶烘干机多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在进叶叶层厚度为3—4厘米、进风温度为85—120℃和链轮转速为3—7转/分钟的干燥条件下,出叶含水率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绝对差均值为1.49(%,湿基),烘干机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的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均方差小于0.03145。  相似文献   

2.
通过6CH-20A 型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实际生产干燥作业的测试研究,得出烘二青、毛火、足火三工序本机热效率分别为33.54%、33.44%、17.06%。对应于此三工序,废气、机壁和漏气所造成的热损分別占烘箱供热量的61.24%,61.50%,78.20%;而下烘叶所带走的热量占烘箱供热量的5%左右。  相似文献   

3.
杨凯  高俊明  李浩 《福建茶叶》2016,(11):11-12
茶叶烘干机是茶叶加工流程后期干燥茶叶的主要设备之一,当前最常用的茶叶烘干机大多为链板式烘干机。茶叶物料的链板式烘干机干燥过程数学模型是建立在烘干机内热风和茶叶的热湿平衡的基础上的,依据各薄层干燥数学模型进行叠代计算得出。在一定的进风温度、叶层厚度和链轮转速的干燥条件下,出叶含水率可由进风温湿度与排风的温湿度所得出。茶叶烘干机干燥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对茶叶的烘干过程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烘干机的研制与设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曾民秀 《中国茶叶》1992,14(1):28-29
浙江泰顺县山垟坪茶场,主产炒青绿茶,近年来制茶上采用了滚筒杀青机杀青和烘干机烘二青。滚筒杀青机是用福建寿宁茶机厂的产品,其筒径为65cm,筒长3m,由手工投叶,出茶口下方自配了一台风机作散热排湿。该机杀青效果较好,但是,由于炉膛深度砌得不够,灶腔体积小,存在鼓风机鼓风助燃时火焰往灶门外窜的毛病,既浪费燃料,又易烧坏灶门上方的砖壁。烘干机是用福建松溪茶机厂生产的6CH-6型烘干机,该机配套的“U”型直管式金属热风炉,使用了两年,因管道被烟尘阻塞,金属被燃烧的煤气腐蚀损坏而报废。鉴此,笔者在殷鸿范“茶机的节能潜  相似文献   

5.
对非均匀和特性常变的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直接测量水分是很困难的。研究发现,烘干机的出口叶温是上烘茶叶、环境条件及干燥工况的综合反应,与干燥含水率有显著相关性。在干燥目标含水率确定之后,在此控制点附近区段波动的茶叶含水率与其叶温可作线性相关处理,其相关系数:烘二青工序为-0.96,红碎茶毛火时为-0.945,足火时为-0.997。由此使控制模型简化,并可直接利用出口叶温作为判断干燥程度的相对指标,而不需测量茶叶含水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6CH—20A 型茶叶烘干机上设计了计算机叶温反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茶叶干  相似文献   

6.
茶叶试验加工厂,在茶叶综合专业研究单位中,与科研实验室、茶树种植试验场同等重要,都是开展科研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支柱性条件,于是,国内外的茶叶研究单位均十分重视试验加工茶厂的建设。不久前峻工投入使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加工厂,就是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促进该所科研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茶叶不仅包含着一种文化,也体现着茶叶消费者的独特品味,因此,良好的茶叶的包装设计对于茶叶的销售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和消费者体验的有关和意义来对茶叶包装设计的重要的价值进行有关的论述。同时通过对如何开展消费者体验的茶叶包装设计和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茶叶包装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有关的探究。从而希望这种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茶叶包装设计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帮助茶叶的营销,也更能更好地满足相应的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陈士芬 《福建茶叶》2016,(10):190-191
对茶叶进行包装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激发他们的购买欲。一个好的茶叶包装不仅可以提升茶叶的品牌形象,也可以增加产品的销售份额。对此,本文基于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角,简单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市场调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文字、图形、色彩、造型等方面进一步探索了茶叶包装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汪新叶 《福建茶叶》2016,(1):152-15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特征日益明显,这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本文从多元文化发展和特征的角度,分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茶叶,其包装设计中体现民族性与地域性文化审美的重要性,旨在为当前茶叶包装设计创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翟健茹 《福建茶叶》2016,(12):149-150
茶叶包装作为茶叶能否成功销售的一大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基于视觉传达,好的茶叶包装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好感,从而选择该商品进行消费。同时,合适的茶叶包装也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时代审美。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新研制的烘干机温度PID控制系统结构原理。用该系统进行大红袍精制烘焙应用试验,研究表明,设定温度为180℃,PID控制系统平均热风温度为181.9℃,人工控制平均热风温度为188.9℃,PID控制烘焙温度比人工控制更加稳定,节煤率为22.97%~26.83%;PID控制与人工控制烘焙的两种等级大红袍茶多酚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一级大红袍的氨基酸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二级大红袍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显著水平;PID控制烘干的茶叶感官品质优于人工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乌龙茶、绿茶、红茶和白茶成品茶样本,按同步建模和特定茶类建模两种策略,进行了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逐步判别分析技术的茶类判别研究。结果表明,以1 000~1 800 cm-1波段吸收值、主要吸收峰比值、萃取前二者的建模因子进行同步建模,所得回代判别准确率和外部验证准确率分别为84.8%、85.0%,81.9%、80.0%,89.0%、88.5%;3种数据处理方法针对特定茶类建模的回代判别准确率和外部验证准确率分别为94.2%、95.0%,89.2%、90.0%,93.0%、95.0%;同步建模和特定茶类建模分别得到判别效果较好的函数4条,能有效区分4种茶类,并且特定茶类建模的效果优于同步建模。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工夫红茶干燥中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提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随机抽取6次干燥处理中的226个样本,进行波长1 000~17 99 nm近红外光谱扫描后按照国标法测定含水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预处理,利用全局偏最小二乘法(PLS)、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分别构建水分近红外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检测含水率,其准确度都可靠,但利用si PLS法将全光谱划分为13个区间,联合4个区间用6个主成分数构建的水分预测模型效果更优,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值分别为0.9593和0.0395,说明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以实现红茶干燥中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不同产地、不同类型及不同年份的白茶的感官滋味品质特征、滋味特征属性进行深入剖析及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滋味属性预测评价研究。研究显示甘甜度与醇爽度是白茶滋味品质特征表现的必要评价指标,相同原料及前期工艺条件下陈化度提高可显著提升滋味甘甜度及醇爽度。利用NIRS-PLS法对滋味特征总分、甘甜度、醇爽度及陈化度分别建模,模型定标集校正相关系数Rc为0.837~0.987,预测相关系数Rp为0.748~0.888,均具有较高预测能力,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白茶感官滋味特征属性的快速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化学生态学构建茶园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介绍了茶树害虫性信息素、虫害诱导茶树挥发物的生态功能、外源诱导茶树抗虫性以及非寄主次生代谢产物对茶尺蠖和假眼小绿叶蝉的行为调控效果四个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茶园害虫的无公害防治体系进行了构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滚筒式杀青机温控系统具有时变不确定非线性的特点,采用常规PID控制难于满足控制要求,利用模糊控制的良好收敛性和对模糊量的运算优势,以及神经网络自学习、自适应的特性,将常规PID控制与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策略,实现了对PID参数的实时在线整定。MATLAB软件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模糊RBF神经网络PID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比,系统具有更好的动静态特性和抗干扰性能,温度控制误差在±2℃范围内,能很好地满足茶叶杀青工艺对温度的控制要求,保证了茶叶的杀青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杠杆率校正的PLS-DA法对正半岩武夷岩茶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武夷岩茶属于闽北乌龙茶,是福建省的特有茶类,也是我国传统名茶中的精品,尤其以武夷中心地带所产的正岩茶品质最佳。本文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利用杠杆率校正(leverage correction)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武夷岩茶中的正岩茶与半岩茶的分类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定标集42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为100%,对于未参与模型建立的验证集20个样本的识别正确率也达到了100%。初步证明了利用近红外技术结合PLS-DA分析方法对正岩茶与半岩茶进行分类识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崂山茶区的生态环境和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本文提出一套适合本茶区应用的控制技术:在茶园间作紫花苜蓿、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或留草等生态恢复技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蓄养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加强对害虫发生情况的监测,结合采茶等农艺活动,对害虫实施点片防治或人工防治;秋茶结束后喷施化学农药,以消灭在茶园越冬的害虫,或用纱网覆盖茶蓬,阻止绿盲蝽回迁茶园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防止茶叶在理条过程中出现色泽变黄、变暗或产生焦味的现象,需要有效地控制理条过程中的温度,提高茶叶的加工质量。将模糊算法与理条过程的温度控制结合,运用Matlab对设计进行仿真及进行理条实验,表明主副加热部件模糊温度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碎茶率为6%(传统方式碎茶率为11.8%,单一加热部件模糊控制碎茶率为8.3%),理条温度为90℃,评审分数为932.5分,优于传统理条方式与单一加热部件模糊控制理条方式,该研究为提高茶叶理条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76份有代表性的小种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行国标方法测定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作为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化学值,对应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值,分别建立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最佳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茶多酚含量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97.59%,校正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为0.566%,验证集R2为95.06%,预测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0.855%;咖啡碱含量模型校正集R2为96.98%,RESEC为0.110%,验证集R2为95.67%,RESEP为0.148%。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定量分析模型效果均较好,可实现对小种红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