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风味类型铁观音乌龙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观音乌龙茶按现行国家标准可划分“清香型”、“浓香型”和“陈香型”3种风味类型。本试验在对安溪铁观音收集和审评分类基础上,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对各茶样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可视化模式识别方法比较了不同风味铁观音新茶和不同质量等级铁观音陈茶香气组成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铁观音新茶和陈茶香气组成的化学模式存在明显的类群区分。铁观音新茶相较陈茶具有更为丰富的香气组分,其中醇类、酯类和烯烃类化合物是铁观音新茶“清新”风味的主要赋香成分,而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则是形成铁观音“陈香”风味的重要物质基础。橙花叔醇、吲哚、α-法呢烯、2-甲基丁酸-2-苯乙酯、己酸-顺式-3-己烯酯、2-甲基苯基甲酸甲酯、丁酸苯乙酯、2-甲基丙酸-2-苯基乙酯、2-苄基(苯甲基)异氰化、己酸异戊酯和香叶基丙酮可作为区分铁观音新茶和陈茶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2)铁观音新茶按其香气组成可划分为“显酸茶”、“正韵茶和青韵茶”、“浓香茶”3个茶样类群。带“酸香”风味的“显酸茶”主要与酯类化合物密切相关,而显“火香”风味的“浓香茶”香气成分多为长链缩合态化合物,且二者均较“正韵茶和青韵茶”香气组成更为丰富。(3)不同贮藏年份的铁观音陈茶香气组成无明显的类群区分,但有潜在的质量等级差异。高级铁观音陈茶的酯类化合物相对丰富,醛类和酮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铁观音产品的分类鉴别和风味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长沙县高桥相同嫩度茶鲜叶原料采用卷曲形毛尖茶加工工艺制绿茶为对照,分别对沅陵县齐眉翠峰、凤娇碣滩茶、干发茶和军大坪茶4种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沅陵4种绿茶的茶多酚总量28.76%~30.34%,游离氨基酸总量2.35%~3.22%,咖啡碱含量3.00%~3.63%,水浸出物含量37.26%~40.07%,可溶性糖总量5.46%~5.65%,可溶性蛋白含量1.50%~1.74%,类黄酮化合物总量1.16%~1.79%,叶绿素总量1.36%~2.01%,儿茶素总量13.53%~16.20%。与对照相比,4种绿茶的茶多酚、可溶性糖和儿茶素总量均高于对照,除齐眉翠峰外其余3种茶样水浸出物和叶绿素总量均高于对照,除干发茶外其余3种茶样类黄酮化合物总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单丛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结合感官审评,探究有机单丛茶与常规单丛茶品质的差异化,寻找有机单丛茶的价值点.[方法]以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的凤凰单丛为研究对象,测定有机单丛茶与常规单丛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及其主要组分、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等含量,同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有机单丛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咖啡碱含量、游离...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铜仁市产铁观音香气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福建清香型铁观音(1号样、2号样)和贵州铜仁产铁观音茶样(3号样)进行香气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铁观音茶样中一共检出128种香气化合物,其中1号茶样47种、2号茶样79种、3号茶样62种。1号、2号茶样中以醇类化合物为主,3号茶样以酯类化合物为主。3个茶样中,吲哚、苯甲醛等19种香气成分为共有成分,其中检出含量最高的两种香气成分均为反式橙花叔醇和吲哚,而在香气化合物数量和种类上两地茶样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铁观音“音韵”,在不同的茶人,包括茶叶专家都有不同的表述。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广大茶人所认可的、权威的提法。看来这“音韵”何解,如何评断?这也正是铁观音魅力之所在。本文提出对铁观音“音韵”的看法,并阐述了“音韵”形成的条件和审评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乌龙茶审评方法香气与滋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淑英  顾志蕾 《茶叶科学》2001,21(2):166-169,174
比较了两种不同感官审评方法香气和滋味的审评结果。在香气方面 ,采用传统乌龙茶审评方法 ,中档和次品茶的评分高于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分钟”审评方法所得的结果 ,即采用直接闻叶底的方法比带汤闻香更易发现茶的一些不良气味。在滋味方面 ,采用传统乌龙茶审评方法 ,由于受香气审评速度的影响 ,茶汤浸泡时间不一 ,从而影响滋味的浓度 ,进一步影响审评结果的重现性 ,而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分钟”审评方法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因此 ,采用“3 0g茶样— 15 0ml沸水— 5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白茶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丽  蔡良绥  林智  王力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9):1606-1610
香气质量是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常用感官审评法评价,但此法带有主观性且很难定量。为探索客观评价白茶香气质量的方法,笔者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12个白茶样的香气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白茶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个白茶中W6的香气质量最好,模型检验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同;同传统感官审评相比,模型评价不同茶叶的香气分数差别较大,更容易区分茶叶香气品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可替代感官审评法对白茶香气品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茶叶是商品率很高的一类农产品。由于构成茶叶品质的因素很多,组分复杂,且又因加工条件和工艺技术的不同,导致茶叶在色、香、味、形上呈现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所以茶叶质量的优劣、等级上下、品格高低,很难用物理、化学指标来衡量,只能用感观审评判定。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审评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澳洲坚果叶茶的品质特征及香气成分,以春季澳洲坚果一芽三叶为原料,依据炒青茶的制作方法加工成澳洲坚果叶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GC-MS分析澳洲坚果叶茶的香气组成,同时结合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测定其品质。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叶茶外形匀整饱满、滋味浓、口感厚重、香气浓醇、有特殊香气;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其总灰分为(5.00±0.09)%、水浸出物为(39.00±0.27)%、多酚为(5.90±0.14)%,游离氨基酸(2.80±0.01)%,且不含咖啡碱,饮用品质良好。澳洲坚果叶茶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8种,根据化学结构差异可分为醛类13种,醇类6种,酮类6种,吡嗪类5种,酚类3种,脂肪酸类2种,烃类、吡咯类和呋喃类各1种,并以酚类、醇类、醛类、吡嗪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36.86%、20.98%、18.35%和14.46%;2°,4,4°,-三甲氧基查耳酮(20.25%)、2,4-二叔丁基苯酚(11.88%)、顺-2-戊烯-1-醇(10.52%)、1-戊烯-3-醇(6.71%)、壬醛(6.64%)是澳洲坚果叶茶中含量最高的5种挥发性成分。特征香气成分分析表明,醇类、醛类、酮类、吡嗪类等可能对澳洲坚果叶茶香气品质构成产生重要影响,而无特殊香气的酚类等对澳洲坚果叶茶香气品质的贡献程度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安溪铁观音堪称乌龙茶之极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两种。由于清香型铁观音具有香气清高悠长,滋味醇厚鲜爽的优异品质,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这不仅促使了安溪传统乌龙茶工艺的革新,而且在茶叶感官审评上,对清香型乌龙茶品质特征也应形成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6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系)白叶1号、中黄1号、黄金茶1号、苏茶早、E1和20-2-1的主要生化成分,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分析了6个品种(系)春季新梢(一芽二叶)中主要生化成分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高氨基酸茶树品种(系)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茶氨酸及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水浸出物、茶多酚、酚氨比、EGCG、GCG及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其它组分变化规律不明显.基于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聚类分析显示,白叶l号、苏茶早、黄金茶1号、中黄1号、E1等5个品种(系)聚为一类,该类具有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低的特性;此外,高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的品系20-2-1则单独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小鼠转棒试验探讨了不同品类铁观音对于正常及高脂喂养ICR小鼠的抗疲劳功能影响.不同浓度清香型铁观音喂养正常小鼠和高脂小鼠,均可以提高小鼠在棒时间,抗疲劳效果显著.不同品类铁观音喂养试验结果表明,除铁观音鲜叶外,不同品类铁观音均可以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抗疲劳能力,且不同品类铁观音均可以有效缓解高脂喂养引起的小鼠抗疲劳能力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光照作为重要外源信号因子参与调控乌龙茶品质特征形成。为了系统研究不同光照时间的日光萎凋对乌龙茶风味组分的影响,以铁观音鲜叶为供试材料,分析测定 5 个不同时间(0、15、30、60、120 min)日光萎凋处理制成铁观音毛茶的儿茶素、香气组分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积累和儿茶素降解与日光萎凋时间延长不存在持续线性正相关关系,适度日光萎凋有利于促进清香型铁观音品质特征形成;与日光萎凋20 min 处理相比,日光萎凋 15 min 处理制成铁观音毛茶中呈花果香气味的 α-法呢烯和橙花叔醇的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 4.4%和 6.8%,与全程无光萎凋处理相比,日光萎凋 15 min 和 30 min 处理的毛茶非酯型和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降低明显,下降幅度分别达到 7.26%~19.77%和 14.36%~30.09%,日光萎凋 60 min 和 120 min 叶片过度光胁迫产生红褐变,毛茶综合品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基于萎凋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白茶加工品质目标控制,以茶鲜叶萎凋减重率达45%为环境调控节点,通过高温除湿[(30±2)℃,RH (35±5)%]或低温除湿[(20±2)℃,RH (55±5)%],研究了持续低温除湿(Low-Low)、持续高温除湿(High-High)、先高温除湿后低温除湿(High-Low)和先低温除湿后高温除湿(Low-High)4种不同控温除湿萎凋方式对福安大白茶、黄棪和黄观音等6个茶树品种鲜叶所制白茶感官品质和化学轮廓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茶风味品质主要由鲜叶原料(茶树品种)的理化特性所决定。采用Low-Low萎凋处理的白茶滋味略淡、稍带青气;High-High和Low-High萎凋处理的同一茶树品种白茶的外形和汤色等较为相近,且Low-Low和High-Low萎凋加工的白茶亦具有较为类似的品质特征。各白茶样品的紫外和近红外光谱均有较为相似的吸收变化,并以近红外光谱可为供试茶样的模式识别提供更为丰富的化学信息;白茶样品中的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咖啡碱和可可碱含量在不同茶树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但萎凋处理对已标定的儿茶素类和嘌呤碱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紫外光谱,尤其是近红外光谱和生化组成(儿茶素类和嘌呤碱)的主成分分析可对白茶样品按鲜叶原料(茶树品种)进行较好的类群区分,但不同萎凋处理对其光谱和生化组成轮廓的影响则被茶鲜叶原料的品种特性所掩饰;采用多级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呈现4种萎凋环境对不同茶树品种白茶样品近红外光谱和生化组成轮廓的影响趋势,且其对全部白茶样品的分类识别结果与呈现的风味品质感官特征较为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白茶风味品质工艺技术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市本地茶与类茶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州市所辖融水县和三江县境内山峦叠嶂、山岭连绵起伏;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550-1700mm;属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境内分布着“牙己茶”等10多种野生茶或类茶资源。本文为有效合理地保护、利用与开发本地茶资源,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安溪铁观音是中国传统名茶,历经30多年发展—调整—再发展的历程,以其独特的品质风味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成为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茶叶领军品类.当前,茶叶产销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安溪铁观音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近年来,安溪铁观音市场出现回暖局面,为推进安溪铁观音高质量发展,文章从运用定位工具重塑品牌形象、创新销售渠道、洞...  相似文献   

17.
乌龙茶香气是衡量毛茶品质和市场价值的重要因子,相同工艺下,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制成的乌龙茶香气差别大.为探明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制成乌龙茶后的差异香气组分,筛选高香乌龙茶品种关键选育指标,本研究以高香乌龙茶品种'春闺'为对象,'福云6号'为对照,以闽南乌龙茶工艺制成春闺乌龙茶(CG)和福云6号乌龙茶(F6).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对两个茶样的香气组分进行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挖掘CG和F6香气特征及主要差异香气组分.结果如下,主成分分析显示,CG和F6之间香气特征差异较大,CG中代表性香气组分为橙花叔醇、吲哚、(E)-4,8-二甲基壬-1,3,7-三烯、2-甲基丁酸苯乙酯、己酸叶醇酯、苯乙醇、(Z,E)-α-法尼烯、脱氢芳樟醇、茉莉内酯等;F6中代表性香气组分为2-甲基戊酸甲酯和α-法尼烯.呈花香的闽南乌龙茶特征性组分橙花叔醇与吲哚组分在CG中相对含量可达50.4%,而在F 6中仅为3.8%.说明,茶树品种对乌龙茶香气类型和含量起到关键性作用,且橙花叔醇和吲哚含量可作为评价高香与非高香茶树品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研究燃气式滚筒杀青机的投叶量与转速对铁观音毛茶品质成分影响。结果表明,滚筒杀青机每筒投叶3 kg转速16 r/min时成茶的含水率最低;当转速为16 r/min时,每筒投叶3 kg和5 kg所制茶叶的水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随着转速的提高,每筒投叶5 kg处理的茶多酚总量较投叶3 kg处理显著减少;每筒投叶量3 kg和转速28 r/min交互作用对游离氨基酸总量影响最大;同时,以上2种不同投叶量与不同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咖啡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是每筒投叶3 kg比5 kg对咖啡碱含量影响略大。因此,杀青时选择适当的投叶量和转速参数指标,对安溪铁观音的生化品质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探究历史名茶六安瓜片不同等级间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差异,选用内山六安瓜片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茶叶样品,以SDE法提取香精油,使用GC-MS配合标样做定性分析,加入癸酸乙酯为内标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4个等级的茶叶香精油中共鉴定香气成分96种,包括20种醇、18种酯、17种烯烃、16种醛、12种酮、7种杂环化合物和少量酸类;主要成分为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β-紫罗酮、己酸-顺-3-己烯酯、苯甲醛、棕榈酸、芳香醇氧化物Ⅰ型、β-环柠檬醛、α-紫罗酮、顺-3-己烯-1-醇、庚醛和壬醛;从特级、一级、二级至三级,香气成分个数分别为79、60、55个和47个,相对于内标的含量分别为695.94、579.90、541.69和268.50,香气成分个数和香气总含量呈梯度递减;4个等级茶叶的共有高含量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橙花叔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己酸-顺-3-己烯酯,其含量随着等级降低而减少。六安瓜片的香气化合物包含多种类型且存在一些较稳定的高含量香气化合物,显露清香高爽的香型特征,但4个茶叶等级之间香气组分和含量的差异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