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在广西主要的甘蔗种植区出现了土壤中锰含量过高所导致的甘蔗宿根蔗幼苗黄化问题,这严重降低了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甘蔗产业发展。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介导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信号分子,在缓解重金属毒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锰胁迫下NO积累与甘蔗植株锰含量及细胞壁多糖组分的关系,旨在为揭示甘蔗锰毒耐受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锰处理后植株锰含量显著增加,并且植株中的锰主要积累在细胞壁及其果胶组分中;0.5、1.0 mmol/L锰处理24 h,后根尖中NO的积累量显著增加。在0.5 mmol/L锰溶液中添加NO供体硝普钠(SNP,0.2 mmol/L)增加植株NO积累后,根系锰含量为1215.4 mg/kg,叶片锰含量为525.5 mg/kg,相对于对照增加了37.1%,根及叶片中的锰含量、根细胞壁及其果胶组分中的锰含量均显著增加;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0.1 mmol/L)处理后,有效减少植株NO积累,并降低了根系、根系细胞壁及细胞壁果胶组分中的锰含量,根系锰含量相较于对照降低了78.2%,根系细胞壁和细胞壁果胶的锰含量相对于对照分别降低57.4%、40.6%;与此相同,硝酸还原酶抑制剂钨酸钠(0.3 mmol/L)处理抑制了硝酸还原酶(NR)活性并降低了植株NO积累,甘蔗植株、根系细胞壁及其果胶组分中的锰含量均显著下降。虽然钨酸钠处理后根系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I和半纤维素II组分含量变化不显著,但细胞壁果胶组含量、果胶甲酯酶活性以及果胶去甲酯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减少了细胞壁的锰吸附。可见,锰胁迫引起甘蔗细胞积累NO,而NO通过调控细胞壁的多糖组分及果胶甲酯化程度介导植株锰积累与分布。  相似文献   

2.
茶作为一种饮料,也有药用价值,更有保健作用。但茶树同时也是聚氟类植物,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研究选取以安化黑茶核心产区10年以上的茶园,以茶树生长过程的鲜叶为实验样本进行监测,对茶叶生长过程中氟含量的累积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监测发现,茶叶中鲜叶氟离子含量与生长时间呈正相关,茶树叶片中氟离子含量在刚发芽时期为100mg/kg,经120天生长过程后达到650mg/kg。同一茶园中茶叶春季氟含量约为夏季的1.2倍,春茶聚氟能力强于夏茶。同一生长时间、同一茶枝条中老叶氟含量约为嫩叶的4.2倍。  相似文献   

3.
修剪物与茶多酚对茶树矿质吸收及根系有机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茶树修剪物水溶性成分及茶多酚对茶树生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水培茶苗,于15、35、55、75、95 d收集根系分泌物,通过阴、阳离子树脂纯化、减压浓缩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分泌物中有机酸主要组成与含量。同时测定茶苗干物质量、茶多酚及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研究表明,茶多酚会抑制茶树对Ca、Mg、Fe、Mn、Zn的吸收,抑制生长,同时诱导茶树根系分泌苹果酸、柠檬酸;适量修剪物水溶物能够补充矿质营养,提高茶树K、Ca、Fe、Mn、Zn、Al的吸收,促进生长,但同时也会诱导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分泌,降低收集液pH值,而收集液pH值变化与有机酸分泌量变化显著相关,结果提示茶树修剪物水溶性成分可能是导致土壤酸化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茶树是氟的超富集植物,叶片高氟含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果胶乙酰酯酶(PAE)可能通过调控果胶的去乙酰化作用参与茶树叶片对氟的富集和解毒,然而目前并无茶树PAEs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茶树舒茶早基因组和三代测序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开展了PAEs的鉴定及其特性、进化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茶树中,PAE家族有12个蛋白,属于PAE5、PAE8、PAE9、PAE10、PAE12等5个成员,具有CLDG、PxYH、GGGWC、GS、NWN、rYCDG、GCSAG、NaAYDSWQ、HCQ等9个保守基序;在进化关系上,茶树PAEs与葡萄、可可亲缘关系较近;12个CsPAEs氨基酸大小为326~515,分子量为36.7~56.9βkDa,等电点为5.1~8.9;除CsPAE5、CsPAE5-1定位线粒体,CsPAE10-1可能定位胞质外,其他9个CsPAEs定位细胞壁;CsPAE5、CsPAE5-1、CsPAE12和CsPAE12-1为跨膜蛋白。此研究结果将为解析PAE在茶树叶片氟富集和解毒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VA 菌根对茶树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林智 《茶叶科学》1993,13(1):15-20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 VA 菌根对茶树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 VA 菌根真菌的茶树,无沦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的干重,都明显高于未接种的茶树,其中又以接种 VA 真菌同时施磷矿粉处理的茶树干重最大(较对照增加2.86倍);叶片含磷量较对照增加41%,特别是在施磷矿粉的条件下,叶片含磷量比对照增加87%,茶树整株的吸磷量是对照的3倍;叶片中 K、Cu、Fe 的含量增加,Zn、Mn、Ca、Mg、Na 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动,但施磷处理使各处理茶树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动趋于复杂。研究还表明,随着水溶性磷  相似文献   

6.
吴彩  方兴汉 《茶叶科学》1993,13(2):135-140
用水培、土施和喷施方法,研究了 Mo 对茶树体内无机元素吸收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对 Mo 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并积累在叶、根中。土施以盆土表面积每平方厘米50—200μg效果较好,但喷施易造成叶中 Mo 过剩。水培 Mo 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中 B、Na 的含量,促进 K 的吸收,减少体内 S 的含量,P、Ca、Cu、Fe 在茎中积累,Mg、Mn 在叶中有所增加。Mo 对 Al、Zn 含量无影响。施肥方式不同,Mo 效应也有区别,土施 Mo 肥能增加新梢中的大部分元素含量,喷施Mo 肥则使新梢中的大部分元素含量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7.
澳洲坚果不同种质果皮内含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果皮的粗蛋白、可溶性总糖、单宁以及8种矿质元素(P、K、Ca、Mg、Zn、Cu、Fe、Mn)等内含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皮内含物含量在不同种质之间变化较大,变异系数在15.75%~48.33%之间,变异幅度以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Ca含量最小;除Fe、Cu元素外,其它6种矿质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28份种质分成4个具不同内含物含量特点的类群。  相似文献   

8.
茶树对氟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氟处理水平和处理时间下,茶树对溶液氟离子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茶树生长对溶液氟的反应.结果表明:茶树对氟的耐受性与品种有关.低氟(<50 mg/L)能够促进茶树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但高氟(≥50 mg/L)不利于茶树的生长;1mg/L氟处理下,茎和叶中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呈线性正相关(R茎2=0.9164,R叶2=0.9706),根中氟含量变化不显著;10 mg/L氟处理下,根、茎和叶氟含量与处理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并于32 d达到最大值.低氟下(0.1~10 mg/L),茶树根系吸收溶液氟符合Michalis-Menten动力学模型,说明茶树根系吸收氟可能存在一个主动的过程;高氟下(50~100 mg/L),表现出被动吸收的过程,根系和茎氟含量迅速上升,叶在50 mg/L氟处理下达到饱和状态.茶树根系氟吸收短动力学曲线具有二型性,即开始是快速的吸收随后是缓慢的饱和吸收,这可能与根细胞壁吸附氟离子和氟离子跨根细胞膜运输有关.茶树氟的吸收速率与转运速率均与氟处理浓度呈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茶树的不同部分(茶芽、老熟叶、小枝、粗枝和根系)CTC红茶和传统红茶、泡制1分钟和5分钟的茶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根据这些测定结果,计算和讨论了1000公斤商品茶叶中每种元素的含量、泡制后每种元素进入茶汤中的数量,以及人们通过喝茶对各种元素的可能吸收量。在茶树同化的各种元素中,茶芽(用于制造商品茶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中含N、P、K和Mg较高,而老熟叶含Al、Ba、Ca、Cd、Mn、Pb和Sr较高。泡制时进入红茶茶汤的各种元素中,K的含量最高(>10000微克/克茶叶),其次是P(700—1200微克/克),Mg(300—700微克/克)Ca和Al(每种150—300微克/克),Mn(60—150微克/克),Cu、Na、Si和Zn(每种6—50微克/克),B、Ba、Cr、Fe、Ni和Pb(每种1—6微克/克),Sr、Co和Cd(每种<1微克/克)。进入茶汤的某种元素占该元素在茶叶中的总量的比例表明,Ba、CaFe和Sr的可溶性较低(小于总量的10%),Al、B、Cd、Co、Cr、Cu、Mg、Mn、P、Pb、Si和Zn的可溶性中等(10—50%),K、Na和Ni的可溶性最高(>50%)。在泡制1分钟和5分钟的茶汤中所有元素的溶解度的总平均结果表明,1分钟溶解进入茶汤的数量占5分钟的68%。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红毛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海南省保亭县南茂农场采集的13个代表性品系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了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矿质元素含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3份红毛丹当地主栽品系果肉、果皮和种子中的K、Mg、P含量均较高,其次为Ca和Fe;各矿质元素间,Mg与Mn呈显著相关,与P呈极显著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相关,Cu与Fe呈显著相关;果肉中8种矿质元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与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8种矿质元素与V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之间不  相似文献   

11.
湘、鄂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 μg/g),但明显高于世界水平(200 μg/g)。从土层来看,土壤氟含量0~5 cm土层最高,0~20 cm土层次之,20~40 cm土层较低。氟在茶树体内具有较强的累积作用,且茶叶中氟含量与叶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茶叶成熟度越高,氟含量越高。土壤中水溶性氟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  相似文献   

12.
钙离子对绿茶浸提茶汤理化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含不同质量浓度钙离子(0~100mg/L)的水对绿茶浸提茶汤的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钙离子质量浓度的升高,浸提茶汤浊度增加,pH值下降;总固形物和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茶多酚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咖啡碱和黄酮化合物含量差异不显著;儿茶素EGC含量呈增加趋势,C、EGCG、GCG、ECG及CG含量都呈下降趋势,EC含量差异不显著;Al3+、Cu2+、Na+、Zn2+含量呈下降趋势,而K+、Mg2+、Mn2+含量呈增加趋势;茶汤感官品质下降,逐渐变浑浊,熟闷味加重,苦涩味增加。钙离子主要通过参与冷后浑形成、诱导儿茶素组分异构化及氧化分解反应等作用影响茶汤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用不同浓度 (0mmol l、 0 5mmol l、 1mmol l、 2mmol l、 5mmol l、 10mmol l) ,不同有机酸(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 )及氨基酸 (谷氨酸、天冬氨酸 )对土壤中Al、F和几种营养元素 (P、Cu、Zn、Fe、Mn)的浸提实验 ,得出结论 :(1)有机酸及氨基酸对土壤中的Al、F、P、Cu、Zn、Fe、Mn具有活化作用 ,但其活化作用的大小因茶根分泌物的种类和浓度及土壤理化性质而异 ,即一般而言 ,柠檬酸、草酸、酒石酸、苹果酸的活化作用较  相似文献   

14.
赵颖  张利 《茶叶科学》2011,31(6):479-484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季节采摘的蒙山茶鲜叶及其浸出液中矿质元素Ca、Mg、Fe、Mn、Cu、Zn的含量进行测定,计算出茶叶浸出液中各元素溶出率。应用SPSS-18.0分析软件对鲜叶中各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讨论了各元素在茶叶中季节性变化规率。结果表明: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各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Ca>Mg>Mn>Fe>Zn>Cu;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茶叶中Ca和Mg元素,Fe和Mn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趋势,Ca和Zn元素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同条件下,不同元素的溶出率与该元素在茶叶中存在形态相关,而与其在茶叶中含量及采摘季节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全反射X-射线荧光法分析茶叶中的矿质元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全反射X -射线荧光法 (TXRF)分析了江西婺绿和宁红茶的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所测茶叶中P、S、K、Ca的含量在 2 4 70~ 30 70 0 μg/g ;Mn、Fe在 2 0 6~ 10 70 μg/g ;Ti、Ni、Cu、Zn、Rb、Sr、Ba在 5 5~ 12 2 μg/g ;Pb含量均小于 4 0 μg/g (干基 )。宁红还表现出 ,品质越好 ,P、Ni、Zn含量越高 ,而K、Ca、Mn、Sr、Ba含量则相反。茶汤中K、Rb、Ni的浸出率为 30 5%~ 86 4% ;P、S、Mn、Cu、Zn、Sr为 11 6 %~ 4 2 4% ;Ca为 7 2 %~ 12 6 % ;Fe为 1 1% -2 6 %。茶汤中Ti、Ba、Pb的含量均低于TXRF法的检测限。宁红茶汤还表现出 ,品质越好 ,K、Ca、Mn、Zn、Rb、Sr的浸出率越高。但红茶汤中的K、Zn、Rb、Ni浸出率明显低于绿茶  相似文献   

16.
铝氟交互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安吉白茶和智仁早茶为实验材料,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铝氟浓度交互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30d后测定茶多酚、咖啡碱等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单铝处理时,随着铝(30mg/L)加入,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均上升,当铝浓度增加到90mg/L,含量却下降;单氟处理时,茶叶品质的主要成分均表现为低浓度(4mg/L)的促进生成和高浓度(12mg/L)的抑制产生;铝氟交互作用下,在铝氟比例分别为30/4、30/12和90/4、90/12两个过程中,安吉白茶鲜叶中各品质成分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表现为协同作用,而智仁早茶呈现下降趋势,拮抗对方的促进效应。结果说明,茶叶在低浓度的铝、氟时表现出较好的品质,而铝和氟的不同交互比例产生不同程度的交互效应,减弱本身毒性,且安吉白茶和智仁早茶之间的不一致现象,体现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茶多糖对氟的吸附特性,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加氟量条件下,多糖吸附氟的能力,并对多糖吸附氟的等温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多糖结构和组成可能对吸附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较大,40℃下多糖表面空松,吸附氟的能力最强,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表面逐渐变得致密,结合氟的能力下降,温度高于70℃后,多糖吸附氟量又会有所增加;40℃下,随着氟添加量的增加,多糖吸附氟量增加,当添加量达到多糖量1.8倍后,多糖吸附氟量不再增加。多糖吸附氟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配因子RL均大于0小于1,属于有利的吸附。粗多糖脱蛋白脱色后,结构和组成发生较大变化,表面变得光滑平整,F~-、Al~(3+)、Mn~(2+)和Fe~(3+)的含量都急剧下降,吸附氟的能力也下降。说明多糖吸附氟的能力与多糖的组成、结构有关,蛋白质及Mn~(2+)、Fe~(3+)、Al~(3+)在多糖结合氟中起到较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4年主要生化品质成分测定和计算机统计分析,探讨了低丘红壤茶区茶样的自然和加工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壤春茶样,氨基酸、水浸出物、多酚、绿原酸有不同程度偏低,夏茶则比例失调,滋味较差;与此相反,酯类儿茶素、脂肪酸、粗纤维、无机成分中的 Al、Mn、Fe 异常增值,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硫酸铝用量对水稻植株及稻田土中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植株对氟存在着奢侈吸收的现象,各部位氟浓度的顺序为稻壳>糙米>根>茎叶。在相同氟浓度下,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水稻植株各部位的氟浓度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0.4%、0.6%硫酸铝处理下出现最低值,并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土壤中自由态氟和水溶态氟含量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而呈逐渐降低趋势。线性分析表明两种氟与硫酸铝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残余态氟则与硫酸铝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虽然土壤中可交换态氟含量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并在0.2%硫酸铝处理下出现最大值,但是统计分析表明, 0%和0.2%硫酸铝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在0.2%~0.8%硫酸铝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铝对交换态氟的作用以抑制为主;络合态氟、铁锰结合态氟及有机态氟的含量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0.4%、0.6%硫酸铝处理。相关分析表明,植株各部位的氟浓度与土壤中铁锰结合态氟和有机束缚态氟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当硫酸铝用量为0.4%~0.6%时(相当于氟铝的质量比为6∶1~4∶3),植株各部位的氟浓度较低,降氟效果较好;而且此时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氟含量相对较低,铁锰结合态和有机束缚态氟含量相对较高,能够减少氟向地下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人畜通过地下水和米饭所摄入的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