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106头早期隔离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A组54头采取14日龄断奶,B组52头采取21日龄断奶。全自由采食的条件下,通过观测,记录采食量、采食次数与采食时间间隔、对不同料型的采食兴趣。结果表明,断奶第二天的采食量明显高于第一天,在断奶第2~5d采食量明显较高;断奶后两周内,两组的平均日采食量相对较低,第三周有所上升,在第四周后采食量明显加大;不同阶段的仔猪白天采食次数均高于夜间,并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夜间与全天采食次数逐渐减少,采食间隔延长;不同日龄的仔猪均喜食稠料,且采食稠料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颗粒饲料粒径大小对仔猪体增重、采食量以及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234头10日龄仔猪,28日龄时断奶,断奶后与母猪分开饲养,56日龄试验结束。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共6种日粮处理。仔猪断奶前,设粒径1.8mm、5.0mm2个处理;断奶后,设1.8mm、2.4mm、5.0mm3个处理。试验目的是研究不同颗粒饲料大小对仔猪采食量、体增重的影响以及对断奶前后小猪表现的影响。试验处理对断奶前仔猪的体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影响不显著,饲喂较大粒径(5.0mm)饲料的仔猪比较小粒径(1.8mm)的仔猪采食时间较长,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到断奶阶段。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饲料大小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强仔猪定槽采食行为。仔猪适应这种采食方式的能力较强,在断奶前后即可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选择28日龄断奶、平均体重(8.06±0.44)kg的仔猪36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期28d,饲喂相同的饲粮,但处理1为自由采食,处理2为限制采食(每天上午8:00-10:00和下午5:00-7:00),考察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与限制采食相比,整个试验期断奶仔猪在自由采食条件下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28.0%(P〈0.05)和11.9%(P〈0.05);②自由采食比限制采食经济效益提高6.41%;③采食量为断奶仔猪阶段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建议规模猪场采用自由采食。本试验结论表明,自由采食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但降低了仔猪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12窝0~56日龄仔猪研究了断奶日龄对仔猪生产性能及主要消化器官重量的影响。试验猪在原窝不变的情况下,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I,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3~56日龄采食日粮Ⅲ。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4天、4天+1周、4天+2周,21、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3周,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剖杀,每次每个重复分别剖杀1头;同时以35日龄断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时取胃、胰脏和肝脏称重。结果表明:断奶日龄和日龄对仔猪体重、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和日采食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断奶越早,这些指标于断奶后下降的幅度越大。断奶可显著促进仔猪采食(P<0.05)。至42日龄,各处理组仔猪体重、日增重、相对生长速率及日采食量已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可促进胃和胰脏的发育,但对肝脏的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2种高强度糖精钠为基质的甜味剂对畜舍断奶仔猪个体采食特性和生长性能的作用,将198头26日龄断奶仔猪根据体重、性别和世系分到18个栏(11头/栏),并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不添加甜味剂(对照组),添加150 mg/kg甜味剂(Sucram C-150),添加150 mg/kg甜味剂(Sucram 3D),每组6栏。猪栏装有电脑控制饲喂装置,仔猪自由采食。19 d试验期间,前12 d仔猪日粮为准备级颗粒料,后7 d替换为初始级颗粒料。仔猪个体采食特性包括延迟时间(断奶和初次采食的间隔时间)、初始采食量(首次采食后的24 h采食量)、日总探究次数、有耗料的探究次数和每次探究的时间和采食量。每个猪栏分别测定断奶后的4个阶段(0—5 d、5—12 d、12—19 d及0—19 d)的生长性状和粪便稠度。断奶后12 d,添加食用甜味剂可增加仔猪采食兴趣,减少其探究行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喂Sucram 3D日粮组有耗料的探究次数增加(P=0.002)。而断奶后8 d和10 d添加甜味剂能阻止采食量下降(第8 d,P=0.013;第10 d,P=0.014),这与粪便稠度评分的增加相符(5—12 d,P=0.11;12—19 d,P<0.001)。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甜味剂饲喂断奶仔猪一段时间后才能对仔猪个体采食特性和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总计84头母猪(PIC,Line1050)和它们所生仔猪被用于本实验,以确定泌乳料和教槽料采食对母猪和仔猪性能的影响。母猪按照分娩日期和胎次被分为3组,并按照2×2因子实验:母猪采食(自由采食与限饲)和仔猪采食(不喂仔猪料与喂仔猪料)共4个处理。仔猪被交叉寄养于每个实验组,以均衡窝重和窝仔猪数(>11头仔猪)。实验采用的是一种普通泌乳母猪料(ME 14.65MJ/kg,TID 0.97%lys),产仔后3d自由采食组母猪开始自由采食,限饲组母猪饲喂比自由采食组少25%的泌乳母猪料。饲喂仔猪料组仔猪采用的是加有1%氧化铬标记物的颗粒料(ME 14.64MJ/kg,TID 1.56%Lys),从3日龄喂到21日龄断奶。仔猪分别于3、7、14、21日龄称个体重,并每天计量仔猪采食量。在7、14、21日龄采集所有喂仔猪料的仔猪的粪便样本,同时通过仔猪粪便颜色区分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和未采食仔猪料的仔猪。母猪在分娩后和断奶时称重,并测量P2点(距背中线6.5cm,最后肋骨)背膘。泌乳料采食和仔猪料采食没有相互作用,自由采食组母猪减少了体重损失(-15kg与-24kg;P<0.01),提高了仔猪窝重(P<0.04)和日增重(P<0.04),并比限饲组提高了断奶后14d内发情率(90%与71%;P<0.03)。饲喂仔猪料对母猪体重、背膘损失无影响(P>0.30),但会拖后母猪断奶后14d内发情间隔(5.4d与4.9d;P<0.09)。饲喂仔猪料有改善断奶窝重(61.2与56.7kg/d;P<0.09)和减少交叉寄养后仔猪死亡率(3.9%与7.3%;P<0.06)的倾向。自由采食母猪组和限饲母猪组仔猪采食仔猪料量差异不明显(2.24与2.28;P<0.93)。喂仔猪料组大约60%仔猪被确定采食了仔猪料,在被确定采食仔猪料的仔猪中有23%、20%和57%开始采食分别从3~7日龄、7~14日龄、14~21日龄。从断奶后0~28d,饲喂仔猪料与不喂仔猪料组在断奶后28d重(P<0.95)、日增重(P<0.86)、日采食量(P<0.93)和料重比(P<0.95)差异不显著。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在断奶后28d重(P<0.16)和日增重(P<0.06)方面好于不吃仔猪料和不喂仔猪料仔猪。结论:喂仔猪料可以改善仔猪成活率但不能改进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母猪性能表现。泌乳母猪采食量低会对母猪性能和仔猪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让更多的仔猪采食仔猪料对改善仔猪断奶后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共选用54头PIC 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以研究不同的教槽持续时间对教槽窝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和断奶前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进行时根据胎次和分娩日期将母猪分成2组,并利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法将它们分成3个处理.试验仔猪从出生后第7、14和18天开始教槽,持续时间依次为13、6和2 d.利用带有送料斗的旋转式教槽料饲喂器给仔猪供应添加了氧化铬的教槽日粮(含1 585大卡代谢能/lb、1.56%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直至断奶时(20日龄)结束.教槽期间仔猪实行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母猪在整个哺乳期采取自由采食,哺乳期日粮含1 586大卡代谢能/lb和0.97%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仔猪在出生当日、出生后第7、14、18和20天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记录并计算每窝仔猪的每日教槽料采食量.用无菌棉拭分别在仔猪出生后第14、18和20天(第一处理组)、或第18和20天(第二处理组)、或第20天(第三处理组)每天两次对所有仔猪采集粪样.在采样日的任一天中,凡仔猪粪便有一次呈绿色,则该仔猪就被认定为"采食仔猪".总体而言,采用不同教槽持续时间的试验仔猪,在断奶体重(P<0.61)、总增重(P<0.38)和日增重(P<0.38)上无显著差异.教槽持续13 d和6 d的仔猪其每窝教槽料总采食量高于教槽持续2 d的每窝仔猪教槽料采食量(P<0.0001).教槽13 d和6 d的仔猪在窝教槽料采食量上无显著差异(P<0.69).教槽持续13 d的仔猪在每窝"采食仔猪"比例上比教槽持续6 d和2 d的多10%(80%比70%;P<0.03);教槽6 d和2 d的仔猪在窝采食仔猪百分比上无显著差异(P<0.98).总之.较长的教槽持续时间并不会影响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断奶体重,但的确会提高整窝仔猪中的采食仔猪数;然而,在断奶前仅教槽持续2 d的仔猪窝中具有相时较高的采食仔猪比例(70%).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共选用54头PIC 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以研究不同的教槽持续时间对教槽窝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和断奶前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进行时根据胎次和分娩日期将母猪分成2组,并利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法将它们分成3个处理。试验仔猪从出生后第7、14和18天开始教槽,持续时间依次为13、6和2d。利用带有送料斗的旋转式教槽料饲喂器给仔猪供应添加了氧化铬的教槽日粮(含1585大卡代谢能/Ib、1.56%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直至断奶时(20日龄)结束。教槽期间仔猪实行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母猪在整个哺乳期采取自由采食,哺乳期日粮含1586大卡代谢能/Ib和0.97%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仔猪在出生当日、出生后第7、14、18和20天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记录并计算每窝仔猪的每日教槽料采食量。用无菌棉拭分别在仔猪出生后第14、18和20天(第一处理组)、或第18和20天(第二处理组)、或第20天(第三处理组)每天两次对所有仔猪采集粪样。在采样日的任一天中,凡仔猪粪便有一次呈绿色,则该仔猪就被认定为“采食仔猪”。总体而言,采用不同教槽持续时间的试验仔猪,在断奶体重(P〈0.61)、总增重(P〈0.38)和日增重(P〈0.38)上无显著差异。教槽持续13d和6d的仔猪其每窝教槽料总采食量高于教槽持续2d的每窝仔猪教槽料采食量(P〈0.0001)。教槽13d和6d的仔猪在窝教槽料采食量上无显著差异(P〈0.69)。教槽持续13d的仔猪在每窝“采食仔猪”比例上比教槽持续6d和2d的多10%(80%比70%;P〈0.03);教槽6d和2d的仔猪在窝采食仔猪百分比上无显著差异(P〈0.98)。总之,较长的教槽持续时间并不会影响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断奶体重,但的确会提高整窝仔猪中的采食仔猪数;然而,在断奶前仅教槽持续2d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对仔猪断奶后两周内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5.55±0.64)kg的8窝7日龄的健康杜洛克(Duroc)仔猪,每窝选取7头仔猪,共5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分为4个重复。2个处理组随机定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教槽料不添加香甜鲜复合物,试验组教槽料添加2 kg/t的香甜鲜复合物,进行教槽训练,21日龄断奶时开始每2 h计算一次采食量,直至仔猪35日龄试验结束,试验周期为14 d。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对仔猪断奶后两周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提高仔猪断奶两周内的平均日增重(P=0.028);2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对断奶后4~10 h采食量恢复阶段的采食量增加速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3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对仔猪断奶后两周的血液指标没有明显影响。综合分析,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在仔猪断奶后的两周内的生长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仔猪断奶后3 d内的采食量恢复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补饲对哺乳仔猪和断奶初期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母猪年龄、胎次、产仔数、分娩日期基本一致的20窝大约克初生仔猪200头(每窝10头)以窝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4窝,每窝为一个重复。1组作为对照组,哺乳期不补饲;4个试验组分别于3日龄、7日龄和14日龄开始补饲颗粒或粉料教槽料,观测仔猪哺乳期生长发育和断奶后第一周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补饲的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日龄、7日龄开始补饲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14日龄开始补饲组;断奶后一周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补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补饲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哺乳期仔猪补饲从5~7日龄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