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虫草菌粉对罗氏沼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氏沼虾饵料中添加0.5%虫草菌丝,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提高。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试验证明,口服虫草菌粉可显著地提高罗氏沼虾的免疫功能,有效地预防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以0(对照)、50、100和150 mg/kg饲料的剂量将左旋咪唑(LMS)添加于基础饲料中制成颗粒饲料投喂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14 d,采样测定了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活性、血清酚氧化酶(PO)、溶菌酶(LSZ)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并以6×105cells/mL浓度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对罗氏沼虾进行肌肉注射(20μL/尾),记录接种7 d后罗氏沼虾的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3个LMS处理组的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PO、LSZ及SOD活性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LMS处理组的罗氏沼虾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力明显增强。因此,饲喂适量的LMS能促进罗氏沼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在本试验条件下,100 mg/kg饲料的剂量为最适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3.
罗氏沼虾几种病原菌防治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璠  方苹  陈辉 《水产养殖》2007,28(6):39-41
从患病罗氏沼虾的肝、肠、鳃等组织中分离到3株菌株,应用AP120E检测试剂条进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四环素、复合磺胺等5种药物对罗氏沼虾病原菌具有普遍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国斯特林大学水产养殖研究所对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两种幼体生长进行比较研究。通过两种沼虾幼体生长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发现日本沼虾幼体存活率高于罗氏沼虾幼体存活率20%,其日本沼虾幼体变态速度比罗氏沼虾幼体快。但日本沼虾幼体孵化数大大低于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1500尾,而罗氏沼虾幼体平均孵化数为354100尾。仔虾孵化数的严重差异,直接影响了亲虾需要量。日本沼虾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池塘养殖环境中重要微生物的组成, 以提升健康养殖管理技术, 分别于 2019 年 7 月、8 月和 10 月, 在江苏高邮市罗氏沼虾主养区开展了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可培养环境微生物的组成调查。采用 LB 培养基分离纯化了罗氏沼虾肝胰腺、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的细菌, 利用细菌 16S rRNA 基因分子鉴定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铁壳”虾(养殖期生长缓慢)及铜绿微囊藻暴发池塘水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以达卡气单胞菌(Aeromonas dhakensis)为受试病原菌, 分析了池塘养殖系统中潜在病原拮抗菌的种类及效果。3 次调查共分离可培养细菌 605 株, 成功鉴定 601 株, 分别属于 37 个属 119 种, 其中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 23 属 76 种, 养殖水体中分离到 28 属 81 种。确定了池塘养殖系统中存在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肠杆菌(Enterobacter spp.)、乳球菌(Lactococcus spp.)、弧菌(Vibrio spp.)等属的潜在病原菌。发生“铁壳”虾症的虾池优势环境微生物种类组成及占比与健康虾池相近, 但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细菌占比高于健康虾池。铜绿微囊藻暴发影响环境微生物的组成结构, 嗜水气单胞菌属细菌占比增大。从池塘养殖系统筛选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贝莱斯芽孢杆菌 (B. velezen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等潜在益生菌对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调查结果可为掌握罗氏沼虾池塘养殖系统细菌性病原组成及建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罗氏沼虾养殖基础知识,我们特地编写了“罗氏沼虾养殖技术”一文,供从事罗氏沼虾养殖的生产人员参考。内容包括罗氏沼虾的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的人工繁殖以及罗氏沼虾幼虾的培育和运输。  相似文献   

7.
<正>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等,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因其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易养殖等优点,而深受养殖户欢迎。罗氏沼虾受精卵刚孵出的幼体即是罗氏沼虾蚤状幼体,经过11次蜕皮,变态成仔虾,此过程称为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若培育池中已有80%幼体发育成为仔虾,便可淡化3天~5天再进行池塘养殖。沼状幼体能否变成仔虾,是罗氏沼虾育苗关键,本文为大家介绍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Maorobrchium rosenbergi),别名马来沼虾、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虾。为长臂虾科、沼虾属动物。1970年台湾省首先引进,1976年中国农林科学院自日本引进,1977年广东水产研究所繁殖成功。1984年山东省东平县外贸冷藏厂,为更好地解决罗氏沼虾在我国北方的养殖生产问题,从1984年起对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及坑塘养殖进行了试验,并取得成功,为在我国北方进一步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罗氏沼虾已推广到大江南北,经济效益显著。但  相似文献   

9.
<正>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于东南亚地区,适宜生存水温为18~35℃。江苏扬州的高邮市、江都区是全国罗氏沼虾的主要产区,有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13万公顷,年产罗氏沼虾5.6万t,养殖效益4.9亿元。罗氏沼虾适宜养殖时间为5月中旬至10月底,其余时间塘口基本闲置。扬州市水产生产技术指导站和高邮  相似文献   

10.
<正>一、罗氏沼虾的生物学特性罗氏沼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沼虾属中主要的养殖品种有:日本沼虾M.nipponense、海南沼虾M.hainanense、马氏沼虾M.malcolmsonii、罗氏沼虾M.rosenbergii(de M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