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氏沼虾气单胞菌MrM0602株的分离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濒死的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M rM0602,经形态学观察及API 20E鉴定系统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健康罗氏沼虾,100%致死剂量为1.0×104cfu/m l,半致死剂量(LD50)为3.16×103cfu/m l。测定菌株M rM0602的胞外产物对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红细胞的溶血活性,表明胞外产物对小鼠红细胞有微弱的溶血活性,对新西兰兔红细胞无溶血活性。胞外蛋白酶活力测定显示,菌株M rM0602胞外产物具有很高的蛋白酶活力,且耐热性很强,65℃仍保持较高活性。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菌株M rM0602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于东南亚国家,属热带河口性淡水虾。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疾病少、养殖周期短和商品价值高等特点。70年代世界各地广泛引种进行试养。 1.罗氏沼虾的生活习性罗氏沼虾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淡水虾,天然水域中的罗氏沼虾具有生殖洄游习性,  相似文献   

3.
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对罗氏沼虾亲虾的选留及越冬培育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亲好的选留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其选留标准为:(1)个体要大。雌虾要求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的体长及体重均要大于雌虾。我们发现个体小的亲虾产卵量少,孵出幼体质量差,且易引起性状退化。为确保虾卵和幼体有较高的质量,在选留亲虾时原则上以个体越大越好。(2)健康无病。亲虾必须挑选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健康无病的虾。(3)附肢完整。亲虾必须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所以在选捕亲虾…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的工厂化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Aeman,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一些国家和地区,其适温范围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因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营养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于1976年引进,1977年在广西人工繁育成功。为探讨在北方地区育苗和养殖的可行性,作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和海南沼虾网箱饲养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鱼已为世人所熟知,网箱养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亦已有报道。网箱中混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gii)和海南沼虾(M.hainanense)情况若何?多层网箱混养情况又如何?皆为作者所关心。为此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这两种淡水虾网箱饲养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7.
1989年从无锡引进了罗氏沼虾亲虾。白驹养鳗场利用温室养鳗池进行越冬保种,今年人工育苗成功。5月20日用2.4亩鱼种池放养0.54万尾自繁虾苗,10月11日起捕,捕鱼177.08公斤/亩;收虾2172尾,亩产22.5公斤,成活率达40.22%,规格24.86克/尾。在  相似文献   

8.
9.
罗氏沼虾     
《江西水产科技》1995,(2):62-64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成虾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罗氏沼虾成虾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褐斑病、自发性肌肉坏死病、黑瘤病、血细胞肠炎病、肝胰脏饱和脂肪贮存病、白虾病的发病情况及病症、病因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氏沼虾引种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长期以来,国内进行罗氏沼虾人工繁殖一直以池塘饲养的成虾作亲本,由此造成该虾种质退化,养殖经济效益下降.为提高其种质和养殖经济效益,于1996年和1997年从马来西亚引进野生原种繁育虾苗,进行复壮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种子代和杂交种子代的体长、体重明显高出本地的驯养种.种群间具有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二步足与体长的比值相对较小、额齿数相对较多的特点.通常野生原种体形细长、体色淡黄透明、摄食旺盛、抗病力强、性成熟个体较大.野生种子代和杂交种子代幼体活力强,摄食旺盛,变态期延长,但人工育苗的难度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繁育难度相对较低的雌(本地驯养种)×雄(野生种)配组方式繁育杂交苗,难度较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根据已知南美白对虾WSSV ORF147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疑似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增得到1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进pET-28a( )载体,测序表明该片段全长1 475 bp,最大开放式阅读框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预计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1.9 kDa;与GenBank登录的WSSV ORF147序列(登录号AF369029)进行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99%,证实为WSSV ORF147片段.将该片段在大肠杆菌E coli中进行表达,能获得相应的特异多肽条带.根据测序结果推导WSSV ORF147多肽在N端有信号肽序列,并且在氨基酸序列的122~144区间形成跨膜螺旋区.  相似文献   

13.
罗氏沼虾幼体及仔虾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春华  李广丽  邓筑虹 《水利渔业》2003,23(3):12-13,67
以酶学分析方法对罗氏沼虾幼体及仔虾4种消化酶的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早期个体消化酶类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脂肪酶比活力均为蚤状幼体I朗(Z1)<蚤状幼状IV期(z4)<蚤状幼体x期(Zlo)<仔虾I—Ⅱ期(PI—Ⅱ),各期的类胰蛋白酶比活力明显低于胃蛋白酶;淀粉酶比活力为z<P期,在pH值2—9.8的范围内,蛋白酶活性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pH2.6—3.2和pH5.6—6.25淀粉酶最适pH值为5.2—5.8,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池塘水质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增华  颜慧  丛宁 《水利渔业》2007,27(2):82-83
5~9月罗氏沼虾养殖池塘水质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分别上升了4.4、0.096和0.071 mg/L,水源水质3个指标分别上升了2.026、0.149、0.024 mg/L。使用微生物制剂改良罗氏沼虾养殖池水质,17 d后,试验池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分别下降了28.4%、28.8%和56.3%,微生物制剂起到了很好的改良水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非离子氨氮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致毒试验表明:Ⅴ期幼体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14mg/L,安全浓度(SC)值为0.11mg/L;Ⅸ期幼体96h的LC50值为1.40mg/L,SC值为0.14mg/L,建议在育苗期间加强水质管理,有效地控制水体中非离子氨氮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滨海盐碱地盐度为34.89的咸井水,经沉淀、曝晒、充气、消毒。施用EDTA2~3~106络合重金属离子,再用淡水调成盐度12的半咸水,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当卵子由淡黄变为浅灰时,移至半咸水中孵化,每天5:00用120目筛绢网将孵出的蚤状幼体捞入幼体培育池,布他密度8~12万尾/m3。幼体在动期前,每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3次,Z6期后改投蛋黄、蛋羹,口喂8次。4000尾亲虾在290m3水体中,育出虾苗571.9万尾,幼体成活率25%以上。专家鉴定认为,在同类研究中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卤虫的营养强化及其对罗氏沼虾幼体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小球藻强化培育卤虫,研究不同时间后卤虫体内脂肪酸的变化,并用此卤虫投喂罗氏沼虾幼体,研究其对罗氏沼虾幼体发育及成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卤虫在强化12h后EPA及HUEA含量最高,强化时间延长至24h,EPA和HUFA含量反而下降。卤虫经营养强化可明显地促进罗氏沼虾幼体的生长发育并提高育苗成活率,而且在24h内随着强化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罗氏沼虾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性成熟的雌虾必须经过生殖蜕皮方可交配、产卵;受精卵粘附于腹肢刚毛上;在水温24℃左右的条件下,幼体孵出约需27天;性成熟雌虾能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一般的放苗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是因为前期水温低且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在4月初室外水温还不到15℃,虾苗不能直接下池培育.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氏沼虾苗种的前期强化培育,对提高罗氏沼虾的单位产量及商品虾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臭氧对罗氏沼虾育苗池水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臭氧仪合适工作条件 :流速为 3L/ min,O3与水的混合时间为 6~ 8min。首先以臭氧仪全循环处理罗氏沼虾育苗池水 ,布苗后每天以臭氧仪原池循环处理池水 3~ 4 h。育苗周期内 ,试验池不换水、不添加任何药物 ,测得其 NO2 -- N、NH3- N和 COD等各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对照池相应指标分别下降了 18.2 %~ 91.7%、2 5.0 %~ 39.3%和 16.5%~ 50 .0 %。试验池幼体较对照池的强壮、变态率高、变态速率快。出苗率为对照组的 1.7倍 ,出池仔虾平均体长与体重分别为对照池的 1.2与 1.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