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氏沼虾气单胞菌MrM0602株的分离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濒死的罗氏沼虾体内分离到菌株M rM0602,经形态学观察及API 20E鉴定系统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健康罗氏沼虾,100%致死剂量为1.0×104cfu/m l,半致死剂量(LD50)为3.16×103cfu/m l。测定菌株M rM0602的胞外产物对小鼠和新西兰大白兔红细胞的溶血活性,表明胞外产物对小鼠红细胞有微弱的溶血活性,对新西兰兔红细胞无溶血活性。胞外蛋白酶活力测定显示,菌株M rM0602胞外产物具有很高的蛋白酶活力,且耐热性很强,65℃仍保持较高活性。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菌株M rM0602对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3.
本人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对罗氏沼虾亲虾的选留及越冬培育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亲好的选留用于人工繁殖的亲虾,一般来源于成虾养殖池中,其选留标准为:(1)个体要大。雌虾要求10厘米以上,体重25~30克以上,雄虾的体长及体重均要大于雌虾。我们发现个体小的亲虾产卵量少,孵出幼体质量差,且易引起性状退化。为确保虾卵和幼体有较高的质量,在选留亲虾时原则上以个体越大越好。(2)健康无病。亲虾必须挑选身体肥壮、体色鲜艳、活动正常、健康无病的虾。(3)附肢完整。亲虾必须触角、附肢完整,特别是步足和腹足要完好。所以在选捕亲虾… 相似文献
4.
罗氏沼虾的工厂化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Aeman,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热带、亚热带一些国家和地区,其适温范围与罗非鱼基本相同.因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营养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于1976年引进,1977年在广西人工繁育成功。为探讨在北方地区育苗和养殖的可行性,作 相似文献
5.
罗氏沼虾和海南沼虾网箱饲养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鱼已为世人所熟知,网箱养日本沼虾和罗氏沼虾亦已有报道。网箱中混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gii)和海南沼虾(M.hainanense)情况若何?多层网箱混养情况又如何?皆为作者所关心。为此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这两种淡水虾网箱饲养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7.
8.
10.
罗氏沼虾成虾的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罗氏沼虾成虾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褐斑病、自发性肌肉坏死病、黑瘤病、血细胞肠炎病、肝胰脏饱和脂肪贮存病、白虾病的发病情况及病症、病因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罗氏沼虾引种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长期以来,国内进行罗氏沼虾人工繁殖一直以池塘饲养的成虾作亲本,由此造成该虾种质退化,养殖经济效益下降.为提高其种质和养殖经济效益,于1996年和1997年从马来西亚引进野生原种繁育虾苗,进行复壮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种子代和杂交种子代的体长、体重明显高出本地的驯养种.种群间具有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二步足与体长的比值相对较小、额齿数相对较多的特点.通常野生原种体形细长、体色淡黄透明、摄食旺盛、抗病力强、性成熟个体较大.野生种子代和杂交种子代幼体活力强,摄食旺盛,变态期延长,但人工育苗的难度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繁育难度相对较低的雌(本地驯养种)×雄(野生种)配组方式繁育杂交苗,难度较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是严重危害虾类养殖业的主要病原之一.本实验根据已知南美白对虾WSSV ORF147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患疑似白斑病毒病的罗氏沼虾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增得到1特异性片段.将该片段克隆进pET-28a( )载体,测序表明该片段全长1 475 bp,最大开放式阅读框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预计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1.9 kDa;与GenBank登录的WSSV ORF147序列(登录号AF369029)进行比对,核苷酸同源性为99%,证实为WSSV ORF147片段.将该片段在大肠杆菌E coli中进行表达,能获得相应的特异多肽条带.根据测序结果推导WSSV ORF147多肽在N端有信号肽序列,并且在氨基酸序列的122~144区间形成跨膜螺旋区.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滨海盐碱地盐度为34.89的咸井水,经沉淀、曝晒、充气、消毒。施用EDTA2~3~106络合重金属离子,再用淡水调成盐度12的半咸水,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当卵子由淡黄变为浅灰时,移至半咸水中孵化,每天5:00用120目筛绢网将孵出的蚤状幼体捞入幼体培育池,布他密度8~12万尾/m3。幼体在动期前,每天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3次,Z6期后改投蛋黄、蛋羹,口喂8次。4000尾亲虾在290m3水体中,育出虾苗571.9万尾,幼体成活率25%以上。专家鉴定认为,在同类研究中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罗氏沼虾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罗氏沼虾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性成熟的雌虾必须经过生殖蜕皮方可交配、产卵;受精卵粘附于腹肢刚毛上;在水温24℃左右的条件下,幼体孵出约需27天;性成熟雌虾能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池塘养殖罗氏沼虾一般的放苗时间在5月上中旬,这是因为前期水温低且容易受冷空气的影响,在4月初室外水温还不到15℃,虾苗不能直接下池培育.利用简易塑料大棚进行罗氏沼虾苗种的前期强化培育,对提高罗氏沼虾的单位产量及商品虾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可以起到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择臭氧仪合适工作条件 :流速为 3L/ min,O3与水的混合时间为 6~ 8min。首先以臭氧仪全循环处理罗氏沼虾育苗池水 ,布苗后每天以臭氧仪原池循环处理池水 3~ 4 h。育苗周期内 ,试验池不换水、不添加任何药物 ,测得其 NO2 -- N、NH3- N和 COD等各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对照池相应指标分别下降了 18.2 %~ 91.7%、2 5.0 %~ 39.3%和 16.5%~ 50 .0 %。试验池幼体较对照池的强壮、变态率高、变态速率快。出苗率为对照组的 1.7倍 ,出池仔虾平均体长与体重分别为对照池的 1.2与 1.4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