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系统总结甘肃省自1996年开始实施“集雨节灌工程”以来,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的集水工程、蓄水工程以及灌溉工程建设利用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普遍 适宜于在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的集雨节灌工程建设模式和适宜的单元工程发展规模;根据不同的降水量分区,分析确定了各利用模式下的工程建设投资水平;根据目前雨水灌溉农业的发展现状,选定代表作物,分析了集雨节灌工程不同利用模式的经济可行性,为今后制定雨水利用发展规划,实施集雨节灌工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集雨节灌是雨水集蓄利用与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机结合,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雨水利用、农业灌溉闯出了一条新路。介绍了山东省宜发展集雨节灌工程的区域情况,对山东省集雨节灌的现状和工程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山东省集雨节灌工程的发展需求、发展潜力、发展目标、投资水平、产出效益、并提出了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集雨工程在三峡库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峡库区所在县市属山区,地势险要,以长江为最低河谷地带组成了深谷高岭相间、起伏不平的波状地貌。地势高低悬殊,地质结构复杂,降雨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高山、半高山地区季节性缺水严重。但该地区年降雨量比较丰富,具备发展集雨工程的条件。以秭归县为例,分析了集雨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建成后的效益,以求进一步发展和在三峡库区全面推广集雨工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宁夏区南部山区实施集雨窖灌农业工程所取得的成果,对其集雨节灌工程投资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集雨节灌工程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集体、受益农户;工程资金由各级财政部门统筹管理,专款专用;要坚持“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谁使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集雨灌溉说的是将雨水集蓄起来进行农田灌溉。其中就集雨而言,从广义讲,凡是集蓄雨水的工程都应称为集雨工程。但我们这里讲的是年降雨量只有200~400mm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人的生活需要和灌溉少量面积农作物,利用一定的集雨面积,将雨水收集于水窖、涝地的微型集雨工程。上述集雨工程除解决人、畜生活饮用水外,将剩余的蓄水采用先进的微灌技术发展庭院经济作物。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摆脱农业靠天吃饭,脱贫奔小康的有效措施。这一新生事物在西北各省一经出现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如甘肃省实施的“1…  相似文献   

6.
在对集雨水质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集雨水质净化处理的各种传统方法,重点介绍了初期雨水弃流技术、雨水粗滤处理技术、窖水慢滤净化技术、窖水终端过滤净化技术等几种集雨水质处理的新型实用技术,同时对其应用效果和特点给予分析。本文可为集雨利用地区选择集雨水质净化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不同集雨面及水窖形式下的窖水水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集雨面及水窖形式下的水窖水质状况开展系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机瓦屋顶为集雨面、地下形式的蓄水水窖条件下,窖水水质最优.该结论为农村地区开展以生活用水为目的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形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北农村地区集雨水窖污染物数量多、种类繁杂,窖水水质不能满足居民安全饮水标准。利用一种新型节能、高效的净水处理工艺(重力流超滤技术)是改善窖水水质的重要手段。在描述西北地区集雨水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膜材质、膜组件、进水水质和膜清洗方式等因素对影响膜出水量、膜污染或膜堵塞的运行效果和机理。深入探讨和分析了重力流超滤技术在西北农村地区应用和推广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提出重力流超滤技术适用于我国西北农村缺水地区发展,以期为提高和改善窖水水质及居民安全饮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该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年内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平衡,造成降雨与作物需水期的严重错位,修建集雨蓄水工程进行集雨补灌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作物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采用工程集水、覆膜坐水、滴灌等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效水分,减少田间土壤水分损失,增加产量,达到防旱抗旱的目的。为此探讨了集雨补灌条件下所采用的灌溉技术以及灌溉制度的拟定,为集雨补灌旱作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宁夏彭阳县雨水集蓄利用模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雨水集蓄利用是宁夏彭阳县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宁夏彭阳县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总结提出了5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调配利用模式;坡面集雨与林草建设利用模式;道路集雨补灌农田利用模式;庭院经济集雨利用模式;旱作农田土壤水库扩蓄增容;高效集蓄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宁夏彭阳县集雨节灌工程投资、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涌泉根灌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普特  朱德兰  汪有科 《排灌机械》2010,28(4):354-357,368
提出了一种新型涌泉根灌灌水方法,研究设计了一种灌水器,实现了直接将灌溉水输送到植物根系部位的研究目标,研制的涌泉根灌灌水器流态指数小于0.5,属紊流范畴.为了测得不同节水灌溉方式的应用效果,在陕北山地5年生枣树实施了管灌、滴灌和涌泉根灌等工程38.67hm^2,对3种不同灌水方法的经济效益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不灌溉相比,管灌、滴灌和涌泉根灌的净增收入分别为4707.70,8446.00和10926.00元/hm^2;管灌、滴灌和涌泉根灌每方灌溉水产值分别为1.90,11.30和14.60元/m3.涌泉根灌与滴灌相比,年成本降低2030元/hm^2,净收入增加2480元/hm^2,每方灌溉水产值提高3.30元/m3;涌泉根灌与管灌相比,年成本降低743.30元/hm^2,净收入增加6218.30元/hm^2,每方灌溉水产值提高12.70元/m3.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均使得枣园净收入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涌泉根灌方式,净增值率高达235.0%.建议在山地经济林果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涌泉根灌技术.  相似文献   

12.
滴灌工程设施是全国节水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滴灌发展面积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与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节水灌溉面积是一个很重要的农业灌溉发展参数。文章建议在今后“十二五”水利规划和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应加强对滴灌发展规划与滴灌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滴灌水直接输送根际和滴头堵塞的技术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可埋于地下的多变量抗堵塞滴头。经山地红枣不同灌溉试验证明,滴灌、渗灌、根际滴灌产量比不灌溉分别增产12 075、15 145和15 150kg/hm2;WUE分别提高66.94%、72.07%、72.07%,净收入分别增加62 536.0、73 494.0、76 086.0元/hm2。滴灌、渗灌、根际滴灌年使用折旧期分别为8、6、12年。  相似文献   

14.
陇东旱塬休闲期农田雨水收集及补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塬休闲期农田采用集流场收集天然降水,富集叠加于农田作物可有效提高单住面积产量和总产量,抗逆减灾。收集的雨水应按照作物灌溉制度,以圆艺作物为主要供水对象,大田作物上补灌应以稀植作物为主,密植作物为辅。同时,集流场雨季集流后,翌年可用于适雨型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15.
注水补灌,也称注射灌溉,是指采用特制的注水补灌设备直接向农作物和树木根部土壤注灌水(或水、肥、药液)的一种抗旱节水方法,用很少量的水保障农作物和造林的成活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了干旱缺水季节农作物补水保丰产的难题。该技术与设备同集雨窖储水利用和地膜覆盖相组合,抗旱节水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投资少、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综合考虑影响农业水价的环境、经济和社会3方面因素,选取水质、水资源量、人均可支配收入、技术成本投资和农民满意程度5项影响因素,建立了农业水价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以云南某大型灌区为例,测算的农业水价为0.99元/m3,与现行水价0.08元/m3差距较大,故应在农民可接受的范围内提高农业水价。合理的农业水价,可减少农业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实现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塔里木灌区主要种植作物.通过对该灌区历年滴灌面积、常规灌溉与滴灌棉花灌溉定额、单产及单方水效益等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棉花实施滴灌后每公顷可节水1 200 m3,计144元;到"十一五"末,滴灌比常规灌溉可节水约1亿m3;每公顷可使籽棉增产215 kg,计1 182.5元.  相似文献   

18.
半干旱地区集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集成总体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分析准格尔旗示范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基础上,针对以往集雨农业研究缺乏技术综合集成,导致工程布局和各个技术环节相互脱节的问题,抓住半干旱地区缺水制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这个最大的障碍因素,以提高雨水集蓄率、水分利用率和利用转化效率为主线,综合运用3S技术、系统科学思想与实用农艺、水利工程技术,初步构筑起适合黄土高原北部地区集雨补灌条件下的综合技术集成模式,并结合示范区实际分析了雨水收集潜力,构建了三类农户生产应用子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低温区温室大棚滴灌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低温区大棚滴灌系统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在揭示建设中所遇到的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灌溉水升温和灌溉水质保障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敞口地下长方形升温水池升温快、成本低,风险小,应作为大棚升温设施的首选;采用更换棚顶保温材料、设置升温池封堵筛网和沉沙坑等综合措施保障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温室大棚滴灌毛管布设间距取40cm更为适宜;温室大棚滴灌供水系统很有必要安装补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和适当加大供水管网埋深。研究结果可为低温区温室大棚滴灌系统的设计、管理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姚振宪 《农业工程》2022,12(1):75-7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用水大户,迫切需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及设备是我国节水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早引入我国的节水灌溉模式。我国滴灌技术及设备走过了引进消化、示范推广、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了我国滴灌事业的创新发展历程,提出了发展区划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