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封闭式循环水健康养虾新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研究项目的实施条件1 .1集约化养殖池集约化养殖池 8个 ,其中 1~ 7号池池底面积为 2 4m× 2 8m =672m2 ,池深 2m ,8号池 31m×2 9m =899m2 ,池深 2m。 2号池进行短沟对虾的养殖试验。 1~ 8号池整个池壁及池底用韩国生产的高强度塑料布整体铺设 ,以防渗漏。池底标高高于 9~ 1 3号水处理池 40cm。池底由四周向中间倾斜 ,池底中间设集污坑及排污孔 ,排污及排水由阀门控制。1 .2水处理池及设施9~ 1 3号池为水处理池。 9号池池底面积为70m× 34m =2 380m2 ,池深 2 .6m ,为平流沉淀及养殖池 ,环道式建设 ,前部分主要为平流沉淀 ,后部分为鱼类…  相似文献   

2.
噬菌蛭弧菌对乌鳢养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噬菌蛭弧菌制剂净化水质和病害防治的效果,试验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为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观察7 d内养殖池的pH、DO、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等主要水质指标以及乌鳢死亡数目的变化。向乌鳢养殖池加入噬菌蛭弧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明显减少(p<0.05),DO明显增大(p<0.05),但pH变化不明显(p>0.05);乌鳢死亡率也明显减少(p<0.05)。试验结果表明,以0.75 mL/m2的用量向乌鳢养殖池泼洒浓度1.0×108pfu/mL的噬菌蛭弧菌制剂,有利于提高DO含量及乌鳢存活率,降低NH3-N、NO2--N含量及弧菌总数。  相似文献   

3.
乌鳢养殖及其池塘污水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鳢肉质细嫩 ,口感爽滑少刺 ,出肉率高 ,高蛋白低脂肪 ;不仅营养价值高 ,而且具去瘀生肌 ,滋补调养的药鳝功能 ,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乌鳢生命力强 ,可在各种水域以多种方式养殖。由于乌鳢耐低溶氧、耐人工操作和长途运输等 ,故适于高密度养殖。但在乌鳢高密度养殖中 ,水质极易恶化 ,容易发生病害。笔者在以往的试验中曾发现水葫芦能有效地改良水质。因此 ,我们近几年试验利用水葫芦净水功能强、繁殖生长快的特点 ,在较高密度乌鳢养殖池中放养水葫芦 ,同时不断采收水葫芦投喂配套养殖的草、鳊鱼 ,不仅使乌鳢养殖池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  相似文献   

4.
乌鳢,俗称黑鱼,其营养丰富,肉鲜味美,食用可滋身健体,入药有去瘀生肌补血功效.由于乌鳢是一种凶猛鱼类,适于池塘单养,有很高经济价值.(2003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广校"绿证"学员高安民搞乌鳢养殖,667m2产乌鳢500kg,667m2产值1.2万~1.4万元,扣除成本,667m2纯利获8000余元.现将其高效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桐乡市大麻镇水产养殖示范园区共有乌鳢连片养殖池i155亩,在2005年的养殖生产中,乌鳢发病面积687亩,发病率59.5%,死亡率3.6%,总损失105.7万元,平均亩损失914.5元,病害已成为乌鳢养殖业的重要制约因素。我站于2006年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进行乌鳢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7.
<正> 作者利用在金湖县鱼种场多年养殖技术优势,于1997年进行了鳜鱼高产养殖速成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述如下。 1 养殖条件 1.1 养殖池塘引用宝应湖区大汕河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5mg/L以上,pH7~9,透明度在50cm以上;养殖面积2134m~2;水深1.8~2m,饵料鱼培育池3个,每个2668m~2。  相似文献   

8.
<正>乌鳢作为特种养殖品种一员,其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由于养殖的集约化,在养殖过程中有一部分养殖户缺乏对传染病有效控制的理念,致使乌鳢各种细菌性病害日渐严重,制约了乌鳢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养殖的乌鳢频现大规模的暴发性疾病,发病鱼以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大量乳白色结节为主要症状,故称为乌鳢类结节病。引起乌鳢类结节病的病原有诺卡氏菌、舒氏气单胞菌、类立克  相似文献   

9.
宣州市 80年代中期试养河蟹,现已发展到 0.6万 hm2的养蟹规模,成为宣州渔业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域水质恶化、河蟹品质下降,病害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宣州市朱桥乡近几年采取种草、投放螺蛳养殖河蟹,取得了单产河蟹 45 kg/667 m2的好成绩。其主要做法如下。 1池塘要求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深可达 1.5 m,池底平坦,淤泥 20 cm以下 ,面积以 0.67~ 1.33 hm2为好。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线;实行高灌低排,以加强水体交换。池塘用钙塑…  相似文献   

10.
乌鳢腹水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乌鳢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其病害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乌鳢腹水病(AscitesosisofChinasnakehead)可造成成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04年9~10月,我县几处养殖场发生乌鳢腹水病,由于准备充分,发现早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很快控制了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前乌鳢养殖在我县形成了“一村一品”渔业产业化格局,养殖模式也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乌鳢养殖需要大量的野生杂鱼,这给自然水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乌鳢养殖中推广全价颗粒饲料已势在必行。笔者根据近几年颗粒饲料在乌鳢养殖中应用情况,将颗粒饲料驯化投喂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我们在余干县瑞洪镇六○圩选择了12口乌鳢养殖池塘、面积30200.15米2,进行鄱阳湖乌鳢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12口土池,最小的仅2133.34米2,最大的有2866.68米2,总面积30200.15米2。池深2.4米,水深1.6米。养殖用水依靠水泵从鄱阳湖抽取。2.池塘消毒鱼种放养前7天,每平方米用0.15千克生石灰化水全塘泼洒以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3.
<正>近2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逐渐成为水产养殖的主流,目的是发挥各类有限的水体资源,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产量。人工养殖对水产品生产的贡献日益增大。但是集约化生产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养殖水体自身污染非常严重,在养殖过程中饵料利用率较低,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残饵、生物代谢物、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积累于养殖池底,这些有机物在嫌气细菌的作用下会腐败分解产生大量对水产养殖动物有毒的物质,导致养殖水体的理  相似文献   

14.
香鱼工厂化规模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香鱼养殖近几年己在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省市开展 ,但迄今未见有工厂化养殖香鱼方面的资料报道。笔者在 2 0 0 1年小试基础上 ,2 0 0 2年进行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试验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养殖池养殖池利用大佳何养鳗场原有的水泥养鳗池 ,水泥池近正方形 ,面积为 10 0m2 ,平均水深 1 3m(1 2~ 1 4m) ,池底呈锅底形 ,中间设排污口 ,共10个水池。进排水渠道齐全。1 2 配套设施地下水井 1只 ,每小时出水量约 5 0吨。不同规格水泵 3台。每个水泥养殖池配 0 75kW水车式增氧机 1台。投饵用具、…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集约化养殖鲟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朱新 《水利渔业》2003,23(1):29-30,42
在8口3 9m×4.0m的水泥培育池中,先后对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水花分别进行50~60d的集约化苗种培育,其个体在8cm以上且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的种苗总成活率分别为74 82%、87 86%和66 92%,利用闲置的1200m2的鳗鱼养殖池进行5000尾西伯利亚鲟、5000尾俄罗斯鲟和4500尾史氏鲟的商品鱼生产性养殖,10个月后其商品率超过95%。  相似文献   

16.
5养成技术 5.1池塘养殖 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可使用对虾养殖池。要求池塘面积在0.2~2 hm^2,水深1.5 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底质为沙泥底,保水性好。在池塘底部开挖宽约2.5 m、水深2 m以上的环沟,并在池中央部位投放一些瓦片、树枝等隐蔽物。为防止外逃,要在池周加设防逃网或防逃墙。  相似文献   

17.
2.半精养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主要采用土池进行养殖。养殖池面积0.67~1.34公顷,水深1.2~1.5米,需借助机械提水,具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一般每0.67公顷水面配备2~3台增氧机,有的养殖池在养殖期间适量添加淡  相似文献   

18.
利用8hm^2池塘进行集约化养殖乌鳢高产试验,投放乌鳢鱼种47894kg,经过14个月的养殖,获成鱼407640kg,其中乌鳢389640kg,平均单产48705kg/hm^2,折合纯收入10.36万元/hm^2;并在苗种选择、饲养管理。特别是鱼病防治方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养殖密度对工厂化对虾养殖池氮磷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设置300尾/m3、600尾/m3、1 200尾/m3和1 800尾/m3 4个养殖密度,探讨了工厂化对虾养殖池中养殖密度对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对系统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84.3%~98.3%和93.2%~97.3%,且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水层输出的氮、磷分别为总输出量的27.5%~36.3%和8.4%~23.9%,通过底泥沉积的氮、磷分别为总输出量的30.9%~43.9%和51.5%~62.3%.结果说明,在系统氮磷的总输出中,水层输出和沉积均占到了相当的比重,相比较而言,沉积作用更为重要.养殖密度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层和提高底泥沉积的氮磷量;总氮磷的投入中有14.5%~28.7%的氮和7.4%~16.5%的磷最终转化为对虾生物量,表现为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池壁附着物中积累的氮磷量在总氮磷输出中所占比重较小,分别为0.3%~3.2%和0.2%~3.0%,且其比重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说明,养殖密度显著影响对虾工厂化养殖池氮磷的收支.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与水是限制性资源,为高效利用,集约化节水型养殖模式已愈来愈多被养殖户接受并采用。但其需配套养殖废物的处理系统,即对养殖用水处理再利用,现有2种行之有效的技术可以利用——循环水养殖技术与生物絮凝技术,后者采用一种反直觉的方法,降低换水率并促进悬浮颗粒与相关微生物群体在养殖池中累积。本文着重介绍生物絮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