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提高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人工育苗技术,在滨州无棣沿海开展毛蚶人工育苗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毛蚶亲贝培育、催产孵化、幼体培育和稚贝培育的技术方法。采自滨州海区的毛蚶亲贝经过一个月的培育,95%个体性腺发育成熟,经过阴干流水刺激后自然产卵,在水温25.0~28.0℃的条件下,孵化率90%以上,毛蚶幼体18 d左右平均壳长320μm,进入变态附着期。附着阶段采用海泥作为附着基,附着效果好,附着变态率在50%以上,稚贝最适生存盐度为20‰~35‰。育苗试验共获得毛蚶稚贝5 980万粒。  相似文献   

2.
在毛蚶的人工育苗过程中,有两个阶段幼体死亡率比较高。一是幼体培育过程中的8~13d,幼体突然大量“下沉”死亡;二是变态期间幼体附着变态率很低,大量幼体解体死亡。这些情况的发生,直接影响到毛蚶苗种的正常生产。如何提高毛蚶幼体成活率与变态率,是毛蚶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我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性实验研究,就上述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1影响毛蚶幼体成活与变态的原因分析幼体产生“下沉”死亡以及变态期变态质量低等情况不是瞬时产生的,而是人工育苗过程的反映,这些情况的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往往与多种因素有关。1.1亲蚶质量亲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过程。亲蚶质量好,性腺色泽鲜艳,雌性呈橘红色,雄性为乳白色。厚度超过3mm,卵子个体之间发育整齐。反之,如果亲蚶质量差,卵子的个体小,卵子个体大小不均匀,到幼体培育期就表现出幼体发育不整齐,大小悬殊,而且随着幼体的培育进程,导致幼体在某一阶段死亡。1.2亲蚶培育一方面,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自然排放得到的精卵质量比较好,受精率与幼体发育成活率都比较高,产生的畸形幼体少。另一方面,亲蚶个体之间卵细胞发育整齐一致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亲蚶排...  相似文献   

3.
杨光  邵跃 《河北渔业》2014,(2):49-49,65
<正>毛蚶(scapharca suborenata)是重要经济贝类之一,在辽东湾上世纪80年代最高年产量达5万t左右,但由于乱采滥捕,现已基本枯竭。为了保护和恢复毛蚶这一宝贵的生物资源,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毛蚶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对种贝及幼体死亡等问题做了探讨。1毛蚶种贝及幼体死亡原因1.1毛蚶种贝死亡原因1.1.1种贝采捕死亡原因种贝采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渔船拖网,另一种是人工手扒。渔船拖  相似文献   

4.
王丰  温尚明  杜尚昆 《河北渔业》2011,(4):30-31,41
<正>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人工升温育苗是在非毛蚶繁殖季节提前采捕种贝,人工升温促熟培育的育苗方法。1材料与方法1.1设备条件2008年、2009年利用两年时间研究毛蚶升温育苗。蓄水池6.67 hm2;稚贝暂养池4.67 hm2;无阀式自动滤池2个  相似文献   

5.
谢江宁 《河北渔业》2008,(10):16-17
在毛蚶的人工育苗过程中,影响幼体附着变态的因素较多,除了亲贝质量等因素以外,幼体的培育密度和附着基是两个关键因素。笔者就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情况在2005年的生产中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以便为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贝类的人工繁殖育苗多在养殖中应用,主要为解决不断发展的贝类养殖生产上自然苗种的不足,我国已对多种经济贝类进行了人工育苗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在扩大养殖生产,增殖资源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历史上毛蚶做为商品生产只靠捕捞自然繁殖生长的群体,由于捕捞强度的日趋扩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不良因素;毛蚶资源已受到严重摧残,目前存在着资源不足的迹象,增殖毛蚶资源已为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探索如同其它贝类采用人工育苗的办法增殖毛蚶资源1977年~1978年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试验,基本掌握了毛蚶人工催产的有效方法,并对后期幼体进行了一般性培养,本文将初步结果作一整理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杜尚昆 《齐鲁渔业》2008,25(9):44-45
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浅海人工增养殖事业的迅猛发展,毛蚶作为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之一,它的人工育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毛蚶土池培养饵料育苗与毛蚶育苗的区别是利用室外土池培养天然饵料,不用室内人工培养各种单胞藻饵料。  相似文献   

8.
毛蚶育苗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2005年,锦州市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所承接的毛蚶人工育苗与底播放养技术项目,引进了高密度贝类育苗技术,稳步完善形成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浅海底播放养技术,平均单位水体育苗获得受精卵为2亿~4亿粒/米^3:壳长300微米,壳高280微米,平均单位水体出苗量40万~50万粒/米^3。规将毛蚶工厂化育苗与放养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杜尚昆 《齐鲁渔业》2008,25(6):42-45
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浅海人工增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毛蚶作为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之一,它的人工育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研究了环境因子对毛蚶育苗的影响,研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毛蚶是重要的海产经济食用贝类,资源丰富,经济价值比较高,上世纪70~80年代,毛蚶资源量和采捕数量都很大.近些年来,由于人们对海洋的过度采捕和近海环境污染的影响,其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为了尽快恢复毛蚶资源,我们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毛蚶人工育苗和中间暂养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初步探索出毛蚶人工育苗的生产工艺,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蚶升温促熟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浅海人工增养殖事业的迅猛发展,毛蚶作为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之一,它的人工育苗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毛蚶基本上采取使用自然成熟的亲贝进行育苗的方式,此方式的不足之处由于幼贝暂养适温期较短、幼贝规格小、底播成活率低,特别是北方沿海必须经过越冬环节,严重制约了毛蚶浅海底播增养殖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弊端,笔者于2005年进行了毛蚶亲贝升温促熟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12.
此次人工育苗试验 ,共投放无节幼体 1.1× 10 6尾 ,培育成仔虾 (P6) 7.8× 10 5尾 ,育苗成活率为 6 2 .4 % ,此外还观察了胚胎发育和幼体发育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蟹天然苗几近枯竭,而河蟹养殖业却蓬勃兴起。促使了河蟹人工育苗迅猛发展,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江苏的启东、如东两地1997年产大眼幼体达1万多公斤。但就目前情况看,人工育苗的大眼幼体的质量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如:幼体规格小,活力差,体质软弱,幼体身上寄生敌害生物等等,导致了大眼幼体运输成活率低,大眼幼体变幼蟹死亡率高。笔者这几年在河蟹人工育苗中,对提高大眼幼体质量作了些有益的探索,现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首先分析一下造成大眼幼体质量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布苗密度偏大为了…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学》2003,22(5)
近日 ,营口市水产研究所的“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研究”和“毛蚶人工育苗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省验收小组的现场验收。锯缘青蟹 ,俗称肉蟹 ,是较为名贵的水产品种。因其生物学特点 ,过去一直是南方的增养殖品种 ,营口市水产研究所经过 3年实验研究 ,获得育苗成功。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研究共使用育苗水体 4 5 0m3,单位水体出苗量 2 94 0只 ,平均体重为 0 0 5g的大眼幼体 ;毛蚶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经过验收小组抽样检测 ,结果为 :育苗总水体 199 5m3,附着基总数量 2 36 6 0片 ,平均每片附苗量 92 12 5粒 ,总育苗量 2 1796 8万粒 ,单位水体出苗量 10…  相似文献   

15.
单乐州  邵鑫斌 《渔业现代化》2007,34(1):29-30,32
对花尾胡椒鲷进行人工育苗试验,幼体培育饵料系列采用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海水桡足类或淡水枝角类,历时34 d,育苗成活率30%;探讨了鱼苗的生长、生活习性和饵料系列。  相似文献   

16.
<正>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浅海人工增养殖事业的迅猛发展,毛蚶作为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之一,其人工育苗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荣兴分公司。试验时间2010年8月17日—2010年9月  相似文献   

17.
<正> 卤虫无节幼体(以下简称卤幼)幼体含有水产动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个体大小适宜,是对虾、河蟹等人工育苗生产上不可缺少的优质饵料,但在生产中完全采用活体卤幼有诸多不便。一是孵化卤幼需要占用一部分设施,相对减少了育苗水体,对  相似文献   

18.
河蟹人工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育苗池消毒后冲洗洁净,引入经两次沉淀、过滤、盐度为23~25‰的海水,然后施肥、充气,繁殖天然饵料。Ⅰ期蚤状幼体入池后,先投喂熟蛋黄,蚤状幼体发育至Ⅲ期以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等。育苗期温度从21℃逐渐升至24.5℃,每次升温不超过0.5℃。经常换新水入池。蚤状幼体发育至Ⅳ~Ⅴ期,分别换池各一次。出池前逐渐降温并淡化池水盐度至7‰左右。  相似文献   

19.
毛蚶常温育苗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材料与方法 1、设备设施 普通虾蟹育苗车间2个即可,一个培养单胞藻,约200米^3水体:一个培养亲贝及幼虫,约300米^3水体。一个沉淀池,一个砂滤池;一台发电机,18千瓦罗茨鼓风机2台。育苗用水符合毛蚶人工育苗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蟹蚤状幼体前期以单胞藻、轮虫为主,后期以鱼糜为主,大眼幼体后以枝角类为主的饵料系列,作为河蟹人工育苗幼体饵料,成功育出了大眼幼体。1992年育苗613万只,平均出苗量9.73万只/米^3,平均成活率44.8%。以鱼糜代替丰年虫的饵料成本仅为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