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发生流行速率最快的一种真菌性叶部病害,俗称“跑马干”。引发霜霉病有三大原因:一是选用的黄瓜品种抗病性差;二是病菌孢子囊随气流传播会“无孔不入”,并能快速萌发侵染;三是棚内昼夜温差大容易结露,为霜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哈密地区辣椒疫霉菌的鉴定及部分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密地区辣椒上的疫霉病菌,经分离培养和镜检,其孢子囊多为倒梨形、卵圆形,孔突较明显,未见厚垣孢子和卵孢子。此菌不仅对辣椒和番茄高度致病,还侵染黄瓜和豇豆,其特性不同于瓜疫霉菌和寄生疫霉菌,与国内外报道的辣椒疫霉菌基本一致。其菌丝体和孢子囊在高湿条件下可高度侵染无人为伤口的辣椒根、茎、叶、果实等器官,潜育期2—3天;菌丝在20℃和25℃干燥条件下只能存活2—3天,在水中的致死温度为45℃(10min)。病果种子带菌率可达100%,但在哈密室内外干燥条件下种子上的病菌只能存活2—3天。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危害白及的烟草疫霉与以往其他寄主上的烟草疫霉在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上的异同,试验以烟草疫霉病病原菌Bjphy4菌株为材料,进行了白及疫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侵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的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为V8培养基,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和产孢子囊的最佳碳源不同,葡萄糖作碳源时最适宜菌丝生长,而淀粉作碳源时最利于病菌产孢子囊,最适pH值为7,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最适光照条件为全黑暗培养;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7℃;白及疫病病原的侵染特性测定结果显示,28℃为病菌的最佳侵染温度,相对湿度越高越利于病菌侵染,超过90%时适宜发病,全黑暗情况下更利于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4.
以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中农20号、抗病二号、早青二号、津优1号、粤秀3号7个黄瓜品种为试材,灌根接种约5×103个/mL甜瓜疫霉(Phytophthora melonis)游动孢子悬浮液,探讨不同品种的抗病性以及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春密刺、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抗病二号和粤秀3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强,属于中抗品种;中农20号、早青二号和津优1号病情指数范围的抗性较弱,属于感病品种;未发现高抗或免疫品种。未接种条件下,正源油绿花青大吊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均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中农20号;灌根接种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后,中抗品种叶片POD、PAL活性显著增强,其余相关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感病品种黄瓜幼苗叶片POD、PPO、PAL、GLU活性均显著增强,且增幅高于中抗品种。综上所述,甜瓜疫霉侵染后,抗性较强的黄瓜品种叶片防御相关酶活性相对稳定,主要通过上调细胞壁合成相关酶活性抵御病原菌的侵染;相反,感病品种叶片中防御相关酶活性显著被诱导。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979至1983年的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已经显示离体叶培养保存菌源法是黄瓜霜霉病菌菌源保存的新方法。离体叶培养法是用病菌孢子囊悬液接种黄瓜离体叶,而后保湿培养。此法比目前国内外沿用的盆栽幼苗不断接种保存菌源法,病斑形成快,孢子囊产量大,保存期可延至1~2个月。基本解决了菌源保存和试材长期观察的问题。试验研究出利用离体叶定点接种和子叶注射接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可分成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等五级,与自然情况下的抗病性反应基本相符。为黄瓜霜霉病抗病性育种苗期初筛提供了简便易行、快速和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威胁黄瓜的安全生产。笔者简述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与病菌特征、病菌侵染机制与发病规律、植株抗病性与病菌抗药性以及综合防治技术,归纳了现有登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种类,重点分析了防治黄瓜霜霉病药剂品种的有效成分与配方组合,指出了现有登记药剂品种的不足,介绍了近2年新登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品种的特性和防治技术,探讨了黄瓜霜霉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的研究进展及登记防治农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威胁黄瓜的安全生产。简述了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与病菌特征、病菌侵染机制与发病规律、植株抗病性与病菌抗药性以及综合防治技术,归纳了现有登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种类,重点分析了防治黄瓜霜霉病药剂品种的有效成分与配方组合,指出了现有登记药剂品种的不足,介绍了近2年新登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品种的特性和防治技术,探讨了黄瓜霜霉病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采用病害流行学常规方法研究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在黄瓜中流行的规律,结果表明:病害显症总共需要5d,显症后的前3d可出现90%的病斑,显症的最后2d出现的病斑仅为10%;黄瓜的叶位与抗侵染力显著负相关(P≤0.05),叶位越低,抗侵染能力越弱,随着叶位的提高,叶片的抗侵染力也明显提高;黄瓜不同叶位上的病斑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数量不同,叶位越低,病斑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数量越多,随着叶位的提高,病斑产生游动孢子囊的数量明显减少。病菌游动孢子囊飞散的数量随着高度的增加,数量不断减少。病斑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9.
毛豹皮樟感染白粉病菌后生理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毛豹皮樟(老鹰茶)不同品种受白粉病菌侵染后在各感病时期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毛豹皮樟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比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白粉病抗性呈正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则与抗病性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感病期间病叶均低于健康叶,而且均在感病末期时降幅达最大,但各品种间变化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优良大豆品种东农46及大豆疫霉优势生理小种1号菌株为材料,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东农46与大豆疫霉根腐病菌非亲和互作中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寻找并分离出与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相关的9条cDNA片段,通过这些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进一步阐述大豆对疫霉根腐病菌的分子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培养基种类对繁殖辣椒疫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取自北京,黑龙江丹东市的疫霉菌进行了胡萝卜,碧丰豆种,三尺绿豆种,青豇80号豆种,鲜架豆荚配制的7种培养基繁殖辣椒疫病菌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北京疫病菌在碧丰豆种和CAA培养基上产生的初生,次生孢子囊量最大;丹东疫霉菌在CAB培养基上产生的初生孢子囊量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6种供试百香果品种抗茎基腐病等级,摸清百香果抗茎基腐病与防御酶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百香果不同品种抗病机理。本试验通过对不同百香果品种进行活体接种,并在接种后不同时期观测取样,调查病斑生长情况;统计接种病菌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影响;测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5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叶片病斑扩展最小为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大为绿皮品种,感病指数分别为“黔黄1号”<“芭乐味黄金果”<“贵寒1号”<“台农1号”<“紫香1号”<“绿皮荔枝味百香果”;接种茎基腐病菌能显著影响百香果的生长,影响最大为绿皮品种,其次为紫果品种,最小为黄果品种;接种病菌后叶片中5种防御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防御酶活性最高是黄果品种,其次是紫果品种,最后是绿皮品种。POD、CAT、SOD防御酶活性在黄果品种接种病菌7d后出现峰值,而紫果品种及绿皮品种在14d出现峰值,而PPO、PAL 2种酶活性都在接种14d后出现峰值。防御酶活性强弱或出现峰值时间早晚与抗病性具有一定相关性,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和露时条件下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病菌孢子囊的萌发和侵染动态,并以此为变量构建数学模型,以期为病害精准预测预报及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人工控温、控湿条件下,研究温度(15~30℃)和露时(2~24 h)对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和侵染的影响;选用韦布尔模型的修正式,在SAS软件中拟合得到准确度较好的孢子囊萌发和发病严重度模型,进而绘制其对应的等高线风险预测图。【结果】温度、露时及其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荔枝霜疫霉孢子囊的萌发及寄主发病的严重度。荔枝霜疫霉孢子囊萌发率和寄主发病严重度随着露时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在温度为25℃时,所有露时处理条件下的孢子囊萌发率达到最高;露时相同的条件下,当温度为25℃时,孢子囊侵染荔枝果实发病严重度最强。当温度为22~30℃、露时为3~24 h时,叶片的病害严重度超过0.2;孢子囊侵染果实发病迅速且严重,当温度为15~30℃、露时约2~3 h时,果实发病的严重度高于0.6。荔枝霜疫霉侵染叶片和果实发病严重度模型分别为f(t,θ)={1-exp[-(0.194 3×t)2]}/cosh[(θ-27.769 6)×0.927 7/2]和f(t,θ)={1-exp[-(0.469 3×t)2]}/cosh[(θ-24.556)×0.170 9/2]。【结论】荔枝霜疫病发生依赖于温度和露时,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可以用于指导生产上防治该病害的施药时间和次数。  相似文献   

14.
以叶片和果实病情指数为依据,研究了海南省7个芒果品种的炭疽痛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对叶片和果实的侵染效应差别较小,对时间、空间和营养3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尽相同.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17 7和0.263 9,说明芒果炭疽病在时间维上的利用程度小,其发生和发展具有条件性;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为0.704 7和0.904 0,病菌能够充分利用各空问资源;营养生态宽度指数为0.666 2和0.579 6.说明病菌可以侵染各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较明显差异,台农1号抗病性较强,红芒6号、凯特和白玉较易感病.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喷雾法研究抗病品种‘贺油13’、感病品种‘泉花10号’接种疮痂病菌后其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种其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而感病品种与其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感花生品种接菌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表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较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接菌后抗感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接种后抗病品种的CAT和POD活性表现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保护酶在花生对疮痂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接种后2个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其质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量结果研究表明,接菌后抗、感品种均有所减产,但感病品种‘泉花10号’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从10种分离自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真菌中,筛选出对炭疽病具有较好诱抗效果的6号菌种,该菌能侵染黄瓜但不表现症状。在PDA平板上,该菌对黄瓜炭疽病菌无拮抗作用。在黄瓜第1片真叶展开时,用为1000×10^7/L的6号孢子悬浮液喷雾诱导接种,3d后产生诱导抗病性,7d后诱导抗病性增强,相对防病效果达64.7%,15d后诱导抗病性减弱,用2次诱导处理可提高诱抗效果并延长其保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云烟87,K326,Beinhart1000-1 3个烟草品种被赤星病菌侵染后烟草叶片相关防御酶的变化,包括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以期通过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与赤星病侵染过程、品种抗病性的关系,揭示不同烟草品种对赤星病的抗病机制.结果表明,在受赤星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Beinhart1000-1在接种赤星病菌后,SOD,POD,PAL活性迅速升高并高于对照,但CAT活性在Beinhart1000-1中基本低于对照,GLU活性变化明显大于感病品种.赤星病菌侵染烟草后,烟草体内的防御酶发生变化,这些防御酶活性变化可作为烟草对赤星病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oubensis(Berk.et curt.)Rostowzew)是国内外黄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对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威胁极大。目前国内外对黄瓜霜霉病的初次侵染来源问题尚不清楚,看法也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黄瓜霜霉病的侵染规律,1979~1981年进行了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同时对病菌保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方法与结果一、病叶组织内存在卵孢子在铁岭、沈阳地区的大棚、温室及露地黄瓜上分期采集病叶,用水合氯醛饱和液进行组织透明后镜检,发现病组织内存在卵孢子。以露地秋黄瓜的枯死病斑组织内的卵孢子数量较多(表1)。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种子分泌物中酚酸是否影响大豆疫霉生长发育及侵染行为,文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大豆疫霉抗病品种Williams82、感病品种Sloan及非寄主菜豆紫花油豆、玉米绥玉23种子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及含量,测定外源单一酚酸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和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趋化性及成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和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大棚黄瓜叶片上发现的黄瓜细菌性叶斑病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ucurbitae(Bryan 1926)Dye 1978]。人工接种试验证明,该病菌除侵染黄瓜外,尚能侵染西瓜和西葫芦。本文为该病菌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