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2.
彭冬明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2,(3):45-45
牛角膜翳一般多发于夏秋季节。主要是牛外感风热湿邪或肝经风热、肝火上炎、风火聚结于眼而致病。1症状初期眼睛发红,畏光羞明,流泪,瞳体混浊,继而有一层白色云状物遮盖眼角膜,严重影响牛的视力,甚至失明。2治疗药物注射:用庆大霉素16~32万u、VB110mL分别肌肉 相似文献
3.
4.
5.
盲肠阻塞是马大肠阻塞其中的一种,中兽医叫板肠结,是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不能运转,致使盲肠发生不完全阻塞的一种慢性腹痛病。该病发病率很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盲肠阻塞虽然是不完全阻塞,但是一旦发病,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对农牧业生产危害较大。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和多年治疗经验,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到满意效果,现将诊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病因据本地区自然条件、使役强度、饲养习惯和草料品质等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是饮水不足、饲养粗放、使役过重、气候剧变、服某些药物及其它因素如老龄体弱、… 相似文献
6.
肠阻塞又称肠便秘、肠秘结、肠内容物停滞、便秘疝,是马属动物由于肠管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紊乱,内容物滞留不能后移,致使动物的一段或几段肠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疾病。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该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耕牛角膜翳乃兽医临床上一种常见病 ,本病多发于气候恶劣多变的春夏湿暑季节 ,其它季节亦偶有发生。其书上介绍与民间流传的疗法甚多 ,具有区域性及保定操作困难等因素 ,相关存在疗程长或迁延性经久不愈的情况。我根据人医治疗实质性角膜炎经验及民间老艺人的经验 ,揣摩应用中西结合、内外兼治的疗法 ,二十多年来治疗本病 87例 ,治愈率 10 0 %。1 病因病理 耕牛患本病多因外感风湿热与劳役内伤、传染病转化等。在高温高湿的春夏氤氲时节 ,畜体受暑气熏蒸 ,或突遭暴雨漂淋后 ,或奔走过急 ,劳役内伤 ,疫病过后 ,热邪侵迫肝脏 ,肝受其邪 ,元… 相似文献
11.
12.
角膜翳是耕牛、尤其是水牛易发的外科性疾病。多由角膜炎发展而形成,究其原因大致是夏季高温暑热、劳役过重或栓于通风不良的闷热厩舍,或密闭于车船内,致使热毒积于心肺,流注肝径,外传于眼而生本病。饲养管理中,暴饮暴食,致内伤料毒而生本病。山区耕牛多散养,由草籽、藤刺等刺激眼结膜而产生炎症,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致本病。 相似文献
13.
浆液性皮下黏液囊炎是马属动物黏液囊常发的一种关节病.通常采用防腐药液抽洗加压迫绷带治疗,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收效慢、易复发.近年来,笔者用葛根汤配合局部处理治疗该病8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7例均获痊愈.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牛的角膜翳是一种常见病,春夏农忙季节发病较多,轻则视力障碍,重则失明。笔者先后在湄潭、凤冈采用柳枝穿插顺气穴结合自家血注射病眼医治64例,除2例是化学烧伤和其它原因引起眼组织实质损伤治疗无效外,其余均治愈,治愈率为97%。实践证明,该法不但疗效高,而且方法简便,可参考应用。1治疗方法1.1材料采用新生柳枝条,枝条长短、粗细视牛只大小而定,一般长约20~25cm,直径约0.2~0.3cm,选择软硬适中而较直的,削去树皮和叶痕,使其光滑。1.2方法:(1)患牛由助手保定,稍抬高头部,用一截竹筒或木棒横架于患牛口腔,使口腔张开,术者用左手掀起上唇,露出…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骡蹄叶炎郭士福王跃进贾淑英(北京军区兽医防治中心,丰台100071)蹄叶炎是马骡常发病之一,也是比较难治愈的病症之一,10年来,我们收治了35例马骡蹄叶炎病例,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1... 相似文献
17.
牛眼角膜组织受到外伤、化学刺激、结膜炎蔓延常发生角膜炎。采用针炙太阳穴与拔云散 (自制 )吹眼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症状眼角膜损伤部分先出现白云雾状混浊。随着病程的延长 ,眼流泪、羞明、敏感逐渐减退 ,但角膜不断增厚 ,粗糙不平。发生溃疡时角膜形成不透明的白色翳斑 ,边缘清晰 ,并常有来自角膜边缘新生血管伸入。视力常部分或全部消失。治疗针炙 :术部和针具严格消毒。一手紧握系牛鼻的绳 ,另一手大拇指、食指、中指挟着园利针后部 ,在患侧的内眼角后方约 3~ 4cm的太阳穴 ,针与穴位呈直角进针 2~ 3cm ,至牛表现有酸麻感、…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