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8年汛期,嫩江流域中上游持续出现较大强度降雨,使其干流及下游松花江发生多次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怀和正确指挥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严防死守,连续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的冲击,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有关...  相似文献   

2.
青龙河流经秦皇岛市段长 1 66km ,有水土流失面积 1 2 84km2 。自兴建青龙河桃林口水库开始 ,便将水库上游列为水土保持重点进行综合治理 ,综合开发。由于水土保持与水库修建同步进行 ,从而保证了库成水清 ,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自6月中旬以来,百年未遇的洪魔在江西大地上横行肆虐。所到之处,堤坝溃决、良田被淹,房倒路断、企业停产、灾民遍野,其情其景,目不忍睹。在紧张的抗洪抢险之际,人们不得不深深地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年如此之大的洪涝灾害?为什么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相似文献   

4.
保持水土 防洪减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长江、黄河是我国最大的两条多沙河流,尽管其流域情况不尽相同,但造成洪水灾害的成因却大致相似。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继1954年以来的第二次特大洪水,给黄河提出了警示。大灾之后,痛定思痛,反思在黄河水利水保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刻总结经验教...  相似文献   

5.
搞好水土保持是防洪减灾的根本途径侯廉隅(湖南省溆浦县水土保持站,419300)1990年6月12日至15日,湖南省溆浦县连续降了三天暴雨,总降雨量320mm。倾盆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山崩地塌,洪水象出海蚊龙洗劫了全县12个乡镇37000hm2耕地,有7...  相似文献   

6.
7.
水土保持是山区防洪减灾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江西省及我国诸多地区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究其原因 ,与大江大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有着直接的关系。用翔实的资料分析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防洪减灾的根本性作用 ,证明了水土保持是山区防洪减灾的基础工程 ,而且对大江大河以及城市防洪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安庆黄大湖防洪与减灾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大湖区水灾不断.与50年代相比,雨情偏大、水情恶化、灾情放大.究其原因是由于黄大湖蓄洪调洪功能的脆弱性.采用遥感图像和相关资料数据研究黄大湖的地质历史、气候、水文和地形特征,分析黄大湖的水域动态变化和主要存在问题,指出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是湖域萎缩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症结,讨论了减少水灾的对策和措施:(1)加强江湖关系研究,完善湖区防洪水利建设规划;(2)充分发挥与龙感湖、泊湖的相通优势;(3)建立水情自动预报系统;(4)正确处理蓄洪与建设、河道疏浚以及河道行洪能力关系.从发展渔业和旅游业使湖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得到最优化的利用角度,探讨了黄大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太行山片麻岩区防洪减灾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河北省太行山片麻岩丘陵区、低山区、中山和亚高山区的防洪减灾工程技术,实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层层拦蓄与蓄排结合,坡面与沟道排水体系结合,使3个类型区在普降暴雨下土壤蓄水量分别达到320mm、276.4mm和309.1mm,年土壤侵蚀量分别为38.2t/km~2、148.6t/km~2和44.9t/km.2,分别比对照减少89.3%、91.7%和77.8%,防洪减灾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疆融雪洪水特征分析及防洪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融雪洪水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融雪洪水的形成机理、发生发展过程不同于其他类型洪水,融雪洪水具有其独自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洪水出现时间相对集中,规律性强;②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宽缓;③洪水量级多变,相差极大;④昼夜变化明显;而积雪深度、热力条件、降水状况等对其产生直接影响,是影响洪水形成的主要因子。文章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洪措施,对新疆融雪洪水的防治以及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分布及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区域暴雨洪水灾害的防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自然灾害风险指数等方法。[结果]暴雨洪水灾害的高、较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和云南省南部边缘地区;中度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山地和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较低灾害风险区零星分布在滇东高原、滇西北地区和川西高原东北部等地;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川西高原地区。[结论]大气环流、降水量、地形地貌、河网水系是影响川滇地区主汛期暴雨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区域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是加剧暴雨洪水灾害的触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低温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探索缓解低温伤害的有效措施,本试验以春性品种扬麦16为材料,研究分蘖期和拔节期低温胁迫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冻害的减灾防御调控措施。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低温胁迫均对扬麦16植株产生伤害,分蘖期(-10℃)、拔节期(-5℃)分别胁迫72 h,扬麦16茎蘖冻死率均为100%。处理间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产量下降幅度增大。分蘖期喷施抗寒剂均不同程度地缓解低温的危害,以喷施1.05 kg·hm-2PP333处理抗寒效果最好,0.1%(NH4)6Mo7O24次之,10 mmol·L-1Ca Cl2效果略差。低温前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90%时有缓解低温冻害的效果,低于60%小麦受冻减产严重。拔节期冻灾后施用三元复合肥有挽回产量损失的作用,以施250 kg·hm-2三元复合肥缓解效果最好,肥料农学利用率高,研究结果为低温冻害后小麦实现稳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荒溪调查与分类 ,在分析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历史、影响因子、灾害特点的基础上 ,建立了北京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预报信息系统 ,并对北京山区山洪及泥石流灾害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报。建立的空间预报信息系统能查询、更新、管理各类荒溪危险区分布及基本情况 ,能准确预报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发生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其成果已用于危险区内居民的迁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渭河水患已严重影响到渭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历史洪峰流量与洪水水位的对比分析、文献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等方法,得出渭河水患的主要成因是:渭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加大了泥沙量;下游两岸防洪堤坝的修建,限制了河水流动范围,影响行洪泻洪,造成泥沙沉积.黄河三门峡工程的修建,加剧了泥沙沉积,抬高了河床高度,使渭河成为地上悬河,遇到洪水极易毁堤,形成水灾.治理渭河首先要理清思路,在方法和措施上要有突破和创新,在治渭方略上要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关键是要降低河床高度.要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科学调水调沙,退田还河.惟有这样,方可确保渭河安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安徽省50年水利建设、防汛抗旱的实际和水文气象、水旱灾害资料记载的分析,阐述了水旱灾害的特征、形成水旱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灾减灾,改善陕南秦巴山区群众的生存环境,对该区基本情况及洪灾发生情况作了介绍,对灾害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川道水毁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包括改河造田,缩小河道断面,没有为洪水留足出路,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滞后和沟道河流疏浚跟不上等。今后,秦巴山区防洪减灾、改善生存环境的对策是: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变与洪水争地为给洪水以出路,统筹兼顾山上与山下的关系,加强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整治 ,搞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河道疏浚清障等。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区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和风险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祁连山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被和山洪灾害的调查资料,采用灾害实例调查法、频率分析法和产流分析法对比确定了临界雨量,根据洪水发生的频率和洪峰流量,划分典型流域的风险区域,可供祁连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应用和同类流域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历史记载和灾害系统分析方法,认为黄河自东汉以来确实存在相对稳定的时期。黄河水患较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3个方面:(1)由气候原因导致的黄河下游来水量的减少和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由农转牧导致的水土流失的减少,进而使黄河下游河水含沙量的减少,河道淤积速率低。(2)王景治理黄河和黄河下游大量湖泊沼泽的存在大大提高了黄河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3)由战乱导致的华北平原人口稀疏,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低。  相似文献   

20.
泾河中游现代洪水痕迹调查对实测洪水的校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泾河流域实地调查,在泾河中游景村水文站上下游发现了3处非常明显的4次洪水痕迹.结合实地走访,资料查阅等,准确确定了4次洪痕的对应年代,并通过弯道超高水位的计算,以及水位一流量关系和比降法模型模拟,推算出了这4次洪痕对应的流量,与实测洪水资料相比较,流量基本接近,误差分别在1.42%~4021%和~2.13%~3.16%之间.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水文测量的精度,可以借助河岸遗留的洪水痕迹校核实测洪峰流量,同时也可为历史洪水调查和缺乏水文观测站数据的流域以洪痕推算特大洪峰流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