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秦皇岛对虾养殖池采集底泥,通过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出4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F1508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最强,其24h和48h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1.87%和97.74%。对菌株F1508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F1508与迈索尔节杆菌Arthrobacter mysorens序列相似性为99%。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体中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NH4)2SO4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鱼池水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X2。当NH4 -N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该菌株在24 h内的氨氮降解率>95%,并具有硝酸还原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3.
张家顺  苏真真  薛菲菲  李赟  潘鲁青 《水产学报》2015,39(10):1549-1557
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Vibrio atypicus),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Vibrio diabolicus)。不同生长时期与氨氮去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是同步的。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低pH和高温对菌株9A-7的去除率影响较小,而高pH对菌株9A-19去除率影响较小。当氨氮浓度为50mg/L,温度为25℃、盐度为30‰、pH为7.5时,培养至24h菌株9A-7和菌株9A-19除氨率分别高达74.67%和90.67%。这些结果为2株筛选菌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从不同地区的海洋环境样品中分离纯化光合细菌,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创伤弧菌(V.vulnificus)、鳗弧菌(V.anguillarum)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海洋光合细菌菌株的抑菌作用,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和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菌株对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的降解作用,筛选出具有抗弧菌并高效降解NH_4~+-N和NO_2~--N复合功能的优良菌株。结果显示,从30个海水、海泥等样品中分离得到3株光合细菌,分离自连云港车牛山岛海水样品的菌株P-3,对3种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鳗弧菌的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5.3 mm。3株光合细菌均具有一定的降解NH_4~+-N和NO_2~--N作用,菌株P-3的降解作用最强,在含有50 mg·L~(-1) NH_4~+-N和NO_2~--N的培养基中培养4 d,降解率分别为89.68%和94.98%。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P-3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相似文献   

5.
从污染鱼塘底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能有效降解低浓度呋喃唑酮的细菌F5,经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aeruginosa)。30℃静置避光培养30 d后,该菌株对0.75、1.0和2.5 mg/L呋喃唑酮的降解率分别为58.8%、64.1%和38.2%。温度为20~25℃更有利于该菌株的降解作用,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均能达85%。碳源和氮源浓度的提高均能促进该菌株的生长和对呋喃唑酮的降解。在0.5 mg/L低磷浓度下,该菌株生长受抑制但降解活性增加,对1.0 mg/L呋喃唑酮降解率达71.8%。  相似文献   

6.
以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37株海洋放线菌菌株无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筛选出抑菌作用较强的菌株并测定其抑菌谱;将抑菌作用较强的菌株接种到氨氮质量浓度为50mg/L的培养基中发酵7d,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菌株发酵液中的氨氮质量浓度,筛选出兼具抑菌和降解氨氮功能的放线菌优良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7.
黄鳝产碱假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我们在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过程中 ,出现黄鳝苗种大批发病死亡 ,主要表现为口腔充血 ,腹部肿胀 ,鳝苗在水中侧身作间隙窜游 ,最后无力游动而下沉死亡。为了给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我们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人工感染试验及药敏试验 ,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发病黄鳝苗种来源于杭州某黄鳝养殖场 ,体长 4~ 7cm。昆明种小白鼠购自浙江中医学院动物中心 ,体重 2 0g左右。细菌生化反应微量鉴定管、成套药物敏感试纸等购自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1 2 …  相似文献   

8.
以异养硝化菌——嗜碱假单胞菌AD-28为试验对象,通过单因子试验测定好氧条件下碳源、碳氮比、温度、pH、溶解氧、初始氮质量浓度及盐度等不同因素对嗜碱假单胞菌AD-28生长及氨氮去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用于嗜碱假单胞菌AD-28生长和氨氮去除的最佳条件为:碳源柠檬酸钠、丁二酸钠、乙酸钠,碳氮比20,温度25~35℃,pH 6.0,转速120r/min;在最佳条件下,嗜碱假单胞菌AD-28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0~160mg/L的氨氮去除率在24h内达95%以上。嗜碱假单胞菌AD-28能直接以氨氮为底物进行高效的硝化作用,并能耐受较低的温度(15℃)和较高的盐度(NaCl质量浓度为50g/L),在调节养殖水体水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浙江省象山港养殖黑鲷暴发了严重的肠炎病情,病鱼肠道肿胀,充满黄色黏液。以ZoBell2216E平板自病鱼肠道黏液分离到4株菌BB01、BB02、BB03和BB04。通过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了前3株为病原菌,其中BB01菌株96h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61×104CFU/g鱼体重。3株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氧化酶试验阳性,氧化葡萄糖,不产气,4℃生长,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利用麦芽糖、柠檬酸盐,硝酸盐降解阳性,DNA酶、乙酰胺酶阴性;与已发表的恶臭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经形态和理化特性鉴定及16SrDNA序列测定,此3株菌同属于恶臭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B01对头孢类等多数抗生素种类敏感,而对氧氟沙星耐药。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殖大黄鱼假单胞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宁波、台州等地相继发生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大量死亡,主要症状为脾脏、肾脏有许多白色结节,大小为0.1~1mm。从病鱼体内分离出致病力极强的菌株GYCWS,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大黄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8.5×104CFU/ml。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ID32GN)及16S rRNA分子鉴定。经PCR扩增获得了大小约1.5Kb的16S rRNA部分基因片段,产物经回收纯化,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对阳性克隆子进行酶切及PCR鉴定确认阳性重组质粒,将测定的序列递交NCBI进行BLAST同源序列比对,与恶臭假单胞菌的16S rRNA基因(DQ201403、AY785244)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9%),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DQ648602。结合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GYCWS菌株属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 monas putid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GYCWS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氟派酸、四环素、链霉素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1.
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口池塘共1.14 hm2进行锯缘青蟹大眼幼体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试验,投放锯缘青蟹大眼幼体8500只,凡纳滨对虾苗2.03×105尾,经96~129 d的养殖,收获锯缘青蟹729.1 kg,凡纳滨对虾2804.3 kg;锯缘青蟹平均312 g/只,凡纳滨对虾57.5尾/kg;锯缘青蟹大眼幼体成活率27.5%,凡纳滨对虾成活率79.4%。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大眼幼体可以直接投入池塘中与凡纳滨对虾混养,将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锯缘青蟹养殖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出1株编号为2013082515(简称菌株15)的菌株,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分析了菌株15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分析了菌株15对其他7株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菌株15对3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对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104、2.50×105、2.50×105 CFU/ml;对其他弧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采用注射及浸泡感染方法分析了菌株15对对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在高浓度时,菌株15对对虾具有潜在毒性.分别用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分类鉴定,表明菌株15为一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  相似文献   

13.
以氯丙酸为单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大连海域繁茂膜海绵中分离筛选得到139株氯丙酸降解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35株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这些菌株的耐盐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大部分菌株均具有较强的盐耐受能力,多数菌株为中度嗜盐菌。其中部分菌株可以在14.6%以上盐度培养基中生长,可能为极端嗜盐菌。多底物降解试验表明,大多数菌株均能降解多种底物,这些菌株可用于有机氯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同时也说明海绵对水体中有机氯污染物具有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鲍琼胶酶高产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蓠中分离筛选出两株琼胶酶高产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呈细杆状。通过API条带分析,它们除了在对柠檬酸盐的利用上存在差别外,其它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multivorum),其可信度分别是98.7%和99.5%。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平板划线分离纯化法,自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分离得到5株细菌,经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对其硝化功能和氨氮去除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5株细菌分别为门多萨假单胞菌、嗜胺甲基杆菌、放射根瘤菌、施氏假单胞菌和氧化微杆菌。对其净化效果进行验证可知,门多萨假单胞菌和施氏假单胞菌对氨氮的去除率超过85%,分别为88.83%和91.73%;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超过90%,分别为95.08%和97.39%;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超过90%,分别为90.49%和91.22%。以上两种菌株有较高的氨氮和亚硝态氮去除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对虾养殖池中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2018年从山东4个地区的对虾养殖池收集分离副溶血弧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检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相关溶血素基因(trh)的情况。从对虾养殖池共分离副溶血弧菌50株。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副溶血弧菌对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耐药率分别高达98%、90%和86%,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头孢他啶等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10%、10%和20%。88%的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不携带tdh基因,4%的菌株表现为trh阳性。本研究表明,对虾养殖水环境中的副溶血弧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副溶血弧菌的病原学监测,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实现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伊乐藻(Elodea)是一种水生植物。作者在主养虾、蟹池塘栽培伊乐藻,营造一个良好的鱼、虾、蟹生态环境,有利于鱼、虾、蟹生长。  相似文献   

18.
19.
2005年3~10月,利用面积为12亩的池塘进行套养长江水系扣蟹试验,获得80~125克规格商品蟹318公斤,花、白鲢3166公斤,总产值32992元,获利12955元。  相似文献   

20.
投喂蝇蛆混养中国明对虾和三疣梭子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口1.5 hm2的池塘进行投喂蝇蛆混养中国明对虾和三疣梭子蟹试验,1﹟池不投喂蝇蛆,2﹟池配合投喂30%~50%蝇蛆.试验结果表明,2﹟池对虾、梭子蟹产量分别是1﹟池的1.8倍和1.2倍,成活率分别比1﹟池高10.7%和2.7%;纯利润2﹟池比1﹟池多2.8万元;投入产出比,1﹟池为1∶2.73,2﹟池为1∶3.19.2﹟池虾蟹体质量同期增长高于1﹟池,这一变化在养殖中后期更为显著.投喂30%~50%鲜活蝇蛆混养中国明对虾及三疣梭子蟹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