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铜水平下接种AM真菌对海州香薷根际pH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宿主植物生长和吸收、转运重金属的作用受土壤pH的影响[1-3]。植物可以通过分泌质子或有机酸等改变根际土壤的pH,接种AM真菌可以改变宿主植物的根系分泌物[4-6],从而影响土壤pH。Li等[7]研究发现,接种AM真菌的白三叶在根-土界面、菌丝室及菌丝-土壤界面的pH均降低。Li和Christie[8]发现Zn污染土壤中接种G.mosseae降低了红三叶植物体内Zn浓度和吸收量;菌根处理土壤的pH比对照土壤高,土壤溶液中的Zn浓度低,在施Zn量大时尤为显著。AM真菌菌丝往往在利用NO3-N的同时释放出OH-,导致…  相似文献   

2.
镉对小白菜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镉(Cd)是植物生长的有毒元素,在植物体中过量积累可以对植物造成毒害[1-2].Cd能通过降低叶绿素的含量[3-4]、改变叶绿体的超微结构[5]、抑制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6-7]等途径影响光合作用.有关Cd胁迫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下降在小白菜[8]等植物上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3.
稀土镧对樱桃试管苗生长过程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稀土元素对植物生长能起一定调节和刺激作用[1-2 ].施用适当浓度稀土元素能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对改善品质、提高产量有利.有研究表明,稀土处理后有利于生长素的合成;对生长素诱导的导管分化和形成有促进效应;能影响许多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稀土元素还可以提高根系的活力[3-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在农业上应用中的一项最基本和关键技术,它关系到植物的脱毒、快繁与转基因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对丹参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微量元素与中药活性分子在人体内起着相互协同、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作用,并参与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促进机体自身调节; 中药有效成分可能是其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有机成分或微量元素,更可能是它们之间形成的配合物[1],如中药补血药材中的铁、锰、锌、铜的含量较高[2].中药的生长环境对中药生长及所含微量元素含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微量元素可作为植物体内某些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或参与植物有效成分的结构功能而影响植物化学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从而最终影响药材的药理活性[3].中药的采收期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其生长年龄对所含微量元素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对中药的不同生长期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而选择适宜的采收期,以提高中药的临床药效[4].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和沿海的盐泽土以及南方的部分土壤因微量元素缺乏而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之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不但能克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而且能提高土壤氮磷等养分的有效性[5].  相似文献   

5.
拟南芥低氮耐性突变体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南芥是十字花科拟南芥属植物,分布广,有许多生态型.它具有体积小、生长期短、基因组小等特点.近年来,作为植物研究的重要模式材料,在植物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家们利用拟南芥诱导突变产生氮、磷、钾以及对铝、镉敏感的突变体,对研究植物营养机理和遗传控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植物营养界利用拟南芥的工作还很少.  相似文献   

6.
根域容积对藤稔葡萄幼树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密度栽培下果树的根系生长会受到抑制,根系的竞争使地上部生长发育改变,促进早果和丰产[1].研究表明,葡萄等多种果树限制根域对促进开花、提早结果和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有良好效果[2-3].采用根域限制技术,控制根系使其生长在一定的容积内,提高根系的密度,可以使肥水供给有的放矢,但有关根域限制与根系的营养吸收的关系报道不多.为此,开展根域容积对葡萄的根系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和根域限制作用机理的研究,为葡萄栽培管理和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NaCl对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量无机盐分随饲料日粮饲喂进入动物体内,最终通过畜禽粪进入土壤环境;加之农田土壤中大量化肥的投入,造成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盐分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叶梅荣等[1]研究了NaCl对吸胀后小  相似文献   

8.
磷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对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1]。可溶性蛋白质是植物所有蛋白质组分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包括各种酶源、酶分子和代谢调节物[2]。磷是作物体内氮素代谢过程中的组成成分之一,与蛋白质的代谢关系极为密切[3-6]。因此,通过测定大豆叶片和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了解多少施磷量更有利于促进大豆氮代谢。关于大豆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氮素关系的研究较多[7-11],而有关磷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探讨不同施磷水平对高蛋白、高油和中间型3种基因型大豆生育期内叶片和子粒可溶性蛋白含量的…  相似文献   

9.
钾高效小麦基因型的筛选指标和筛选环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基因型吸收和利用钾素的能力差异十分显著[1]。利用和选育耐低钾的植物基因型,挖掘作物自身基因潜力,是提高作物钾素营养效率和缓解我国钾素资源短缺,促进“生态环保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钾高效”植物基因型的选育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钾高效”种质资源的筛选。针对不同作物和养分确立合适的筛选环境和筛选指标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有关钾高效种质资源筛选的报道很多[2-5],这些研究采用的筛选环境有大田、土培、砂培、液培等,筛选指标有钾利用效率、钾利用指数、生物量、钾吸收动力…  相似文献   

10.
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低温诱导缺钼现象已得到了一些实验的证实。低温下很多植物易受冷害袭击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冷胁迫下活性氧(Active oxygen species,A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其对植物细胞的直接伤害。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是植物体内主要保护酶类,对清除植物体活性氧,减轻活性氧的细胞伤害,提高植物抗寒性起着重要作用。在冬季低温寒害袭击时,筛选获得的钼高效冬小麦品种97003几乎未出现可见缺钼症状,而钼低效品种97014出现严重缺钼症状。推测其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低与低温缺钼下冬小麦缺钼症状的出现及轻重有关。通过测定不同时期不同冬小麦品种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冬小麦不同品种低温期缺钼症状显著差异原因,揭示低温诱导缺钼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