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蒿钻蛀性害虫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蒿是内蒙古西部荒漠草原的重要植物.近年来由于害虫为害,沙蒿死亡严重.危害沙蒿的害虫中以钻蛀为害的种类较多且为害较重,是导致沙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9年5月的实地调查,对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蠢蛾、沙蒿圆吉丁虫的幼虫形态、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且对沙蒿的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另外进一步对沙蒿吉丁虫分布型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沙蒿胶特性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沙蒿胶简单提取工艺及其作为一种植物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运用试验。由于沙蒿胶提取工艺十分简单,仅作简单介绍。研究侧重于沙蒿胶的特性研究,主要研究沙蒿胶复水性能、粘性、高保水性及乳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沙蒿胶具有良好的复水性能;温度越低,沙蒿胶粘度越高。浓度越高,沙蒿胶粘度越高。pH值越高,沙蒿胶粘度越低。转速越高,沙蒿胶粘度越低,即沙蒿胶具有高粘性;对面包具有保鲜作用,使面条质量提高,具有保水性;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不同种源籽蒿的生理生化特性与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个种源籽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的耐盐能力,期望可以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生长迅速的籽蒿种源.通过不同盐分处理的盆栽试验,对6个不同种源籽蒿幼苗的水分关系、叶绿素含量、渗透性物质含量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质量分数增加,植物水分相关参数对盐胁迫的反应不一;盐胁迫下叶绿素分解加速,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幼苗叶片的叶绿素b有升有降;不同种源籽蒿叶片内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不呈单一的变化趋势,说明不同种源籽蒿对盐胁迫的反应具有显著差异性.盐胁迫对籽蒿生理生化方面的各个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且种源间耐盐能力差异显著.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的6个种源籽蒿幼苗的耐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耐盐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巴丹吉林沙漠籽蒿(AMSP)、库布齐沙漠籽蒿(DZSP)、腾格里沙漠籽蒿(ABSP)、荒漠化草原与草原化荒漠过渡带籽蒿(HYSP)、乌兰布和沙漠籽蒿(DKSP)、毛乌素沙地籽蒿(WSSP).  相似文献   

4.
鉴别藏医临床常用的3种“欧贝”类绿绒蒿药材.采用原植物和药材性状比较,光镜(OM)法观察根、花葶、叶、花的内部组织结构显微特征,扫描电镜(SEM)法观察花粉粒形态以及薄层层析法(TLC)对3种绿绒蒿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原植物和性状特征可根据花颜色不同或植株大小区分;2)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可根据根的木质化程度和叶的主脉维管束差异进行鉴别;3)粉末特征以花粉囊内壁细胞的特征最为明显;4)花粉粒表面特征:全缘叶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的花粉粒为球形或近球形,无萌发孔,全缘叶绿绒蒿花粉粒上的刺状突起较红花绿绒蒿钝,红花绿绒蒿花粉粒表面比全缘叶绿绒蒿平滑;川西绿绒蒿花粉粒类型为3孔沟,表面具刺状雕纹.得出3种绿绒蒿的原植物、性状、内部显微组织结构、粉末特征、花粉粒表面特征等区别明显,可为藏医临床常用的3种“欧贝”类绿绒蒿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花蒿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抗疟疾消炎杀菌抗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在世界范围内 具有极大的市场。随着市场对青蒿素类药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多及野生黄花蒿的逐渐匮乏, 如何获得优质高产的黄花 蒿品种,提高人工栽培黄花蒿的生物量及青蒿素含量成为了研究热点对黄花蒿的生物学特征,影响其生物产量和 青蒿素含量的因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及最新进展等进行综述为黄花蒿的人工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Li-6200光合分析仪,对沙漠绿洲边缘流动沙丘上分布的沙蒿和油蒿光合速率进行了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测试.结果表明:沙蒿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出现在9:00为19.096 μmol·m-2·s-1,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5:00为14.646 μmol·m-2·s-1;油蒿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9:00为23.03 μmol·m-2·s-1.沙蒿Pn平均高峰值在6月份为11.9848 μmol·m-2·s-1,油蒿Pn高峰值出现在7月份为11.394 μmol·m-2·s-1.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沙蒿和油蒿的平均WUE分别为0.8367和0.4405.相关分析表明,沙蒿Pn与其影响因子I、Cs、 Gs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i、Rs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呈不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油蒿Pn与I、RH、Gs、Cs因子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因子呈不显著正或负相关关系.并得出了沙蒿与油蒿I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7.
以水蒸气蒸馏法从椒蒿不同部位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从而测定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椒蒿花和籽挥发油中草蒿脑含量最高,茎挥发油中丁香酚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龙蒿的茎、叶、花为外植体,将其置于MS附加不同浓度BA和NAA的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增殖.结果表明,最佳的增殖培养基为MS+ 0~0.3mg/L BA+0~0.04mg/L NAA,增殖率高.在生根培养基筛选中发现,用NAA,IAA,IBA三种激素处理龙蒿之后,激素IBA比IAA,NAA促进龙蒿生根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盐蒿是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类盐生植物。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它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盐蒿具有抗菌、降血糖、抗肿瘤、抗神经炎症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功能,其中盐蒿抗氧化活性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盐蒿中的黄酮类、多糖类、甜菜红素及抗氧化酶等抗氧化成分及其活性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盐蒿提取物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和A.sphaerocephala)是内蒙西部荒漠草原重要植物,近年由于害虫为害,死亡很严重。为害沙蒿的害虫中以钻蛀为害的种类较多且为害轻重,是导致沙蒿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1983~1985年的实地观察,对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和沙蒿蛀茎蛾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点及为害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猪毛蒿精油的杀虫作用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本文首次报道了猪毛蒿(Artenisia acoparia)精油的杀虫作用.经活性跟踪,确证茵陈二炔即为猪毛蒿精油中的活性成分.本文还报道了茵陈二炔的光活化特性及其对昆虫酯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流动沙地→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固定沙地油蒿+短花针茅→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草地的植被发展过程是共和沙地植被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油蒿具有耐沙埋、抗风蚀、耐干旱、耐土壤贫瘠等特性,是该地区最主要的优良固沙植物和重要牧草。半固定、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在共和沙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维持其稳定十分重要。从沙地油蒿群落的循环演替与逆行演替的规律来看,适度的放牧是保持沙地油蒿群落稳定的关键,既一方面要限制过度放牧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封闭保护,使固定沙地油蒿群落向下一个演替阶段发展,导致油蒿群落的衰败。  相似文献   

13.
椒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高,具有抑菌、降血糖血脂、抗惊厥、抗癫痫、促进睡眠等作用。其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还原糖、生物碱类及三萜类等化学物质,对椒蒿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椒蒿的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椒蒿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抗棉铃虫与棉蚜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利用新疆一枝蒿研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药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7;乙醇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进行了总提,将所得粗提物对棉花重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同时还使用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开展了室内、室外的驱避实验.[结果](1)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515 7与4.781 1 mL/100g;(2)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蚜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56与2.047 4g/100mL;(3)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室内室外趋避率分别为28.39;与80.68;.[结论]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与棉蚜的毒杀作用较好并高于黄花蒿粗提物,且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有驱避和生长抑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柳蒿,又名蒌蒿、藜蒿、水艾,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 根茎肥大,富含淀粉。植株高60-150厘米。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是无污染的食、药兼用的优质野菜。柳蒿具有特殊香味,春、夏季食嫩茎苗, 秋、冬季食根茎。口感清香脆嫩、甘甜,可凉拌、炒食。其叶可加工成茶叶、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种期对黄花蒿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黄花蒿双季栽培的可行性,对不同播种期黄花蒿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蒿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春、秋季播种的在8月下旬花芽分化,夏季播种的在9月中旬花芽分化.春季播种黄花蒿在6月上旬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夏季播种黄花蒿在8月上旬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由于营养生长期短,植株矮小,叶产量低.秋季播种黄花蒿在第2年5月上旬进入营养生长旺盛期,比当年春季播种的早1个月.  相似文献   

17.
对沙蒿籽絮凝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Al3+可以显著地提高沙蒿籽水提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当沙蒿籽水提液的用量为0.5 mL、Al3+浓度为0.01 mmol/ L、pH为3~6及25 ℃时,沙蒿籽水提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高达96. 3 %以上.其絮凝效果优于AlCl3和PAM.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同一物种在不同生态区域钙组分特征的差异,选择我国北方沙地重要建群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内蒙古杭锦旗、乌审旗、阿拉善左旗以及宁夏盐池县和陕西榆林市榆阳区不同沙地类型、不同生长阶段的油蒿样品,利用连续组分法测定分析了油蒿的钙组分特征.结果表明,在油蒿的不同器官中,叶水溶性钙和醋酸溶性钙均显著高于枝和根,叶与根盐酸溶性钙均显著高于枝.在不同生态区域,降水量较多的地区油蒿体内水溶性钙含量较多,降水量较少的地区油蒿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较高.分析得知,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较高的水溶性钙主要体现在油蒿的叶中,而降水条件较差的地区较高的盐酸溶性钙主要体现在油蒿的叶和根中.油蒿在不同生长阶段钙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类型沙地上油蒿的钙组分却有显著差异.可见,不同生态区域的油蒿,生境条件越好体内水溶性钙含量越高,生境条件越差体内盐酸溶性钙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9.
以洞庭湖区野生藜蒿、云南蒿和安徽蒿3个种质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藜蒿生长势的记载和挥发油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蒿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高于安徽蒿,野生藜蒿香味浓郁,但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油蒿群落组成与特征的分析,发现油蒿群落占优势的科依次为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藜科;油蒿群落物种组成的生态-生活型特征明显,如地面芽植物较多,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的比重较大,旱生植物占重要地位,沙生植物占优势等.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油蒿群落划分为5种类型:油蒿+沙米群落,油蒿+虫实、沙米群落,油蒿+以沙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油蒿+杂类草、禾草群落,油蒿+以中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沿油蒿+沙米群落到油蒿+以中生植物为主的杂类草群落盖度逐渐增大,物种组成逐渐增加,群落分布的地貌类型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向固定沙地演变,可以认为是油蒿沙地植被的正向演替过程,即油蒿沙地植被的恢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群落结构渐趋复杂,群落盖度和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