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心菜青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空心菜青枯病是近年来在广东空心菜产区新发生的病害,病株率一般为5%~20%,严重达50%以上。症状初始表现为植株上部1~2片叶萎蔫、下垂,病叶失去光泽呈灰绿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不断增多,最终整株萎蔫,甚至倒伏。经细菌学鉴定、室内致病性测定、16S rDNA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是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性和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茄科雷尔氏菌1号生理小种,生化变种4。  相似文献   

2.
广东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藿香青枯病是近几年在广东广藿香种植区发生的新病害,细菌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害是由茄科雷尔氏菌侵染引起的,且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Ⅲ;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广藿香青枯病菌属茄科雷尔氏菌演化型Ⅰ即亚洲分支菌株、序列变种44或序列变种17。  相似文献   

3.
外来入侵性杂草--胜红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胜红蓟属于菊科藿香蓟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入侵农田后造成农作物减产,属于区域性恶性杂草。胜红蓟也是一种具有强烈化感作用的植物,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是一种有毒生物污染物。本文对胜红蓟的生物学特征及分布、异株克生作用、主要危害、防除措施及利用价值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国内外青枯病生物防治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胜红蓟物候学观察与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还没有对胜红蓟生活史进行系统研究的报告,本实验主要调查胜红蓟在广州野外生境的生长发育情况,试图为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和控制对策的制订提供有价值的依据。实验采用定点定株调查和普查相结合,观察记录出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结实期和枯黄期等。研究表明,胜红蓟在广州这个温暖湿润的地方任何季节都能生长繁殖。胜红蓟在生育期间遇不利生长环境,生育期会自动缩短,植株能尽早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6.
乔蕊  周雪平  李方方 《植物保护》2024,50(3):266-271
2022年9月在广东省罗定市发现了叶片表现为黄色网状症状的胜红蓟病株。为了明确胜红蓟叶片的黄脉症状是否由双生病毒感染引起, 本研究使用检测双生病毒的简并引物PA/PB进行PCR扩增, 获得约500 bp的片段。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并且克隆得到了病毒DNA-A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发现, 获得的DNA-A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China virus, AYVCNV)海南分离物(OQ421190)的DNA-A的相似性最高, 相似度为98.1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 获得的病毒DNA-A与海南分离物(OQ421190)在同一分支, 说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侵染胜红蓟的病毒是AYVCNV的分离物。这是关于AYVCNV在广东地区侵染胜红蓟的首次报道, 可为当地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盛秀兰  白滨 《植物保护》1991,17(6):25-26
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谷子(Setaria italica(L.) Beauv)是短日照作物,耐寒能力强,是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优势作物之一。1989在我院粮作所糜、谷组会宁试验田初次发现糜谷青枯病。当时是零星发生,1990年发病率已达5%左右,400多个糜谷品种间未发现抗性差异,试验田内随时可  相似文献   

8.
玉米青枯病发生调查与病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青枯病在广西、广东、湖南、海南等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率一般20%~30%,严重的达80%以上。其症状分为急性型和普通型。病害的发生与品种、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等关系密切,病害导致的损失与病级成正相关。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腐霉菌是本地区玉米青枯病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双生病毒是一类在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单链环状DNA病毒。本研究从2017年采自云南的胜红蓟样品中(YN2017)获得了一条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和一条β卫星的全基因组序列。该双生病毒的全长序列与烟草曲茎病毒的相似性最高,为99.60%,确定为烟草曲茎病毒的分离物。YN2017β卫星与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的同源性最高,为90.8%。进一步分析发现,该β卫星的卫星保守区域(SCR)至富含腺嘌呤区(A-rich区)之间约1 kb的序列与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相应序列的相似性高达97.2%;其包含的A-rich区上游与SCR之间约300 bp的序列与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仅为70.2%,而与烟草曲茎β卫星相应序列的相似性最高,为97.3%。重组分析发现,所分离的β卫星是由中国胜红蓟黄脉β卫星和烟草曲茎β卫星重组产生。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由不同的β卫星重组产生的β卫星分子。  相似文献   

10.
胜红蓟次生物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胜红蓟次生物质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其对小菜蛾田间种群自然控制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00和1500μg·g-1的胜红蓟挥发油和胜红蓟素通过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产卵忌避和降低成虫生殖能力等作用达到控制的效果.1000和1500μg·g-1的胜红蓟挥发油对小菜蛾田间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别为0.4826和0.5084,胜红蓟素的为0.4556和0.3205.但在胜红蓟次生物质的作用下,处理区天敌对小菜蛾的自然控制作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  相似文献   

11.
 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 是一种重要的藤本油料植物,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种植。青枯病是近两年在海南星油藤种植区发生的新病害,为探究星油藤青枯病菌的基本特性及种下分化情况,本研究对分离的6株代表菌株进行了相关分析。细菌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害是由类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侵染引起。同时,从传统分类及分子生物学不同层面分析了星油藤青枯病菌的遗传分化情况。生理小种及生化变种的测试结果表明,星油藤青枯病菌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Ⅲ;16S rDNA和egl基因部分序列聚类分析显示,星油藤青枯病菌属类茄科雷尔氏菌演化型Ⅰ即亚洲分支菌株,序列变种34。  相似文献   

12.
 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 L.) 是一种重要的藤本油料植物,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种植。青枯病是近两年在海南星油藤种植区发生的新病害,为探究星油藤青枯病菌的基本特性及种下分化情况,本研究对分离的6株代表菌株进行了相关分析。细菌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害是由类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侵染引起。同时,从传统分类及分子生物学不同层面分析了星油藤青枯病菌的遗传分化情况。生理小种及生化变种的测试结果表明,星油藤青枯病菌属于1号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Ⅲ;16S rDNA和egl基因部分序列聚类分析显示,星油藤青枯病菌属类茄科雷尔氏菌演化型Ⅰ即亚洲分支菌株,序列变种34。  相似文献   

13.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环境不友好。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细菌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对番茄青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Balsam pear bacterial wilt was observed in Nanning, Guangxi, China. Based on bacter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 tests and 16S rDNA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R. solanacearum causing bacterial wilt on balsam pear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对罗汉果青枯病菌的生长温度、pH、碳氮营养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青枯病菌Lu L3菌株能在pH5.0~8.5和12~40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6.0~7.5,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8~35 ℃。测试的6株病原菌株,其生长均能利用蔗糖、葡萄糖、乳糖、山梨醇、麦芽糖、甜醇和甘露醇作为碳源,利用蛋白胨、牛肉浸膏、酵母浸膏、硝酸铵、硝酸钾和脲作为氮源。气温、土壤种类和罗汉果的生育期对病原菌入侵寄主有影响。在20~35 ℃范围内,气温升高利于病原菌的入侵,病害发生严重;病原菌在黏土中入侵寄主容易,在壤土中入侵寄主困难;罗汉果植株越小越利于病原菌的入侵,花蕾期后,未观察到植株被病原菌侵染。接种病原菌Lu L3菌株后,12 h时植株的根表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24 h时根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36 h时茎内分离到接种的病原菌株。  相似文献   

16.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及其生化变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芝麻细菌性青枯病是我国南方芝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调查研究表明,芝麻青枯病除前人报道的萎蔫、顶梢常有溃疡裂缝等典型症状外,还有植株畸形、茎秆表皮泡状突起、溃疡裂缝延伸至茎秆中下部、折断茎秆可见菌脓形成的透明细丝等症状。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菌株经菌体形态、菌落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烟草过敏性反应及16S rRNA基因和16S~23S rRNA基因间区ITS序列测定,证实了芝麻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江西省15个县(市)的22个代表性菌株的生化变种鉴定显示,20株菌属于生化变种Ⅲ,占90.91%,2株属于生化变种Ⅳ,占9.09%。说明生化变种Ⅲ菌群是诱发芝麻青枯病流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7.
红掌青枯病的症状和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海南儋州某红掌栽培基地红掌发生青枯病的症状,根据对该病原菌的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将病原菌鉴定为茄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通过对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测定,病原菌属茄青枯拉尔氏菌小种1,根据对6种糖、醇利用的测定结果,病原菌属于生物变种3。  相似文献   

18.
香料烟细菌性斑点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2005年在云南保山香料烟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新病害,称为香料烟细菌斑点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黑褐色水浸状圆形或多角形小斑点,以后病斑扩大、连片,形成不规则的较大坏死斑。从病叶上分离到了28株细菌菌株,菌株接种于香料烟上,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症状一致,并从回接病株上重新分离得到此病病原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LOPAT试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16S-23S rDNA序列分析,以及病原菌寄主范围测定,确定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Wolfet al.)Young et al.]。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植物疫苗胶悬剂的制备工艺,确定胶悬剂制备的适宜参数为:琼脂终浓度为2.0‰、氯化钠终浓度为2.0%和pH为7.0。在此条件下,胶悬效果最好,质地均匀,无上下分层。试验了植物疫苗胶悬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胶悬剂能较好地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其防效(77.45%)与化学农药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77.23%)相当,配合生防菌剂20亿活芽孢/g蜡质芽孢杆菌WP施用,效果更佳,防效达81.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